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早,穀虛來帶楊應尾去“知味堂”吃早飯。道家認為飲食得當,可以養氣,午前是生氣,午後是死氣,故此,崆峒派的早飯極為豐盛。今日早飯,有清燉全蛇與紅燒野豬肉,另配一碟茄子幹。


    道家不忌葷腥,隻有牛肉、黑魚、鴻雁與犬不食,老君坐騎為青牛,黑魚有北鬥七孔,犬為忠義之物,至於鴻雁,因西門彥號稱“西雁”,另雁亦有羽化飛升之意。


    道家講究“食勿言寢勿語”,知味堂中,眾人圍桌而坐,除了咀嚼食物的的聲音,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響。楊應尾左右一望,沒有看到師祖與兩位師伯,三位師哥與王瑛都在,王瑛換了一件青翠衣衫,嬌豔之中別有一種英氣。


    早餐過後,穀虛便引他去七裏溝,二人循山而上。七裏溝為崆峒山間的一個山坳,三麵環山,雖名為溝,其實為一大片平地。


    薑如望站在七裏溝中,依舊是昨日那一襲青衣道袍,頭上梳了個道髻,楊應尾忙快走幾步,向大師伯問安,薑如望和聲說道:“孩子,今日你給我磕三個頭吧。”


    楊應尾也不多問,跪下磕了三個頭,再站起身來。


    薑如望沉聲說道:“應尾,從今日起,我傳你八十一路震元掌法,希望你能勤修苦練,今後以此掌法仗義行俠、替天行道,不得恃強淩弱,更不得以此掌法妄殺一人,你可聽清?”


    楊應尾點頭答道:“弟子謹遵大師伯教誨。”


    在教授之前,薑如望先將震元掌法的來龍去脈講給他聽。


    這掌法本為崆峒派不外傳的絕技,隻有三十六路掌法,原名為“驚魂三十六掌”。司馬素雁為武林中不世出的奇才,可算是除了開派祖師以外,崆峒派的第一人,在他三十歲那年起,便精研“道德經”,用了三年時間,在驚魂三十六掌的基礎上,創出這套震元掌法,共有八十一招,合道家九九歸一之數。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為胎元(亦有稱胎光者)、幽精及爽靈,三魂之中,胎元為人之本元,胎元一散,人則身死,即使未曾入土,也是行屍走肉。


    震元八十一掌,掌掌皆震胎元,故司馬素彥將其名為“震元掌”。


    掌成之日,崆峒山上,風雷變色,大雨三日,仿若天公在哀憫世人。故而,司馬素彥嚴令門下弟子,若非窮凶極惡,怙惡不悛,且不知悔改之徒,不得以震元掌法奪其性命。


    震元掌招數的名字,大多是出於《道德經》,從“有無相生”、“長短相刑”、“虛而不屈”至“眾妙之門”。


    當下,薑如望先教了楊應尾第一招“有無相生”,《道德經》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震元掌為無上武學,雖隻是第一招,可其中內息運轉、轉折、步伐、變招卻是非常繁複,薑如望將各種法門詳加講解與演示,花了近一個時辰。


    楊應尾身具九陽神功,然而從未練習過上乘武功,不得其法,雖然內息澎湃,內功在江湖上罕有其匹,可就有那種“有力使不上勁的感覺”。就如大象一般,雖力大無窮,可大象卻非虎狼之敵,若以武功而論,他現在比之江湖中的尋常武師,都頗有不如。


    不論是武功還是武學修為,薑如望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楊應尾一聽大師伯的講解,如黑暗之中忽見光明,很多他自己在山穀中琢磨許久,沒有答案的問題,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不禁抓耳撓腮,喜不自勝。


    千狠萬狠,力為根本。以楊應尾目前的內力,若要學平常武技,就如探囊取物一般。普通人學武功,要反複習練,隻是因為在招數運用之時,要麽勁力使不到,或是速度不及所需,然這些於九陽神功來說,都不成問題,一伸手一投足,甚至腦子都沒有來得及思考,就可以做到又快又準。


