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海伯利安四部曲1:海伯利安篇章 作者:[美]丹·西蒙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工智慧為什麽要退出? ”我得從別的地方引出話題。
屁屁做了個複雜的手勢。“它們說,它們有計劃和霸主——用人類的說法——和霸主事務無法相互兼容。事實上,沒人知道真相。”
“但它們仍活躍著。仍在管理事務,不是嗎? ”
“當然。係統不能脫離它們,沒了它們,係統就無法運行了。布勞恩,你知道這個甚至連全局也不能脫離人工智慧的實時施瓦茲希爾製式管理……”
第六章
“好吧,”我說,在他滔滔不絕墮入賽伯飆客語之前,我及時打斷了他,“但是它們還有什麽……‘別的計劃’嗎? ”
“沒人曉得。藝術因特爾公司的布拉納和斯韋澤認為,人工智慧正在銀河係中尋求意識的進化。我們知道它們有自己的外太空探測器,遠到那些偏地……”
“賽伯人呢? ”
“賽伯人? ”屁屁站起身,他似乎終於來了興趣,“你怎麽會提到賽伯人的? ”
“屁屁,我提到賽伯人,又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
他心不在焉的搓了搓他的分流插座。“啊,首先,大多數人已經忘了他們的存在了。兩個世紀前,全是危言聳聽的話,什麽蠶繭人掌權,全是這些東西,但是現在已沒人關注這些了。同樣,我昨天偶然看見一份異常報告,說賽伯人正在消失。”
“消失? ”這回輪到我站起身了。
“就是說,被慢慢淘汰了。人工智慧以前在環網供養著一千名擁有許可證的賽伯人。他們中有半數是在鯨逖中心。上星期的人口普查顯示,他們有三分之二,大概就在上個月被召回了。”
“人工智慧召回賽伯人,然後呢? ”
“我不曉得。我猜,他們是被清除了。人工智慧不喜歡浪費,所以我想,那些基因捌料可能是以某種方式循環利用了。”
“為什麽要循環利用? ”
“沒人曉得,布勞恩。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明白人工智慧做事的理由。”
“專家們有沒有把他們——把人工智慧——看作是威脅? ”
“開玩笑? 你說的要麽就是在六百年前。雖然兩個世紀前,退出者讓我們滿懷戒心。可是,我告訴你,如果這東西想要害人,他們很久以前就能害了。擔心人工智慧攻擊我們,就好像擔心農莊的動物打算叛亂一樣。”
“但是人工智慧比我們聰明。”我說。
“對,啊,說得不錯。”
“屁屁,你有沒有聽說過人格重建計劃? ”
“就像格列儂高的重建? 當然啦。每個人都聽說過。我幾年前甚至在帝國大學著手幹過一個。但是一切都已經凋零了。沒人再研究這東西了。”
“為啥? ”
“老天,你是不是啥都不曉得,布勞恩? 人格重建計劃已經被淘汰了。即使有最好的模擬控製……他們用了軍部的奧林帕斯指揮學校的歷史戰略網絡……你也無法應付各種各樣的變數。人物模板有了自我意識……我不僅僅是說自我意識,就像你我,更是說那是人造的自我意識——可是到最後都會導致奇異的死循環,以及不和諧的迷宮,直接通向埃舍爾空間。”
“什麽意思? ”我說。
屁屁嘆了口氣,朝牆上藍色和金色的時間指針看去。還有五分鍾,他的強製午餐時間就要結束了。他就能重新進入“模擬現實”了。“意思嘛,”他說,“就是說,人格重建計劃垮掉了。瘋掉了。它們是一群精神病。一堆錯誤。”
“所有人? ”
“所有人。”
“但是人工智慧仍然對這方麵感興趣? ”
“哦,是嗎? 誰說的? 他們從來沒有做過一個。我聽到的所有的重建成果都是人類研究出來的……大多數都是拙劣的大學計劃。那些死腦子的大學教師花錢找回死掉的腦子。”
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還剩三分鍾,他就能插回去了。“所有這些重建人格都獲得賽伯人遠程身體了嗎? ”
“呃。布勞恩,你怎麽會有那種想法的? 沒有什麽重建人格獲得過。那不可能辦到。”
“為什麽不可能? ”
“它隻能把刺激模擬搞砸。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完美的克隆本體,以及精確到細微的交互環境。你瞧,老姐,藉由全麵尺度的模擬,你讓重建人格生活在它的世界裏。而你呢,隻要通過夢境或者場景交互,就能向它偷偷問問題。如果把這些人從模擬現實拉出到慢時間中……”
一慢時間”是賽伯飆客由來已久的詞語,也就是……允許我說這詞……真實世界。
“……遲早會把它逼得錯誤滿身的。”他說完了。
