另者,明朝永樂以後,少林寺成為一大叢林,張三豐為明代道教新興革命的一派,當時天下的各路流派,都歸向他,拳術內功,有一得之長的,鹹歸功於張三豐,好像今日的種種創見,皆亦引證國父言論,天下之名也都歸之於國父相似。所以如今欲尋流窮源,追究根由,恐亦難獲結論,徒耗精力而已。
長 拳
少林與武當兩派有什麽不同呢?最基本上是因南北地理環境迥異及生活方式不同而來。北方多陸地,南方多河川。北人善騎馬步行,南人好駕舟遊泳,由於人文、地理環境的差別,於是影響武術的型態也有所不同。以我個人所知的經驗,少林多大架式,長拳遠打,大開大合,正如北方的文化特質一樣。如北方黃土平原,地多泥沙,我曾經見過北方有一種練腿術,一步一跨,大步踢腿,練功夫走路,都要踢腳而行。原來是因為爭鬥一旦落敗時,必奪路而走,此時把泥沙踢起則煙塵滾滾,猶如現代戰爭中的放煙幕彈一樣。
短 打
而南方拳也因地理環境不同,多在船上施展,所以注重於短打。好像在廣東,就流行一種「船夫拳」,實際即是少林五種拳中之龍形拳的綜合。練時兩腿下蹲,死死板板。蓋在明朝時代,倭寇騷擾我國海疆,我國訓練船卒,以禦倭寇,(北拳則為在陸地上使用的武術,陸地平穩,但波船動盪,不宜使用。)得先拿穩身樁,才免受海浪擺動顛簸。所以就另創招式,如此漸漸形成閩粵間短打之風尚。天下萬事,其最早的源頭都非常相近,而流行到後來,則因地域及時代有所不同而因應演變成不同型態。因之武術修為實不必有什麽門戶之見,倘使徒作門戶優劣意氣之爭,那實在是可悲又復可憐的事。
因 人
武術的發展,除了時間、空間的影響外,再次個人體形、稟賦。更是重大因素。太極拳之所以能夠盛行,為一般大眾接受,無外男女老幼欲求健康長壽之道,都可藉此活動筋骨。亦因這個原因,男女老幼都練,於是拳勢越來越柔化。時至於今日,青年人打拳,姑且說句笑話,可以說是在跳中國之芭蕾,甚至真的有配以音樂節拍來練的人,足見時代在變,文化也在隨時變易中。
易經與太極拳
一般文人學土,因為體弱多病,而去練太極拳以強身,本來是很好很適當的事,奈何文人好事,又創立太極拳是來自易經的說法,牽扯到陰陽八卦上麵去。太極拳到底與易經之配合如何?大家可任意去信從,但無多大實質的關係,如欲以手形分成陰陽,配合兩儀,即以手背為陽,手心為陰等等,似嫌理論空洞。「太極」的名稱,並末見載於易經本文,而這名稱的出現,至少也是宋朝以後的事,因為易經太極之說,是宋朝理學家所倡,唐以前沒有。而太極一名,最早為道家人士所提出,宋理學家便以太極假借作他們學說的根本依據,進而以陰陽、八卦闡揚他們的學說,故有「太極拳」的名稱,也應該是宋朝以後之事,這是不會有錯誤的。倘說張三豐創造了太極拳,並無不可,但將那些易經理論上之事,加之於太極拳則不免多餘。易原為群經之首,放諸四海皆準而彌綸天地之道,博大精深,永無止境,但若牽強,將精力虛擲在研究其與拳術的關係上,似有偏離武功實際之嫌。
高矮樁
太極拳尚有高樁矮樁之別,但練拳目的若在強身,則高、矮不必在意。反正筋骨做活動,終強過於不動,高矮任各人自便,不必強爭何者為優為劣。若執定高樁神,或矮樁妙,方可以長生不老,則古往練太極拳的人不知凡幾,到如今都已一坯黃土,還有什麽高樁、矮樁之爭呢?
