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趙雲投軍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 作者:布丁饅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次公孫瓚南下,冀州各郡縣許多鄉勇得知消息後,自發組織了人手,打算去鄴城報效韓馥以禦外敵。
不得不說,韓馥雖然不怎麽受冀州士族的待見,但在冀州老百姓心中他可是威望很高的。
韓馥是潁川名士,和陶謙、孔融有些類似,他們很注重自己的名望,所以對待老百姓很好,施以仁政。
但這也多多少少損害了士族的利益,韓馥馭下的能力又不怎麽行,所以導致了,部分冀州郡縣的太守、縣令不是死心塌地忠於他,甚至見公孫瓚勢不可擋,直接就開城投降了。
曆史上,趙雲和夏侯蘭正是這段時間帶著鄉勇數百人去鄴城投靠韓馥的。
結果他們到達鄴城時,韓馥已經把鄴城讓給袁紹了,趙雲和夏侯蘭就莫名其妙變成了袁紹的部下。
說起來也是倒黴,他們直接就被分到了淳於瓊的部隊裏。
一日,淳於瓊的老部下在鄴城中吃了飯不給錢,被趙雲幾人遇上,於是就打了起來。
後麵事情鬧到了淳於瓊那裏,兩邊都是自己的部下,而且趙雲還占理,沒想到淳於瓊居然責備了趙雲。
“不就是吃了他們一頓飯嘛,我們拚死拚活保護他們的安全,吃頓飯怎麽了。”
這尼瑪,趙雲一聽哪能忍,於是帶著一部分鄉勇北上去投靠了公孫瓚,而夏侯蘭則是帶著剩下一部分人南下去投了兗州刺史劉岱。
現在兗州還是劉岱的,不過再過段時間就是曹操的了。
劉岱此人為漢室宗親,雖勇猛過人,但有勇無謀,一年後青州黃巾軍被趕到兗州,他親率士兵清剿,結果死於亂戰之中,最後眾人迎曹操做了兗州牧。
所以夏侯蘭後麵再與趙雲相見時,已經是在各為其主。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大破夏侯惇,並俘虜了夏侯惇的副將夏侯蘭。
趙雲為其求情,後正式加入了劉備麾下……
回到當下。
募兵處一名士兵,見趙雲、夏侯蘭走來,便上前詢問道:“二位可是來參軍的?”
趙雲拱手回答:“正是,在下趙雲,字子龍,這位是我的同伴,夏侯蘭,聽說你們是從並州遠道而來。”
“我叫張三,是真定縣募兵隊的隊長。”
“哈哈,小兄弟不瞞你說。”張三雙手叉腰,有些自豪地說道:“我等自上黨郡而來,此番前來便是協助韓公對抗公孫瓚。”
趙雲疑問道:“可是上黨郡王州牧麾下?”
張三有些驚訝,連忙問道:“噢?小兄弟知道我家主公?”
王鑠率領一營兵馬大破黑山軍的事,早就在冀州傳開了。
並州與冀州中間就隔著一座太行山山脈,黑山軍在太行山山脈各處建立山寨好幾處。
之前並州、冀州、幽州很多地方都被黑山軍洗劫過,趙雲所在的村子也被黑山軍劫掠過。
在王鑠接手上黨郡後,一係列養民政策一出台,各地散落在外的並州百姓都陸陸續續返回了上黨郡。
畢竟古時候,人們認為在哪出生的根就在哪,死後要落葉歸根。
所以聽著王鑠的一件件事跡,趙雲早就心生向往,很想見見這個傳說中的並州牧。
先前張三一說是上黨郡來的,趙雲立馬就想到了王鑠,所以他忍不住開口問了出來。
趙雲聽到張三的回答,心中更是驚喜,連忙說道:“實不相瞞,我二人正是來此投軍。”
“好,好,小兄弟,你二人先行再在歇息,稍後會有人帶你們前往軍營。”
“那邊有水和大餅,你們盡管去拿便是。”
張三說著指向不遠處。
趙雲、夏侯蘭望向那邊時,同時一愣。
空地上,幾張長木桌拚接在一起,上麵擺滿了剛出爐的大餅,香氣四溢。旁邊,有人正忙著烙製新的大餅,爐火旺盛,不遠處,還有幾個大水缸矗立著。
幾個身穿並州士兵服飾的人正在忙碌,有的給排隊的人們發放大餅,有的則將水缸裏的水舀出,倒進碗裏。隊伍排得長長的,但一點也不混亂,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不耐煩的神情,反而流露出一種期待和滿足。
趙雲、夏侯蘭走近後,在一旁觀察一番後,心中也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隊伍分了幾列,有新招募的士兵,有城中的百姓,還有一些難民。
輪到一位約莫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他瘸著腿走到木桌前,士兵給他發放了兩塊大餅後,說道:“我見你腿腳不方便,給你兩塊,早早回去吧。”
中年男人感動得跪倒在地,失聲痛哭。
趙雲、夏侯蘭見狀,趕緊跑過去把中年男人扶了起來。
張三也從不遠處趕來,沒多問,直接對趙雲說道:“子龍,你二人先送老鄉回家。”
趙雲點點頭,向夏侯蘭投去一個眼神,夏侯蘭會意將中年男人放到趙雲背上。
“等等!”
