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奶奶在娘家哪裏受過這個氣?頓時氣得搖頭晃腦,抬手就要再去抽靜言。
然而一聲炸雷般的厲嗬嚇得她渾身一抖,舉著撣子的手也不敢動了。
濃眉緊皺,一雙鷹目怒火暗湧。
衛玄劈手奪過撣子三兩下折成幾段扔在地上,“你是何人?”
“她是靜言的姑姑。”大郡主慢悠悠的踱了進來,看了眼地上的撣子冷笑道:“也是我的舅母。不知舅母今日回娘家所為何事?”
潘三奶奶是認識衛玄的,雖畏懼他的身份,但他畢竟是外人。但今日大郡主也來了,隻得偃旗息鼓不敢再造次。
委委屈屈的掏出絹子,潘三奶奶一邊嘆氣一邊對大郡主說:“原本是過來走動走動看看可有需要幫襯的,不想這丫頭不尊禮數惦記著出了七七就回王府當差。我勸她幾句這不合規矩,她就出言頂撞長輩。”
這掐頭去尾的話讓她說的!
大郡主看了眼靜言繃得緊緊的小臉蛋就知道其中絕對不似潘三奶奶說得那麽簡單。其實她本人也很厭煩這位舅母,每每看到她在母親麵前阿諛奉承時,大郡主都想一腳給她踹開。
假笑著挽起潘三奶奶的手臂,大郡主說:“真是巧了,我今日來找靜言為的就是跟她提一提回王府的事兒。母親很喜歡她,父王也誇她把西院管得有條有理,若不是避諱她在正月裏戴著孝,早就將她接回去了。”
潘三奶奶離去時的表情真是太精彩了,她變臉的速度也真是太驚人了。
靜言坐在椅子裏嘆了口氣,“要不是你們來,今日恐怕她還要鬧呢。”
大郡主問了幾句到底是怎麽回事兒?靜言沒有細說,隻粗粗提了兩句說姑姑認為她應該按照禮數在家守孝,但她還是想回王府當差。
畢竟這其中牽扯家醜,她不願意讓外人知道。尤其今天衛玄也在,更是不想在他麵前暴露自家的窘境。
岔開話題問郡主:“是王妃真的要叫我回去,還是你臨時起意打發我姑姑的?”
大郡主笑道:“自然是母親的意思。現下王府西院可是離不開你了,連堂姑都說過一次,就你那套一日一盤庫,換了旁人真操不起這份兒心思。”
又聊了幾句家常,大郡主和靜言定下了回府的日子便起身告辭。
衛玄從始至終都沒說話,隻在離去時悄悄捏了一下靜言的手腕,“五日後,二月初一,我來接你。”
靜言覺得一股火由手腕燒起,一直燒到了臉上,垂著頭悶悶的說了聲好。
衛玄看著她一身素服,烏黑的發上簪著一朵小白花,竟比往日更加俏麗可人。心中炙熱的情感好似熔岩,隻覺得這些天見不到她的相思在這一瞬間全都化解了。
隻要能見到她,他就很滿足了。
也許是衛玄的眼神太過熱烈,這次連大郡主都忍不住開他的玩笑。
回府的路上,騎馬並行。
大郡主笑著說:“剛才看你那樣子好似恨不得一口把靜言吞吃入腹。常聽人講小別勝新婚,果然有道理。”
衛玄倒也坦然,“是,思念她的時候是苦,所以在見到時格外甜。”
大郡主收斂了笑容,長嘆:“是啊,至少你們能相見……”
父王已在過年後將現下朝堂上的動盪全盤告訴了她,她才明白原來之前是錯怪父王了,也是她的脾氣太過直率暴躁。
不過,她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她願意等,等這場權力爭鬥的結束,等穆丹。
她和穆丹什麽時候才能再相見呢?
衛玄在旁邊突然說起靜言家的院子。大郡主回過神聽了一會兒,原來是衛玄覺得靜言家的老屋年久失修,今日更是看到堂屋一處房簷有坍塌跡象,他想在開春後出資將房子修一修,或者幹脆翻建。
大郡主失笑,“我知道你有錢有人,但我也勸你一句,若是真心對待靜言,就不該在行動上太過了。”
“郡主提醒得是。”
大郡主振作起精神又說:“你記得尋個機會跟父王暗示一下你有了喜歡的姑娘,免得萬一哪天文箏那丫頭心血來cháo,又嚷嚷著最喜歡衛大哥。她現在也十六了,眼看著邊關要起戰事,保不齊父王也跟著頭腦一熱給你們倆送做堆。”
這個問題很嚴重,衛玄立刻嚴肅起來,“是!”
