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站在湖邊柳樹下,遠看山色青翠,霧靄朦蒙,近觀湖光瀲灩,舟行如梭,水天一色,清風送爽。
正自心曠神怡之際,忽聽身後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楊重梧與柳依萍轉身一看,見一個青年和尚麵容沉靜,身穿月白色袈裟,足蹬皂鞋,胸前掛著一串黑色佛珠,雙目平和,正凝視著柳依萍。
柳依萍見這出家人目不轉睛的望著自己,好生無禮,心中恚怒,偏目向楊重梧,見他雙目炯炯正打量那個和尚,仿佛若有所思,臉上竟然有些激動神色。
柳依萍娥眉一掀,卻見那和尚收回目光,低頭合十道:“女施主莫怪!女施主背後的靈身,怨氣衝天,長久下去,可能於施主有所不利。”柳依萍嚇了一跳,不自禁的回頭望了望,哪見身後有人,便問道:“大和尚,哪有什麽靈身?”
那青年和尚依舊合十道:“就是女施主背上所背之物。”柳依萍悚然驚覺,她向來行事沉靜,可此刻也不由自主圓睜了雙眼,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吃吃地道:“佛...佛家天眼通?”
自在金龍島上,她將外公骨骸用黑布包裹後,一直沒有打開過,世間知道這事的人,除了她和楊重梧,就絕不會有第三人,可這和尚一開口,就說她背上所背之物為靈身,除了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佛門聖法天眼通外,沒有其它解釋。
她聽師父說過,曆代高僧沒有一萬也有幾千,也曾聽說過某某高僧修煉了一些佛門不傳功法,可佛家天眼通,卻從來沒有聽說有人練成過,甚至世人大多認為,天眼通是被杜撰出來,世上本來就無此功法。
青年和尚麵色依舊平和,正要說話,楊重梧忽然大聲叫道:“釋玄?你是釋玄大哥?”
青年和尚側過身來,打量著楊重梧,此時正麵相對,楊重梧更無懷疑,跨上一步,抓住了和尚的衣袖,說道:“釋玄大哥,果真是你,我是楊應尾啊,八年多前,在黃河邊,你幫我與義父找過渡船的.......”
這和尚正是黑龍寺了因禪師的徒弟釋玄,他比楊重梧大了六七歲,八年前他已成年,麵相身形的變化,自然是楊重梧要大得多。
此時,釋玄也已認出來了,微笑合十道:“原來是楊小施主,長這般高大了,師叔他還好嗎?”
釋玄的師父了因禪師與王一鳴是生平摯交,釋玄一直稱王一鳴為師叔。
楊重梧道:“義父他還好,釋玄大哥,你不是在黑龍寺嗎?怎會來到錢塘?”
釋玄道:“是啊,這些年貧僧一直都在黑龍寺,很少下山,前些日子,受少林寺清虛大師、五台山覺心大師之邀,來到靈隱寺中說禪三日,昨日幾位大師都已回去,貧僧當年曾聽先師說起過西湖勝景,起了凡俗之心,便過來瞻仰一番,不想遇見了故人。”
楊重梧與柳依萍麵麵相覷,清虛大師在武林中享有盛譽,可武功卻比四絕略遜,武林傳言大師是鑽研佛經,疏於武學,五台山覺心大師更是佛學精深,數十年來被譽為當世第一高僧,而以他兩位的身份邀請釋玄這樣一個年青和尚說禪,怎不讓人震驚。
他們卻不知道,了因禪師當年曾對王一鳴說過:“釋玄身具異稟,靈台內蘊,他日佛學成就,遠非我之可比。”王一鳴當時笑而不語,自了因禪師仙逝後,釋玄在黑龍寺心無旁騖,日日誦經,精研佛法,不知不覺之間,觸類旁通,開了天目,佛法也日漸高深。
隻是,他鮮有下山,直到今年四月,清虛大師偶經磧口,想起夕時故交了因禪師,便去黑龍寺禮佛,與釋玄相談幾句,聽他字字珠璣,句句妙典,驚為菩薩下凡,所以才會邀約覺心大師,與他來靈隱寺中談禪。
楊重梧小心問道:“釋玄大哥,依萍背著她外公的骸骨,便是你說的靈身麽?”
釋玄微微點頭,說道:“這靈身生時為大能之人,死時怨氣衝天,曝屍之地又在極陰之處,以致怨戾之氣數十年不化,若不能化解戾氣,恐於靈身轉世,還有他的親人都有妨礙。”
楊重梧聯想到柳依萍這幾天的怪異表現,打了個冷戰,急道:“依萍是他的外孫女啊,她是一片孝心,要將外公帶回嶗山,與外婆一起安葬,他難道還要害自己的外孫女不成?”
