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床底下便傳出了來自黑星天的一聲慘叫。


    接著,也不知床底下發生了什麽,隻見床在不停的劇烈震動著。


    然後,床底下突然傳出了一聲來自黑星天的顫音般的呻/吟:“嗯呢~”。


    緊接著,床又一次劇烈的震動起來。


    終於,黑星天從床底下出來了,卻是全身光滑赤/裸。


    隻見他靜靜的躺著,眼中已經是了無生機。


    “人生就是一片純白……”隻聽他嘴裏不停嘟囔著這句話。


    銀時和桂也從床底下出來了,並且麵無表情的看著已經白化的黑星天。


    銀時忍不住道:“……那個,用這樣的方式打到真的沒問題嗎?”


    桂淡淡的說道:“嗯,總之,幸好鐵中棠不在這裏啊,畢竟是十八禁。”


    於是……


    黑星天,敗。落敗原因:十八禁。


    在銀時和桂處理完這邊的事情後,不遠處傳來了一聲驚呼。


    銀時和桂放眼望去,隻見鐵中棠此刻仰麵仆倒地上,就地一翻,滾到了水池邊。


    水柔頌淩空一躍,掠上了水池邊緣,厲叱道:“拿命來。”左手一沉,竹杖急點鐵中棠胸膛。突聽“咯”的一響,點在水池邊緣的竹杖,突地折斷。水柔頌重心驟失,大驚之下,再也把不住重心,“啪”的落人水中。


    水花四濺中,鐵中棠喘了口氣,翻身掠起,退到石壁邊,暗調真氣,戒備著第二次攻擊。哪知過了許久,水池中仍無動靜,水柔頌仰麵躺在水池中,身軀竟緩緩浮了起來,宛如死屍一般。


    鐵中棠目光動處,不禁呆了一呆。


    “水有毒。”


    桂走出來淡淡的說道。


    聞言,鐵中棠憶起黑星天在水中放毒一事。他靜靜地觀望了半晌,直到此刻,他才看清了滿地屍身的形狀,心裏突地泛起了一陣嘔吐的感覺。


    桂靜靜的用手遮住了鐵中棠的眼睛。


    “不要想了,事情已經結束了。”


    桂嘆息般是語氣下,沒有責備,沒有憐憫,隻是淡淡的述說著這項事實。


    聽著桂的聲音,鐵中棠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突然,水靈光的驚呼痛哭之聲傳了過來。


    鐵中棠驚顫一下,連忙看過去。


    隻見銀時居然已經把水中的水柔頌給撈了起來,與鐵青箋一同並排放在地上。而水靈光就在這兩人的屍首前痛哭著。


    鐵中棠心裏既是悲哀,又是憐惜,這可憐的少女,片刻之間,父母雙亡,這種巨大的變故,便是心如鐵石之人也禁受不得,何況她心腸又那麽柔弱。


    珠光寶氣的洞窟中,已被愁雲慘霧滿布,使得四下眩目的珍寶,也蒙上了一層恐懼淒涼的顏色。


    鐵中棠木立當地,也不知該如何勸慰於她。他隻願世上根本沒有這些寶藏存在,那麽,這一切悲慘痛苦的事,也就根本不會發生。


    輕輕的,銀時宛如嘆氣般的說道:“財富是很棒啦,但就像硬幣有兩麵性那樣,伴隨著財富的常會是貪婪、吝鄙、陰謀、殺戮、冷酷、爭奪、陷害、死亡。怎奈人類的眼睛,都已被財富的光芒所蒙蔽了,隻看得見財富的光亮,卻看不到光亮後隱藏的陰影。”


    鐵中棠苦笑了一下:“啊,是呢……”


    “不過,我想裏麵還是有些東西是值得你去好好抓住的。”


    桂說著,把那黑箱子放在了鐵中棠的手上。


    鐵中棠取出箱中的書冊與汙布。書冊乃是錦緞所訂,那汙布赫然竟是一麵鮮血染成的旗幟,隻因年代久遠,鮮血變色,是以看來黯淡無光,但卻另有一種神秘的懾人魅力。


    鐵中棠手指一觸及這錦冊,這血旗,身子便禁不住顫慄起來,淚珠也立刻奪眶而出,順腮直下麵頰。


    “這個是……”


    看到裏麵的內容,銀時和桂都驚訝了。


    這洞窟中不但隱藏著財富與死亡,顯然還隱藏著另一段秘密。


    這一段秘密是有關鐵中棠祖先的。這一段秘密中,滿含難忘恩仇,辛酸血淚。生的歡樂,死的痛苦。翻開錦冊第一張,恭正的字跡寫著:昔年三怪、四煞、七魔、九惡、十八寇為害江湖,慘無人道,江湖中人敢怒而不敢言,隱藏多年。


    直至本門雲、鐵兩位先人,出道江湖,黃山、洞庭、點蒼、太湖、祁連、中條七役,大小數十戰,終以兩柄神劍,殺盡三怪、四煞、七魔、九惡、十八寇,以此四十一人之鮮血,染成一麵大旗。


    江湖中人感恩圖報,大旗所至,群相伏首。


    是以雲、鐵兩祖創立我大旗門,以德、義立規,以德、義服人。


    願吾後代門人,毋忘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字,謹守門規,扶弱鋤強,發揚正義。


    旁邊一行字跡,寫的是:


    大旗門第二代雲老先人遺墨,鐵毅恭錄。


    這是鐵中棠父親的親筆手澤。


    鐵中棠手裏捧著他亡父遺澤,目中已忍不住流下了無聲的痛淚。翻過第二頁,字跡已潦亂。


    潦亂的字跡,寫著鐵毅艱苦的後半生:


