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海伯利安四部曲3:安迪密恩 作者:[美]丹·西蒙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又嘆了口氣,接著按了按飛控線。毯子盤旋而上,很快便升到了樹梢的高度。太陽已經低垂在那個多半是西方的地平線上。“飛船?”我對通信誌手環說道。
“在?”飛船的語氣總讓我覺得自己中斷了它正在進行的重要工作。
“現在跟我說話的,是你,還是你下載的資料庫?”
“安迪密恩先生,隻要你在我的通信範圍之內,”它回答道,“跟你說話的就是我。”
“通信範圍是多少?”我們升到了河麵上方三十米處,貝提克正站在敞開的氣閘門邊向我們招手。
“兩萬公裏,或者這顆星球的弧麵之外,”飛船回答,“以哪個先到為準。我先前說過,這顆星球的軌道上沒有無線通信衛星。”
我按了按前進按鈕,飛毯開始往上遊飛去,朝爬滿枝葉的拱門飛去。“如果我在另一個星球,你能通過遠距傳送門跟我聯繫嗎?”我問道。
“通過激活了的傳送門?”飛船說道,“安迪密恩先生,我怎可能辦到?你離我有數光年遠呢。”
飛船習慣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個傻蛋,像個鄉巴佬。我通常還是很喜歡它的陪伴,但我承認,要是把它丟在身後,我也不會介意什麽。
飛毯加速時,風兒發出響亮的聲音,伊妮婭靠在我的背上,對著我的耳朵說話,以便我能聽到。“在以前,傳送門裏通有光纖,它們就是靠那個工作的……雖然原理上和超光通信完全不同。”
“這麽說,我們往下遊走的時候,如果想要和飛船保持通信,”我扭頭說道,“隻要拉上電話線就行了,對不?”
我的眼角瞥見了她的笑容。然而,這愚蠢的想法的確讓我冒出了一個念頭。“如果我們隻能通過傳送門往下遊去,而不能往上遊,”我說道,“那我們該怎麽回來找飛船?”
伊妮婭一隻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現在,那座傳送門正迅速向我們靠近。“我們隻需一直順流而下,直到我們回到原處,”她在嘈雜的風聲下說道,“特提斯河是個巨圓。”
我扭過頭,正視著她。“孩子,這可是真的?特提斯河可連接著——多少來著?兩百多個星球呢。”
“至少有兩百個,”伊妮婭回答,“我們知道的有那麽多。”
我沒聽懂她的話。飛毯在傳送門附近逐漸放慢速度,我又嘆了口氣。“如果特提斯河的每一段都有一百公裏……那如果要回到原處,就需要飛兩萬公裏。”
伊妮婭沉默不言。
我們懸浮在傳送門邊上,我第一次意識到這東西是多麽龐大。似乎是由金屬製造的,上麵有很多圖案、間隔、凹槽——也許還有神秘的文字——但叢林已經派出了藤蔓和青苔的小分隊,占領了這龐然大物的頂部和兩側。複雜的拱門上,有些我原先以為是鐵鏽的東西,結果是群紅色的“蝙蝠翅膀樹葉”,它們成群結隊地掛在藤蔓的主枝上。我和它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要是它起作用了怎麽辦?”懸浮在離拱門下部一兩米的地方,我對伊妮婭說道。
“試試看。”女孩回答。
我駕著飛毯慢慢向前,毯子前端接觸到拱門下無形的分界線時,慢得都快停了下來。
沒有任何異樣,我們穿了過去。我掉過頭,又從南麵飛了回來。遠距傳送門就是個裝飾華麗的金屬橋,高高地彎在河流上方。
“失靈了,”我說道,“死得就像是凱爾塞的螺母。”這是外婆最喜歡說的一個詞,但僅在不會被孩子聽到的情況下講,可我意識到,我身邊的確有一個孩子。“抱歉。”我紅著臉,回過頭說道。也許我在一些地方混的時間太長了,比如說軍隊,或是在河上擔任駁船主,又或者是在賭場擔任保鏢。我已經成了個十足的蠢貨了。
伊妮婭也扭過頭望著我,她正開懷大笑。“勞爾,”她說道,“記得嗎?我可是和馬丁叔叔混在一起長大的。”
我們飛回到飛船上方,朝貝提克招了招手,他正在把一箱箱裝備放到沙灘上。他舉起一隻藍色的手,也朝我們揮了揮。
“我們往下遊去看看下一個傳送門還有多遠,如何?”我說道。
“就這麽著吧。”伊妮婭回答。
我們朝下遊飛去,叢林裏沒看到多少河濱或是空地,樹木和藤蔓全都茂盛得長到了河邊。這給我添了很大的麻煩,都不知道我們在朝什麽方向前進了,於是我從背包中取出慣性引導羅盤,將它開啟。在海伯利安上,這個羅盤曾是我的嚮導,雖然那兒的磁場變化莫測,不可信任,可是到了這裏,它竟根本派不上用場。如果能有飛船的指引係統,並記下出發點,那這羅盤就能完美地工作,但那奢侈品已經在我們穿越傳送門的時候損壞了。
“飛船,”我對著通信誌手環說道,“你能獲取我們的地磁羅盤數據麽?”
