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隻餘薑修容一人,她一直是榮寵不盛亦不消減的。這日洵晏想起她的琴聲,便要去明惠堂聽一聽,誰知,尚未走到門口,到了那處宮牆下,就見晴沂公主匆匆走來,小嘴還氣憤不平的嘟著。洵晏奇道:「何人敢惹了朕的皇妹不豫,說來朕給你出氣。」
晴沂喊了聲七哥,當即就告起狀來:「可不就是那個薑修容讓臣妹不高興了。」洵晏笑道:「那定是你的過錯了,修容知書達理,可不會與你有嫌隙,惹你生氣的。」
晴沂更不高興了,扭過身道:「七哥不幫我便也罷了,還偏幫外人。」洵晏點了點她的鼻尖,笑道:「朕是幫理。正好要去薑修容那,不如,隨朕一起,聽聽修容是怎麽說的?」晴沂一聽皇上要去明惠堂,心下不知為何,便慌張了起來,修容是七哥的嬪妃,七哥去那宿夜是名正言順,薑修容也應當是盼望著七哥的召幸的,可為何,心是如此難安不願?
晴沂已是到了出嫁年歲的女子,早便不是當年迷戀親緣手足的小女孩,她自然是明了了自己為何這麽喜歡看著薑修容,又為何不願七哥去見她。她定了定神,道:「臣妹想起,還有些話未對薑修容說,七哥不如改日再去?」心慌意亂下找的藉口,實在經不起推敲,洵晏看著她,眼中帶著疑慮,犀利的目光落在晴沂身上,讓她幾乎無處遁形,所幸不過片刻,洵晏隻是一笑道:「好。」
作者有話要說:高中時看葉傾城的一篇小文,對「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這句話很鍾愛。
出自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第六十二章
北疆軍務,到了來年已有了平定之態,先是宛月氏兵敗退走,北蓁國仍舊負隅頑抗,但也是強弩之末,隻待掃清殘餘,便可向北蓁國問罪索賠。
自那日與晴沂公主相遇後,洵晏便不再往明惠堂去了,而晴沂公主在那的時候越發多起來。洵晏不阻止,亦不過問。
滿汀芳草萋萋,柳色青青,洵晏見這日日頭好,著人取了釣具,往嚶鳴湖畔垂釣。碧波粼粼,洵晏站在湖畔,身著一身紅色龍袍,外罩輕紗,玉冠輕簪,氣質清朗,岸邊鋪了茵茵草坪,洵晏踏草而立,手裏執了釣竿,雙眸緊盯著湖麵。
九龍曲柄黃色華蓋兩排二十四頂在不遠處候著,還有黃色赤單龍執扇三十六個,以及各色祥瑞禽鳥,靈獸翠華旗,金鼓旗等等儀仗皆都在不遠處候著,隔著茂密的垂柳,隻能依稀的望見他們。近處隻有小德子帶著十幾個內侍宮女旁邊伺候,桌椅茶水點心依次擺開。
思安在洵晏身邊站著,如她一般繃緊了神經盯著湖麵。那銀色些微透明的釣線沒入水裏,白色的浮子在水麵隨著清風微微晃動。不一會兒,就見浮子大幅的動了動,洵晏聚精會神,睜大了眼睛,身子微微前傾,手緊握著釣竿,思安亦是緊張起來,雙手捏著絲絹,側身像洵晏靠攏,輕輕咬著下唇,露出雪白的貝齒,簡直比水下的魚兒都要緊張。
那浮子忽然猛地向下紮去,洵晏估摸著是時候了,身子後仰,用力一提,隻見一條紅魚在空中胡亂撲騰著,靈活的很。思安倚在洵晏身邊仔細的看著那條魚兒,小德子忙將拂塵甩到肩上,拎著魚簍小步上前,高興著道:「皇上好巧的本事,這麽一下就逮到了老大一條。」
那魚滑不溜秋的,不安分的晃動著尾巴,洵晏捏住它,將魚鉤取了下來,丟進魚簍裏,手上滑膩滑膩的,思安遞上自己的絲絹讓她擦手,洵晏接了過來,見她一雙透著靈氣如琥珀一般的雙眸偷偷的往魚簍裏瞟,便笑著問:「喜歡麽?」
思安微紅了小臉,點了點頭,洵晏「唔」了一聲,道:「那曾與你養著,可好?」思安眼裏透著亮光,連連點頭,可少見她這孩子氣的模樣,洵晏伸手摸了摸她的臉頰,柔柔的看著她,思安觸及她的目光,如被燙了一下,猛然間雙頰充了血般燙的厲害,低下頭,不敢看她,小德子掩嘴笑,輕聲退到遠處去了。
洵晏的心緊了起來,思安嬌羞的模樣,她太熟悉了,曾幾何時,也有一人在她熾熱的眼神下,紅透了臉頰直到耳根。
思安不會是她。夕兒是她親自抱入棺中,親自送她入陵,親自蓋了棺,親眼看著後陵封上,思安不會是她。思安稍稍抬頭,卻見洵晏看著她,目光仿佛透過了她,飄到誰都無法到達的遼遠的去處,思安怔了一下,心裏的悸動平靜下來,酸澀酸澀的。
洵晏收回思緒,看著思安,看出了她心中的難受,忽然的就不舍起來,是不是當初,夕兒看著她,也是這樣不舍的心情?
