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是華夏最早用於耕作的植物之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前,是當時古人主要的糧食作物,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黍米是黍的種子,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而有光澤,長約3毫米,乳白、淡黃或紅色,種子白色、黃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黍一般分兩種類型,以稈上有毛,偏穗,種子粘者為黍;稈上無毛,散穗,種子不粘者為稷。
由於黍的產量低、食性粘,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之後,粟米逐漸取代了黍的地位,成為當時北方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稷粟是屬禾本科的一種植物。古稱稷、粟,亦稱粱。去殼稱小米,是由狗尾草人工馴化而來的。
粟的栽培曆史,非常久遠,一度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還曾是“五穀之首”,後來被水稻取代,如今主要是用來煮粥喝。
黍和粟雖然同出於北方,但黍米比粟米的顆粒稍大。
菽豆原本特指大豆,後來也指所有的豆子,是華夏的“土特產”。世界各國栽培的豆子都是從華夏傳過去的。
古人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在吃大豆了,大豆的葉子,稱做“藿”,也被采摘下來當做蔬菜。
豆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等。根據顏色不同分為:黃豆、黑豆、青豆等。
菜豆又可分為: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
至於小麥要在漢代以後才開始在五穀中占有重要地位,逐漸成為北方人的主食。
這就是顧城穿越過來,所處時代民眾們常吃的食物,填肚子的吃食是有,但要說美食那就算了。
先秦時期,尋常人家每天隻吃兩頓飯,第一餐朝食,第二頓稀食。
所以這個時期不存在一日三餐這個說法,通行日食兩餐,以適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方式。
富裕階層除外,他們能在晚上餓的時候做夜宵吃。
“乘我乘駒,朝食於株!”出自《詩經·陳風·株林》說的便是朝食,翻譯出來就是:乘著我的駟駒馬車,早晨的朝食在株邑吃。
具體說就是秦時民眾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yong。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因此這個時刻也稱食時。
秦時第二頓飯叫晡食,又叫飧sun。相當於下午四點左右。《說文》說:“晡,申時食也。”說的就是第二頓飯。
不過通常農忙時會改成三頓飯。早上出發的時候吃第一頓飯,女眷們會起很早準備早餐。晌午吃第二頓飯,在地裏吃。晚上天黑回家吃第三頓晚餐。
這是為了保證在農忙時節個體的勞動力。
《詩經·周頌·載芟》就描述了這種農事開墾、播種直到收獲祭祖的經過,非常生動、形象、具體。
遠古時期,人們的食物是靠自然采集,後來慢慢發展為狩獵,飲食時間是沒法形成固定慣製的。
直到進入農耕時代後,固定的餐製才開始出現。
自從可以靠種植農作物生存後,人類就不用過著整天追著獵物跑、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了。
靠著種植農作物這項“特長”,人類輕輕鬆鬆擴大自己的族群,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活了下來。
兩餐製的習慣到了漢初,就出現了三餐製,得到民眾的認可,隨後被不斷推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實行了早、午、晚這種三餐製,古稱“三食”。
這是普遍認可的科學的飲食製度,利於生活也利於生產,一直延續到後世。
顧城現在很不習慣這種兩餐製,奈何家裏遭劫並沒有多餘存糧,他不得不忍受饑餓。
好在後院有一棵桃樹,餓了就去摘兩個毛桃,味道甘溫微苦,是還沒有完全馴化的桃樹。
口感不比五指毛桃,吃多了膩。幸好隔壁鄭萱家院子裏有一棵李子樹,能換換口味。
可惜咋就沒有六月桃、水蜜桃、香桃呢?至於蟠桃就不指望了,但現在這毛桃真不好吃。
顧城院子這棵桃樹,正好種了第三年,第一次結果,甜中帶點澀,野生桃樹的正常表現。
還有一種桃在詩經裏叫“萇楚”,秋季成熟,這種桃現在也叫毛桃,到了隋唐時期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獼猴桃”。
這個時代水果有,但不是特別豐富,常見的就是:桃子、李子、杏子、橘子、柚子、柿子、板栗、榛子、龍眼、棗子、楊梅、枇杷、櫻桃、梨等。南方應該還有荔枝和龍眼。
顧城吃過的芒果、火龍果、西瓜、哈密瓜、香蕉、葡萄、石榴、核桃,連鬼影子都沒見到。
西瓜、黃瓜、哈密瓜、葡萄,應該是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後,才進入漢朝民眾視野的。
他如果想吃,那就有的等。雖說葡萄沒有,但野葡萄據說有,叫葛藟,又稱千歲藟。《詩經·王風·葛藟》裏提到過,那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還有一種野葡萄叫蘡薁。“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詩經·豳風·七月》有描寫,說的就是六月吃鬱李和蘡薁。
村子裏他也沒見到什麽酒,就見過一種白酒和一種黃酒,他大約猜測應該是用黍米結合酒曲製作的米酒。
飲料有一種甜酒,用稻釀或者黍釀而成,也有用水果釀製的,平常口渴,想喝橙汁可樂,那是妄想,大都直接飲用井裏的生水。
顧城是不敢喝生水的,他好歹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知道生水裏有蟲卵,一個不慎鬧蛔蟲就罷了,萬一誤飲了其它東西那能丟命。
所以首選是涼白開,但浪費柴禾,這個時代沒煤沒氣沒電,還得上山打柴去,好在原始森林多。
解渴方式算起來,還是有好幾種:米湯、涼粥、開水、水果、酸果漿。
比起上古茹毛飲血,還是強上許多了。這樣一想他的心態立馬平衡。