“可以,”飛船立即回答,“但由於無法獲知這顆星球的正北磁場在哪,所以關於你們旅行方位的數據,隻能是粗略的估計。”
“那就請給個粗略的估計。”我微微側過毯子,繞過一個很大的彎。河流又變得開闊了——差不多有一公裏寬。水流似乎流得很快,但還不至於有危險。我在湛江上擔任船主的經歷讓我學會了通過仔細觀察旋渦、暗礁、沙洲之類的東西來辨別河流隱藏的危險。看樣子,在這條河駕船應該很容易。
“你的前進方向約是東南偏東,”通信誌回答道,“風速是每小時六十八公裏。探測器表明,霍鷹飛毯的偏轉場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高度是……”
“好了,好了,”我說道,“東南偏東。”太陽正低垂在我們身後。這顆星球的公轉方向的確和舊地以及海伯利安相像。
河流筆直向前,我略微加速。在海伯利安的迷宮中,我曾以每小時三百公裏的速度疾馳,但我並不想在這兒飛那麽快,除非萬不得已。雖然這塊古老飛毯的飛控線能量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隻有遇到十萬火急的事情時,才有必要飛那麽快。我在心中默記了一下,雖然拿了飛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但離開這顆星球前,還是有必要拿飛船的電線給飛毯充充電。
“瞧那兒。”伊妮婭叫道,她伸手指著左側。
遠遠的北麵,有什麽東西被落日照亮,看上去像是座平頂山,或是什麽巨型人造物,穿出了這一大片叢林華蓋。“我們能去看看嗎?”
我心裏很清楚,我們有正事要做,而時間很緊張——比如說,太陽即將下山。我們有千萬個理由,不應該冒險飛去看奇怪的人造建築。很有可能那平頂山或是塔樓一樣的東西,其實是聖神在這個星球上的總部。
“當然可以。”我回答道,側著毯子,朝北麵飛去,同時在心裏狠狠踢了自己一腳:我是不是在犯傻啊?
那怪東西比剛才看上去的還要遠。速度已經加到每小時兩百公裏,但至少還要飛幾十分鍾才能到達那建築。
“在?”飛船的語氣總讓我覺得自己中斷了它正在進行的重要工作。
“現在跟我說話的,是你,還是你下載的資料庫?”
“安迪密恩先生,隻要你在我的通信範圍之內,”它回答道,“跟你說話的就是我。”
“通信範圍是多少?”我們升到了河麵上方三十米處,貝提克正站在敞開的氣閘門邊向我們招手。
“兩萬公裏,或者這顆星球的弧麵之外,”飛船回答,“以哪個先到為準。我先前說過,這顆星球的軌道上沒有無線通信衛星。”
我按了按前進按鈕,飛毯開始往上遊飛去,朝爬滿枝葉的拱門飛去。“如果我在另一個星球,你能通過遠距傳送門跟我聯繫嗎?”我問道。
“通過激活了的傳送門?”飛船說道,“安迪密恩先生,我怎可能辦到?你離我有數光年遠呢。”
飛船習慣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個傻蛋,像個鄉巴佬。我通常還是很喜歡它的陪伴,但我承認,要是把它丟在身後,我也不會介意什麽。
飛毯加速時,風兒發出響亮的聲音,伊妮婭靠在我的背上,對著我的耳朵說話,以便我能聽到。“在以前,傳送門裏通有光纖,它們就是靠那個工作的……雖然原理上和超光通信完全不同。”
“這麽說,我們往下遊走的時候,如果想要和飛船保持通信,”我扭頭說道,“隻要拉上電話線就行了,對不?”
我的眼角瞥見了她的笑容。然而,這愚蠢的想法的確讓我冒出了一個念頭。“如果我們隻能通過傳送門往下遊去,而不能往上遊,”我說道,“那我們該怎麽回來找飛船?”
