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吳三桂帶領三萬清軍出了北京城


    吳三桂在出北京的路上對阿濟格說:“和碩英親王,我們以三萬滿蒙漢軍隊,去攻打大順,要知道,李自成的部隊在陝西有幾十萬。雖然我們的軍隊都是精銳之師,但是,我們的部隊人數實在太少。”


    “明朝的時候,在長城駐守許多部隊,主要是不知道你們清軍從什麽地方來進攻。現在我們長城內外已經都是大清的地盤。守長城實在沒有這個必要。我們這次最好把宣府、大同部隊的精銳全部調到陝西前線。留下一些老弱病殘,維持地方秩序就行了。”


    阿濟格也是一員猛將,在計謀上又要欠缺一些,就依吳三桂的建議,調長城上的宣府、大同駐軍五萬人,加他們三萬人,一共八萬人一同出征。他們進入蒙古,渡過黃河,進入了陝西境內。首先包圍了山西北部長城上的戰略要地,沙漠城市榆林。


    榆林城池堅固高大,曆來也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加之守榆林的是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高一功也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將軍,清軍即使大軍到來,包圍了榆林,還是趁夜色派了幾個戰士,從城牆上吊下去,去向李自成的朝廷報告清軍圍攻榆林的消息。


    高一功的榆林大順駐軍,在城裏有一萬二千人。還有幾萬人,分散駐守在長城的各個關隘處。


    阿濟格與吳三桂的主意,就是打下榆林這座堅城,讓其他城覺得堅城都打下來了,其餘的縣城,隻要一包圍,就可能投降。


    第一天,清軍就抬起雲梯,喊著口號,開始爬城牆。沒有抬雲梯的就向城裏射箭,掩護抬雲梯的進攻。


    城上的大順軍隊,也是經常練習弓箭的射擊,水平也比較高。就對準雲梯上的敵人射擊,由於城牆比較高,向上也是不容易的。第一天攻城,清軍就死亡一千多人,傷二千多人。除了有一次攻上城牆,被砍殺下去以外,還還沒有大的險情。


    當天晚上,高一功就召集下麵的將領來開會,研究怎麽更好地防守住榆林。


    有一個將領說:“守城,最好的武器就是石頭。如果抱一個大小適中的石頭,對準上麵的敵人砸去,上麵的敵人一滾下去,就會砸滾下麵的敵人,這麽高的城牆,滾下去,不死也要受傷。傷筋動骨,就無法打仗。就要減少敵人的兵力。”


    高一功說:“這也算一個好主意,明天我們就在城裏找石頭。如果石頭不好找,街道上的青石板,還有一些石頭保坎的石頭,都可以拆了來。”


    有一個將領說:“我看見明朝的庫房裏,有一些侑油,還有噴火器,點上噴火器,對準雲梯上的清軍一噴,燒得疼痛難忍,還不滾下去。一般雲梯上上來一大串,滾下去也會一大串。”


    高一功說:“這也是一個好主意,隻是沒有人會噴火器。”


    這個將領說:“我們下麵就有戰士會噴火器!”


    高一功說:“今天晚上就去把噴火器搬出來。把這個人提拔一個小官職,讓他今晚上就教一些戰士用噴火器。力爭多教一些。明天四麵城牆都要有噴火器使用。”


    高一功說:“還有沒有其他建議?”


    有一個將領說:“敵人用雲梯,我們把他們打下去後,他們的雲梯就沒有人在上麵了。這時候,我們如果把敵人的雲梯搞上來,他就沒有辦法攻城了!”


    高一功說:“怎麽搞得上來呢?”


    這個將領說:“隻需要打一種三個鉤子的爪子,拴上繩子,向下一拋。隻要鉤住雲梯就拉上來。”


    高一功說:“這個主意很好,今天晚上就去多找一些鐵匠,多打一些鉤子,明天好使用。”


    說完,高一功就找參謀人員下去具體落實,抬石頭,教噴火器,打鉤子,買繩子。


    第二天,高一功就把戰士分了工。力氣大的,就用石頭砸雲梯上的敵人。還有學會用噴火器的人就用噴火器。還有靈巧的就鉤雲梯。用雲梯的就在敵人剛搭好雲梯的時候,或者雲梯上的敵人被打下去的時候,迅速使用。


    其他的戰士就對準遠處的敵人射擊,減少敵人射箭對城牆上戰士的威脅。


    第二天,清軍繼續昨天的進攻,雲梯剛搭好,就有幾個雲梯被城牆上鉤了去。爬雲梯的清軍剛爬到一半多,就遇到上麵丟來的大塊石頭,一打就是一串清軍被打了下來。接著雲梯就被上麵鉤了去。