    可是震元掌法殊非等閑,本來驚魂三十六掌,就是崆峒派曆代先賢的結晶,司馬素雁又閉關精研了三載,薑如望習練震元掌法,十四年終得藝成。


    楊應尾知道,若想報父母之仇,首先得讓自身本領強大,他生性堅忍,刻苦修習,絲毫不敢鬆懈。


    有無相生,是雙掌前推,手臂一伸一屈,卻都是將出未出,不知哪掌先哪掌後,隨著腳下八卦方位變換,而雙掌更替,腳步方位,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欲讓對手避無可避,需做到絲毫不差,這第一招,腳下有八變,手上有四變,便有三十二種變化。


    薑如望教解後便下去處理宮中事務,楊應尾專心練習掌法,竟然連吃午飯的事情都忘了,一直練到日落時分,大師伯又過來了,便打了一遍給他看,見大師伯緩緩點頭,輕輕歎了一口氣,臉上的神情有些古怪。


    楊應尾心下,略覺有些難為情,一天時間,隻練得一招“有無相生”,便摳了摳頭,說道:“大師伯,弟子愚笨得緊,一天才學一招,也不知練好沒有?”


    薑如望看著他,微微笑道:“你不妨猜猜看,我當年學這招有無相生,花了多長時間?”


    楊應尾想了想,道:“半天?”他見大師伯搖頭,便斷然說道:“兩個時辰。”


    薑如望收斂了笑容,比出三個指頭,喟然歎道:“三個月。”他抬頭遠眺,仿佛又看見當年那個青稚少年,也是在這個地方,刻苦習練,揮汗如雨,而恩師不厭其煩,在旁手把手的教他,如何走位、如何出掌,一招有無相生,練了整整三月。


    回頭看時,忽忽三十年,人生一大夢。


    楊應尾著實震驚,呆楞在當地。過了片刻,薑如望回過神來,見楊應尾正癡癡的望著自己,莞爾笑道:“廣平他們都這麽大了,我又焉能不老。你義父和二師伯,當年練這一掌,用了百日方得純熟,你那個大師哥悟性不錯,也練了有兩個半月。你說你蠢笨得很,那我們更是笨得到家了。”


    楊應尾心中一跳,慌忙躬身說道:“弟子胡言亂語,出言無狀,請大師伯責罰。”


    薑如望伸手拍了拍楊應尾的肩膀,道:“你又沒有犯錯,我為何要責罰與你?尾兒,你內功深厚,學招自然要快些。以你二師伯的現在的內力修為,倘若初學此招,一天時間,應該也可以辦到。以後的掌法雖然繁複一些,但是掌意相近,你第一掌已經完全領會,學起來會更快一些。”


    果不其然,第二日,薑如望便教了他兩掌,“長短相刑”與“虛而不屈”,到晚飯過後,楊應尾也都學會了。


    接下來的時間,楊應尾除了吃飯睡覺,便是刻苦練功,每日清早便去七裏溝,到天完全黑後才回。


    轉眼過了一月,楊應尾已練到了第七十二掌“去彼取此”,可是剩下九掌進境極慢,有時三天方能學得一掌,自他上次聽大師伯說過之後,心中戒驕戒躁,隻是勤修苦練,待練到“為而不爭”,足足用了七日之功。


    最後一掌“眾妙之門”,更是九日方成,楊應尾自行施展下來,但覺袍袖生風,腳步自乾回坤,漫天掌影,時已入秋,溝內枯葉被他掌風帶起,凝而不散,如兩條巨龍一般,飛舞盤旋,待得雙手掌力一吐,枯葉盡數化成齏粉。


    薑如望在七裏溝外看見,暗暗點頭,一套震元掌,自己整整習練了十四春秋,可此子悟性既高,內功深厚,又能下苦功,僅用了三個月,就已練成了,現在所差的,僅隻是臨敵的經驗與火候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駁萬年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渺孤鴻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渺孤鴻子並收藏飛駁萬年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