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雷池伏怪,黃州交兵第七章
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 作者:一義三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邦因法術“擎天架海”而身軀變巨、力量大增。思岩溫不敵奔逃。杜邦轉身又去打覃萬戶。覃萬戶也拖叉敗逃。梁棟叫道:“老杜莫放兩個蠻子走了!盡皆抓來,換咱們的手下!”杜邦吼道:“理會得!”像搖撥浪鼓一般搖著兩柄大錘,左右橫掃,要把思岩溫、覃萬戶掃翻抓住。
義軍後方陣中,吉義、賈熙等人正在觀戰。賈熙預先準備好了“以牙還牙”的咒語,一旦需要可以隨時施展出來,反打或吸收敵人的法術。當下見狀,賈熙趕忙用出自己的法術,打出一個七彩飛圈般的法術團,向著杜邦飛去。
杜邦不知七彩飛圈是何物,揮錘想要格打。結果還不等接觸到,身上加持的法術能量已經被那七彩飛圈吸去。杜邦方才猶如鼓足氣的河豚魚,身軀大為膨脹;這下猶如泄了氣的河豚魚,身軀急劇萎縮!
不愧是京營驍將,杜邦反應還算快,趕忙掉頭逃跑。覃萬戶反應慢了些,沒看到敵人已經回複原形了,還在跑,直到聽自己人大聲呼喊:“覃大王,打回去啊!”思岩溫也聽到玉香在叫:“岩溫,回頭打呀!”兩個人回頭一看才發現杜邦逃了,忙又掉頭追殺。
杜邦精疲力竭,呼叫梁棟:“老梁快背我走!”
梁棟知道宋芸這招“擎天架海”,受加持者一時會身軀變巨、力量大增,但過後會很疲憊。當下不敢怠慢,立即丟了武器,背起杜邦,沒命往城門逃奔。
兩個官軍將領雖然逃回,但是武器都丟了。覃萬戶、思岩溫撿起敵人丟下的兩柄大錘、一柄三尖兩刃刀,又在城下耀武揚威叫陣。官軍沒有別人再敢出城應戰。
其後接連幾天,義軍每天都來叫陣。官軍每天都在城牆上嚴防死守,沒人下去應戰。義軍又押著俘虜遊行,嘲弄官軍。官軍隻當做沒看見。義軍大跳砍柴舞、大唱采茶戲。官軍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憑義軍怎麽鬧,隻管固守城池,等待援軍。
可是臧天佐的大軍一天行軍不過三四十裏,還沒那麽快能趕來。在官軍援軍趕到之前,義軍已經等到了起霧天氣,開始大舉攻城了。
本來如果不是天然的起霧天氣,義軍用法術也可以起霧。但就要消耗很多的法力。非天然的霧,潮濕的根基不足,官軍要破除也比較容易。天然的起霧天氣則相反,義軍可以不耗法力,憑著天助就把大象推進到城邊。官軍則要先耗法力除霧。這樣義軍就容易取得優勢。
趁霧用大象攻城,已經成了義軍中路軍用得慣熟的一招。一招鮮,吃遍天。這一招已經吃下了好幾座州府了。但有逢龍馬坐鎮,這一招是否還能再吃下黃州?
逢龍馬前幾天在城頭上觀戰,見到宋芸的法術被義軍陣中飛出的七彩飛圈所破,歎道:“妖人同夥果然還是有那一招。”左右的法師們問道:“那便如何是好?”逢龍馬道:“隻有法力相比那人足夠高強,才能使其無法破解。我近年來勇猛精進,不敢懈怠,一來為了不負國師之名,二來也是為了要強過那人。且看看如今如何。”又道:“如我強不過那人,仍然被其所破,你等切莫助戰!越助隻會越糟,你等的法力,皆變成資敵的食糧。所以你等隻宜撤退,莫要強持。”眾法師們麵麵相覷,肅然稱是。
這一天大霧彌漫,義軍萬眾臨城,戰鼓之聲大作。
官軍看不見霧中情景,但想義軍的戰象必已向著城門攻來,都十分緊張。弓弩手聚集在城門一帶城牆與城樓之上,向著城門外灰蒙蒙的一片胡亂射箭。床弩與投石車也相繼開動起來,射出一支支巨箭,投出一塊塊飛石。
這樣亂打的效果,相比往水池裏扔石頭砸魚略好一些,相比往樹上扔石頭砸鳥差不多,要打中可不容易。
逢龍馬率領法師群登城助戰,來到位於東門城樓之上。
號為“真金烈火”的陶金蓮,專修火係法術,即刻打出一個天極門獨門秘法“火光燭天”,用強烈的火光穿透迷霧,照出地上情景。隻見多個法術球陸續從其手上飛出,帶著騰騰烈焰,打到目的地上空便懸停住,大放光明。其光芒上達雲霄,下徹地麵。義軍正開始攻擊的象兵被其映照出來。
“那便是大象啊!”守軍士兵指著象群驚道:“好一群龐然大物!”“恁遠看著還似乎有豬那麽大!”“那是豬的話,人豈不是老鼠?”