大好的春日,景致綿延。洵晏看著她動人的容顏,在這綺麗的春光中不見絲毫遜色,她不由便淺淺的吟出聲:「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見思安稍有些迷茫的樣子,她溫聲問道:「朕教你識字念詩,可好?」
思安婉麗的笑,正欲答應,忽而斂下了歡樂,指了指自己的喉嚨,不安的看向她。洵晏憐惜的看著她,說:「不要緊,不會說話,那咱們用寫的,寫出來的詩句,也能傾動人心。」思安才放心的笑了,用力點頭。
這日後,洵晏每日騰出些時辰,給她寫兩句詩,不厭其煩的給她念,得了空時,也手把手的教她寫字。思安臨摹著洵晏的字跡,不出兩月,雖不見其神,卻已然與洵晏的字體有三分形似。
洵晏後宮空泛,到了端午家宴,皇太後與宮中幾位太妃都不慎染了風寒,太後看著薑修容端賢懂事,大方能幹,便將一幹事宜交託她去辦,於宴的皆是皇親貴胄,如今北疆用兵,不需太過奢靡亦不能失了皇家的風範。薑修容第一次督辦這樣的大事,心中忐忑無底,想要找晴沂公主商量,誰知前幾日提了一句擇駙馬的話,那小祖宗就生了氣,出宮到暖婷公主府上小住去了。
晴沂喊了聲七哥,當即就告起狀來:「可不就是那個薑修容讓臣妹不高興了。」洵晏笑道:「那定是你的過錯了,修容知書達理,可不會與你有嫌隙,惹你生氣的。」
晴沂更不高興了,扭過身道:「七哥不幫我便也罷了,還偏幫外人。」洵晏點了點她的鼻尖,笑道:「朕是幫理。正好要去薑修容那,不如,隨朕一起,聽聽修容是怎麽說的?」晴沂一聽皇上要去明惠堂,心下不知為何,便慌張了起來,修容是七哥的嬪妃,七哥去那宿夜是名正言順,薑修容也應當是盼望著七哥的召幸的,可為何,心是如此難安不願?
