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打擊是僅數天後,同盟國軍隊在法屬北非的登陸。由於強大的美國軍隊在歐洲戰爭舞台邊緣的首次出現;由於敵人占據著在政治上和戰略上富有重要意義的地域;由於德國缺少防禦的各種準備和必要的兵力和手段,使德國統帥部麵臨著一種全新的、非同尋常的形勢。
麵對這一事實,人們不禁要問,已經覺察到事態這種發展,並在一周前做出判斷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是否對此不該比希特勒負更大的責任?人們不禁還要問,即使參謀部的上司不同意它的觀點,難道參謀部就沒有必要以及沒有可能自主行事嗎?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應當記住,正是國防軍指揮參謀部的代表在與法國進行談判的最初時刻,就將法屬非洲的防禦問題放在首位,然而,這些努力都因希特勒的阻礙破壞而付之東流。記得,約德爾將軍在1942 年10 月15 日的形勢討論會上,根據一些不大確切的情報,再次提出了一個他的參謀部過去曾提出過的建議,即允許法國人“從本國調集兵力,加強其北非的力量”這是國防軍指揮參謀部最後一次提出北非問題。這些事實說明,指揮參謀部對此是沒有責任的。還能說明這一點的是,11 月上旬,希特勒——還有約德爾——麵對敵人在直布羅陀集結大量艦船,墨索裏尼對法屬北非形勢,再次發出警告,甚至7 月7 日傍晚,敵軍已經展開的形勢,仍然認為,敵人在地中海的登陸目標不是法屬北非,而是其他。國防軍指揮參謀部自己單方麵即不依賴於希特勒而採取的準備措施,是為了防止盟軍在法屬北非的登陸取得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最高指揮機構的已經暴露多次的缺陷,譬如希特勒的僵化政治態度及其脫離實際的戰略觀點,——當時他隻是看到來自西線和挪威的威脅;盟邦之間缺乏理解;以及對自己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的漠視,等等——都使每一項合理化的軍事準備工作未能得到實施,致使早已預料之中的敵人行動屢屢得逞。
代替周密的準備工作而作的一些事,可以典型地說明德國大本營的工作關係。11 月6 日晚,戈林未與國防軍指揮參謀部進行任何接觸,便以希特勒的代言人自居,對在羅馬的凱塞林說:希特勒排除同盟國將法屬北非作為登陸目標的可能性。他要求早已精疲力竭的德國航空部隊和幾乎沒有機動能力的義大利艦隊,向敵人190 艘護航艦隻“發起日夜不斷的連續攻擊,並將其殲滅。”11 月7 日,希特勒派馮·林特倫將軍兩次提請羅馬“在的黎波裏和班加西,部署防禦,包括設立障礙物”。此時此刻,希特勒還再次命令加強地中海另一端的克裏特島的防禦。
在最緊張的時刻,希特勒在中午形勢討論會後,在大本營第i 號宿營地成員的陪同下,登上他的專列,穿越德國國土,嚮慕尼黑駛去,準備在那裏與“老戰士”共慶主觀臆造的相安無事的戰爭態勢,當後半夜列車到達圖林根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時,傳來了盟軍開始在法屬北非登陸的消息。此時此刻,希特勒首先想到的是去年對法國人所作的關於保衛海外領地,擊退任何來犯者的允諾。而現在,他除了幾艘潛艇和幾個飛行中隊外,並沒有抗擊敵人登陸——從卡薩布蘭卡到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邊界一線——的兵力。
瓦利蒙特將軍於11 月8 日早晨在收音機裏聽到這條消息。緊接著他接到來自東普魯士的電話,希特勒已選定他為國防軍統帥部全權代表前往維希,與法國最高司令部共同組織抗擊敵人在西北非的登陸行動。同日晚,他又接到命令,讓他於次日早晨去慕尼黑,到“元首專列”停車處待命。當他趕到那裏後,他找到的隻是一輛空車。他碰到了約德爾,才知道情況已經變了,希特勒又不想和法國人打交道了。形勢異常緊迫,瓦利蒙特立即開始工作,因為車廂裏除了副官外沒有其他人,而且形勢也需要他的知識和經驗。