由淺入深
總之,做任何學問都一樣,無論是:打坐、修道、學佛、參禪、做內功,先不必好高騖遠,侈談高深理論,成仙成佛都暫不必談,但修養到在世無病無痛,死時幹淨俐落,一不累己,二不累人,這已是不易,且慢奢望成仙作佛,學太極拳亦然,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實事求是,從基本上做起。
時 地
現在就韓振聲委員所提「道功」方麵的事,來加以討論。很多人一清早就起床練太極拳,這在台灣也許是一件危險的事,我們知道中年以上之人,在台灣有四種難治之症:高血壓、心髒病,哮喘症、關節炎。這四種病,在台很難根治,如果作易地療養,如至美國、日、韓氣候不同或可稱有助益。在台何以難治呢?試以拭擦銅器為例,在大陸拭擦一次,光亮耀眼,可維持二個月不變黯,然在台灣則拭擦的隔天,即開始黯淡。又曾經以洗油管的方法,問一汽車駕駛員,在台灣與在大陸有何不同?他說大不相同,在大陸用水一衝即可,在台則需鋼刷括洗,再三清除始可,他亦不明所以。實則,台灣寶島,一如大海中一葉扁舟,空氣中內含海水中蒸發的水氣,一如澡堂中瀰漫水氣濕度大,而又多鹽份。試想處在這樣的水汽中,早起練拳,練深呼吸,怎麽會更好呢?怎麽可以呢?在高山上海拔高處還可以,在平地沿海的地區行之,則未必健康延年,反而容易致病,真有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之感。這是我個人之看法以及經過種種實驗研究後的結論。
台灣的氣候,因為經緯度不同而受太陽之放射線強弱亦與大陸兩樣,因此在台灣習拳,就不需要太早起,深呼吸也不必太猛烈,除非氣功真練到家,可以不在乎這些,(因練好氣功的人,在呼吸時,全身毛孔能配合適應。)否則,用一般老方法在台灣作深呼吸,應該加以修正才好。這是我四十年觀察實驗所得,大致或許可以不差,尤其在台有習拳、或打坐、或練內功、或練氣功、或練太極拳,久了而得病的人,更要特別注意這點。
練 氣
其次,練太極拳有一方法問題,亦是一項事實,無論學道家或佛家打坐,曾經打坐過的人,就可體會到身體內有氣機。道家的理論,說人身為一小天地,這不是虛言,這就涉及到「練氣」。無論是印度之瑜伽,中國之道家氣功,皆以鼻練氣。世上最好之藥物,就是自己做氣功,而且鼻器官為自己所有,空氣也不必花錢去買,可惜的是,在千人之中有九百九十九人,對於練氣之功,不肯持之以恆去學,到了年邁力衰,百病叢生,也就真使人愛莫能助了。
任運自然
如果持之以恆,氣功練久了,就可知道使人健康長壽的,並不是對外界呼吸空氣的功效,乃是因此促動自身生命本能的動力,這好像是可燃之物不能自燃,還需要假借引火的東西或方法去點燃它,我們練氣功作呼吸亦是此理。中國道家所說的「氣」,一如今日科學所說的「能」,且還不是較低層次的「電」。以氣功的方法作練習,久而久之就自己會感受到氣機的發動,而且亦專一定之軌道可循,大家常常談論關於打通任督二脈的事,有的或者是受了一些小說上所渲染的影響,也跟著去做。其實任督脈不可用意去打通,應該在靜坐時,萬緣放下,將個人心中種種思想觀念越擺得開,越能通之於自然,這是所謂氣功修練的基本要點。一般靜坐打拳的人,多用觀念去通,結果是欲速而不達。有一個很好的譬喻,以車輪的轉動來比方氣機的轉動,如果把一個車輪離地架空起來,放鬆剎車,這時車輪不著於地,也不著於他物,隻需輕輕一撥,即能靈活運轉,輕快無滯,倘使內用剎車掣住,外有磚物擋住,欲其轉動則非常之難。