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自在太虛靜地裏觀想參詳《道德經》,此時無聲勝有聲,意識海裏第四章經文顯化,且有故事出來。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 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 先。


    大“道”萬事萬物的源頭,空虛無形,而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


    它好象是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有形天帝的祖先。


    且說那風雲激蕩的三國時期,有一威名遠揚之人物,他就是除臥龍鳳雛之外,那時候最為機智多謀的——司馬懿。


    司馬懿那時在曹操帳下軍職司馬,智謀超群,屢屢為曹操出謀劃策,助其於沙場政壇之上屢立奇功,破敵計謀。但是,所謂世事難料,命運之輪開始悄然轉動,天道法則力量無聲無息運行。


    這一日,曹操於夜裏睡夢之中,見到一幕奇景,他竟見著三匹駿馬兒共食一槽好馬料,那是怡然自得,舒爽無邊。


    此夢境似乎於冥冥之中,有什麽玄乎關聯出來,致令曹操寢食不安,心生疑惑憂慮。


    許因曹操天性多疑,其篤信姓氏與運勢之間存在著某種玄妙關聯,而這姓馬之人或對他曹氏家族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從這以後,曹操的冷疑視線便落在同期之軍閥馬騰、馬超和馬岱父子三人身上。未幾,曹操下定決心,對馬氏父子狠下殺手,欲將此潛在威脅連根拔除。


    須臾之間,戰火紛飛,血雨腥風彌漫。曆經一番鏖戰,馬氏父子終難敵曹軍強大的戰力,慘遭剿滅之禍。


    滅了馬家父子,曹操本以為自此便可安枕無憂,天下歸我了!豈料曹操心中那疑慮之意並未消散,反而日漸增長。


    他又將冷疑目光匯聚到司馬氏一門上,隻因他聽聞司馬防次子(司馬防去世,終年七十一歲。作為河內名門“司馬氏”的代表人物,司馬防生有八子,人稱“司馬八達”,晉宣帝司馬懿為其次子),此人身具狼顧鷹相。


    而所謂狼顧鷹相,乃古人所認定特殊麵相特征之一,具有此相貌者,常被視為野心勃勃、心機深沉之人。


    為察此事虛實,曹操決意親自試試那司馬懿。一日,眾寮在曹府堂上議事完畢,就要散了,司馬懿也自轉身離去之際,曹操忽於其身後高聲呼喊於他。


    司馬懿乍聞主公大呼於他,仿若一頭警覺到危機之公狼,又似回顧獵物之鷹隼,身軀沉穩如山,唯頭部迅速扭轉後顧回眸,那氣勢真比鷹狼見了獵物還要強勢無敵。而令人驚異的是,司馬懿此番作為,卻是自然至極,全無刻意掩飾又或是做作之態,實乃是自身獨特習性之意,外放使然。


    對於如此狀況,曹操雖是身經百戰之人,也是猝不及防,真被他嚇到了!


    但他雖生懼怕,心中對司馬懿存有疑慮,卻苦於無有確鑿證據,以證司馬懿其罪,亦難以貿然定奪,拿下他。


    無奈之下,曹操後來隻得暗中囑咐未來的繼承人,次子曹丕道:“司馬懿此人絕非池中之物,輕易不會甘為誰之臣下,一輩子做個輔政幕僚。爾日後務必嚴加防備,卻不可鬆懈對其之掌控,萬不可掉以輕心,更別放任兵權於他之手!否則吾曹氏危矣!”


    那時曹操在世,雄踞一方,威震天下群雄。司馬懿深知曹操厲害了得,且又是個多疑與狠辣之徒,便不敢生出二心相,似個忠心侍曹為主的幕僚,在曹營大顯其能。


    司馬懿一直刻意保持著低調行事的風格。哪怕是割草喂馬,這些個微不足道的瑣事,他都會親力親為,毫無怨言。


    曹營內部權力爭鬥得厲害,司馬懿時常裝作身患重病,以此為由拒絕上朝參政。久而久之,曹操對其的猜忌之心漸漸消散減除,認為此人已為他所製服,無有太大野心存在,可以任用權職。


    直至後來,曹操死了!曹丕繼承家業,廢黜漢獻帝,竊取得漢家大統,登上皇位。由於他曾經師從司馬懿,曹丕對其頗為敬重,自然忘了其父曹操的那番囑咐,決定重新起用他這位帝師。


