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哪裏有幹淨的水。”兀朮忽略羲言不滿的眼神,繼續到。
“哪?!”一聽到水,羲言來了精神。
“我先去準備準備,明天帶你去。”兀朮留下一個神秘的笑容,歡快的跑了出去。
羲言覺得,隻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最快樂的一天,許是因為喝到了家鄉的茶,或是知道了以後會有水喝。
作者有話要說:
一片短文,耽,年下攻,講的是兩個少年彼此相惜,日久生情,茶、雪,滄海,都曾勾起過兩人對遠方的想像與渴望,也是兩人懵懂情愫的見證。文風偏安,過程稍虐,結局超甜。因為是短文,所以每一章也比較短,一兩千字左右,最後會有番外。希望大家喜歡。
第2章 你真好看
第二天一早,羲言是被一陣喧鬧吵醒的,半睡半醒之間起身推門出去。
兀朮牽著兩匹駿馬,站在院中笑得燦爛,馬兒低頭蹭著他的臉頰,甚為親昵。風拂過他的發,和鬃毛摻在一起,顯得俊采飛揚。他丟給羲言一件皮氈:“羲言,穿上這個,一會會冷的。”其實並不冷,他隻是想看羲言穿上胡服的樣子。
羲言皺皺眉,還是穿上了。
兀朮眼中笑意愈深,滿意地打量著羲言,揚手一指:“上馬吧,咱們出發。”
羲言盯著馬兒看了一會,輕輕搖搖頭。他會騎馬,可這馬無鞍無鐙,他不敢肯定自己不會掉下來。
“不會?”兀朮驚訝道,五步並作三步,很輕鬆的將羲言抱上馬,“我帶你。”
兀言說的地方是薩言山,薩言,高大聖潔的意思。
“到了。”兀朮望著山尖雲霧繚繞中和一片雪白,像蒼茫草原中散落的羊群,舞宴上載歌載舞綠裙女子頭上的銀冠,“那裏就是了。”
羲言忘不掉在兀朮手中逐漸化為一灘清水的白色晶體,瞪大了眼睛吃驚地看著。
兀言驚訝地看羲言臉上臉上變幻莫測的表情“沒見過?!”
“沒有,這是什麽?”
“雪。再過一段時間就該下雪了,到時候天上地上都是白的,很好看。”
羲言想到了家鄉的月亮,月亮出來時,天上地上也都是白的。
他伸手醮一點雪,放入口中嚐了嚐,很冰,很甜。
“冰的。”
“對,因為太陽照不到,太陽一出來,雪就化了。”兀朮一邊說一邊開始大捧大捧的往帶來的罐子裏裝雪。“把這些都裝滿,應該夠喝上幾天了。”
羲言和兀朮很快成了形影不離的夥伴。羲言會教兀朮一些簡單的漢族手藝,他的手很巧,輕輕翻折幾下,再插上一支蠟燭,一盞會飛的燈就出來了,羲言說這叫孔明燈。兀朮想,晚上看到的遍天的星星,是不是都是漢人這樣一隻隻放上去的,兀朮也經常纏著羲言給他煮茶喝。草場上,戈壁中,雪山旁,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羲言知道了,到了夏天,塞洛河裏就會有淺淺的水流;羊兒最喜歡吃早晨沾著水的草;明天太陽落山時,會有深色羽毛的彎嘴鳥掠過草原;每年草最茂盛時,會有粉粉的格桑花開得燦爛。
時間過得很快,兀朮也逐漸褪去了臉上的塞紅,生得愈發英俊。羲言仍清和文雅,像一塊剔透晶瑩的溫玉,中原人的精緻和南方人的溫柔愈發突出。
兀朮說:“羲言,你真好看。”兀朮喜歡看他笑,像夏日般盛開的扶桑花,很溫柔,很好看。
羲言第一次發火,是在一次晚宴上。
晚宴十分熱鬧,酒香、肉香瀰漫,經久不散,琴鼓交雜,此起彼伏。男人穿上上了臘的皮袍,抱著插著漂亮羽毛的自製的樂琴,吹拉彈唱,一比高下。不服?那就賽馬場走起!女人換上自己最鮮艷的彩裙,頭飾手鍊串串掛起,嘴唇染的鮮紅,分享家釀,傍火起舞,篝火映得身上熠熠閃光......