軍官的大叫打斷了士兵的議論:“你等莫要胡扯八道!還不快快攻擊!”
眾士兵得令,急忙扭轉床弩的朝向,向著象群射擊。
又有軍官揮舞旗幟,指示後方的投石車也擺正方向,一並攻擊象群。
這下子就不再是石頭砸池魚、砸樹鳥一般那麽難以命中。有了確切的目標,攻擊效果就大為提高。
義軍這邊,賈熙迅即打出“以牙還牙”,用七彩飛圈升空,把陶金蓮所發出來的“火光燭天”各個法術球逐個收拾,盡皆吸取掉能量。
“火光燭天”解除,象兵隊又隱沒在大霧中。盡管如此,守軍還是看到了象兵隊的所在,大象移動沒那麽快,一時之間跑不遠,守軍仍然衝著那邊猛烈攻擊。
先後有多頭戰象被床弩和投石車擊斃。跟著戰象的馴象人與步兵也多有傷亡。思岩溫這次本來不打算親自領頭衝鋒了,但見這個情況,又衝上前去。
薑棠對玉香道:“你老公真勇士也!”陳固聽了不甘示弱也衝上前去。薑棠又對陳固喊叫:“陳大官人回來!你又不會撞城門,你去做甚?”
吉義哭笑不得道:“好大姐,你莫亂叫,擾亂我們作戰。”薑棠道:“那妾身做甚為好?”吉義道:“你也是火法高手,用個火法打城頭的敵軍吧。”薑棠點頭道:“先前我怕照亮自己人,不敢用。如今橫豎也暴露了,看我壓製敵軍,你指揮自己人趕緊攻城。”吉義道:“指揮在我。你盡管打。”
薑棠答應了,去與姚水蓮耳語一番,然後使出一個法術……
(待續)
義軍後方陣中,吉義、賈熙等人正在觀戰。賈熙預先準備好了“以牙還牙”的咒語,一旦需要可以隨時施展出來,反打或吸收敵人的法術。當下見狀,賈熙趕忙用出自己的法術,打出一個七彩飛圈般的法術團,向著杜邦飛去。
杜邦不知七彩飛圈是何物,揮錘想要格打。結果還不等接觸到,身上加持的法術能量已經被那七彩飛圈吸去。杜邦方才猶如鼓足氣的河豚魚,身軀大為膨脹;這下猶如泄了氣的河豚魚,身軀急劇萎縮!
不愧是京營驍將,杜邦反應還算快,趕忙掉頭逃跑。覃萬戶反應慢了些,沒看到敵人已經回複原形了,還在跑,直到聽自己人大聲呼喊:“覃大王,打回去啊!”思岩溫也聽到玉香在叫:“岩溫,回頭打呀!”兩個人回頭一看才發現杜邦逃了,忙又掉頭追殺。
杜邦精疲力竭,呼叫梁棟:“老梁快背我走!”
梁棟知道宋芸這招“擎天架海”,受加持者一時會身軀變巨、力量大增,但過後會很疲憊。當下不敢怠慢,立即丟了武器,背起杜邦,沒命往城門逃奔。
兩個官軍將領雖然逃回,但是武器都丟了。覃萬戶、思岩溫撿起敵人丟下的兩柄大錘、一柄三尖兩刃刀,又在城下耀武揚威叫陣。官軍沒有別人再敢出城應戰。
其後接連幾天,義軍每天都來叫陣。官軍每天都在城牆上嚴防死守,沒人下去應戰。義軍又押著俘虜遊行,嘲弄官軍。官軍隻當做沒看見。義軍大跳砍柴舞、大唱采茶戲。官軍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憑義軍怎麽鬧,隻管固守城池,等待援軍。
可是臧天佐的大軍一天行軍不過三四十裏,還沒那麽快能趕來。在官軍援軍趕到之前,義軍已經等到了起霧天氣,開始大舉攻城了。
本來如果不是天然的起霧天氣,義軍用法術也可以起霧。但就要消耗很多的法力。非天然的霧,潮濕的根基不足,官軍要破除也比較容易。天然的起霧天氣則相反,義軍可以不耗法力,憑著天助就把大象推進到城邊。官軍則要先耗法力除霧。這樣義軍就容易取得優勢。
趁霧用大象攻城,已經成了義軍中路軍用得慣熟的一招。一招鮮,吃遍天。這一招已經吃下了好幾座州府了。但有逢龍馬坐鎮,這一招是否還能再吃下黃州?