    也有的雲梯沒有遇到石頭,剛一露頭,就是一團火噴了來,上麵的清軍被大火燒得哭爹喊娘滾下了雲梯,


    遠處射箭的清軍也被城牆上的大順軍隊射死了許多。


    今天比昨天死傷的數量更多。幾輪進攻後,又隻得草草收場。


    晚上,清軍商量,今天死傷比昨天更多。還有雲梯也被大順鉤去了二十幾個。明天要進攻都無法了。


    吳三桂建議,“幹脆我們讓戰士們休息一天,今天晚上,明天、明天晚上,我們多造一些雲梯,由於雲梯多,隻要有幾個勇士攻上城牆,敵人要與我們上城牆的勇士拚殺,將有更多的戰士攻上去。就有可能攻破榆林了。”


    阿濟格同意了吳三桂的建議,他們就停止攻城一天,要多做一些雲梯。榆林周圍沒有多少樹,當地老百姓的房屋就吃虧了。為了造雲梯,清軍就四下去拆老百姓的房屋,找製造雲梯的木料。誰要阻攔就殺人,老百姓吃虧了。


    白天打了一仗,高一功給那些提了好建議的將領記了一功。有了新辦法,打擊清軍攻城,就輕鬆從容得多了。


    高一功想起庫房有噴火器,還有沒有其他武器呢?


    他就到軍用物資倉庫去看,爭取找到更好的守城武器。一個倉庫的角落,有一些很大的鑄鐵筒筒。他沒有注意,剛要轉身,又覺得需要再看,又轉過身去看了一眼,這些東西被其他東西掩埋著,他掀開上麵的東西,發現這不是紅衣大炮嗎?


    於是就找來一隊將士,將紅衣大炮連夜連晚地抬上了城牆。又在軍事物資庫房找到了火藥、炮彈。有了這個東西,還需要使用紅衣大炮的人。


    高一功就命令在自己部隊找使用紅衣大炮的人,還真找到一個。高一功先就把他從一個士兵提拔到管理紅衣大炮的隊長的級別。接著在部隊調集可以使用紅衣大炮兩倍的人參加學習使用紅衣大炮。


    第二天,早上,使用紅衣大炮的炮兵大隊馬上開始學習紅衣大炮的使用方法。這個大隊長,先就在那裏講使用方法,接著先教出來幾個可以使用一個炮的人,又讓這一門炮操作起來,讓所有學習的士兵在那裏看。看了兩遍,就組織起所有炮一齊供他們操作。自己在那裏看,不會操作再說一下。反映遲鈍一些的人就叫下來,讓另外的人上。基本像那個樣子,這門炮就讓他們操練,自己又去去看另外的炮使用,很快都會使用了,就派使用得最好的去檢查其他的炮的使用操作方法。剩下的人就放在那裏看。操練累了,暫時休息,讓沒有使用炮的戰士上去學習。


    全部都會使用了,他又在裏麵挑選使用得比較好的,組織在城牆上正式的炮兵。其餘的就在戰時搬運炮彈火藥。


    接著他又安排了幾個使用使用技術全麵的作為指揮打紅衣大炮的指揮員


    高一功看今天清軍圍城的沒有來進攻,看清軍仍然在四下活動,就命令少數戰士站崗,其餘的都去搬石頭,去砸石頭。打仗要在空閑的時候準備好需要的東西。安排了戰士搬石頭,高一功又到四下城牆上去視察一圈,爭取找到一些防守的薄弱環節。


    他看紅衣大炮的新戰士,也像模像樣地操作以來。就問旁邊剛提拔起來的紅衣大炮的隊長:長,我們這個紅衣大炮可以打多遠?”


    隊長回答說:“高將軍,好的紅衣大炮,可以打十裏路。當然**要看炮的角度,裝火藥的多少。炮筒望得高,底藥裝得少,就打得近。


    一般的紅衣大炮,打兩三裏是沒有問題的。”


    高一功聽了紅衣大炮隊長的話,看了看城外敵人的駐地,就想起,敵人前天昨天來包圍榆林城的時候,都集合了部隊,當官的講了話,才來包圍榆林城的。這裏有沒有戰機呢?