釋玄閉了雙眸,合十半晌,方才睜眼說道:“常人身死魂銷,自墜輪回,不明前因,不知後果。這靈身是上古異族,生前又是大能之人,死前心願未了,大怨癡纏,以致難入輪回,前事俱在,後事不知,他不知道女施主是他的外孫女。”
楊重梧望了柳依萍一眼,見她緊抿雙唇,臉色煞白,他心中一痛,若是與人爭鬥,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可這玄幻之事,他又哪能有半分主意,便顫聲問道:“那......又當怎麽辦呢?”
釋玄和聲道:“莫要擔心,尋一間靜室,我為他誦經七個時辰,便可化解他的戾氣,塵歸塵,土歸土,天道出,天道返,無心無相,再無相礙。”
楊重梧大喜,三人回到城中,尋了一間客棧住下,釋玄讓柳依萍把將沉天的骸骨平放在桌上,對他們說:“你們待會離開時,將房門帶好就行了。”便盤膝正坐,敲魚誦經。
柳依萍於佛釋道三家,均有涉獵,楊重梧因母親張貞信佛,年少時便讀過不少佛經,可他二人都聽不懂釋玄所誦經文,隻見他寶相莊嚴,閉目念經,身周異光隱隱,細看卻又什麽都沒有,再回頭去看桌上骸骨,也不覺得有什麽變化。
兩人在房中呆了小半個時辰,又怕弄出聲響,擾到釋玄,便輕手輕腳的開門出去,柳依萍順手輕輕掩上房門。
兩人來到客棧大堂坐下,楊重梧便將了因禪師與釋玄的事,講給柳依萍聽,二人雖生性豁達,然此事卻是冥冥中事,莫說經曆,連聽都沒有聽到過,不免心中俱是七上八下,也無心飲食。
好容易估摸有了七個時辰,便又回到房中,釋玄還在誦經,又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釋玄睜開雙目,提聲說道:“大道本無方,雲何是應住。既從空中來,應向空中去。”
桌上咯咯一聲輕響,骸骨似乎動了一下,楊柳二人睜圓了四隻眼睛去看時,卻是一無異狀,二人隻當是眼花。
釋玄站起身來,說道:“好了。”柳依萍過來道謝,釋玄合十還禮道:“這是小僧功德一件,何須道謝。”
他轉頭望定楊重梧,遲疑良久,凝聲說道:“應尾,他日若有緣騎駁,一定要順向而騎,不可反駁,切記切記,緊要緊要!”
楊重梧與柳依萍都是一怔,還在瞠目結舌間,釋玄已大袖飄飄,轉身出門而去,楊重梧忙追出去,想問個明白,卻哪還有釋玄的身影?
正自心曠神怡之際,忽聽身後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楊重梧與柳依萍轉身一看,見一個青年和尚麵容沉靜,身穿月白色袈裟,足蹬皂鞋,胸前掛著一串黑色佛珠,雙目平和,正凝視著柳依萍。
柳依萍見這出家人目不轉睛的望著自己,好生無禮,心中恚怒,偏目向楊重梧,見他雙目炯炯正打量那個和尚,仿佛若有所思,臉上竟然有些激動神色。
柳依萍娥眉一掀,卻見那和尚收回目光,低頭合十道:“女施主莫怪!女施主背後的靈身,怨氣衝天,長久下去,可能於施主有所不利。”柳依萍嚇了一跳,不自禁的回頭望了望,哪見身後有人,便問道:“大和尚,哪有什麽靈身?”
那青年和尚依舊合十道:“就是女施主背上所背之物。”柳依萍悚然驚覺,她向來行事沉靜,可此刻也不由自主圓睜了雙眼,一臉不可置信的神情,吃吃地道:“佛...佛家天眼通?”
自在金龍島上,她將外公骨骸用黑布包裹後,一直沒有打開過,世間知道這事的人,除了她和楊重梧,就絕不會有第三人,可這和尚一開口,就說她背上所背之物為靈身,除了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佛門聖法天眼通外,沒有其它解釋。
她聽師父說過,曆代高僧沒有一萬也有幾千,也曾聽說過某某高僧修煉了一些佛門不傳功法,可佛家天眼通,卻從來沒有聽說有人練成過,甚至世人大多認為,天眼通是被杜撰出來,世上本來就無此功法。
青年和尚麵色依舊平和,正要說話,楊重梧忽然大聲叫道:“釋玄?你是釋玄大哥?”
青年和尚側過身來,打量著楊重梧,此時正麵相對,楊重梧更無懷疑,跨上一步,抓住了和尚的衣袖,說道:“釋玄大哥,果真是你,我是楊應尾啊,八年多前,在黃河邊,你幫我與義父找過渡船的.......”
這和尚正是黑龍寺了因禪師的徒弟釋玄,他比楊重梧大了六七歲,八年前他已成年,麵相身形的變化,自然是楊重梧要大得多。
此時,釋玄也已認出來了,微笑合十道:“原來是楊小施主,長這般高大了,師叔他還好嗎?”