二人正準備出發,張三叫住了他們。
他快速在木桌上拿了幾塊大餅,遞到夏侯蘭手中,對他耳語道:“這老鄉腿腳不方便,等下把他送到家後,這餅也一並放他家裏麵。”
這樣的部隊,放眼整個大漢,趙雲、夏侯蘭從未見過,甚至都沒聽過,這正是他們心生向往的仁義之師。
他們紅著眼,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這些都是王鑠專門在信中給戲誌才打過招呼的,一定要讓部隊裏的兄弟牢記,不管去哪,都要善待百姓,幫助百姓。
先把名聲打響了,以後幹啥順利。
就像劉備,打著漢室宗親,匡扶漢室的旗子,走到哪都有人待見。
趙雲、夏侯蘭返回時,邊走邊聊,他們已經下定決心,以後趕走了公孫瓚,他們也要跟著這支隊伍走南闖北……
冀州,巨鹿郡。
徐晃,在正帥帳內與沮授商議。
“沮先生,公孫瓚的兵馬已經逼近,韓公那邊可有來信?”
徐晃的眉頭緊鎖,顯然對於當前的局勢感到十分不安。
沮授搖搖頭,回應道:“看來我家主公是在靜觀其變,他想根據公孫瓚的下一步行動,再做出相應的對策。”
徐晃聽後,長歎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不解:“冀州明明有兵有將,為何卻遲遲不見動作?這樣下去,豈不是讓將士們寒心,讓冀州百姓寒心嗎?”
沮授沉默不語。
不得不說,韓馥雖然不怎麽受冀州士族的待見,但在冀州老百姓心中他可是威望很高的。
韓馥是潁川名士,和陶謙、孔融有些類似,他們很注重自己的名望,所以對待老百姓很好,施以仁政。
但這也多多少少損害了士族的利益,韓馥馭下的能力又不怎麽行,所以導致了,部分冀州郡縣的太守、縣令不是死心塌地忠於他,甚至見公孫瓚勢不可擋,直接就開城投降了。
曆史上,趙雲和夏侯蘭正是這段時間帶著鄉勇數百人去鄴城投靠韓馥的。
結果他們到達鄴城時,韓馥已經把鄴城讓給袁紹了,趙雲和夏侯蘭就莫名其妙變成了袁紹的部下。
說起來也是倒黴,他們直接就被分到了淳於瓊的部隊裏。
一日,淳於瓊的老部下在鄴城中吃了飯不給錢,被趙雲幾人遇上,於是就打了起來。
後麵事情鬧到了淳於瓊那裏,兩邊都是自己的部下,而且趙雲還占理,沒想到淳於瓊居然責備了趙雲。
“不就是吃了他們一頓飯嘛,我們拚死拚活保護他們的安全,吃頓飯怎麽了。”
這尼瑪,趙雲一聽哪能忍,於是帶著一部分鄉勇北上去投靠了公孫瓚,而夏侯蘭則是帶著剩下一部分人南下去投了兗州刺史劉岱。
現在兗州還是劉岱的,不過再過段時間就是曹操的了。
劉岱此人為漢室宗親,雖勇猛過人,但有勇無謀,一年後青州黃巾軍被趕到兗州,他親率士兵清剿,結果死於亂戰之中,最後眾人迎曹操做了兗州牧。
所以夏侯蘭後麵再與趙雲相見時,已經是在各為其主。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大破夏侯惇,並俘虜了夏侯惇的副將夏侯蘭。
趙雲為其求情,後正式加入了劉備麾下……
回到當下。
募兵處一名士兵,見趙雲、夏侯蘭走來,便上前詢問道:“二位可是來參軍的?”