    “餘,鐵毅,殘廢老人,幸有一子,然尚在繈褓,今生恐已謀麵無望,另有一子,最是令餘痛心。


    餘不幸,一臂為弟所斷,雙腿被仇所殘,奄奄一息,九死一生中,餘仍憑餘門中傳統之恆心毅力,尋得此寶藏。


    此寶藏乃餘大旗門先人避難時所藏,淹沒多年,餘賴一殘缺不全之秘圖,百般參詳,尋得此地。


    令餘最感欣慰者,我大旗門開門立戶時之血旗,亦未遺失,此旗乃餘門中至寶,門人得之者可掌門戶。


    餘已不能重見天日矣,但望得此寶藏者,即非‘大旗門’人,亦應將之用於造福人群之事。


    若此寶藏幸而仍為大旗門人所得,則必須用於復仇大業,萬萬不可忘懷祖宗之教訓。


    要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財富一物,其性如水,用之得當者昌,用之不當者亡,謹之謹之。


    又及,弱女水靈光,乃餘殘年中惟一安慰,此女生世孤苦,運命辛酸,唯得寶人善視之。”


    鐵中棠仰首而望,淚流滿麵,嘶聲慘呼道:“爹爹呀!爹爹,不肖男兒,竟無緣見你老人家一麵麽?”


    語聲方畢,突聽身後一聲長長的嘆息,水靈光流淚道:“他……他老人家,是你……你爹爹?”


    鐵中棠黯然點了點頭,水靈光呆了半晌,道:“你……你媽媽呢?”


    鐵中棠長嘆一聲,答不出話來。


    水靈光道:“你爹……爹的遺……遺言裏,怎……怎麽……沒有提……起你……你媽媽一個字?”


    鐵中棠黯然道:“我猶在繈褓時,家母便已走了!”


    水靈光顫抖著伸出手掌,輕輕撫摸著他的頭髮,流著傷痛的眼淚,柔情道:“可……憐……的……孩……子……”


    鐵中棠心頭一凜,緩緩回過了頭,隻見她眼中充滿了柔情,充滿了憐惜與同情,關懷與慰藉。


    同樣不幸的兩人,此刻卻相擁著一同哭泣。


    銀時和桂什麽都沒說,隻是靜靜的看著他們。


    第227章 第二百一十四訓


    水靈光把他帶到了鐵毅的墳前,輕輕地拜倒下去,以首觸地,悲聲道:“我爹爹曾經對不起你老人家,但他也死了,求你老人家能原諒他。”


    鐵中棠無聲的啜泣,已變為有聲的痛哭。


    這是他有知以來第一次痛哭——但此刻在他父親墳前,他卻哭得如此傷心,他似乎要將自己這一生的眼淚,全在這一次流盡。他痛哭著道:“你老人家放心,孩子一定遵照你老人家的遺囑,為武林伸張正義,為你老人家復仇。”


    聽到這裏,銀時和桂對視了一眼,卻還是沒有說話。


    一片烏雲遮著日光,天色突地黯了下來,接著,細雨霏霏而落。


    鐵中棠仰首望天,讓淚水與雨水交流。他守候在亡父墳前,不忍遽去。他平生未見過父親,此刻多留一刻也是好的。


    水靈光啜泣著陪伴著他,她心裏的悲哀更濃,心事也更亂,最苦的是,她心事多半不能向人訴說。


    良久,鐵中棠緩緩長身而起,拉起水靈光的手腕。他已決心要以最大的力量,來保護這可憐的女孩子。


    水靈光抬起眼睛,道:“你……你不恨我?”


    鐵中棠赧然道:“沒有你,我早就死了;沒有你,誰埋葬我爹爹的屍身?我一生都將永遠感激你,怎會恨你?”他仰天長嘆一聲,道:“我非但不恨你,連你的……你的父母,我都不再怨恨他們……”話未完,水靈光已痛哭著撲到他懷裏。


    天地雖大,但她隻覺惟有他是自己惟一的依靠,惟有在他懷裏,她脆弱的生命才能獲得安寧。


    鐵中棠拉起她的手掌,柔聲道:“不要哭了,快隨我走,你埋葬了我爹爹,我也要將你父母好好埋葬。”


    水靈光茫然隨著他走回那神秘的洞窟。地上的血旗、錦書已被拾起,但卻留下一地眼淚與悲哀。


    撥開藤蘿,走回秘道。


    寶窟中珠光依然,屍身也都扭曲而醜惡地倒在地上。


    鐵中棠目光動處,卻忍不住駭然驚呼一聲,隻見黑星天的屍身已不見了。


    “糟了,黑星天莫非在裝死?”


    銀時吐槽道:“你這才發現啊!也太遲鈍了吧!”


    鐵中棠嘆息道:“居然被他逃了!這廝當真狡猾……”


    銀時淡淡的說道:“啊?沒逃啦,被我們抓起來了,對吧,假髮?”


    “不是假髮,是桂!”


    鐵中棠愣住了:“誒?”


    “比起這個,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怎麽處理這裏的財寶吧?”


    麵對銀時的話,鐵中棠點了點頭。


    如今,水靈光已不需再逃避任何人、任何事。她洗淨了身子,換上了衣衫。於是,她那驚人的美,就完全顯露出來。


    甚至連銀時和桂都不由得紛紛讚許。


    他們將所有的屍身全部埋葬了起來後,此時已經天黑了。


    漆黑一片的洞窟內也燃起了蠟燭。


    銀時問道:“所以,你準備怎麽處理這些財產?”


    “嗯……嗯……”鐵中棠不停的左顧右盼,顯得很不自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子與桂子的武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陽光並收藏銀子與桂子的武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