大郡主看他那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禁大笑。
這笑聲如此慡朗,笑容如此明艷動人,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望。其中一個穿著毛皮鬥篷的男子眯了眯眼,低聲問跟在身後的人:“這是築北王的大郡主?”
“是。”
男子又看了眼靳文笙的背影,微微一笑。
入夜。
靜言輕輕的取出以前衛玄送她的雪豹皮褥子,攤開來撫弄了一番又細細的捲起來收好。
族中的人若是責罵她不守禮數就由他們去罵罷,她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麽先前有位遠方表兄因家境所迫寧可被族人厭棄也要堅定的棄文從商了。
她不是男人,她沒機會去外麵經營,但她也要竭盡所能讓這個家興旺起來!
如果守孝滿三年可以和衛玄……
靜言縮進被子裏。
以衛玄的為人,肯定會對她家,對冕兒盡心照顧的。肯定會……
54
時隔近兩個月,靜言終於又回到了築北王府。
王府裏各處還有過年時留下的痕跡,比如那些一看就是新換的燈籠,才剛粉刷過的房屋,原本就是雕梁畫柱,再有滿園的白雪映襯著,整個王府愈發顯得富貴非凡。
衛玄特意將靜言由東院角門接入王府,原本靜言還疑惑他為什麽不把她直接送進西院,然而進了角門卻見到許久未見的言重山,李崇烈,以及一眾老虎們都迎在東院前廳外。
猛的一見這些人,靜言既親切又多少有些侷促。
母親過世後的這段日子,她最怕看到旁人眼中的憐憫,更不喜歡聽見有人唉聲嘆氣的跟她說節哀順變。
可喜的是言重山依然是那副笑眯眯的德性,依然是那個不知底細的就以為他是個翩翩佳公子的渾樣兒,“章姑娘再不回來,我就要去西院罵人了。”
靜言一愣,“可是西院出了什麽事?”
看她呆呆的瞪圓眼睛,言重山哈哈大笑,“你那兩個丫頭遞上來的帳本,鬼畫符似的,我一篇也看不懂。”
四虎默默的盯著言重山。
李崇烈亦是滿眼關懷的笑意,“姑娘精神頭不錯,應該能應付得了西院那攤亂帳。”
四虎又默默的盯著李崇烈。
靜言非常高興他們沒有詢問她母親的喪事,轉念一想便明白了這兩位的良苦用心。
他們所說的話無疑是讓她覺得王府是需要她的,她對西院是有用處的,他們真心歡迎她回來,而不是因為可憐她。
規規矩矩的行了禮,“多謝二位。”
衛玄輕輕扶了一下她的後背,“走吧,你的丫鬟們都等著你呢。”
沿著長廊走向西院垂花門。
離著老遠,靜言就看見了七八個丫頭,為首的正是夏菱和夏荷。
時時跟在身邊的人,一下兩個月沒見,丫頭們都是了眼圈。靜言拉著夏菱和夏荷的手,聲音也有些哽咽,但還是笑著說:“才緩過來幾天,都不許招我傷心,不然看我回頭怎麽拾掇你們!”
衛玄站在一旁,隻見被一群穿著綠的丫鬟們圍在中間的靜言一身素淨衣裳,就像她剛入府時的模樣。
沒去打擾這些姑娘們,衛玄又看了靜言一眼便帶著老虎們走了。
被丫鬟們簇擁著走入西院垂花門,靜言飛快的回頭掃了一眼衛玄的背影。
夏菱看見了靜言那回首一瞥,緊緊地挽著她的胳膊說:“姑娘不知道,最近東院的人都忙的四腳朝天。聽說是因為琉國人在過年時偷襲了儷馬山靠邊境的村子,二門上的小廝說興許開春就要打起來了。”
“儷馬山?”靜言心裏忽悠一下。孔夫人還在儷馬山的老宅子裏!糟了,她竟把孔夫人當時的託付給忘了。
趕緊問夏菱:“那儷馬山的王府老宅有事兒麽?孔夫人回來了麽?”