    敵人之所以住在榆林城這樣近的地方,就是欺侮大順軍隊沒有使用紅衣大炮。他們之所以敢在紅衣大炮的射程內集合,也是看的榆林城沒有紅衣大炮。如果在敵人集合的時候,立即向集合的敵人開火,隻要有少量炮彈打在敵人集合的部隊裏,也會使敵人造成大量傷亡。還會給敵人心裏造成很大的壓力,使敵人的軍心不穩。


    高一功把紅衣大炮的隊長叫來長啊,我想借紅衣大炮給敵人一個突然襲擊,我不想讓敵人知道我們有紅衣大炮,又在敵情來到的時候,迅速打擊敵人。有什麽辦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紅衣大炮的隊長說:“高將軍,我們可以把紅衣大炮的炮筒從炮架子上抬下來,放在城牆上的地板上。等要打敵人的時候,多派一些戰士與紅衣大炮幫忙。還要把火藥、炮彈事先搬上城牆上。等一聲令下,一起把炮筒盡快放上炮架。我估計可以對敵人造成突然襲擊。”


    高一功說:們現在馬上把紅衣大炮放到地板上!”


    高一功就命令城牆上的戰士幫忙,把紅衣大炮的的炮筒放下去。接著命令將火藥炮彈抬上城牆,並用雨布遮好,防止下雨。


    經過木匠連續的工作,各部隊向吳三桂報告,已經完成了雲梯的製造任務。吳三桂又把這個情況向阿濟格報告。吳三桂說:“和碩英親王,我們事先確定的雲梯數量已經完成。我們可以進攻榆林了。今天,我們改變四麵進攻的辦法。改為三麵佯攻,一麵加強部隊攻擊,隻要有很多人攻上榆林城牆,我們就可以打開城門,衝進很多入城的將士。大順的軍隊就是不投降,我們畢竟人多以些。我們也是能夠消滅城內的敵人,占領榆林的。”


    第四天,高一功早早地起了床,通知其他的將士也起來做準備。晚上值夜班的戰士,高一功則通知他們早一點回去休息。來到的戰士,除派一些站崗外,其他的都坐在紅衣大炮旁邊,等候高一功將軍的命令。


    吳三桂也通知各部隊早一點起床,好領取新做的雲梯。清軍吃了早飯,因為昨天大部分將士休息了一天,也是鬥誌昂揚。帶著今天一定要攻下榆林城的氣概。


    因為各部隊分開住在榆林城下,清軍就擊鼓為號。擊鼓後,大家一齊集合。


    高一功自己就親自擔任了觀察哨,站在兩麵城牆的轉角處,看到兩麵清軍都在集合。就通知自己的部隊的旗手搖動紅旗,幾麵紅旗都搖動起來。這就是裝紅衣大炮的信號。


    看到紅旗搖動,城牆上的大順軍隊的各部隊的軍官,都喊:“快點,把紅衣大炮裝好!”


    戰士們手忙腳亂地把紅衣大炮迅速地裝好了。


    接著,操作紅衣大炮的戰士們,忙著裝火藥,裝炮彈,裝導火索,調整紅衣大炮的角度。


    高一功見自己身旁的紅衣大炮已經準備好了。估計全城的城牆四麵都準備好了。高一功又命令再搖動紅旗。


    於是“點火!”的命令在全城四麵城牆上響起來了。


    雖然各部隊的炮手都是新手,但是,紅衣大炮的隊長四下看過了清軍駐地集合的地方離城牆的距離,對裝多少火藥,紅衣大炮用多大的角度都給這些新炮手做了規定。


    “點炮!”、“點炮”、“點炮!”、“點炮!”四下一起喊起來。


    炮手馬上就點燃導火索,轟轟、轟轟、轟轟!榆林城裏的炮聲響起來了。


    接著,清軍集合的隊伍裏,轟隆!轟隆!轟隆!的爆炸聲不絕於耳。


    炮彈在人群中爆炸,當時的紅衣大炮,據說一次可以炸死炸傷一千人。我們可以說這是吹牛!但是在集合的隊伍裏,一發炮彈的威力肯定是不小的。許多清軍飛上了天空,斷腳斷手也大量飛上天空。


    清軍想四下逃跑,自己的雲梯又擋住了道路。這又有利於大順的紅衣大炮裝第二發炮彈,打二炮、三炮。


    沒有死的清軍都不要命地逃跑,都恨自己的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阿濟格、吳三桂也拚命地跑,才跑出紅衣大炮的射擊圈。


    阿濟格對吳三桂說:“不是說榆林沒有紅衣大炮嗎!老子們可吃了大虧了!”


    清軍要感謝的是,這些炮兵都是新手,不知道延伸射擊。


    清軍要感謝的是,大順軍隊在榆林隻有十幾門紅衣大炮,沒有多的紅衣大炮。


    敵人都跑了,高一功命令停止射擊。還要節約炮彈火藥,用於以後防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王後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王後代並收藏李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