我們身體內的氣機時時都在運行,人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尚未死亡之前,就本其軌道在運轉,可惜的是,大家因忙於外物的紛繁,不能精思反察於內,悟到這個原理。試看一個人於疲憊時,渴望歇息,一經休息,氣機即藉此循軌道而運行,疲勞盡去,精力恢復。打坐亦可看作是在半睡眠狀態,不醒不寐中,由此至少可了解到如此這種狀況,能減少生命力的耗損,而延長使用生命力的期限。亦即是得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但並不是得之於外來的增添,而是原有本身內在的力量,獲得引力而生發,循其軌道,行健自強不息的緣故。所以任督二脈的氣機,務使通暢無滯為第一要點。
長 拳
少林與武當兩派有什麽不同呢?最基本上是因南北地理環境迥異及生活方式不同而來。北方多陸地,南方多河川。北人善騎馬步行,南人好駕舟遊泳,由於人文、地理環境的差別,於是影響武術的型態也有所不同。以我個人所知的經驗,少林多大架式,長拳遠打,大開大合,正如北方的文化特質一樣。如北方黃土平原,地多泥沙,我曾經見過北方有一種練腿術,一步一跨,大步踢腿,練功夫走路,都要踢腳而行。原來是因為爭鬥一旦落敗時,必奪路而走,此時把泥沙踢起則煙塵滾滾,猶如現代戰爭中的放煙幕彈一樣。
短 打
而南方拳也因地理環境不同,多在船上施展,所以注重於短打。好像在廣東,就流行一種「船夫拳」,實際即是少林五種拳中之龍形拳的綜合。練時兩腿下蹲,死死板板。蓋在明朝時代,倭寇騷擾我國海疆,我國訓練船卒,以禦倭寇,(北拳則為在陸地上使用的武術,陸地平穩,但波船動盪,不宜使用。)得先拿穩身樁,才免受海浪擺動顛簸。所以就另創招式,如此漸漸形成閩粵間短打之風尚。天下萬事,其最早的源頭都非常相近,而流行到後來,則因地域及時代有所不同而因應演變成不同型態。因之武術修為實不必有什麽門戶之見,倘使徒作門戶優劣意氣之爭,那實在是可悲又復可憐的事。
因 人
武術的發展,除了時間、空間的影響外,再次個人體形、稟賦。更是重大因素。太極拳之所以能夠盛行,為一般大眾接受,無外男女老幼欲求健康長壽之道,都可藉此活動筋骨。亦因這個原因,男女老幼都練,於是拳勢越來越柔化。時至於今日,青年人打拳,姑且說句笑話,可以說是在跳中國之芭蕾,甚至真的有配以音樂節拍來練的人,足見時代在變,文化也在隨時變易中。
易經與太極拳
一般文人學土,因為體弱多病,而去練太極拳以強身,本來是很好很適當的事,奈何文人好事,又創立太極拳是來自易經的說法,牽扯到陰陽八卦上麵去。太極拳到底與易經之配合如何?大家可任意去信從,但無多大實質的關係,如欲以手形分成陰陽,配合兩儀,即以手背為陽,手心為陰等等,似嫌理論空洞。「太極」的名稱,並末見載於易經本文,而這名稱的出現,至少也是宋朝以後的事,因為易經太極之說,是宋朝理學家所倡,唐以前沒有。而太極一名,最早為道家人士所提出,宋理學家便以太極假借作他們學說的根本依據,進而以陰陽、八卦闡揚他們的學說,故有「太極拳」的名稱,也應該是宋朝以後之事,這是不會有錯誤的。倘說張三豐創造了太極拳,並無不可,但將那些易經理論上之事,加之於太極拳則不免多餘。易原為群經之首,放諸四海皆準而彌綸天地之道,博大精深,永無止境,但若牽強,將精力虛擲在研究其與拳術的關係上,似有偏離武功實際之嫌。
高矮樁
太極拳尚有高樁矮樁之別,但練拳目的若在強身,則高、矮不必在意。反正筋骨做活動,終強過於不動,高矮任各人自便,不必強爭何者為優為劣。若執定高樁神,或矮樁妙,方可以長生不老,則古往練太極拳的人不知凡幾,到如今都已一坯黃土,還有什麽高樁、矮樁之爭呢?