夏菱搖搖頭,“孔夫人沒回來,但也沒聽說老宅子那邊有事兒。姑娘放心,能進老宅子的路都有王府親兵把守。您去冬獵時沒到那邊麽?其中要過一條棧道,別說是琉國人,便是儷馬山那邊土生土長的村民也輕易進不去的。”
哦,對了,想進山坳就要過一條棧道。她當時隻顧著害怕,一路上淨靠在大郡主肩上不敢抬頭,估計是過關卡時沒注意。
又想起衛玄說儷馬山的老宅其實就是從前的仁武寨,想來能被山匪選中建寨子的地方也是易守難攻。
但終究還是不放心,畢竟邊關若是真起了戰事,儷馬山還是太靠近邊境了。
一路聽著丫頭們嘰嘰喳喳的說這段時日中王府的各路小道消息,很快就回到了素雪庭。
她的屋子還是原來的樣子,甚至床頭的擺設都和她去冬獵離開時一樣。
夏菱和夏荷幫她換了衣裳。更讓靜言感動的是王妃已吩咐人給她做了好幾套新素服,裏裏外外,甚至連汗巾都預備妥當了。
夏菱親自端來一碗茶,“姑娘先歇歇?”
靜言坐在小炕上笑著點了點她的鼻尖,“我從東院進來時可遇見言先生了,有些事兒你們便是想躲也躲不掉。早晚是要辦,還不快都拿上來?唔,再給我拿些南域的果子幹,好久沒吃這個了。”
此時夏菱已將靜言帶回來的東西一一歸位,在裏間聽見了便拿著兩本帳冊出來。
往靜言懷裏一塞,故作賭氣的樣子道:“看罷看罷!就知道姑娘是個閑不住的。您瞧瞧您立的好規矩,一日一盤庫,還要和東院十五日一匯帳。您是輕車熟路,但我們都是伺候丫頭,打不起來算盤,握不穩當筆的,可真是難為人呢!更可恨的就是夏菱,明明該她記帳,結果您不在,她的心也野了。就知道跑出去跟某隻老虎嘀嘀咕咕,如今姑娘回來了可得好好拾掇拾掇她!”
靜言看向夏菱,“你和四虎……”
夏菱強繃著臉,“姑娘別聽夏荷胡說八道,您還是瞧瞧帳本罷。”
靜言不在的時候素雪庭的事兒全靠夏菱做主,她不過一個丫頭,能將各處都管得妥妥噹噹,靠的就是個雷厲風行的做派。
此時屋裏的小丫頭們見平日霸王似的夏菱含羞懊惱的樣子,都忍不住笑她,更臊了夏菱一個大臉。
然而一聲炸雷般的厲嗬嚇得她渾身一抖,舉著撣子的手也不敢動了。
濃眉緊皺,一雙鷹目怒火暗湧。
衛玄劈手奪過撣子三兩下折成幾段扔在地上,“你是何人?”
“她是靜言的姑姑。”大郡主慢悠悠的踱了進來,看了眼地上的撣子冷笑道:“也是我的舅母。不知舅母今日回娘家所為何事?”
潘三奶奶是認識衛玄的,雖畏懼他的身份,但他畢竟是外人。但今日大郡主也來了,隻得偃旗息鼓不敢再造次。
委委屈屈的掏出絹子,潘三奶奶一邊嘆氣一邊對大郡主說:“原本是過來走動走動看看可有需要幫襯的,不想這丫頭不尊禮數惦記著出了七七就回王府當差。我勸她幾句這不合規矩,她就出言頂撞長輩。”
這掐頭去尾的話讓她說的!
大郡主看了眼靜言繃得緊緊的小臉蛋就知道其中絕對不似潘三奶奶說得那麽簡單。其實她本人也很厭煩這位舅母,每每看到她在母親麵前阿諛奉承時,大郡主都想一腳給她踹開。
假笑著挽起潘三奶奶的手臂,大郡主說:“真是巧了,我今日來找靜言為的就是跟她提一提回王府的事兒。母親很喜歡她,父王也誇她把西院管得有條有理,若不是避諱她在正月裏戴著孝,早就將她接回去了。”
潘三奶奶離去時的表情真是太精彩了,她變臉的速度也真是太驚人了。
靜言坐在椅子裏嘆了口氣,“要不是你們來,今日恐怕她還要鬧呢。”
大郡主問了幾句到底是怎麽回事兒?靜言沒有細說,隻粗粗提了兩句說姑姑認為她應該按照禮數在家守孝,但她還是想回王府當差。
畢竟這其中牽扯家醜,她不願意讓外人知道。尤其今天衛玄也在,更是不想在他麵前暴露自家的窘境。
岔開話題問郡主:“是王妃真的要叫我回去,還是你臨時起意打發我姑姑的?”