在這些日子裏,德國國防軍大本營成了外部混亂局麵的一麵鏡子:希特勒在慕尼黑阿爾齊斯大街“元首官邸”,與齊亞諾和賴伐爾舉行會談,未在專列上露麵;凱特爾和約德爾在阿爾齊斯大街和車站之間來往奔波;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副參謀長單獨在一節臥車裏,搜集緊急情報,擬製在突尼西亞構築“橋頭堡”,以及占領“法國剩餘地區”的命令。
這次參謀部的搬遷表明,希特勒已改變初衷,不想馬上返回東普魯士,而是想獨自在“山間別墅”,思考新的形勢。在距陸軍總參謀部約1000 公裏,離事件發生地點2000 公裏的“山間別墅”,希特勒這個剛剛還在慕尼黑啤酒館自稱為史達林格勒主人的人,在11 月19 日至21 日,又遭到1 周內的第三次沉重打擊:這座經長時間爭奪的城市已被俄國人包圍。數周來準備對頓河下遊實施突破的企圖,由於象北非一樣缺少必要的手段,不得不再次放棄。一個作為集團軍預備隊、並已在斯大休格勒這個旋渦裏,被搞得精疲力竭的德國裝甲師,以及由蔡茨勒創建的由後方的打字員、麵包師和司機組成的“緊急動員分隊”,即搬出手頭的一切力量,暫時抵擋一下俄國潮水般的攻擊。
即使在這種情勢下,德國大本營仍象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居住時那樣,採用習慣的分散辦公形式:他自己同副官們居住在“山間別墅”;凱特爾、約德爾和大本營第i 號宿營地的軍事成員們在“小首相府”做了拉默斯部長的座上客;而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則在薩爾茨堡車站的特別列車上。主要於實事的陸軍總參謀部設在馬祖裏森林,附近是空軍總司令部,而他的總司令在大部分時間裏,都在忙於其他事物。由於史達林格勒事件,約德爾於11月21 日,將指揮參謀部移到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施特魯普步兵營房,離“小首相府”則更遠了。第二天,整個大本營再次遷回“狼穴”。
麵對這一事實,人們不禁要問,已經覺察到事態這種發展,並在一周前做出判斷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是否對此不該比希特勒負更大的責任?人們不禁還要問,即使參謀部的上司不同意它的觀點,難道參謀部就沒有必要以及沒有可能自主行事嗎?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應當記住,正是國防軍指揮參謀部的代表在與法國進行談判的最初時刻,就將法屬非洲的防禦問題放在首位,然而,這些努力都因希特勒的阻礙破壞而付之東流。記得,約德爾將軍在1942 年10 月15 日的形勢討論會上,根據一些不大確切的情報,再次提出了一個他的參謀部過去曾提出過的建議,即允許法國人“從本國調集兵力,加強其北非的力量”這是國防軍指揮參謀部最後一次提出北非問題。這些事實說明,指揮參謀部對此是沒有責任的。還能說明這一點的是,11 月上旬,希特勒——還有約德爾——麵對敵人在直布羅陀集結大量艦船,墨索裏尼對法屬北非形勢,再次發出警告,甚至7 月7 日傍晚,敵軍已經展開的形勢,仍然認為,敵人在地中海的登陸目標不是法屬北非,而是其他。國防軍指揮參謀部自己單方麵即不依賴於希特勒而採取的準備措施,是為了防止盟軍在法屬北非的登陸取得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最高指揮機構的已經暴露多次的缺陷,譬如希特勒的僵化政治態度及其脫離實際的戰略觀點,——當時他隻是看到來自西線和挪威的威脅;盟邦之間缺乏理解;以及對自己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的漠視,等等——都使每一項合理化的軍事準備工作未能得到實施,致使早已預料之中的敵人行動屢屢得逞。