趙雲拱手回答:“正是,在下趙雲,字子龍,這位是我的同伴,夏侯蘭,聽說你們是從並州遠道而來。”
“我叫張三,是真定縣募兵隊的隊長。”
“哈哈,小兄弟不瞞你說。”張三雙手叉腰,有些自豪地說道:“我等自上黨郡而來,此番前來便是協助韓公對抗公孫瓚。”
趙雲疑問道:“可是上黨郡王州牧麾下?”
張三有些驚訝,連忙問道:“噢?小兄弟知道我家主公?”
王鑠率領一營兵馬大破黑山軍的事,早就在冀州傳開了。
並州與冀州中間就隔著一座太行山山脈,黑山軍在太行山山脈各處建立山寨好幾處。
之前並州、冀州、幽州很多地方都被黑山軍洗劫過,趙雲所在的村子也被黑山軍劫掠過。
在王鑠接手上黨郡後,一係列養民政策一出台,各地散落在外的並州百姓都陸陸續續返回了上黨郡。
畢竟古時候,人們認為在哪出生的根就在哪,死後要落葉歸根。
所以聽著王鑠的一件件事跡,趙雲早就心生向往,很想見見這個傳說中的並州牧。
先前張三一說是上黨郡來的,趙雲立馬就想到了王鑠,所以他忍不住開口問了出來。
趙雲聽到張三的回答,心中更是驚喜,連忙說道:“實不相瞞,我二人正是來此投軍。”
“好,好,小兄弟,你二人先行再在歇息,稍後會有人帶你們前往軍營。”
“那邊有水和大餅,你們盡管去拿便是。”
張三說著指向不遠處。
趙雲、夏侯蘭望向那邊時,同時一愣。
空地上,幾張長木桌拚接在一起,上麵擺滿了剛出爐的大餅,香氣四溢。旁邊,有人正忙著烙製新的大餅,爐火旺盛,不遠處,還有幾個大水缸矗立著。
幾個身穿並州士兵服飾的人正在忙碌,有的給排隊的人們發放大餅,有的則將水缸裏的水舀出,倒進碗裏。隊伍排得長長的,但一點也不混亂,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不耐煩的神情,反而流露出一種期待和滿足。
趙雲、夏侯蘭走近後,在一旁觀察一番後,心中也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隊伍分了幾列,有新招募的士兵,有城中的百姓,還有一些難民。
輪到一位約莫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他瘸著腿走到木桌前,士兵給他發放了兩塊大餅後,說道:“我見你腿腳不方便,給你兩塊,早早回去吧。”
中年男人感動得跪倒在地,失聲痛哭。
趙雲、夏侯蘭見狀,趕緊跑過去把中年男人扶了起來。
張三也從不遠處趕來,沒多問,直接對趙雲說道:“子龍,你二人先送老鄉回家。”
趙雲點點頭,向夏侯蘭投去一個眼神,夏侯蘭會意將中年男人放到趙雲背上。
“等等!”
二人正準備出發,張三叫住了他們。
他快速在木桌上拿了幾塊大餅,遞到夏侯蘭手中,對他耳語道:“這老鄉腿腳不方便,等下把他送到家後,這餅也一並放他家裏麵。”
這樣的部隊,放眼整個大漢,趙雲、夏侯蘭從未見過,甚至都沒聽過,這正是他們心生向往的仁義之師。
他們紅著眼,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這些都是王鑠專門在信中給戲誌才打過招呼的,一定要讓部隊裏的兄弟牢記,不管去哪,都要善待百姓,幫助百姓。
先把名聲打響了,以後幹啥順利。
就像劉備,打著漢室宗親,匡扶漢室的旗子,走到哪都有人待見。
趙雲、夏侯蘭返回時,邊走邊聊,他們已經下定決心,以後趕走了公孫瓚,他們也要跟著這支隊伍走南闖北……
冀州,巨鹿郡。
徐晃,在正帥帳內與沮授商議。
“沮先生,公孫瓚的兵馬已經逼近,韓公那邊可有來信?”
徐晃的眉頭緊鎖,顯然對於當前的局勢感到十分不安。
沮授搖搖頭,回應道:“看來我家主公是在靜觀其變,他想根據公孫瓚的下一步行動,再做出相應的對策。”
徐晃聽後,長歎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不解:“冀州明明有兵有將,為何卻遲遲不見動作?這樣下去,豈不是讓將士們寒心,讓冀州百姓寒心嗎?”
沮授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