晴沂已是到了出嫁年歲的女子,早便不是當年迷戀親緣手足的小女孩,她自然是明了了自己為何這麽喜歡看著薑修容,又為何不願七哥去見她。她定了定神,道:「臣妹想起,還有些話未對薑修容說,七哥不如改日再去?」心慌意亂下找的藉口,實在經不起推敲,洵晏看著她,眼中帶著疑慮,犀利的目光落在晴沂身上,讓她幾乎無處遁形,所幸不過片刻,洵晏隻是一笑道:「好。」
作者有話要說:高中時看葉傾城的一篇小文,對「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這句話很鍾愛。
出自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第六十二章
北疆軍務,到了來年已有了平定之態,先是宛月氏兵敗退走,北蓁國仍舊負隅頑抗,但也是強弩之末,隻待掃清殘餘,便可向北蓁國問罪索賠。
自那日與晴沂公主相遇後,洵晏便不再往明惠堂去了,而晴沂公主在那的時候越發多起來。洵晏不阻止,亦不過問。
滿汀芳草萋萋,柳色青青,洵晏見這日日頭好,著人取了釣具,往嚶鳴湖畔垂釣。碧波粼粼,洵晏站在湖畔,身著一身紅色龍袍,外罩輕紗,玉冠輕簪,氣質清朗,岸邊鋪了茵茵草坪,洵晏踏草而立,手裏執了釣竿,雙眸緊盯著湖麵。
九龍曲柄黃色華蓋兩排二十四頂在不遠處候著,還有黃色赤單龍執扇三十六個,以及各色祥瑞禽鳥,靈獸翠華旗,金鼓旗等等儀仗皆都在不遠處候著,隔著茂密的垂柳,隻能依稀的望見他們。近處隻有小德子帶著十幾個內侍宮女旁邊伺候,桌椅茶水點心依次擺開。
思安在洵晏身邊站著,如她一般繃緊了神經盯著湖麵。那銀色些微透明的釣線沒入水裏,白色的浮子在水麵隨著清風微微晃動。不一會兒,就見浮子大幅的動了動,洵晏聚精會神,睜大了眼睛,身子微微前傾,手緊握著釣竿,思安亦是緊張起來,雙手捏著絲絹,側身像洵晏靠攏,輕輕咬著下唇,露出雪白的貝齒,簡直比水下的魚兒都要緊張。
那浮子忽然猛地向下紮去,洵晏估摸著是時候了,身子後仰,用力一提,隻見一條紅魚在空中胡亂撲騰著,靈活的很。思安倚在洵晏身邊仔細的看著那條魚兒,小德子忙將拂塵甩到肩上,拎著魚簍小步上前,高興著道:「皇上好巧的本事,這麽一下就逮到了老大一條。」
那魚滑不溜秋的,不安分的晃動著尾巴,洵晏捏住它,將魚鉤取了下來,丟進魚簍裏,手上滑膩滑膩的,思安遞上自己的絲絹讓她擦手,洵晏接了過來,見她一雙透著靈氣如琥珀一般的雙眸偷偷的往魚簍裏瞟,便笑著問:「喜歡麽?」
思安微紅了小臉,點了點頭,洵晏「唔」了一聲,道:「那曾與你養著,可好?」思安眼裏透著亮光,連連點頭,可少見她這孩子氣的模樣,洵晏伸手摸了摸她的臉頰,柔柔的看著她,思安觸及她的目光,如被燙了一下,猛然間雙頰充了血般燙的厲害,低下頭,不敢看她,小德子掩嘴笑,輕聲退到遠處去了。
洵晏的心緊了起來,思安嬌羞的模樣,她太熟悉了,曾幾何時,也有一人在她熾熱的眼神下,紅透了臉頰直到耳根。
思安不會是她。夕兒是她親自抱入棺中,親自送她入陵,親自蓋了棺,親眼看著後陵封上,思安不會是她。思安稍稍抬頭,卻見洵晏看著她,目光仿佛透過了她,飄到誰都無法到達的遼遠的去處,思安怔了一下,心裏的悸動平靜下來,酸澀酸澀的。
洵晏收回思緒,看著思安,看出了她心中的難受,忽然的就不舍起來,是不是當初,夕兒看著她,也是這樣不舍的心情?
大好的春日,景致綿延。洵晏看著她動人的容顏,在這綺麗的春光中不見絲毫遜色,她不由便淺淺的吟出聲:「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見思安稍有些迷茫的樣子,她溫聲問道:「朕教你識字念詩,可好?」
思安婉麗的笑,正欲答應,忽而斂下了歡樂,指了指自己的喉嚨,不安的看向她。洵晏憐惜的看著她,說:「不要緊,不會說話,那咱們用寫的,寫出來的詩句,也能傾動人心。」思安才放心的笑了,用力點頭。
這日後,洵晏每日騰出些時辰,給她寫兩句詩,不厭其煩的給她念,得了空時,也手把手的教她寫字。思安臨摹著洵晏的字跡,不出兩月,雖不見其神,卻已然與洵晏的字體有三分形似。
洵晏後宮空泛,到了端午家宴,皇太後與宮中幾位太妃都不慎染了風寒,太後看著薑修容端賢懂事,大方能幹,便將一幹事宜交託她去辦,於宴的皆是皇親貴胄,如今北疆用兵,不需太過奢靡亦不能失了皇家的風範。薑修容第一次督辦這樣的大事,心中忐忑無底,想要找晴沂公主商量,誰知前幾日提了一句擇駙馬的話,那小祖宗就生了氣,出宮到暖婷公主府上小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