    盡管有著這樣一層特殊關係,司馬懿卻並未驕橫跋扈,依舊行事謹小慎微、保持著一派謙卑謹慎之態。


    也正因如此,曹丕對司馬懿是愈發地信任有加,直視其為自己的心腹重臣。甚至在曹丕短命臨終之際,還特意將司馬懿召至病榻前,委以托孤重任。


    真正讓司馬懿得以一展抱負、大放異彩的時機,是在曹丕之子曹叡即位之後。


    當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北伐中原,氣勢洶洶而來。正值此危急關頭,司馬懿挺身而出,率大軍前往西南抵禦蜀軍。


    經過幾番的激烈交鋒,司馬懿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智謀,成功地阻止了諸葛亮七出祁山的四次北進步伐,


    與此同時,北方遼東地區的公孫淵擁兵自重,公然反叛曹魏政權。司馬懿再度臨危受命,領軍北上平叛。


    這一戰,司馬懿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迅速剿滅了公孫淵的叛軍,穩定了北方局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短命的曹叡駕崩離世,曹魏政權內部陷入了一場權力爭奪的漩渦。


    而司馬懿則巧妙地利用自身三朝元老,以及多年來韜光養晦所積累下的優勢,成功麻痹了對手曹爽。


    最終,他與其子司馬師聯手閃電出擊,一舉鏟除了曹爽及其三族勢力,從而順利地從曹魏手中奪得了至高無上的天子權力。至此,司馬懿家族開始踏上了主宰天下的征程。終是三分天下歸於西晉。


    司馬懿其孫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公元263年,司馬炎收降劉阿鬥。在這一年,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被俘虜到洛陽?西晉,樂不思蜀。


    公元280年司馬炎滅了東吳,完結了百年大亂,統一了江山,司馬炎在位,西晉曾出現了十年左右的太康之治。但其死後,西晉經曆八王之亂,元氣大傷,最終在公元316年被匈奴人滅亡。?


    西晉八王之亂後,西晉國力虛無一團亂七八糟,北方邊塞胡族匈奴、鮮卑、羯、氐、羌等率賊匪之眾大舉侵入,五胡此始亂我華夏一百三十五年之久,一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非是人來,乃成為胡匪強賊之三餐肉食,悲慘天下一片幽暗無光,華夏大地恐怖血腥蕩漾,有如淵獄一般。


    皇族司馬睿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繼續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這東晉與西晉合稱為兩晉時期,皆是司馬家族之天下。


    隻是?司馬家族最終被劉裕滅門?。東晉之統治並不穩固。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同時也標誌著司馬家族的徹底滅亡?。劉裕篡晉滅絕了司馬氏滿門,卻未遭千古罵名,也是司馬氏報應不爽。


    司馬懿在曹魏政權中的生存之道,宛如一場精妙絕倫的凶險棋局,他所運用的陽謀與低調的哲學,恰似那陽光與塵埃一般看似微不足道,但實則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力量。


    陽光普照大地,無所不在卻又難以捉摸,這正象征著司馬懿的陽謀。


    他善於審時度勢,洞察局勢的微妙變化,並以高明的策略和手段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無論是政治鬥爭還是軍事行動,司馬懿都能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將對手一步步引入自己設下的陷阱之中。


    然而,這些陽謀並非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而是如春風拂麵般溫和而隱蔽,讓人在不知不覺間陷入其中。


    與此同時,司馬懿的低調則如同塵埃一般隱匿於角落。他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因此在功成名就之後依然保持謙遜謹慎的態度。


    他不張揚、不炫耀,默默地積累實力,等待時機成熟再一舉爆發。這種低調不僅讓他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嫉妒,還贏得了眾人的信任和尊重。


    對於司馬懿的評價“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更是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一生的處世哲學。


    所謂“和光同塵”,便是要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不特立獨行,隨波逐流但不失自我“與時舒卷”意味著順應時代潮流,靈活應變,把握機遇“戢鱗潛翼”則表示收斂鋒芒,隱藏實力,厚積薄發“思屬風雲”則展現出他心懷大誌,時刻關注天下大勢,伺機而動。


    正是憑借著這樣獨特的生存哲學,司馬懿在曹魏政權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故事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啟示,告訴我們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如何運用智慧和謀略去謀求生存與發展。


    然在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成功,司馬氏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並且滅掉了曹氏三族,前後總共殺了約7000人?。司馬家族正式全麵掌權,曹氏家族的勢力被徹底清除?。


    不得不說,由謀略與屠殺中得來之權力,大有可能會在謀略與屠殺中失去。天道法則在那,“過猶而不及,物極必反”也!


    南極青山眾,西江白穀分。


    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雲。


    歲月蛇常見,風飆虎或聞。


    近身皆鳥道,殊俗自人群。


    睥睨登哀柝,矛弧照夕曛。


    (《南極》唐·杜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道天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書並收藏成道天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