由淺入深
總之,做任何學問都一樣,無論是:打坐、修道、學佛、參禪、做內功,先不必好高騖遠,侈談高深理論,成仙成佛都暫不必談,但修養到在世無病無痛,死時幹淨俐落,一不累己,二不累人,這已是不易,且慢奢望成仙作佛,學太極拳亦然,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實事求是,從基本上做起。
時 地
現在就韓振聲委員所提「道功」方麵的事,來加以討論。很多人一清早就起床練太極拳,這在台灣也許是一件危險的事,我們知道中年以上之人,在台灣有四種難治之症:高血壓、心髒病,哮喘症、關節炎。這四種病,在台很難根治,如果作易地療養,如至美國、日、韓氣候不同或可稱有助益。在台何以難治呢?試以拭擦銅器為例,在大陸拭擦一次,光亮耀眼,可維持二個月不變黯,然在台灣則拭擦的隔天,即開始黯淡。又曾經以洗油管的方法,問一汽車駕駛員,在台灣與在大陸有何不同?他說大不相同,在大陸用水一衝即可,在台則需鋼刷括洗,再三清除始可,他亦不明所以。實則,台灣寶島,一如大海中一葉扁舟,空氣中內含海水中蒸發的水氣,一如澡堂中瀰漫水氣濕度大,而又多鹽份。試想處在這樣的水汽中,早起練拳,練深呼吸,怎麽會更好呢?怎麽可以呢?在高山上海拔高處還可以,在平地沿海的地區行之,則未必健康延年,反而容易致病,真有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之感。這是我個人之看法以及經過種種實驗研究後的結論。
台灣的氣候,因為經緯度不同而受太陽之放射線強弱亦與大陸兩樣,因此在台灣習拳,就不需要太早起,深呼吸也不必太猛烈,除非氣功真練到家,可以不在乎這些,(因練好氣功的人,在呼吸時,全身毛孔能配合適應。)否則,用一般老方法在台灣作深呼吸,應該加以修正才好。這是我四十年觀察實驗所得,大致或許可以不差,尤其在台有習拳、或打坐、或練內功、或練氣功、或練太極拳,久了而得病的人,更要特別注意這點。
練 氣
其次,練太極拳有一方法問題,亦是一項事實,無論學道家或佛家打坐,曾經打坐過的人,就可體會到身體內有氣機。道家的理論,說人身為一小天地,這不是虛言,這就涉及到「練氣」。無論是印度之瑜伽,中國之道家氣功,皆以鼻練氣。世上最好之藥物,就是自己做氣功,而且鼻器官為自己所有,空氣也不必花錢去買,可惜的是,在千人之中有九百九十九人,對於練氣之功,不肯持之以恆去學,到了年邁力衰,百病叢生,也就真使人愛莫能助了。
任運自然
如果持之以恆,氣功練久了,就可知道使人健康長壽的,並不是對外界呼吸空氣的功效,乃是因此促動自身生命本能的動力,這好像是可燃之物不能自燃,還需要假借引火的東西或方法去點燃它,我們練氣功作呼吸亦是此理。中國道家所說的「氣」,一如今日科學所說的「能」,且還不是較低層次的「電」。以氣功的方法作練習,久而久之就自己會感受到氣機的發動,而且亦專一定之軌道可循,大家常常談論關於打通任督二脈的事,有的或者是受了一些小說上所渲染的影響,也跟著去做。其實任督脈不可用意去打通,應該在靜坐時,萬緣放下,將個人心中種種思想觀念越擺得開,越能通之於自然,這是所謂氣功修練的基本要點。一般靜坐打拳的人,多用觀念去通,結果是欲速而不達。有一個很好的譬喻,以車輪的轉動來比方氣機的轉動,如果把一個車輪離地架空起來,放鬆剎車,這時車輪不著於地,也不著於他物,隻需輕輕一撥,即能靈活運轉,輕快無滯,倘使內用剎車掣住,外有磚物擋住,欲其轉動則非常之難。我們身體內的氣機時時都在運行,人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尚未死亡之前,就本其軌道在運轉,可惜的是,大家因忙於外物的紛繁,不能精思反察於內,悟到這個原理。試看一個人於疲憊時,渴望歇息,一經休息,氣機即藉此循軌道而運行,疲勞盡去,精力恢復。打坐亦可看作是在半睡眠狀態,不醒不寐中,由此至少可了解到如此這種狀況,能減少生命力的耗損,而延長使用生命力的期限。亦即是得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但並不是得之於外來的增添,而是原有本身內在的力量,獲得引力而生發,循其軌道,行健自強不息的緣故。所以任督二脈的氣機,務使通暢無滯為第一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