逢龍馬前幾天在城頭上觀戰,見到宋芸的法術被義軍陣中飛出的七彩飛圈所破,歎道:“妖人同夥果然還是有那一招。”左右的法師們問道:“那便如何是好?”逢龍馬道:“隻有法力相比那人足夠高強,才能使其無法破解。我近年來勇猛精進,不敢懈怠,一來為了不負國師之名,二來也是為了要強過那人。且看看如今如何。”又道:“如我強不過那人,仍然被其所破,你等切莫助戰!越助隻會越糟,你等的法力,皆變成資敵的食糧。所以你等隻宜撤退,莫要強持。”眾法師們麵麵相覷,肅然稱是。
這一天大霧彌漫,義軍萬眾臨城,戰鼓之聲大作。
官軍看不見霧中情景,但想義軍的戰象必已向著城門攻來,都十分緊張。弓弩手聚集在城門一帶城牆與城樓之上,向著城門外灰蒙蒙的一片胡亂射箭。床弩與投石車也相繼開動起來,射出一支支巨箭,投出一塊塊飛石。
這樣亂打的效果,相比往水池裏扔石頭砸魚略好一些,相比往樹上扔石頭砸鳥差不多,要打中可不容易。
逢龍馬率領法師群登城助戰,來到位於東門城樓之上。
號為“真金烈火”的陶金蓮,專修火係法術,即刻打出一個天極門獨門秘法“火光燭天”,用強烈的火光穿透迷霧,照出地上情景。隻見多個法術球陸續從其手上飛出,帶著騰騰烈焰,打到目的地上空便懸停住,大放光明。其光芒上達雲霄,下徹地麵。義軍正開始攻擊的象兵被其映照出來。
“那便是大象啊!”守軍士兵指著象群驚道:“好一群龐然大物!”“恁遠看著還似乎有豬那麽大!”“那是豬的話,人豈不是老鼠?”
軍官的大叫打斷了士兵的議論:“你等莫要胡扯八道!還不快快攻擊!”
眾士兵得令,急忙扭轉床弩的朝向,向著象群射擊。
又有軍官揮舞旗幟,指示後方的投石車也擺正方向,一並攻擊象群。
這下子就不再是石頭砸池魚、砸樹鳥一般那麽難以命中。有了確切的目標,攻擊效果就大為提高。
義軍這邊,賈熙迅即打出“以牙還牙”,用七彩飛圈升空,把陶金蓮所發出來的“火光燭天”各個法術球逐個收拾,盡皆吸取掉能量。
“火光燭天”解除,象兵隊又隱沒在大霧中。盡管如此,守軍還是看到了象兵隊的所在,大象移動沒那麽快,一時之間跑不遠,守軍仍然衝著那邊猛烈攻擊。
先後有多頭戰象被床弩和投石車擊斃。跟著戰象的馴象人與步兵也多有傷亡。思岩溫這次本來不打算親自領頭衝鋒了,但見這個情況,又衝上前去。
薑棠對玉香道:“你老公真勇士也!”陳固聽了不甘示弱也衝上前去。薑棠又對陳固喊叫:“陳大官人回來!你又不會撞城門,你去做甚?”
吉義哭笑不得道:“好大姐,你莫亂叫,擾亂我們作戰。”薑棠道:“那妾身做甚為好?”吉義道:“你也是火法高手,用個火法打城頭的敵軍吧。”薑棠點頭道:“先前我怕照亮自己人,不敢用。如今橫豎也暴露了,看我壓製敵軍,你指揮自己人趕緊攻城。”吉義道:“指揮在我。你盡管打。”
薑棠答應了,去與姚水蓮耳語一番,然後使出一個法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