起鬧聲、喧鬧聲、賽歌聲、馬鳴聲、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彼消爾漲。
酒肉飄香,音舞不絕,本是歡天喜慶的宴席,在羲言眼裏,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眼前的胡人坐姿不雅,毫無儀態;廳堂起鬧,不知尊卑;不習禮節,粗鄙野蠻。自小生活在京城,一言一行耳濡目染、一舉一動受過嚴格指導的他,對宴席的認識被完全顛覆了……
沸騰一聲勝過一聲,一陣蓋過一陣,過於熱情歡騰的叫喊,震得羲言耳朵發蒙。
“羲言,你再嚐嚐這個。”兀朮不知道又在哪撕下一塊肉,遞到羲言嘴邊。
耳朵正嗡嗡作響的羲言,又被突如其來的羊膻味糊了一嘴,嗆得他別過了頭,使勁擦拭著嘴角。
“怎麽了,羲言,不舒服了嗎?”兀朮契而不舍的又湊了過來。
“北蠻之輩,終非我族類。”羲言胃裏翻江倒海的難受,不經思考的飄出一句。
兀朮使勁理解著羲言的話,他不懂漢語,可還是滿麵笑容沒了蹤影。
“你可是聽懂了...?”羲言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小心翼翼的問。
“沒,但我覺得你不開心了。”兀朮搖頭,如實答道。
“小公子,少主。首領找你們開禮。”一個微醉搖搖晃晃的胡人走來,用他油光光的手在兀朮肩上拍了兩下,算是打過招呼了。
兀朮又一下子興奮起來,“羲言,我聽說你們漢人有加冠禮,你今年成人,我讓阿爸也準備了一個,你來看看....”兀朮一邊說一邊拉著羲言往外走著。
“哪?!”一聽到水,羲言來了精神。
“我先去準備準備,明天帶你去。”兀朮留下一個神秘的笑容,歡快的跑了出去。
羲言覺得,隻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最快樂的一天,許是因為喝到了家鄉的茶,或是知道了以後會有水喝。
作者有話要說:
一片短文,耽,年下攻,講的是兩個少年彼此相惜,日久生情,茶、雪,滄海,都曾勾起過兩人對遠方的想像與渴望,也是兩人懵懂情愫的見證。文風偏安,過程稍虐,結局超甜。因為是短文,所以每一章也比較短,一兩千字左右,最後會有番外。希望大家喜歡。
第2章 你真好看
第二天一早,羲言是被一陣喧鬧吵醒的,半睡半醒之間起身推門出去。
兀朮牽著兩匹駿馬,站在院中笑得燦爛,馬兒低頭蹭著他的臉頰,甚為親昵。風拂過他的發,和鬃毛摻在一起,顯得俊采飛揚。他丟給羲言一件皮氈:“羲言,穿上這個,一會會冷的。”其實並不冷,他隻是想看羲言穿上胡服的樣子。
羲言皺皺眉,還是穿上了。
兀朮眼中笑意愈深,滿意地打量著羲言,揚手一指:“上馬吧,咱們出發。”
羲言盯著馬兒看了一會,輕輕搖搖頭。他會騎馬,可這馬無鞍無鐙,他不敢肯定自己不會掉下來。
“不會?”兀朮驚訝道,五步並作三步,很輕鬆的將羲言抱上馬,“我帶你。”
兀言說的地方是薩言山,薩言,高大聖潔的意思。
“到了。”兀朮望著山尖雲霧繚繞中和一片雪白,像蒼茫草原中散落的羊群,舞宴上載歌載舞綠裙女子頭上的銀冠,“那裏就是了。”
羲言忘不掉在兀朮手中逐漸化為一灘清水的白色晶體,瞪大了眼睛吃驚地看著。
兀言驚訝地看羲言臉上臉上變幻莫測的表情“沒見過?!”