係統給的任務是安身立命,怎麽才算完成任務?他估計要是把任務完成,或許能寫出一本古代生存手冊。
時間就這樣在他作為農夫和漁夫的底層奮鬥下,一天一天的慢慢流逝。
黍米是黍的種子,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而有光澤,長約3毫米,乳白、淡黃或紅色,種子白色、黃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黍一般分兩種類型,以稈上有毛,偏穗,種子粘者為黍;稈上無毛,散穗,種子不粘者為稷。
由於黍的產量低、食性粘,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之後,粟米逐漸取代了黍的地位,成為當時北方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稷粟是屬禾本科的一種植物。古稱稷、粟,亦稱粱。去殼稱小米,是由狗尾草人工馴化而來的。
粟的栽培曆史,非常久遠,一度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還曾是“五穀之首”,後來被水稻取代,如今主要是用來煮粥喝。
黍和粟雖然同出於北方,但黍米比粟米的顆粒稍大。
菽豆原本特指大豆,後來也指所有的豆子,是華夏的“土特產”。世界各國栽培的豆子都是從華夏傳過去的。
古人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在吃大豆了,大豆的葉子,稱做“藿”,也被采摘下來當做蔬菜。
豆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等。根據顏色不同分為:黃豆、黑豆、青豆等。
菜豆又可分為: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
至於小麥要在漢代以後才開始在五穀中占有重要地位,逐漸成為北方人的主食。
這就是顧城穿越過來,所處時代民眾們常吃的食物,填肚子的吃食是有,但要說美食那就算了。
先秦時期,尋常人家每天隻吃兩頓飯,第一餐朝食,第二頓稀食。
所以這個時期不存在一日三餐這個說法,通行日食兩餐,以適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方式。
富裕階層除外,他們能在晚上餓的時候做夜宵吃。
“乘我乘駒,朝食於株!”出自《詩經·陳風·株林》說的便是朝食,翻譯出來就是:乘著我的駟駒馬車,早晨的朝食在株邑吃。
具體說就是秦時民眾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yong。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因此這個時刻也稱食時。
秦時第二頓飯叫晡食,又叫飧sun。相當於下午四點左右。《說文》說:“晡,申時食也。”說的就是第二頓飯。
不過通常農忙時會改成三頓飯。早上出發的時候吃第一頓飯,女眷們會起很早準備早餐。晌午吃第二頓飯,在地裏吃。晚上天黑回家吃第三頓晚餐。
這是為了保證在農忙時節個體的勞動力。
《詩經·周頌·載芟》就描述了這種農事開墾、播種直到收獲祭祖的經過,非常生動、形象、具體。
遠古時期,人們的食物是靠自然采集,後來慢慢發展為狩獵,飲食時間是沒法形成固定慣製的。
直到進入農耕時代後,固定的餐製才開始出現。
自從可以靠種植農作物生存後,人類就不用過著整天追著獵物跑、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了。
靠著種植農作物這項“特長”,人類輕輕鬆鬆擴大自己的族群,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活了下來。
兩餐製的習慣到了漢初,就出現了三餐製,得到民眾的認可,隨後被不斷推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實行了早、午、晚這種三餐製,古稱“三食”。
這是普遍認可的科學的飲食製度,利於生活也利於生產,一直延續到後世。
顧城現在很不習慣這種兩餐製,奈何家裏遭劫並沒有多餘存糧,他不得不忍受饑餓。
好在後院有一棵桃樹,餓了就去摘兩個毛桃,味道甘溫微苦,是還沒有完全馴化的桃樹。
口感不比五指毛桃,吃多了膩。幸好隔壁鄭萱家院子裏有一棵李子樹,能換換口味。
可惜咋就沒有六月桃、水蜜桃、香桃呢?至於蟠桃就不指望了,但現在這毛桃真不好吃。
顧城院子這棵桃樹,正好種了第三年,第一次結果,甜中帶點澀,野生桃樹的正常表現。
還有一種桃在詩經裏叫“萇楚”,秋季成熟,這種桃現在也叫毛桃,到了隋唐時期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獼猴桃”。
這個時代水果有,但不是特別豐富,常見的就是:桃子、李子、杏子、橘子、柚子、柿子、板栗、榛子、龍眼、棗子、楊梅、枇杷、櫻桃、梨等。南方應該還有荔枝和龍眼。
顧城吃過的芒果、火龍果、西瓜、哈密瓜、香蕉、葡萄、石榴、核桃,連鬼影子都沒見到。
西瓜、黃瓜、哈密瓜、葡萄,應該是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後,才進入漢朝民眾視野的。
他如果想吃,那就有的等。雖說葡萄沒有,但野葡萄據說有,叫葛藟,又稱千歲藟。《詩經·王風·葛藟》裏提到過,那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還有一種野葡萄叫蘡薁。“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詩經·豳風·七月》有描寫,說的就是六月吃鬱李和蘡薁。
村子裏他也沒見到什麽酒,就見過一種白酒和一種黃酒,他大約猜測應該是用黍米結合酒曲製作的米酒。
飲料有一種甜酒,用稻釀或者黍釀而成,也有用水果釀製的,平常口渴,想喝橙汁可樂,那是妄想,大都直接飲用井裏的生水。
顧城是不敢喝生水的,他好歹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知道生水裏有蟲卵,一個不慎鬧蛔蟲就罷了,萬一誤飲了其它東西那能丟命。
所以首選是涼白開,但浪費柴禾,這個時代沒煤沒氣沒電,還得上山打柴去,好在原始森林多。
解渴方式算起來,還是有好幾種:米湯、涼粥、開水、水果、酸果漿。
比起上古茹毛飲血,還是強上許多了。這樣一想他的心態立馬平衡。
係統給的任務是安身立命,怎麽才算完成任務?他估計要是把任務完成,或許能寫出一本古代生存手冊。
時間就這樣在他作為農夫和漁夫的底層奮鬥下,一天一天的慢慢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