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著那人的名字說道:“這人首先就不行。”


    張中承一愣,不知道程殊為何會和一個小小的禮部侍郎計較起來。


    “敢問娘娘何故?”這人本是他看好的人,所以他才有此一問。


    程殊指著那個名字問道:“此人可曾是因為狎妓被彈劾,後經查證還罰俸半年以示懲戒?”


    張中承思索了一下,還確實沒錯,但因為都察院那幫禦史彈劾來彈劾去都沒點新意,他始終也沒太放在心上,因此程殊拿出來說事的時候,他甚至沒反應過來。


    但他現在想到,程殊是個女人,或許想的東西也很男人們不一樣。雖然律法上明確規定官員不準狎妓,但現在誰沒點紅顏知己,通常不太過分大家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程殊卻特意拿出來說事,偏偏說的有理有據,還有律法在這,張中承不得不咽了一口老血。


    兩位閣老越看越覺得心驚,隻不過懷友明的驚是驚喜,張中承的驚是驚恐。


    程殊明麵上十分偏向南黨,幾乎從始至終都站在懷友明的一邊,像是已經把南黨當成自己的後台。最後塵埃落定時,程殊還十分不滿意,因為新入閣的兩個閣老,一個是清流,一個是應天黨,並無南黨之人。


    這也是內閣權衡後的結果,懷友明正值知天命之年,身體硬朗吃嘛嘛香,將張中承熬走自己當上首輔應當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所以若是再加南黨之人入閣,南黨會過於勢大。


    這些規矩算是一種默契,盡管兩人之間政見總是不合,但是這種約定俗成的道理也會遵守。然而程殊卻不明白,她隻看得到結果,就是南黨占了下風,因此開始和張中承討價還價起來。


    “那老人就算了,新人呢?總要有所提拔。”


    張中承想,南黨的新人也就在今年的科試中出了點風頭,兩個黃口小兒又能翻出什麽風浪來,便說:“那娘娘以為如何?”


    程殊看了一眼懷友明,說:“哀家覺得那個薛庭安就很不錯,策對上對答如流,文章寫得也漂亮,不如將他在翰林院中提上一級?”


    懷友明拱手道:“娘娘,臣以為不妥當。那薛庭安雖有些學問,但為人浮躁,還應當再磨礪些許時日。倒是那同科的狀元紀別紀束之不錯,文章寫的樸實卻深刻,為人也是極為敦厚,便是連侍講學士也當得起的?”


    程殊不動聲色:“可哀家見他稍有木訥,可會有影響?”


    懷友明像是已經準備好了:“陛下年紀尚小,正是性子養成的時候,臣以為倒是性子穩重還年紀尚小的人正適合。”說著他看向張中承:“張閣老,您可覺得如此?”


    張中承想著今日已經占了許多優勢,也不想在一個侍講學士的位子上過多為難,於是點點頭應了:“娘娘若覺得好,臣自然贊同。”


    於是內閣換血之事,就在他們三人的一番言論中敲定了結果,受益最大的無非兩位新閣臣和紀別,至於其他補缺的官員,則還要經歷另一番的爭鋒。


    第19章 拍馬屁


    兩位閣老趕在用膳時辰前走了,非是程殊不願留他們用膳,而是兩人擔心吃了程殊的一頓飯會消化不良。


    兩人的身影剛一消失,程殊瞬間換了一副麵孔,她笑得尤其開心,語氣中也帶著些雀躍:“福順,哀家演的如何?”


    福順也笑著說:“特別好,娘娘你裝的真像,先是假意生氣,又是聲東擊西,都特別好!”


    程殊此時有了點小女孩的樣子,說道:“讓他們小瞧哀家,哀家願意裝個樣子,還以為哀家真的不懂?”


    “娘娘英明,”福順說道,“不過老奴有些疑問。”


    程殊說得口幹舌燥,連幹了幾杯茶水,說道:“問。”


    “老奴不明白,您與懷閣老未曾謀麵,如何他就能順著您的意思來?”


    程殊靠在了貴妃榻上,稍微眯起了眼睛,顯得十分愜意,她開口時不復剛才的咄咄逼人:“我本沒想將紀別推上去,就隻是想讓薛庭安擋在前麵,這樣針對紀別的人能少一些,他好有餘地施展,但沒想到懷友明是個如此愛材心切之人,紀別也不知是何時入了他的法眼。”


    福順自來不甚喜歡紀別,或者說,在他的眼裏,誰也配不上自家娘娘,因此他看著程殊一心為紀別謀劃,心裏總是有些覺得不值。


    而程殊卻樂在其中,若不是見麵的時候程殊還是帶著氣的,福順幾乎要忘記兩人上輩子的隔閡了。在不見麵的日子裏,兩人做的事情都像是在為彼此著想,而見麵之後卻總是不歡而散。


    每每這時,福順都要在心裏感慨一句:“年輕真好。”


    而程殊今日的心情尤其好,甚至靠在榻上哼起了小調,福順問她開心的原因,她才不會說是因為紀別當上了侍講學士就能時常出入宮了。


    另一邊,張中承和懷友明回到了文淵閣,三位閣老如今又去了一個,便隻剩下他們兩人。


    張中承問懷友明:“懷老弟,愚兄可要恭喜你得了太後的青眼啊。”


    懷友明焉能聽不出張中承話語中的諷刺:“首輔大人客氣了,太後娘娘如今臨朝聽政,娘娘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懷某也不敢不從。”


    張中承冷笑了一聲,他雖然在官場中磨出了為官的圓滑,但骨子裏仍是那個敢當庭頂撞先帝的愣頭青,而他自幼學到的忠君之道教導他普天之下隻有一個皇帝,皇權不可旁落,即便那人是太後娘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後在上(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潤煙/前山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潤煙/前山言並收藏太後在上(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