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一箭中戟,兵士們歡呼起來,紀靈和劉備皆起身祝賀:“將軍天威也!”次日,他們又在一起大吃大喝,劃了一通拳,稱兄道弟,拱手而散。


    劉備在小沛住安穩了之後,又惹是非,他先是偷偷募兵,又讓人裝成盜匪劫了呂布去河內買馬的金子。呂布大怒,派部將高順、張遼於九月攻破小沛。劉備逃走,高順便把劉備的妻子俘去見呂布。


    落難的劉備恰恰碰上了抵達梁國地界的曹操,曹操對他很客氣,留他在軍中共征呂布。一天,曹操問郭嘉:“有人勸孤殺了劉備,因為劉備是個英雄,不早圖之,後必為患。卿以為如何?”


    郭嘉說主公您正興大業,劉備既是英雄,殺他一人,卻失天下人之望,太劃不來了。於是曹操又讓劉備回小沛收了些殘兵,送他些軍糧,安撫下來。


    就在曹操將要對呂布發動總攻之際,後方許都受到一支遊離出長安的西北軍的威脅,使得曹操不得不回師營救。


    這支西北軍的統帥叫張繡,是張濟的族子。張濟自天子出關後,看見關西殘破不堪,便將所部帶出關外,進入荊州境內。他發起了攻打南陽穰城的戰役,卻中箭身亡。劉表假惺惺地去說:“張將軍窮迫而來投我,荊州將士卻如此無禮,此非本牧的初衷。”劉表為張濟發了喪。


    此時賈翊從駐紮在華陰的段煨營中出走,來奔張繡。張繡對他執子孫之禮。賈翊定下神來,便帶張繡去見劉表。劉表熱情接待了他們,並接受了他們要求收編的請求。於是,由建忠將軍張繡領張濟部伍,屯駐南陽首府宛城。


    不過,賈翊是最能擇木而棲的良禽,他一出客廳,就對張繡說:“劉表這個人,太平之世可以做到三公。但離亂之世,他不見事變,無有遠略,不會有什麽作為。”


    宛城距許都很近,劉表讓張繡這樣的降將屯駐軍事要地,就是想在曹操背後安下釘子。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軍進育水,討伐張繡。張繡覺得自己在關東無勢,不如投個更強的主子,便率眾投降。


    曹操進了張繡的大營,他的眼睛忽然散了光,發起愣來。他看到了張濟的太太、張繡的叔母,正是他喜歡的那種類型的女人。當晚,他請眾將及張繡、張夫人赴宴。宴後,曹操仗著酒醉臉紅,別人看不出他的羞恥,宣布讓張夫人侍寢。


    張繡臉都憋紫了,一時又不好發作,部將們連忙把他架走。


    曹操的部下卻不以為怪,他們都知道曹操既愛江山又愛美人。而且,他有個怪癖,專喜納女戰俘為妾,因為他心裏總是覺得老婆是別人的好,年輕時他和袁紹合作的最刺激的遊戲就是劫人家的新嫁娘。


    賈翊讓張繡千萬止怒,靜觀些時候。不久,張繡手下的勇士胡車兒受到曹操的接見,有人告知張繡說曹操給了他一囊金子。張繡認定,這是曹操收買胡車兒襲殺自己。


    賈翊對張繡說了如此這般。在回軍之際,張繡請求把軍隊開到大路上走,曹操許可。上大路必經曹軍大營,按照軍事條例,張繡軍士必須卸甲而行。可張繡又說軍中馬車太少,隻能掛甲而行。曹操又許可了。就在張繡的兵馬走到中營之時,隊伍中發出一聲叫喊,沖向曹操的大帳。


    曹操躲閃不及,中了一箭,長子曹昂被殺。幸虧典韋趕到,才保護曹操離開大帳,狼狽而逃。一時曹軍大亂,狼奔豕突。典韋身被十創,在重重包圍之下,將雙戟同時插入兩個敵兵的胸膛,瞠目大罵,氣絕而亡。


    曹操出了大帳,馬上鎮定下來,讓手下布置了一個小埋伏,擊退張繡的追兵。張繡回軍穰城,再投劉表,曹操回師許都。路上,曹操手下的青州兵大肆抄掠,平虜校尉於禁麾兵擊殺,青州兵向曹操告狀,曹操大大地誇獎了於禁,說育水之難,我猶狼狽,將軍能整頓亂軍,有不動之節,雖古之名將,也不能如此。封益亭侯。


    曹操對張夫人說:“我一定要宰了張繡這個匹夫!”


    就在曹操備戰之際,袁紹寫了一封語辭傲慢的信來,對他指手畫腳。曹操氣得把信拿給荀?和郭嘉看。


    “孤今將討不義而力不能敵,卿等以為如何?”


    郭嘉的回答,簡直就是一篇大文章:“劉邦、項羽不能匹敵,明公當有所知。漢祖惟以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擒。袁紹有十敗,明公有十勝。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為道勝;紹以逆動,公奉天子,此為義勝;大漢自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整,公以猛糾之,上下知製,此為治勝;紹外寬內忌,用人卻又懷疑,且任人惟親,公外簡易而內機明,用人無疑,惟才是舉,不問遠近,此為度勝;紹多謀卻少決斷,多有失誤,公得計輒行,應變無窮,此為謀勝;紹高議揖讓以收名譽,浮而不實之士多往歸之,公以至心待人,不為虛美,忠正而有遠見才能之士皆願為公所用,此為德勝;紹見人饑寒,體恤安撫,形於顏色,其所不見,則不加考慮,公於眼前小事,往往疏忽,至於大事,公慮及四海,恩之所加,多過人之所望,雖不為公親眼所見,公卻慮之,無所不周,此為仁勝;紹手下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以道禦下,讒言不行,此為明勝;紹不知是非善惡,公於善進之以禮,於惡繩之以法,此為文勝;紹好虛張聲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兵士依賴,敵人害怕,此為武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興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興無並收藏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