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 作者:徐興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過了十年,這些考古學家打開了譙縣曹操家族的墓葬群,發現在一塊墓磚上,燒製著赫然醒目的四個大字:
蒼天乃死!
後記
在一個酷暑天的深夜,在我那間地板吱吱響的鬥室,我停下了敲擊鍵盤的雙手,電腦屏幕的關閉並沒有平息我的興奮,窗外一棵大樹,在月光下搖曳著,它的名字叫做“喜樹”,這個名字,和我此時的心境是如此的吻合。
可是,擔心接踵而來。我擔心每一個懷著閱讀歷史小說心態的人們,在這本書裏隻讀到了失望。因此,我不得不作一個辯解:這本書不是歷史小說,如果一定要從文學的角度來定義她的話,勉強可以算作歷史紀實文學這一類吧。
所謂紀實,更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歷史真實,如果有的話,歷史就成了超越時空的永恆不變的抽象。所以,任何對歷史事件的記載,哪怕是當時的記錄,都是時間的長河衝擊到岸邊的泥沙,都是世紀的塵土疊壓在深層的化石,是骨骼,是牙齒。而那個生命的血肉、氣息、神采,則一去不返,逝者如斯。
於是,那些用理性來研究分析這些泥沙、化石、骨骼和牙齒的人們就成了歷史學家,而那些用感性來想像編造這些東西的血肉、氣息、神采的人們就成了小說家。我的嚐試,可以算是一種調和,即吸取了歷史學的觀點和成果,但沒有採用它的敘述方式;借鑑了文學的敘述方式,但沒有虛構情節,並加入了必要的分析。也可能這樣的嚐試非驢非馬、畫虎不成,但我相信:歷史既不完全屬於歷史學家的冷靜解剖,也不完全屬於小說家的浪漫虛構,它還屬於生活在真實之中的現實的人們,他們之所以需要歷史,需要真切地了解歷史的方式,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創造著歷史。
大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國。她和在她之前的試驗性的秦帝國一道,開創並發展了一種嶄新的政治製度和社會文化。將夏、商、周三代根據宗法血緣秩序建立起來的分封製的氏族王國,轉變為根據宇宙自然秩序建立起來的中央集權製的平民帝國,並使之深入人心,延續至近代。由於在漢代,佛教等外來思想還沒有在中國流行,所以,漢代是中華本土文化孕育出來的第一個強盛的時代。這樣一個大帝國的衰亡,就更加具備思考的價值。我在這本書中膚淺地歸納出幾個方麵,我發現:大漢帝國之後的每一個帝國的滅亡,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重蹈大漢帝國的覆轍,因為這個帝國不僅賦予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姓名,而且鑄造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本性。
本書的後半部分,和我國偉大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前半部分,在時間上相一致。我不敢奢望超過她,但由於寫作宗旨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角度和麵貌,即便在情節上也是如此。比如在這本書裏:董卓並沒有搶走呂布的貂蟬,曹操倒是奪去了關羽的杜氏。
書中很多地方,吸收了前輩大師和學者如陳寅恪、馮友蘭、錢穆、唐長孺、王仲犖、餘英時以及當前海內外學界對漢代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其中對曹操性格的描寫,稟承了我的導師周勛初先生的觀點。
最後,感謝我的另一位導師莫礪鋒先生,是他使得我和這本書發生了因緣,並促使我完成了這本書。
作者
一九九五年八月寫畢於
南京大學南園十七舍
完
蒼天乃死!
後記
在一個酷暑天的深夜,在我那間地板吱吱響的鬥室,我停下了敲擊鍵盤的雙手,電腦屏幕的關閉並沒有平息我的興奮,窗外一棵大樹,在月光下搖曳著,它的名字叫做“喜樹”,這個名字,和我此時的心境是如此的吻合。
可是,擔心接踵而來。我擔心每一個懷著閱讀歷史小說心態的人們,在這本書裏隻讀到了失望。因此,我不得不作一個辯解:這本書不是歷史小說,如果一定要從文學的角度來定義她的話,勉強可以算作歷史紀實文學這一類吧。
所謂紀實,更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歷史真實,如果有的話,歷史就成了超越時空的永恆不變的抽象。所以,任何對歷史事件的記載,哪怕是當時的記錄,都是時間的長河衝擊到岸邊的泥沙,都是世紀的塵土疊壓在深層的化石,是骨骼,是牙齒。而那個生命的血肉、氣息、神采,則一去不返,逝者如斯。
於是,那些用理性來研究分析這些泥沙、化石、骨骼和牙齒的人們就成了歷史學家,而那些用感性來想像編造這些東西的血肉、氣息、神采的人們就成了小說家。我的嚐試,可以算是一種調和,即吸取了歷史學的觀點和成果,但沒有採用它的敘述方式;借鑑了文學的敘述方式,但沒有虛構情節,並加入了必要的分析。也可能這樣的嚐試非驢非馬、畫虎不成,但我相信:歷史既不完全屬於歷史學家的冷靜解剖,也不完全屬於小說家的浪漫虛構,它還屬於生活在真實之中的現實的人們,他們之所以需要歷史,需要真切地了解歷史的方式,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創造著歷史。
大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國。她和在她之前的試驗性的秦帝國一道,開創並發展了一種嶄新的政治製度和社會文化。將夏、商、周三代根據宗法血緣秩序建立起來的分封製的氏族王國,轉變為根據宇宙自然秩序建立起來的中央集權製的平民帝國,並使之深入人心,延續至近代。由於在漢代,佛教等外來思想還沒有在中國流行,所以,漢代是中華本土文化孕育出來的第一個強盛的時代。這樣一個大帝國的衰亡,就更加具備思考的價值。我在這本書中膚淺地歸納出幾個方麵,我發現:大漢帝國之後的每一個帝國的滅亡,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重蹈大漢帝國的覆轍,因為這個帝國不僅賦予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姓名,而且鑄造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本性。
本書的後半部分,和我國偉大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前半部分,在時間上相一致。我不敢奢望超過她,但由於寫作宗旨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角度和麵貌,即便在情節上也是如此。比如在這本書裏:董卓並沒有搶走呂布的貂蟬,曹操倒是奪去了關羽的杜氏。
書中很多地方,吸收了前輩大師和學者如陳寅恪、馮友蘭、錢穆、唐長孺、王仲犖、餘英時以及當前海內外學界對漢代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其中對曹操性格的描寫,稟承了我的導師周勛初先生的觀點。
最後,感謝我的另一位導師莫礪鋒先生,是他使得我和這本書發生了因緣,並促使我完成了這本書。
作者
一九九五年八月寫畢於
南京大學南園十七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