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兩千多萬的項目,以促進錦江市旅遊產業的名義立項通過的,簡直是亂彈琴。”雖然當初確實表示了同意,可耿海清說到這事還是一肚子的氣。
不過也難怪耿海清如此氣憤,兩千多萬就為了給高速公路錦江段安裝路燈,而且這些路燈的價格奇高,均價達到六百多一根,加上施工費,一根路燈需要花費將近一千塊。
李煥聞言笑了笑,這不過是眼下城市發展諸多亂象中的一種而已,其他城市中,更騷的操作比比皆是,當然最終目的還是搞錢而已。
“消消氣,消消氣。”李煥給耿海清倒了一杯茶水後寬慰道。
“我想問一下,這家路燈廠家是尚偉時代的子分公司嗎?”李煥接著問道。
“沒做這麽明顯,不過在招標過程中交代了要盡量照顧錦江本地的廠商,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耿海清自然明白李煥這話裏話外的意思,當即無奈的解釋道。
李煥聽了隻是搖了搖頭,錦江本地就隻有一家光伏企業,那就是尚偉時代,有了這條不成文的規矩,那這些路燈廠商就算不是錦江本地的,那太陽能光伏板也必須用尚偉時代。
經過這麽一操作,一切合法合規,最起碼表麵是的,但又照顧到了尚偉時代,確實是體製內人員慣用的做法。
“那這麽看起來,尚偉時代似乎很缺錢啊?”李煥對耿海清問道。
“缺錢?沒聽說啊,現在尚偉時代多晶矽新生產線已經投運了,對外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廠家,現在想要投資尚偉時代的人多了去了,尚偉時代根本不缺錢。”耿海清想了想後回答道。
“那尚偉時代同意引入新的投資者了?”李煥接著問道。
“聽說是在談,現在風聲是放出來了,反正說的天花亂墜,一會說是沙特那邊的財團,一會又說華爾街的大資本,動靜鬧的很大。”
“國內的投資者呢?”
“聽說已經有幾家在談了,但是尚偉時代的投資門檻挺高,所以這個具體談成什麽樣子我還不是特別了解。”
李煥聞言點了點頭,情況似乎比他預想中的還要糟糕一些。
如果不是知道未來一年以內,整個華國的光伏產業要急轉直下,進入行業寒冬,估計李煥也不敢確定尚偉時代會出問題。
眼下的尚偉時代就如同一個漂亮的肥皂泡,看著光鮮漂亮,可一旦被戳破,那瞬間露出原形。
所以為了維持尚偉時代的股價,彭曉偉一方麵通過擴大業務來維持車間的正常運營,一方麵又通過不停的造新概念來引入新的投資者來接盤。
這種操作與日後的賈會計倒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可問題是出來混總歸是要還的,一旦引入新的投資者,到時候尚偉時代股價維持不住,那這些新的投資者不把彭曉偉給吃了。
賈會計之所以敢這麽搞,除了背景強大外,關鍵是他能潤出去,否則賈會計的結局絕對不會比許皮帶好。
想到這裏,李煥腦海裏冒出一個非常可怕的想法,賈會計敢這麽搞,那這個彭曉偉就不敢嗎?