大郡主笑道:“自然是母親的意思。現下王府西院可是離不開你了,連堂姑都說過一次,就你那套一日一盤庫,換了旁人真操不起這份兒心思。”
又聊了幾句家常,大郡主和靜言定下了回府的日子便起身告辭。
衛玄從始至終都沒說話,隻在離去時悄悄捏了一下靜言的手腕,“五日後,二月初一,我來接你。”
靜言覺得一股火由手腕燒起,一直燒到了臉上,垂著頭悶悶的說了聲好。
衛玄看著她一身素服,烏黑的發上簪著一朵小白花,竟比往日更加俏麗可人。心中炙熱的情感好似熔岩,隻覺得這些天見不到她的相思在這一瞬間全都化解了。
隻要能見到她,他就很滿足了。
也許是衛玄的眼神太過熱烈,這次連大郡主都忍不住開他的玩笑。
回府的路上,騎馬並行。
大郡主笑著說:“剛才看你那樣子好似恨不得一口把靜言吞吃入腹。常聽人講小別勝新婚,果然有道理。”
衛玄倒也坦然,“是,思念她的時候是苦,所以在見到時格外甜。”
大郡主收斂了笑容,長嘆:“是啊,至少你們能相見……”
父王已在過年後將現下朝堂上的動盪全盤告訴了她,她才明白原來之前是錯怪父王了,也是她的脾氣太過直率暴躁。
不過,她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她願意等,等這場權力爭鬥的結束,等穆丹。
她和穆丹什麽時候才能再相見呢?
衛玄在旁邊突然說起靜言家的院子。大郡主回過神聽了一會兒,原來是衛玄覺得靜言家的老屋年久失修,今日更是看到堂屋一處房簷有坍塌跡象,他想在開春後出資將房子修一修,或者幹脆翻建。
大郡主失笑,“我知道你有錢有人,但我也勸你一句,若是真心對待靜言,就不該在行動上太過了。”
“郡主提醒得是。”
大郡主振作起精神又說:“你記得尋個機會跟父王暗示一下你有了喜歡的姑娘,免得萬一哪天文箏那丫頭心血來cháo,又嚷嚷著最喜歡衛大哥。她現在也十六了,眼看著邊關要起戰事,保不齊父王也跟著頭腦一熱給你們倆送做堆。”
這個問題很嚴重,衛玄立刻嚴肅起來,“是!”
大郡主看他那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禁大笑。
這笑聲如此慡朗,笑容如此明艷動人,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望。其中一個穿著毛皮鬥篷的男子眯了眯眼,低聲問跟在身後的人:“這是築北王的大郡主?”
“是。”
男子又看了眼靳文笙的背影,微微一笑。
入夜。
靜言輕輕的取出以前衛玄送她的雪豹皮褥子,攤開來撫弄了一番又細細的捲起來收好。
族中的人若是責罵她不守禮數就由他們去罵罷,她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麽先前有位遠方表兄因家境所迫寧可被族人厭棄也要堅定的棄文從商了。
她不是男人,她沒機會去外麵經營,但她也要竭盡所能讓這個家興旺起來!
如果守孝滿三年可以和衛玄……
靜言縮進被子裏。
以衛玄的為人,肯定會對她家,對冕兒盡心照顧的。肯定會……
54
時隔近兩個月,靜言終於又回到了築北王府。
王府裏各處還有過年時留下的痕跡,比如那些一看就是新換的燈籠,才剛粉刷過的房屋,原本就是雕梁畫柱,再有滿園的白雪映襯著,整個王府愈發顯得富貴非凡。
衛玄特意將靜言由東院角門接入王府,原本靜言還疑惑他為什麽不把她直接送進西院,然而進了角門卻見到許久未見的言重山,李崇烈,以及一眾老虎們都迎在東院前廳外。
猛的一見這些人,靜言既親切又多少有些侷促。
母親過世後的這段日子,她最怕看到旁人眼中的憐憫,更不喜歡聽見有人唉聲嘆氣的跟她說節哀順變。
可喜的是言重山依然是那副笑眯眯的德性,依然是那個不知底細的就以為他是個翩翩佳公子的渾樣兒,“章姑娘再不回來,我就要去西院罵人了。”
靜言一愣,“可是西院出了什麽事?”
