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太監走出了門,高叫道:“宣萬年縣捕快葉三郎覲見!”
“這呢,這呢,小公公。”一邊答道,葉三郎心中一陣鬱悶,這宮中規矩就是多,自己和他明明不過十來步,還要這般大叫。
小太監像是沒見過這等人似的,眼裏露出驚訝的目光,皇上怎麽會召見這般粗俗不堪的人,不過聯想起近日的傳言,他便點了點頭,想來這些身懷絕技的英雄多半都缺乏禮製罷了。他上前了兩步,道:“葉公子請隨我來,皇上和大將軍正候著您哪。”說完便回過身往殿裏走去了。
葉三郎見他走遠,也趕緊跟了上去。
剛進甘露殿,他便頓覺驚奇,一路走來,各殿的裝飾無不極盡奢華隻能,而這甘露殿內的裝飾卻略顯樸素,與尋常人家無幾,難道這就是玄宗皇帝的日常讀書之處嗎?他微微有些明白為何開元年間會出現鬥米十文那般的盛世了。
現在正是開元二十八年,玄宗皇帝尚未接楊玉環入宮,楊家尚未禍亂長安,李林甫也尚未被拋屍野外,傳聞中的皇帝不早朝那是多年之後的事了,至少現在玄宗皇帝還有著相當清醒的頭腦與遠大的抱負。
推開了那扇門之後,小太監自覺的走到了門邊,不再說話。
葉三郎也不再客氣,徑直的走進了那扇無數士子所景仰的禦書房。房內飄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四處皆是放滿了書的書櫃,牆上正中掛著一幅大字“家國天下”,筆力遒勁,看得出下了一番功夫。
而偌大的書房中,靠牆正中的是一張被黃布所包住的書桌,其上正做了一人,眼前放了不少奏折,身後筆直的站著一位宦官打扮的老者,正是高力士。
聽得他走進來的腳步聲,那人便抬起了頭來。謔!那人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華麗圖案,那黑如墨玉的眼中射出懾人的精光,整個人雖隻是坐在那兒,卻在無形中釋放出了一種君臨天下的王霸之氣,使人忍不住的想要跪下去。
這,這就是玄宗皇帝?就是當今天下的主宰?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子坐明堂?
剛跨過了門坎幾部,他便不動了,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是好。第一次見到皇帝的緊張包圍了他,他甚至不知道手該往哪放。
李隆基也正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位傳說中的長安第一劍,並讚許的點了點頭。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窘境,他回過頭,小聲的說道:“大將軍,要不你先退下片刻。”
高力士露出了驚奇的表情,以他和玄宗皇帝幾十年來的交情,以往不論誰來,除了特別重要的幾次之外,他都是在場的,玄宗也從未讓他退下過,可今天不過是見一個小小的捕快,為何要讓他退下?
不過高力士畢竟是幾十年的老臣了,他深知李隆基的心思,他若這樣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是,那老奴就先退下了,老奴就在門外,若皇上需要,隻要叫一聲便是。”說完他便朝門外走去,當走過葉三郎身邊時,同樣也讚許的點了點頭,便回過身關上了房門。
“葉三郎,你不必約束,坐我麵前來。”
“回皇上,我何德何能,哪敢與皇上平起平坐。”葉三郎走近了書桌,但卻沒有坐下,而是站在了玄宗皇帝目前四步,以便他能聽清自己說話。
玄宗皇帝倒也不為難他,而是直接開問道:“最近這幾日長安你可算是出了名了,不知你的傷勢如何了?”
“回皇上,小人今日方醒,雖已無大礙,但尚不能劇烈活動。”
“不錯,確實是個漢子,受了那麽重的傷,居然三日便能這般的站在我的麵前。”李隆基沉吟了片刻,沒來由的問了一句:“不過,你對現在的這般情況怎麽想?長安城到處都在議論你的事跡,無數人將你當成英雄來崇拜,但是你的心裏,是怎麽想的?”