說話間,服務員打開包間房門開始上菜,其中最紮眼的當然要數桌子中間那個大魚頭。
錦江自古就有無魚不成宴的說法,再加上錦江內河流湖泊密布,讓錦江人有了喜食河鮮的傳統。
“來來來,開魚開魚。”李煥暫停了談話,讓耿海清動筷子。
一條三十多斤的大頭魚隻取魚頭,經過大鍋蒸煮後膠質感完全滲透出來,吃上去口感十分豐富。
因為耿海清下午還有工作,魚雖然上了可酒就隻能免了,幾人隻能以茶代酒。
聰明的女人會在這個時候減少自己的存在感,林筠隻是默默的在一旁替李煥挑著魚骨頭,而不敢插嘴李煥和耿海清之間的談話。
“耿哥,我有一個疑惑啊,如果尚偉時代真這麽有錢,那他幹嘛連高速公路裝路燈這種蚊子肉都不放過?”李煥品嚐完一塊魚肉後對著耿海清問道。
耿海清聽完不禁一愣,想了想後勉強說道:“尚偉時代的意思還是想回報錦江,為錦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煥聞言哈哈一笑,仿佛聽到了最近這一段時間最好笑的一個笑話。
一個想著薅錦江市羊毛的企業卻口口聲聲的說著要為錦江市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得不說,這借口也是真夠無恥的。
“耿哥,你覺得這話有人信嗎?”李煥不禁反問道。
可能覺得自己這話確實有點太無厘頭了,耿海清隻能訕訕一笑,不好再解釋什麽。
“一個有著金山銀山的土豪卻不顧臉麵的去街上討錢,耿哥,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李煥意味深長的對耿海清問道。
耿海清聞言一愣,顯然被李煥這話給問住了。
當然不是說耿海清沒有一點危機意識,而是他根本就不敢往這方麵去想。
錦江市為了支持尚偉時代的發展,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僅為尚偉時代提供了高達四十億的現金貸款,而且還劃撥了大量的工業用地,出台了各種優惠政策。
甚至為了讓尚偉時代度過難關,錦江市默認了尚偉時代將一塊兩百畝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然後讓尚偉時代開發商業地產,就是為了讓尚偉時代從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上撈錢。
付出了這麽多,一旦尚偉時代垮了,那錦江市不知多少人要被牽連。
“耿哥,如果啊,我是說如果尚偉時代垮了,你到底會受多大的牽連?”事情聊到這個地步,李煥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耿海清長舒了一口氣,一臉嚴肅的回答道:“就我本人而言,和尚偉時代的牽涉並不深,最起碼我敢拍著胸脯說我沒有收尚偉時代一分錢。”
得益於李煥此前的提醒,耿海清一直和尚偉時代保持著距離,即便是投資貸款,那也是公事公辦,甚至在開會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保留意見,但因為周明是班長,有些事情並不是耿海清能決定的。
況且尚偉時代是周明親自抓的項目,對外可以說是周明這幾年的重要政績之一,周明也不會允許耿海清過多的染指。
至於尚偉時代,有了周明這棵大樹,自然不會再拜耿海清的碼頭。
不過也難怪耿海清如此氣憤,兩千多萬就為了給高速公路錦江段安裝路燈,而且這些路燈的價格奇高,均價達到六百多一根,加上施工費,一根路燈需要花費將近一千塊。
李煥聞言笑了笑,這不過是眼下城市發展諸多亂象中的一種而已,其他城市中,更騷的操作比比皆是,當然最終目的還是搞錢而已。
“消消氣,消消氣。”李煥給耿海清倒了一杯茶水後寬慰道。
“我想問一下,這家路燈廠家是尚偉時代的子分公司嗎?”李煥接著問道。
“沒做這麽明顯,不過在招標過程中交代了要盡量照顧錦江本地的廠商,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耿海清自然明白李煥這話裏話外的意思,當即無奈的解釋道。
李煥聽了隻是搖了搖頭,錦江本地就隻有一家光伏企業,那就是尚偉時代,有了這條不成文的規矩,那這些路燈廠商就算不是錦江本地的,那太陽能光伏板也必須用尚偉時代。
經過這麽一操作,一切合法合規,最起碼表麵是的,但又照顧到了尚偉時代,確實是體製內人員慣用的做法。
“那這麽看起來,尚偉時代似乎很缺錢啊?”李煥對耿海清問道。
“缺錢?沒聽說啊,現在尚偉時代多晶矽新生產線已經投運了,對外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廠家,現在想要投資尚偉時代的人多了去了,尚偉時代根本不缺錢。”耿海清想了想後回答道。
“那尚偉時代同意引入新的投資者了?”李煥接著問道。
“聽說是在談,現在風聲是放出來了,反正說的天花亂墜,一會說是沙特那邊的財團,一會又說華爾街的大資本,動靜鬧的很大。”
“國內的投資者呢?”