我搖搖頭。“啊,不錯,謝了,屁屁。”我走到門口。還剩十秒了,之後,我的大學老朋友就可以從慢時間中逃脫了。
“屁屁,”我思慮再三,終於說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重建人格,一名來自舊地的詩人,名叫約翰?濟慈? ”
“濟慈? 哦,當然,我記得大學課本上就有一篇對其大加讚賞的文章。馬蒂·卡洛魯斯五十年前在新劍橋做過一個。”
“發生了什麽事? ”
“跟往常一樣。人格進入死循環。但是在它垮掉之前,它死在了全麵模擬中。得了某種古老的疾病。”屁屁看了看鍾,笑了笑,拿起了分流器。
在把它插進顱骨的插座中前,他又看了我一眼,幾乎是在向我賜福。“我現在記起來了,”他麵帶幻夢似的笑容,說道,“是肺結核。”
如果我們的社會選擇了奧威爾的“老大哥”(喬治奧威爾的科幻小說《1984》中,大洋國由一個獨裁者“老大哥”統治。他採取全麵的監控,每個人都變得毫無隱私可言。)的辦法,那信用痕跡就是可用的鎮壓工具。在一個完全不用現金的經濟製度下,實物交換的黑市發育不全,個人的行蹤完全可以被實時監控;如果想要搞清一個人的點滴蹤跡,隻要監視他的寰宇卡的信用痕跡就可以了。雖然有嚴格的法律來保護卡的隱私,但是法律有一個壞習慣:當普通人的利益與極權政府的利益相衝突時,法律就會被忽視,被廢黜。
喬尼在被謀殺前五天內的信用痕跡顯示,這是一個生活習慣相當有規律的人,開支適度。在研究信用薄紙上的線索前,我先花了兩天無聊的時間,跟蹤了喬尼。
數據:他住在伯格森蜂巢東區。例行調查顯示,他在那住了大約七個當地月——也就是五個標準月不到。早上,他在當地的小餐館吃了早飯,遠傳至復興之矢,在那兒工作五小時左右,顯然,他是在那兒收集某些列印文檔的研究資料,接著他會在一個庭院小販的攤位吃頓清淡的午飯,之後,在圖書館待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傳送回盧瑟斯的家,或者傳送到另一個世界的某個中意的小吃點。二十二點整,他則已經待在了自己的房間裏。比起一般的盧瑟斯的中產懶漢,他的傳送次數多得多,但另外,這時間表也同樣無法讓人眼前一亮。信用薄紙證實,在他被殺的那星期,他一直遵循著這一日程安排,隻是略微多出來一點額外的購買——某天買了一雙鞋,另一天買了些雜貨——在他“被殺”的那天,他在復興之矢的某個酒吧裏逗留了會。
屁屁做了個複雜的手勢。“它們說,它們有計劃和霸主——用人類的說法——和霸主事務無法相互兼容。事實上,沒人知道真相。”
“但它們仍活躍著。仍在管理事務,不是嗎? ”
“當然。係統不能脫離它們,沒了它們,係統就無法運行了。布勞恩,你知道這個甚至連全局也不能脫離人工智慧的實時施瓦茲希爾製式管理……”
第六章
“好吧,”我說,在他滔滔不絕墮入賽伯飆客語之前,我及時打斷了他,“但是它們還有什麽……‘別的計劃’嗎? ”
“沒人曉得。藝術因特爾公司的布拉納和斯韋澤認為,人工智慧正在銀河係中尋求意識的進化。我們知道它們有自己的外太空探測器,遠到那些偏地……”
“賽伯人呢? ”
“賽伯人? ”屁屁站起身,他似乎終於來了興趣,“你怎麽會提到賽伯人的? ”
“屁屁,我提到賽伯人,又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
他心不在焉的搓了搓他的分流插座。“啊,首先,大多數人已經忘了他們的存在了。兩個世紀前,全是危言聳聽的話,什麽蠶繭人掌權,全是這些東西,但是現在已沒人關注這些了。同樣,我昨天偶然看見一份異常報告,說賽伯人正在消失。”
“消失? ”這回輪到我站起身了。
“就是說,被慢慢淘汰了。人工智慧以前在環網供養著一千名擁有許可證的賽伯人。他們中有半數是在鯨逖中心。上星期的人口普查顯示,他們有三分之二,大概就在上個月被召回了。”
“人工智慧召回賽伯人,然後呢? ”
“我不曉得。我猜,他們是被清除了。人工智慧不喜歡浪費,所以我想,那些基因捌料可能是以某種方式循環利用了。”
“為什麽要循環利用? ”
“沒人曉得,布勞恩。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明白人工智慧做事的理由。”
“專家們有沒有把他們——把人工智慧——看作是威脅? ”
“開玩笑? 你說的要麽就是在六百年前。雖然兩個世紀前,退出者讓我們滿懷戒心。可是,我告訴你,如果這東西想要害人,他們很久以前就能害了。擔心人工智慧攻擊我們,就好像擔心農莊的動物打算叛亂一樣。”
“但是人工智慧比我們聰明。”我說。