“沒有,這是什麽?”
“雪。再過一段時間就該下雪了,到時候天上地上都是白的,很好看。”
羲言想到了家鄉的月亮,月亮出來時,天上地上也都是白的。
他伸手醮一點雪,放入口中嚐了嚐,很冰,很甜。
“冰的。”
“對,因為太陽照不到,太陽一出來,雪就化了。”兀朮一邊說一邊開始大捧大捧的往帶來的罐子裏裝雪。“把這些都裝滿,應該夠喝上幾天了。”
羲言和兀朮很快成了形影不離的夥伴。羲言會教兀朮一些簡單的漢族手藝,他的手很巧,輕輕翻折幾下,再插上一支蠟燭,一盞會飛的燈就出來了,羲言說這叫孔明燈。兀朮想,晚上看到的遍天的星星,是不是都是漢人這樣一隻隻放上去的,兀朮也經常纏著羲言給他煮茶喝。草場上,戈壁中,雪山旁,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羲言知道了,到了夏天,塞洛河裏就會有淺淺的水流;羊兒最喜歡吃早晨沾著水的草;明天太陽落山時,會有深色羽毛的彎嘴鳥掠過草原;每年草最茂盛時,會有粉粉的格桑花開得燦爛。
時間過得很快,兀朮也逐漸褪去了臉上的塞紅,生得愈發英俊。羲言仍清和文雅,像一塊剔透晶瑩的溫玉,中原人的精緻和南方人的溫柔愈發突出。
兀朮說:“羲言,你真好看。”兀朮喜歡看他笑,像夏日般盛開的扶桑花,很溫柔,很好看。
羲言第一次發火,是在一次晚宴上。
晚宴十分熱鬧,酒香、肉香瀰漫,經久不散,琴鼓交雜,此起彼伏。男人穿上上了臘的皮袍,抱著插著漂亮羽毛的自製的樂琴,吹拉彈唱,一比高下。不服?那就賽馬場走起!女人換上自己最鮮艷的彩裙,頭飾手鍊串串掛起,嘴唇染的鮮紅,分享家釀,傍火起舞,篝火映得身上熠熠閃光......
起鬧聲、喧鬧聲、賽歌聲、馬鳴聲、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彼消爾漲。
酒肉飄香,音舞不絕,本是歡天喜慶的宴席,在羲言眼裏,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眼前的胡人坐姿不雅,毫無儀態;廳堂起鬧,不知尊卑;不習禮節,粗鄙野蠻。自小生活在京城,一言一行耳濡目染、一舉一動受過嚴格指導的他,對宴席的認識被完全顛覆了……
沸騰一聲勝過一聲,一陣蓋過一陣,過於熱情歡騰的叫喊,震得羲言耳朵發蒙。
“羲言,你再嚐嚐這個。”兀朮不知道又在哪撕下一塊肉,遞到羲言嘴邊。
耳朵正嗡嗡作響的羲言,又被突如其來的羊膻味糊了一嘴,嗆得他別過了頭,使勁擦拭著嘴角。
“怎麽了,羲言,不舒服了嗎?”兀朮契而不舍的又湊了過來。
“北蠻之輩,終非我族類。”羲言胃裏翻江倒海的難受,不經思考的飄出一句。
兀朮使勁理解著羲言的話,他不懂漢語,可還是滿麵笑容沒了蹤影。
“你可是聽懂了...?”羲言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小心翼翼的問。
“沒,但我覺得你不開心了。”兀朮搖頭,如實答道。
“小公子,少主。首領找你們開禮。”一個微醉搖搖晃晃的胡人走來,用他油光光的手在兀朮肩上拍了兩下,算是打過招呼了。
兀朮又一下子興奮起來,“羲言,我聽說你們漢人有加冠禮,你今年成人,我讓阿爸也準備了一個,你來看看....”兀朮一邊說一邊拉著羲言往外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