葉三郎的心裏咯噔了一下,皇上怎麽會問這番話,難道說那一日的情況他也有所了解?聯想到長安一直流傳玄宗皇帝手下有一個十分隱秘的機構,以及太子李亨一直都處在他的監視之下,難道說這一切他都十分清楚?甚至自己的事也是被他解決的?
既然皇上已經知道,那麽他便不再隱瞞。
“回皇上,其實,小人並不想要這虛假的名聲,與其得到這用鮮血換來的名聲,那我不如做一個普通人。我的朋友們都在那一日慘死當場,而我卻苟活到現在,甚至被萬人傳頌。”他頓了頓,繼續道:“可是皇上,我心不安!我對不起那些逝去的兄弟們!”
“好!”李隆基突然喊了一聲出來,“朕沒想到,你居然這麽痛快的就承認了,不愧是我長安的第一劍!”
“皇上?”葉三郎不解。
“你所想的不錯,從朕封李進為西閑王調他進京開始,這一切就已經在朕的掌握之中了。”他站了起來,突然歎了口氣,又繼續說道:“李進是我大哥的嫡子,大哥當年讓位於我卻什麽都不求,我一直覺得自己虧欠於大哥,而李進在地方多年,也早該調入長安,可讓朕憂心的是他與太子走得太近。而這次李林甫提起此事,倒讓朕意識到他要離開亨兒,於是索性就調他回京。不過以亨兒的性子,是最恨背叛之人的,想來他也不會放過李進。所有我從一開始就讓人監視著亨兒,果不其然,他手下本就偷偷養著一堆能人異士,這次他雖想給李進一個教訓,卻不敢太聲張,所以就派了十來個殺手和一個善鬼道的術士去太白酒樓。我本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損失個太白酒樓對於李進的家產來說其實並沒什麽,隻不過雖然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但是我卻忽略了一個變數,那就是你。”
葉三郎的頭上忽然冒出了冷汗。
“皇上,小人有罪,亂了您的計劃……”
然而李隆基卻揮揮手阻止了他:“你不用擔心,朕並沒有要責怪你的意思。話說回來,那個老道,你以前可見過他?”
“回皇上,不曾遇過,隻是事發當日晚上曾見過那道人與一戶人家因錢財而起了爭執。”
“你可知道那道人的真實身份?”
“據說,那道人似乎是尋龍門的門主。”
“不錯,國師那一日也感應到了類似於尋龍門的法術,你的據說,是不是從那位天陰仙子那裏聽來的。”
“陛下?!”
李隆基笑了笑,道:“別驚慌,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自古美女配英雄,這沒什麽錯,而且我查過了那麗思寒的底細,她是最近才被亨兒收羅在帳下的,她身手頗高,故雖然都知道她有傾國之顏而不敢對她起歹心,這你可對她放心。若不是朕一向不喜術法,否則朕也想見見這位江湖上的奇女子。葉三郎,你可要好好珍惜才是。”
葉三郎聽得一陣激動,聽皇上的意思,是要把這麗思寒交給他不成?
“三郎在此拜謝皇上,多謝皇上成全。”
聽得此言,李隆基點了點頭,他的思緒,忽然回到了多年之前鳳翔郊外時,被流箭誤傷的那少女,當時若是自己能像葉三郎這般,靈兒想必也能活到現在,隻可惜,自己沒有那勇氣。看著葉三郎,他的心中感慨萬千,能為女子做出此舉者,的確不簡單啊,再加上他一身武藝,自己何不讓他為自己所用,成為自己牽製李林甫和亨兒的一枚棋子?