“聽說已經有幾家在談了,但是尚偉時代的投資門檻挺高,所以這個具體談成什麽樣子我還不是特別了解。”
李煥聞言點了點頭,情況似乎比他預想中的還要糟糕一些。
如果不是知道未來一年以內,整個華國的光伏產業要急轉直下,進入行業寒冬,估計李煥也不敢確定尚偉時代會出問題。
眼下的尚偉時代就如同一個漂亮的肥皂泡,看著光鮮漂亮,可一旦被戳破,那瞬間露出原形。
所以為了維持尚偉時代的股價,彭曉偉一方麵通過擴大業務來維持車間的正常運營,一方麵又通過不停的造新概念來引入新的投資者來接盤。
這種操作與日後的賈會計倒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可問題是出來混總歸是要還的,一旦引入新的投資者,到時候尚偉時代股價維持不住,那這些新的投資者不把彭曉偉給吃了。
賈會計之所以敢這麽搞,除了背景強大外,關鍵是他能潤出去,否則賈會計的結局絕對不會比許皮帶好。
想到這裏,李煥腦海裏冒出一個非常可怕的想法,賈會計敢這麽搞,那這個彭曉偉就不敢嗎?
說話間,服務員打開包間房門開始上菜,其中最紮眼的當然要數桌子中間那個大魚頭。
錦江自古就有無魚不成宴的說法,再加上錦江內河流湖泊密布,讓錦江人有了喜食河鮮的傳統。
“來來來,開魚開魚。”李煥暫停了談話,讓耿海清動筷子。
一條三十多斤的大頭魚隻取魚頭,經過大鍋蒸煮後膠質感完全滲透出來,吃上去口感十分豐富。
因為耿海清下午還有工作,魚雖然上了可酒就隻能免了,幾人隻能以茶代酒。
聰明的女人會在這個時候減少自己的存在感,林筠隻是默默的在一旁替李煥挑著魚骨頭,而不敢插嘴李煥和耿海清之間的談話。
“耿哥,我有一個疑惑啊,如果尚偉時代真這麽有錢,那他幹嘛連高速公路裝路燈這種蚊子肉都不放過?”李煥品嚐完一塊魚肉後對著耿海清問道。
耿海清聽完不禁一愣,想了想後勉強說道:“尚偉時代的意思還是想回報錦江,為錦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煥聞言哈哈一笑,仿佛聽到了最近這一段時間最好笑的一個笑話。
一個想著薅錦江市羊毛的企業卻口口聲聲的說著要為錦江市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得不說,這借口也是真夠無恥的。
“耿哥,你覺得這話有人信嗎?”李煥不禁反問道。
可能覺得自己這話確實有點太無厘頭了,耿海清隻能訕訕一笑,不好再解釋什麽。
“一個有著金山銀山的土豪卻不顧臉麵的去街上討錢,耿哥,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李煥意味深長的對耿海清問道。
耿海清聞言一愣,顯然被李煥這話給問住了。
當然不是說耿海清沒有一點危機意識,而是他根本就不敢往這方麵去想。
錦江市為了支持尚偉時代的發展,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不僅為尚偉時代提供了高達四十億的現金貸款,而且還劃撥了大量的工業用地,出台了各種優惠政策。
甚至為了讓尚偉時代度過難關,錦江市默認了尚偉時代將一塊兩百畝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然後讓尚偉時代開發商業地產,就是為了讓尚偉時代從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上撈錢。
付出了這麽多,一旦尚偉時代垮了,那錦江市不知多少人要被牽連。
“耿哥,如果啊,我是說如果尚偉時代垮了,你到底會受多大的牽連?”事情聊到這個地步,李煥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耿海清長舒了一口氣,一臉嚴肅的回答道:“就我本人而言,和尚偉時代的牽涉並不深,最起碼我敢拍著胸脯說我沒有收尚偉時代一分錢。”
得益於李煥此前的提醒,耿海清一直和尚偉時代保持著距離,即便是投資貸款,那也是公事公辦,甚至在開會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保留意見,但因為周明是班長,有些事情並不是耿海清能決定的。
況且尚偉時代是周明親自抓的項目,對外可以說是周明這幾年的重要政績之一,周明也不會允許耿海清過多的染指。
至於尚偉時代,有了周明這棵大樹,自然不會再拜耿海清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