釋玄的師父了因禪師與王一鳴是生平摯交,釋玄一直稱王一鳴為師叔。
楊重梧道:“義父他還好,釋玄大哥,你不是在黑龍寺嗎?怎會來到錢塘?”
釋玄道:“是啊,這些年貧僧一直都在黑龍寺,很少下山,前些日子,受少林寺清虛大師、五台山覺心大師之邀,來到靈隱寺中說禪三日,昨日幾位大師都已回去,貧僧當年曾聽先師說起過西湖勝景,起了凡俗之心,便過來瞻仰一番,不想遇見了故人。”
楊重梧與柳依萍麵麵相覷,清虛大師在武林中享有盛譽,可武功卻比四絕略遜,武林傳言大師是鑽研佛經,疏於武學,五台山覺心大師更是佛學精深,數十年來被譽為當世第一高僧,而以他兩位的身份邀請釋玄這樣一個年青和尚說禪,怎不讓人震驚。
他們卻不知道,了因禪師當年曾對王一鳴說過:“釋玄身具異稟,靈台內蘊,他日佛學成就,遠非我之可比。”王一鳴當時笑而不語,自了因禪師仙逝後,釋玄在黑龍寺心無旁騖,日日誦經,精研佛法,不知不覺之間,觸類旁通,開了天目,佛法也日漸高深。
隻是,他鮮有下山,直到今年四月,清虛大師偶經磧口,想起夕時故交了因禪師,便去黑龍寺禮佛,與釋玄相談幾句,聽他字字珠璣,句句妙典,驚為菩薩下凡,所以才會邀約覺心大師,與他來靈隱寺中談禪。
楊重梧小心問道:“釋玄大哥,依萍背著她外公的骸骨,便是你說的靈身麽?”
釋玄微微點頭,說道:“這靈身生時為大能之人,死時怨氣衝天,曝屍之地又在極陰之處,以致怨戾之氣數十年不化,若不能化解戾氣,恐於靈身轉世,還有他的親人都有妨礙。”
楊重梧聯想到柳依萍這幾天的怪異表現,打了個冷戰,急道:“依萍是他的外孫女啊,她是一片孝心,要將外公帶回嶗山,與外婆一起安葬,他難道還要害自己的外孫女不成?”
釋玄閉了雙眸,合十半晌,方才睜眼說道:“常人身死魂銷,自墜輪回,不明前因,不知後果。這靈身是上古異族,生前又是大能之人,死前心願未了,大怨癡纏,以致難入輪回,前事俱在,後事不知,他不知道女施主是他的外孫女。”
楊重梧望了柳依萍一眼,見她緊抿雙唇,臉色煞白,他心中一痛,若是與人爭鬥,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可這玄幻之事,他又哪能有半分主意,便顫聲問道:“那......又當怎麽辦呢?”
釋玄和聲道:“莫要擔心,尋一間靜室,我為他誦經七個時辰,便可化解他的戾氣,塵歸塵,土歸土,天道出,天道返,無心無相,再無相礙。”
楊重梧大喜,三人回到城中,尋了一間客棧住下,釋玄讓柳依萍把將沉天的骸骨平放在桌上,對他們說:“你們待會離開時,將房門帶好就行了。”便盤膝正坐,敲魚誦經。
柳依萍於佛釋道三家,均有涉獵,楊重梧因母親張貞信佛,年少時便讀過不少佛經,可他二人都聽不懂釋玄所誦經文,隻見他寶相莊嚴,閉目念經,身周異光隱隱,細看卻又什麽都沒有,再回頭去看桌上骸骨,也不覺得有什麽變化。
兩人在房中呆了小半個時辰,又怕弄出聲響,擾到釋玄,便輕手輕腳的開門出去,柳依萍順手輕輕掩上房門。
兩人來到客棧大堂坐下,楊重梧便將了因禪師與釋玄的事,講給柳依萍聽,二人雖生性豁達,然此事卻是冥冥中事,莫說經曆,連聽都沒有聽到過,不免心中俱是七上八下,也無心飲食。
好容易估摸有了七個時辰,便又回到房中,釋玄還在誦經,又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釋玄睜開雙目,提聲說道:“大道本無方,雲何是應住。既從空中來,應向空中去。”
桌上咯咯一聲輕響,骸骨似乎動了一下,楊柳二人睜圓了四隻眼睛去看時,卻是一無異狀,二人隻當是眼花。
釋玄站起身來,說道:“好了。”柳依萍過來道謝,釋玄合十還禮道:“這是小僧功德一件,何須道謝。”
他轉頭望定楊重梧,遲疑良久,凝聲說道:“應尾,他日若有緣騎駁,一定要順向而騎,不可反駁,切記切記,緊要緊要!”
楊重梧與柳依萍都是一怔,還在瞠目結舌間,釋玄已大袖飄飄,轉身出門而去,楊重梧忙追出去,想問個明白,卻哪還有釋玄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