他的眼光忽然飄到了桌上那封已經打開了的奏折,那是揚州長史李懷遠彈劾某位皇親私養莊丁,控製私鹽販賣,長期危害正統官商的利益,並且與地方大員互有來往。說到揚州,那裏的勢力本就錯綜複雜,這折子本該刺史劉昭上書,但他的表妹卻正是亨兒的小妾,故算做是亨兒那邊的人。而長史李懷遠卻正是右相李林甫的二女婿,他恨不得抓到劉昭的什麽把柄,這次可算是讓他抓到了,可惜沒有抓到亨兒的尾巴,卻與棕兒產生了摩擦。就不知那司馬陸永明是站在何種立場。總而言之當下揚州的情況讓他十分頭疼,他既想打擊一下太子的勢力,又不想讓李林甫得力,為何不拉攏這司馬陸永明,再派自己的一個信得過之人,組成第三方勢力,來化解這次事件呢?
妙,真妙,他覺得自己想出這個主意簡直是天才,最適合執行這個任務的人物,眼下不就站在自己的麵前嗎?自己以後還想重用於他,為何不正好乘此機會好好的磨練磨練一下他呢?
說到就做到,簡單衡量了一下,他便開口道:“三郎,這次的事就這麽算了,那麗思寒也教你處置,朕不再過問,不過這也不能那麽簡單,朕有一事要交由你去做。”
“小人願為皇上肝腦塗地,請皇上下令。”
“你且看看這個奏折。”他將桌上的奏折遞了過去。
粗看了一下奏折的內容,葉三郎又將奏折放回了桌上,他確實不知李隆基此舉有何用心。
“小人愚笨,不知皇上有何事要小人去做?”
“朕想派你去一趟江南,就是不知你是否願意?”
隻見葉三郎立刻半跪於地,拱手道:“請皇上下令。”
“好!”李隆基的心情著實大好。“朕封你為監察禦史,並給你一塊朕的金牌,你在家休息兩日,便即刻趕往揚州,朕自會安排人在揚州接應你,那之後的事項,朕會慢慢安排。”
葉三郎的心中頓時大喜,想不到自己區區一個捕快,竟然陡升為從八品的監察禦史,這監察禦史品級雖低,卻手握實權,連上州刺史這樣的五品官也會想方設法的巴結,想不到他也會有這麽一天。
“臣謝主隆恩!”;
“這呢,這呢,小公公。”一邊答道,葉三郎心中一陣鬱悶,這宮中規矩就是多,自己和他明明不過十來步,還要這般大叫。
小太監像是沒見過這等人似的,眼裏露出驚訝的目光,皇上怎麽會召見這般粗俗不堪的人,不過聯想起近日的傳言,他便點了點頭,想來這些身懷絕技的英雄多半都缺乏禮製罷了。他上前了兩步,道:“葉公子請隨我來,皇上和大將軍正候著您哪。”說完便回過身往殿裏走去了。
葉三郎見他走遠,也趕緊跟了上去。
剛進甘露殿,他便頓覺驚奇,一路走來,各殿的裝飾無不極盡奢華隻能,而這甘露殿內的裝飾卻略顯樸素,與尋常人家無幾,難道這就是玄宗皇帝的日常讀書之處嗎?他微微有些明白為何開元年間會出現鬥米十文那般的盛世了。
現在正是開元二十八年,玄宗皇帝尚未接楊玉環入宮,楊家尚未禍亂長安,李林甫也尚未被拋屍野外,傳聞中的皇帝不早朝那是多年之後的事了,至少現在玄宗皇帝還有著相當清醒的頭腦與遠大的抱負。
推開了那扇門之後,小太監自覺的走到了門邊,不再說話。
葉三郎也不再客氣,徑直的走進了那扇無數士子所景仰的禦書房。房內飄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四處皆是放滿了書的書櫃,牆上正中掛著一幅大字“家國天下”,筆力遒勁,看得出下了一番功夫。
而偌大的書房中,靠牆正中的是一張被黃布所包住的書桌,其上正做了一人,眼前放了不少奏折,身後筆直的站著一位宦官打扮的老者,正是高力士。
聽得他走進來的腳步聲,那人便抬起了頭來。謔!那人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華麗圖案,那黑如墨玉的眼中射出懾人的精光,整個人雖隻是坐在那兒,卻在無形中釋放出了一種君臨天下的王霸之氣,使人忍不住的想要跪下去。
這,這就是玄宗皇帝?就是當今天下的主宰?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子坐明堂?
