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竹筏上早早冒出香氣,那美髯客早早將自己的竹筏交給了那年輕巨漢,悠哉悠哉的釣了數十尾肥大新鮮的魚兒上鉤,現下料理完生了火盆,等魚兒烤烤熟,便可以直接開吃了。胥子期擺了飯食,自己拿了兩塊麵餅,一塊嘴裏咬著,一塊裹了白布塞進腰裏,盤坐在我身邊笑道:「那兩人倒是有意思的很,要不是阿濯不高興,我就去他們那竹筏上嚐嚐這江魚的滋味。」


    我不由有些失笑,卻不免又有些憂慮:「他們跟著我們,也不知為了何事。」


    胥子期爽朗笑道:「哪能有什麽事,估摸是這江水無盡,失了方向,難得見著我們一條船,自然緊隨不放。」


    「但願如此。」我雖不願將人心想的過分險惡,然而多份警惕總是好的,聽胥子期這般說,也不由輕鬆些,點了點頭,不再糾結此事不放。


    用過晚飯之後,濯仙打理過便立即睡下了,我倒是毫無睡意,很快便離了船艙,與胥子期一塊站在船頭吹冷風。那葉小竹筏照舊不緊不慢的跟著船,我借月光看著那竹筏上的兩個人,隻覺得莫名熟悉,但又清楚明白自己絕沒有見過這兩個人。


    既然如此,那就隻有一個可能……


    我曾經「看」到過這兩個人。


    等美髯男於月下拿出一柄巴烏時,我就差不多確認這個人是徐遙卿了,一個樂律造詣不低,又隨身跟著一個異族的彪形大漢,還有把漂亮的長髯的中年男人,實在不難辨別。他雖然不是什麽很重要的人,卻是個很有趣的人,有趣到我確定姬樂逸一定跟他能成好朋友。


    徐遙卿此人隨遇則安,隻是路感不強,向來遊蕩到哪兒便在哪兒,而跟著他的那名異族青年,是他摯友的兒子,出生後父母便雙雙亡故,因此自幼跟隨徐遙卿,由他撫養而成。雖不聰慧,卻看得通透,實乃「大智若愚」,生來力大無窮,叫……大呆,真名似是林雲清。


    我之所以會記得這兩個人,一來是徐遙卿實在是有趣的很,二來卻是因為林雲清此人後來成了墨朗手下一名殺神——在徐遙卿死後。


    而如今離徐遙卿離世,還有半年。


    就我看來,徐遙卿實在不該於那時死去,毫無任何道理,然而這世上許多事情都是毫無道理的。偏生徐遙卿選了最不符合他性子的死法,死於層層累累的複雜陰謀之中,落下懵懵懂懂的林雲清,連死都死的不安心。


    不過我又能說什麽做什麽呢……無能為力,不過如此。


    徐遙卿坐在竹筏上吹了一曲,撐船的林雲清啞著嗓音唱了起來。巴烏音色柔美優雅,於徐遙卿唇下更顯甜美悠長,於樂律上的造詣,恐怕不止整個江湖,乃至整個天下,也找不出能與徐遙卿比肩的人了,他心性寬和開闊,生性灑脫豪放,而音律,恰恰最重這兩樣。


    濯仙要輸,便輸在這心胸之上。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的配角


    ☆、在春寧府被坑


    春寧府很快便到了,胥子期撐了長篙抵住,停在了一處渡口。


    我下船時特意看了看之前緊跟我們的竹筏,然而此刻江麵浩蕩平靜,絲毫不見那竹筏半分影蹤。我失笑掀開了船簾,阻了濯仙的腳步,他性子向來要強,說話若不往理了說,絕不會服你,便道:「我是多大的人了,竟還要你陪著尋醫嗎?你若有空,不妨多陪陪胥子期,這兩日我阻著已是不好意思。」


    濯仙似是想要反駁什麽,我卻搖了搖頭道:「別……別做讓你自己後悔的事。」我近乎柔情的看著我這個老友,他性情強硬,與情愛所知雖不少,但自己卻從不曾碰過男女之事,有時候將我與姬樂逸放於首位也是常有的事,然而朋友與夫妻伴侶有別,他委實不必犧牲自己的任何東西,隻為陪伴一個老朋友。


    「去吧。」我站在渡口看他,濯仙看著我,然後很快低頭回了船艙。


    胥子期站在船頭看我,然後招了招手,一使勁撐開了長篙,船如離弦的箭一樣飛快的離開了。我低頭看了看那狹長的,散開又慢慢聚攏蕩漾的漣漪,輕輕嘆了口氣。


    春寧府並不算太大,行人也頗少,倒讓我自在許多。


    我與路人打聽了藍玉泉的藥廬位置,但人去樓空,隻餘個七八歲的小藥童細聲細氣的告訴我藍大夫去山上採藥了,要去兩三天,半個時辰前剛走。


    當真時運不濟。


    我嘆了口氣,然而既然事已至此,煩惱傷懷也是無用,便尋了家僻靜的客棧住下,靜候藍玉泉採藥歸來。自然,這幾日也實在不必浪費,夏荷映日,枯荷聽雨,秋陰不散霜飛晚,竹塢無塵水清檻;春寧府的蕪湖煙波渺渺,勝似瓊宮玉宇,青山白水相纏綿,即便隻是為此美景走一遭,也絕不算白費。


    用過午飯後我偶然在客棧旁的書鋪子中遇見了徐遙卿,他跟那書鋪老闆談得暢快開懷,那老闆眉開眼笑,竟陸續搬出許多樂器來由徐遙卿擇選。我要了本閑書,付帳時與徐遙卿打了個招呼,然而想起自己之前那般態度又不免有些羞慚;倒是徐遙卿落落大方,爽朗至極,林雲清坐在一邊端著盤子吃糕點,眨巴眨巴著眼睛緊盯著徐遙卿。


    我拿了書,站在外頭看徐遙卿說得頭頭是道,不由想起一人來——北睿陽。


    北睿陽親手殺了徐遙卿,任由徐遙卿的血染滿了他的萬秋琴。


    漆色的萬秋琴從此變成了暗紅色,秀美渾厚的模樣也變得古樸而兇惡,再發不出清透琅琅之音,連同林雲清的懵懂天真,至此一同被封於琴匣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人家的世外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雲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雲袖並收藏別人家的世外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