代替周密的準備工作而作的一些事,可以典型地說明德國大本營的工作關係。11 月6 日晚,戈林未與國防軍指揮參謀部進行任何接觸,便以希特勒的代言人自居,對在羅馬的凱塞林說:希特勒排除同盟國將法屬北非作為登陸目標的可能性。他要求早已精疲力竭的德國航空部隊和幾乎沒有機動能力的義大利艦隊,向敵人190 艘護航艦隻“發起日夜不斷的連續攻擊,並將其殲滅。”11 月7 日,希特勒派馮·林特倫將軍兩次提請羅馬“在的黎波裏和班加西,部署防禦,包括設立障礙物”。此時此刻,希特勒還再次命令加強地中海另一端的克裏特島的防禦。
在最緊張的時刻,希特勒在中午形勢討論會後,在大本營第i 號宿營地成員的陪同下,登上他的專列,穿越德國國土,嚮慕尼黑駛去,準備在那裏與“老戰士”共慶主觀臆造的相安無事的戰爭態勢,當後半夜列車到達圖林根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時,傳來了盟軍開始在法屬北非登陸的消息。此時此刻,希特勒首先想到的是去年對法國人所作的關於保衛海外領地,擊退任何來犯者的允諾。而現在,他除了幾艘潛艇和幾個飛行中隊外,並沒有抗擊敵人登陸——從卡薩布蘭卡到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邊界一線——的兵力。
瓦利蒙特將軍於11 月8 日早晨在收音機裏聽到這條消息。緊接著他接到來自東普魯士的電話,希特勒已選定他為國防軍統帥部全權代表前往維希,與法國最高司令部共同組織抗擊敵人在西北非的登陸行動。同日晚,他又接到命令,讓他於次日早晨去慕尼黑,到“元首專列”停車處待命。當他趕到那裏後,他找到的隻是一輛空車。他碰到了約德爾,才知道情況已經變了,希特勒又不想和法國人打交道了。形勢異常緊迫,瓦利蒙特立即開始工作,因為車廂裏除了副官外沒有其他人,而且形勢也需要他的知識和經驗。
在這些日子裏,德國國防軍大本營成了外部混亂局麵的一麵鏡子:希特勒在慕尼黑阿爾齊斯大街“元首官邸”,與齊亞諾和賴伐爾舉行會談,未在專列上露麵;凱特爾和約德爾在阿爾齊斯大街和車站之間來往奔波;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副參謀長單獨在一節臥車裏,搜集緊急情報,擬製在突尼西亞構築“橋頭堡”,以及占領“法國剩餘地區”的命令。
這次參謀部的搬遷表明,希特勒已改變初衷,不想馬上返回東普魯士,而是想獨自在“山間別墅”,思考新的形勢。在距陸軍總參謀部約1000 公裏,離事件發生地點2000 公裏的“山間別墅”,希特勒這個剛剛還在慕尼黑啤酒館自稱為史達林格勒主人的人,在11 月19 日至21 日,又遭到1 周內的第三次沉重打擊:這座經長時間爭奪的城市已被俄國人包圍。數周來準備對頓河下遊實施突破的企圖,由於象北非一樣缺少必要的手段,不得不再次放棄。一個作為集團軍預備隊、並已在斯大休格勒這個旋渦裏,被搞得精疲力竭的德國裝甲師,以及由蔡茨勒創建的由後方的打字員、麵包師和司機組成的“緊急動員分隊”,即搬出手頭的一切力量,暫時抵擋一下俄國潮水般的攻擊。
即使在這種情勢下,德國大本營仍象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居住時那樣,採用習慣的分散辦公形式:他自己同副官們居住在“山間別墅”;凱特爾、約德爾和大本營第i 號宿營地的軍事成員們在“小首相府”做了拉默斯部長的座上客;而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則在薩爾茨堡車站的特別列車上。主要於實事的陸軍總參謀部設在馬祖裏森林,附近是空軍總司令部,而他的總司令在大部分時間裏,都在忙於其他事物。由於史達林格勒事件,約德爾於11月21 日,將指揮參謀部移到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施特魯普步兵營房,離“小首相府”則更遠了。第二天,整個大本營再次遷回“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