剛跨過了門坎幾部,他便不動了,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是好。第一次見到皇帝的緊張包圍了他,他甚至不知道手該往哪放。
李隆基也正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位傳說中的長安第一劍,並讚許的點了點頭。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窘境,他回過頭,小聲的說道:“大將軍,要不你先退下片刻。”
高力士露出了驚奇的表情,以他和玄宗皇帝幾十年來的交情,以往不論誰來,除了特別重要的幾次之外,他都是在場的,玄宗也從未讓他退下過,可今天不過是見一個小小的捕快,為何要讓他退下?
不過高力士畢竟是幾十年的老臣了,他深知李隆基的心思,他若這樣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是,那老奴就先退下了,老奴就在門外,若皇上需要,隻要叫一聲便是。”說完他便朝門外走去,當走過葉三郎身邊時,同樣也讚許的點了點頭,便回過身關上了房門。
“葉三郎,你不必約束,坐我麵前來。”
“回皇上,我何德何能,哪敢與皇上平起平坐。”葉三郎走近了書桌,但卻沒有坐下,而是站在了玄宗皇帝目前四步,以便他能聽清自己說話。
玄宗皇帝倒也不為難他,而是直接開問道:“最近這幾日長安你可算是出了名了,不知你的傷勢如何了?”
“回皇上,小人今日方醒,雖已無大礙,但尚不能劇烈活動。”
“不錯,確實是個漢子,受了那麽重的傷,居然三日便能這般的站在我的麵前。”李隆基沉吟了片刻,沒來由的問了一句:“不過,你對現在的這般情況怎麽想?長安城到處都在議論你的事跡,無數人將你當成英雄來崇拜,但是你的心裏,是怎麽想的?”
葉三郎的心裏咯噔了一下,皇上怎麽會問這番話,難道說那一日的情況他也有所了解?聯想到長安一直流傳玄宗皇帝手下有一個十分隱秘的機構,以及太子李亨一直都處在他的監視之下,難道說這一切他都十分清楚?甚至自己的事也是被他解決的?
既然皇上已經知道,那麽他便不再隱瞞。
“回皇上,其實,小人並不想要這虛假的名聲,與其得到這用鮮血換來的名聲,那我不如做一個普通人。我的朋友們都在那一日慘死當場,而我卻苟活到現在,甚至被萬人傳頌。”他頓了頓,繼續道:“可是皇上,我心不安!我對不起那些逝去的兄弟們!”
“好!”李隆基突然喊了一聲出來,“朕沒想到,你居然這麽痛快的就承認了,不愧是我長安的第一劍!”
“皇上?”葉三郎不解。
“你所想的不錯,從朕封李進為西閑王調他進京開始,這一切就已經在朕的掌握之中了。”他站了起來,突然歎了口氣,又繼續說道:“李進是我大哥的嫡子,大哥當年讓位於我卻什麽都不求,我一直覺得自己虧欠於大哥,而李進在地方多年,也早該調入長安,可讓朕憂心的是他與太子走得太近。而這次李林甫提起此事,倒讓朕意識到他要離開亨兒,於是索性就調他回京。不過以亨兒的性子,是最恨背叛之人的,想來他也不會放過李進。所有我從一開始就讓人監視著亨兒,果不其然,他手下本就偷偷養著一堆能人異士,這次他雖想給李進一個教訓,卻不敢太聲張,所以就派了十來個殺手和一個善鬼道的術士去太白酒樓。我本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損失個太白酒樓對於李進的家產來說其實並沒什麽,隻不過雖然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但是我卻忽略了一個變數,那就是你。”
葉三郎的頭上忽然冒出了冷汗。
“皇上,小人有罪,亂了您的計劃……”
然而李隆基卻揮揮手阻止了他:“你不用擔心,朕並沒有要責怪你的意思。話說回來,那個老道,你以前可見過他?”