看她呆呆的瞪圓眼睛,言重山哈哈大笑,“你那兩個丫頭遞上來的帳本,鬼畫符似的,我一篇也看不懂。”
四虎默默的盯著言重山。
李崇烈亦是滿眼關懷的笑意,“姑娘精神頭不錯,應該能應付得了西院那攤亂帳。”
四虎又默默的盯著李崇烈。
靜言非常高興他們沒有詢問她母親的喪事,轉念一想便明白了這兩位的良苦用心。
他們所說的話無疑是讓她覺得王府是需要她的,她對西院是有用處的,他們真心歡迎她回來,而不是因為可憐她。
規規矩矩的行了禮,“多謝二位。”
衛玄輕輕扶了一下她的後背,“走吧,你的丫鬟們都等著你呢。”
沿著長廊走向西院垂花門。
離著老遠,靜言就看見了七八個丫頭,為首的正是夏菱和夏荷。
時時跟在身邊的人,一下兩個月沒見,丫頭們都是了眼圈。靜言拉著夏菱和夏荷的手,聲音也有些哽咽,但還是笑著說:“才緩過來幾天,都不許招我傷心,不然看我回頭怎麽拾掇你們!”
衛玄站在一旁,隻見被一群穿著綠的丫鬟們圍在中間的靜言一身素淨衣裳,就像她剛入府時的模樣。
沒去打擾這些姑娘們,衛玄又看了靜言一眼便帶著老虎們走了。
被丫鬟們簇擁著走入西院垂花門,靜言飛快的回頭掃了一眼衛玄的背影。
夏菱看見了靜言那回首一瞥,緊緊地挽著她的胳膊說:“姑娘不知道,最近東院的人都忙的四腳朝天。聽說是因為琉國人在過年時偷襲了儷馬山靠邊境的村子,二門上的小廝說興許開春就要打起來了。”
“儷馬山?”靜言心裏忽悠一下。孔夫人還在儷馬山的老宅子裏!糟了,她竟把孔夫人當時的託付給忘了。
趕緊問夏菱:“那儷馬山的王府老宅有事兒麽?孔夫人回來了麽?”
夏菱搖搖頭,“孔夫人沒回來,但也沒聽說老宅子那邊有事兒。姑娘放心,能進老宅子的路都有王府親兵把守。您去冬獵時沒到那邊麽?其中要過一條棧道,別說是琉國人,便是儷馬山那邊土生土長的村民也輕易進不去的。”
哦,對了,想進山坳就要過一條棧道。她當時隻顧著害怕,一路上淨靠在大郡主肩上不敢抬頭,估計是過關卡時沒注意。
又想起衛玄說儷馬山的老宅其實就是從前的仁武寨,想來能被山匪選中建寨子的地方也是易守難攻。
但終究還是不放心,畢竟邊關若是真起了戰事,儷馬山還是太靠近邊境了。
一路聽著丫頭們嘰嘰喳喳的說這段時日中王府的各路小道消息,很快就回到了素雪庭。
她的屋子還是原來的樣子,甚至床頭的擺設都和她去冬獵離開時一樣。
夏菱和夏荷幫她換了衣裳。更讓靜言感動的是王妃已吩咐人給她做了好幾套新素服,裏裏外外,甚至連汗巾都預備妥當了。
夏菱親自端來一碗茶,“姑娘先歇歇?”
靜言坐在小炕上笑著點了點她的鼻尖,“我從東院進來時可遇見言先生了,有些事兒你們便是想躲也躲不掉。早晚是要辦,還不快都拿上來?唔,再給我拿些南域的果子幹,好久沒吃這個了。”
此時夏菱已將靜言帶回來的東西一一歸位,在裏間聽見了便拿著兩本帳冊出來。
往靜言懷裏一塞,故作賭氣的樣子道:“看罷看罷!就知道姑娘是個閑不住的。您瞧瞧您立的好規矩,一日一盤庫,還要和東院十五日一匯帳。您是輕車熟路,但我們都是伺候丫頭,打不起來算盤,握不穩當筆的,可真是難為人呢!更可恨的就是夏菱,明明該她記帳,結果您不在,她的心也野了。就知道跑出去跟某隻老虎嘀嘀咕咕,如今姑娘回來了可得好好拾掇拾掇她!”
靜言看向夏菱,“你和四虎……”
夏菱強繃著臉,“姑娘別聽夏荷胡說八道,您還是瞧瞧帳本罷。”
靜言不在的時候素雪庭的事兒全靠夏菱做主,她不過一個丫頭,能將各處都管得妥妥噹噹,靠的就是個雷厲風行的做派。
此時屋裏的小丫頭們見平日霸王似的夏菱含羞懊惱的樣子,都忍不住笑她,更臊了夏菱一個大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