“對,啊,說得不錯。”
“屁屁,你有沒有聽說過人格重建計劃? ”
“就像格列儂高的重建? 當然啦。每個人都聽說過。我幾年前甚至在帝國大學著手幹過一個。但是一切都已經凋零了。沒人再研究這東西了。”
“為啥? ”
“老天,你是不是啥都不曉得,布勞恩? 人格重建計劃已經被淘汰了。即使有最好的模擬控製……他們用了軍部的奧林帕斯指揮學校的歷史戰略網絡……你也無法應付各種各樣的變數。人物模板有了自我意識……我不僅僅是說自我意識,就像你我,更是說那是人造的自我意識——可是到最後都會導致奇異的死循環,以及不和諧的迷宮,直接通向埃舍爾空間。”
“什麽意思? ”我說。
屁屁嘆了口氣,朝牆上藍色和金色的時間指針看去。還有五分鍾,他的強製午餐時間就要結束了。他就能重新進入“模擬現實”了。“意思嘛,”他說,“就是說,人格重建計劃垮掉了。瘋掉了。它們是一群精神病。一堆錯誤。”
“所有人? ”
“所有人。”
“但是人工智慧仍然對這方麵感興趣? ”
“哦,是嗎? 誰說的? 他們從來沒有做過一個。我聽到的所有的重建成果都是人類研究出來的……大多數都是拙劣的大學計劃。那些死腦子的大學教師花錢找回死掉的腦子。”
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還剩三分鍾,他就能插回去了。“所有這些重建人格都獲得賽伯人遠程身體了嗎? ”
“呃。布勞恩,你怎麽會有那種想法的? 沒有什麽重建人格獲得過。那不可能辦到。”
“為什麽不可能? ”
“它隻能把刺激模擬搞砸。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完美的克隆本體,以及精確到細微的交互環境。你瞧,老姐,藉由全麵尺度的模擬,你讓重建人格生活在它的世界裏。而你呢,隻要通過夢境或者場景交互,就能向它偷偷問問題。如果把這些人從模擬現實拉出到慢時間中……”
一慢時間”是賽伯飆客由來已久的詞語,也就是……允許我說這詞……真實世界。
“……遲早會把它逼得錯誤滿身的。”他說完了。
我搖搖頭。“啊,不錯,謝了,屁屁。”我走到門口。還剩十秒了,之後,我的大學老朋友就可以從慢時間中逃脫了。
“屁屁,”我思慮再三,終於說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重建人格,一名來自舊地的詩人,名叫約翰?濟慈? ”
“濟慈? 哦,當然,我記得大學課本上就有一篇對其大加讚賞的文章。馬蒂·卡洛魯斯五十年前在新劍橋做過一個。”
“發生了什麽事? ”
“跟往常一樣。人格進入死循環。但是在它垮掉之前,它死在了全麵模擬中。得了某種古老的疾病。”屁屁看了看鍾,笑了笑,拿起了分流器。
在把它插進顱骨的插座中前,他又看了我一眼,幾乎是在向我賜福。“我現在記起來了,”他麵帶幻夢似的笑容,說道,“是肺結核。”
如果我們的社會選擇了奧威爾的“老大哥”(喬治奧威爾的科幻小說《1984》中,大洋國由一個獨裁者“老大哥”統治。他採取全麵的監控,每個人都變得毫無隱私可言。)的辦法,那信用痕跡就是可用的鎮壓工具。在一個完全不用現金的經濟製度下,實物交換的黑市發育不全,個人的行蹤完全可以被實時監控;如果想要搞清一個人的點滴蹤跡,隻要監視他的寰宇卡的信用痕跡就可以了。雖然有嚴格的法律來保護卡的隱私,但是法律有一個壞習慣:當普通人的利益與極權政府的利益相衝突時,法律就會被忽視,被廢黜。
喬尼在被謀殺前五天內的信用痕跡顯示,這是一個生活習慣相當有規律的人,開支適度。在研究信用薄紙上的線索前,我先花了兩天無聊的時間,跟蹤了喬尼。
數據:他住在伯格森蜂巢東區。例行調查顯示,他在那住了大約七個當地月——也就是五個標準月不到。早上,他在當地的小餐館吃了早飯,遠傳至復興之矢,在那兒工作五小時左右,顯然,他是在那兒收集某些列印文檔的研究資料,接著他會在一個庭院小販的攤位吃頓清淡的午飯,之後,在圖書館待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傳送回盧瑟斯的家,或者傳送到另一個世界的某個中意的小吃點。二十二點整,他則已經待在了自己的房間裏。比起一般的盧瑟斯的中產懶漢,他的傳送次數多得多,但另外,這時間表也同樣無法讓人眼前一亮。信用薄紙證實,在他被殺的那星期,他一直遵循著這一日程安排,隻是略微多出來一點額外的購買——某天買了一雙鞋,另一天買了些雜貨——在他“被殺”的那天,他在復興之矢的某個酒吧裏逗留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