“回皇上,不曾遇過,隻是事發當日晚上曾見過那道人與一戶人家因錢財而起了爭執。”
“你可知道那道人的真實身份?”
“據說,那道人似乎是尋龍門的門主。”
“不錯,國師那一日也感應到了類似於尋龍門的法術,你的據說,是不是從那位天陰仙子那裏聽來的。”
“陛下?!”
李隆基笑了笑,道:“別驚慌,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自古美女配英雄,這沒什麽錯,而且我查過了那麗思寒的底細,她是最近才被亨兒收羅在帳下的,她身手頗高,故雖然都知道她有傾國之顏而不敢對她起歹心,這你可對她放心。若不是朕一向不喜術法,否則朕也想見見這位江湖上的奇女子。葉三郎,你可要好好珍惜才是。”
葉三郎聽得一陣激動,聽皇上的意思,是要把這麗思寒交給他不成?
“三郎在此拜謝皇上,多謝皇上成全。”
聽得此言,李隆基點了點頭,他的思緒,忽然回到了多年之前鳳翔郊外時,被流箭誤傷的那少女,當時若是自己能像葉三郎這般,靈兒想必也能活到現在,隻可惜,自己沒有那勇氣。看著葉三郎,他的心中感慨萬千,能為女子做出此舉者,的確不簡單啊,再加上他一身武藝,自己何不讓他為自己所用,成為自己牽製李林甫和亨兒的一枚棋子?
他的眼光忽然飄到了桌上那封已經打開了的奏折,那是揚州長史李懷遠彈劾某位皇親私養莊丁,控製私鹽販賣,長期危害正統官商的利益,並且與地方大員互有來往。說到揚州,那裏的勢力本就錯綜複雜,這折子本該刺史劉昭上書,但他的表妹卻正是亨兒的小妾,故算做是亨兒那邊的人。而長史李懷遠卻正是右相李林甫的二女婿,他恨不得抓到劉昭的什麽把柄,這次可算是讓他抓到了,可惜沒有抓到亨兒的尾巴,卻與棕兒產生了摩擦。就不知那司馬陸永明是站在何種立場。總而言之當下揚州的情況讓他十分頭疼,他既想打擊一下太子的勢力,又不想讓李林甫得力,為何不拉攏這司馬陸永明,再派自己的一個信得過之人,組成第三方勢力,來化解這次事件呢?
妙,真妙,他覺得自己想出這個主意簡直是天才,最適合執行這個任務的人物,眼下不就站在自己的麵前嗎?自己以後還想重用於他,為何不正好乘此機會好好的磨練磨練一下他呢?
說到就做到,簡單衡量了一下,他便開口道:“三郎,這次的事就這麽算了,那麗思寒也教你處置,朕不再過問,不過這也不能那麽簡單,朕有一事要交由你去做。”
“小人願為皇上肝腦塗地,請皇上下令。”
“你且看看這個奏折。”他將桌上的奏折遞了過去。
粗看了一下奏折的內容,葉三郎又將奏折放回了桌上,他確實不知李隆基此舉有何用心。
“小人愚笨,不知皇上有何事要小人去做?”
“朕想派你去一趟江南,就是不知你是否願意?”
隻見葉三郎立刻半跪於地,拱手道:“請皇上下令。”
“好!”李隆基的心情著實大好。“朕封你為監察禦史,並給你一塊朕的金牌,你在家休息兩日,便即刻趕往揚州,朕自會安排人在揚州接應你,那之後的事項,朕會慢慢安排。”
葉三郎的心中頓時大喜,想不到自己區區一個捕快,竟然陡升為從八品的監察禦史,這監察禦史品級雖低,卻手握實權,連上州刺史這樣的五品官也會想方設法的巴結,想不到他也會有這麽一天。
“臣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