伊妮婭一隻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現在,那座傳送門正迅速向我們靠近。“我們隻需一直順流而下,直到我們回到原處,”她在嘈雜的風聲下說道,“特提斯河是個巨圓。”
我扭過頭,正視著她。“孩子,這可是真的?特提斯河可連接著——多少來著?兩百多個星球呢。”
“至少有兩百個,”伊妮婭回答,“我們知道的有那麽多。”
我沒聽懂她的話。飛毯在傳送門附近逐漸放慢速度,我又嘆了口氣。“如果特提斯河的每一段都有一百公裏……那如果要回到原處,就需要飛兩萬公裏。”
伊妮婭沉默不言。
我們懸浮在傳送門邊上,我第一次意識到這東西是多麽龐大。似乎是由金屬製造的,上麵有很多圖案、間隔、凹槽——也許還有神秘的文字——但叢林已經派出了藤蔓和青苔的小分隊,占領了這龐然大物的頂部和兩側。複雜的拱門上,有些我原先以為是鐵鏽的東西,結果是群紅色的“蝙蝠翅膀樹葉”,它們成群結隊地掛在藤蔓的主枝上。我和它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要是它起作用了怎麽辦?”懸浮在離拱門下部一兩米的地方,我對伊妮婭說道。
“試試看。”女孩回答。
我駕著飛毯慢慢向前,毯子前端接觸到拱門下無形的分界線時,慢得都快停了下來。
沒有任何異樣,我們穿了過去。我掉過頭,又從南麵飛了回來。遠距傳送門就是個裝飾華麗的金屬橋,高高地彎在河流上方。
“失靈了,”我說道,“死得就像是凱爾塞的螺母。”這是外婆最喜歡說的一個詞,但僅在不會被孩子聽到的情況下講,可我意識到,我身邊的確有一個孩子。“抱歉。”我紅著臉,回過頭說道。也許我在一些地方混的時間太長了,比如說軍隊,或是在河上擔任駁船主,又或者是在賭場擔任保鏢。我已經成了個十足的蠢貨了。
伊妮婭也扭過頭望著我,她正開懷大笑。“勞爾,”她說道,“記得嗎?我可是和馬丁叔叔混在一起長大的。”
我們飛回到飛船上方,朝貝提克招了招手,他正在把一箱箱裝備放到沙灘上。他舉起一隻藍色的手,也朝我們揮了揮。
“我們往下遊去看看下一個傳送門還有多遠,如何?”我說道。
“就這麽著吧。”伊妮婭回答。
我們朝下遊飛去,叢林裏沒看到多少河濱或是空地,樹木和藤蔓全都茂盛得長到了河邊。這給我添了很大的麻煩,都不知道我們在朝什麽方向前進了,於是我從背包中取出慣性引導羅盤,將它開啟。在海伯利安上,這個羅盤曾是我的嚮導,雖然那兒的磁場變化莫測,不可信任,可是到了這裏,它竟根本派不上用場。如果能有飛船的指引係統,並記下出發點,那這羅盤就能完美地工作,但那奢侈品已經在我們穿越傳送門的時候損壞了。
“飛船,”我對著通信誌手環說道,“你能獲取我們的地磁羅盤數據麽?”
“可以,”飛船立即回答,“但由於無法獲知這顆星球的正北磁場在哪,所以關於你們旅行方位的數據,隻能是粗略的估計。”
“那就請給個粗略的估計。”我微微側過毯子,繞過一個很大的彎。河流又變得開闊了——差不多有一公裏寬。水流似乎流得很快,但還不至於有危險。我在湛江上擔任船主的經歷讓我學會了通過仔細觀察旋渦、暗礁、沙洲之類的東西來辨別河流隱藏的危險。看樣子,在這條河駕船應該很容易。
“你的前進方向約是東南偏東,”通信誌回答道,“風速是每小時六十八公裏。探測器表明,霍鷹飛毯的偏轉場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高度是……”
“好了,好了,”我說道,“東南偏東。”太陽正低垂在我們身後。這顆星球的公轉方向的確和舊地以及海伯利安相像。
河流筆直向前,我略微加速。在海伯利安的迷宮中,我曾以每小時三百公裏的速度疾馳,但我並不想在這兒飛那麽快,除非萬不得已。雖然這塊古老飛毯的飛控線能量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隻有遇到十萬火急的事情時,才有必要飛那麽快。我在心中默記了一下,雖然拿了飛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但離開這顆星球前,還是有必要拿飛船的電線給飛毯充充電。
“瞧那兒。”伊妮婭叫道,她伸手指著左側。
遠遠的北麵,有什麽東西被落日照亮,看上去像是座平頂山,或是什麽巨型人造物,穿出了這一大片叢林華蓋。“我們能去看看嗎?”
我心裏很清楚,我們有正事要做,而時間很緊張——比如說,太陽即將下山。我們有千萬個理由,不應該冒險飛去看奇怪的人造建築。很有可能那平頂山或是塔樓一樣的東西,其實是聖神在這個星球上的總部。
“當然可以。”我回答道,側著毯子,朝北麵飛去,同時在心裏狠狠踢了自己一腳:我是不是在犯傻啊?
那怪東西比剛才看上去的還要遠。速度已經加到每小時兩百公裏,但至少還要飛幾十分鍾才能到達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