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搭起欣兒的雙手,道:“姐姐的嘴像是抹了蜜似的,是不是有好事?”
我見欣兒笑意盈盈,麵帶春風一般,便知道她一定有喜事,如今臨近選秀,欣兒正該苦惱,若是有喜事,我想大概與平親王常寧有關。
欣兒瞬間便緋紅的臉頰就暴露了心事,她用手絹半掩著眉目,無聲地輕笑,半晌後湊到我耳畔道:“常寧昨日叫他的隨侍寧宇來給我送信,說選秀當日會親自求皇上賜婚。”
我聽後喜不自禁,笑道:“當真!我真的要恭喜姐姐了!沒想到姐姐第一次為男子動心,便可以結此良緣。”
欣兒微笑,牽起我的雙手,揮一揮手絹,一股淡淡的玉蘭花香縈繞在我鼻前,“同喜妹妹,我也願你能嫁得良人……”
她話至此處,微微一頓,而後訕訕地笑道:“妹妹,納蘭芷珠對我哥哥他情深意重,一心隻想著落選後能嫁給哥哥……隻是,她哪裏知道,她將來會是我納蘭家在宮中的後盾,此次選秀必定會被選中無疑了,家裏人無人敢向她提起,隻怕她會禁受不住……哥哥也不知道,我們也怕哥哥會阻礙她入宮。”
我心中一痛,對那女孩兒的遭遇泛起陣陣惻隱之意,“她是納蘭家權力爭鬥的犧牲品,從此便再沒有可能與漣笙廝守在一起……”
欣兒聽我此話後不禁訝異,驚問道:“妹妹,你怎麽會說哥哥與芷珠廝守?難道,你已經對哥哥死心……”
我黯然垂首,“如果我這次可以落選,我會仔細思慮清楚,我心裏的人到底是誰。”
此時,陳嬤嬤引了宮裏的李嬤嬤來,我們四人走到府裏的靜處,曲廊掩映之下,李嬤嬤帶著我們二人學著如何在宮中走路,學著如何回答皇上、太後的話……
阿瑪也來到後院裏看望,李嬤嬤給阿瑪行禮,客氣地恭維著阿瑪:“完顏大人好福氣!千金生得如此標緻,皇上太後見了必然喜歡,準得封個常在、貴人呢!”
我們所有人聞言都不禁沉默無語,阿瑪卻隻能婉轉地接下李嬤嬤的話柄:“借李嬤嬤吉言,隻是小女自幼嬌生慣養,沒有規矩慣了,我隻想著,還是讓她落選的好,免得惹皇上太後煩心。”
李嬤嬤“哎呦”一聲,上上下下打量著在一旁亭亭而立的我,笑道:“大人好生客氣!格格不光相貌出眾,更是通情達理的人兒!怎麽會惹皇上煩心呢?”
欣兒見李嬤嬤不明阿瑪話中之意,趕忙去打斷道:“嬤嬤,您別急著誇我妹妹了,咱們三人不如模擬一下殿選的情景?”
李嬤嬤回望著欣兒,笑答:“納蘭格格好建議,那老奴便鬥膽模仿一下萬歲爺和太後了?”
李嬤嬤坐在廊上,我與欣兒在廊下行蹲禮問安,李嬤嬤開口問道:“可曾讀過書沒有?”
欣兒規規矩矩著脆聲答道:“民女隻讀過《女誡》。”
李嬤嬤而後示意我答話,我如實著道:“民女最愛讀《詩經》,也讀過一些《論語》。”李嬤嬤聽我如此答話,趕忙打斷我,道:“完顏格格,奴婢建議您啊,向納蘭格格學,就說自己隻讀過女誡,或是沒讀過什麽書,女子無才便是德啊!”
“是,我記下了。”我口上雖應著,心裏卻有了主意,那日殿選,我偏要說自己讀過《論語》、《詩經》,如此便會減少皇帝太後對我的好感。
五日後,康熙九年八月三十,那是個有微風,卻晴朗無雲的日子。陳嬤嬤與純風為我梳洗打扮,純風心靈手巧地在我腦後梳好了燕尾,在旗頭上點綴上銀蝶頭飾六支,東珠共兩顆,兩側更是用亮白色明玉步搖襯托。
陳嬤嬤為我換好新做好的鍛繡織錦宮裝,上配銀白色的坎肩兒。
我站在鏡前打量自己,哪裏像是奔著落選而去的,整個兒瞧去,分明是盼著皇上留下自己的模樣。不容分說,我逕自撤去頭上兩支步搖,陳嬤嬤驚慌地攔下我道:“格格不要如此,這是大人吩咐的,讓格格打扮精細些,不能丟了完顏家的體麵。”
難道我天生便是為了完顏家的體麵而活?我能明白阿瑪在朝上的不易,卻還是不禁為自己的命運唏噓,純風默默地拾起桌上兩支步搖,重新插回到我的旗頭之上。又為我略施粉黛,才扶著我的手,步步走出暖閣去。
我望了望晴好無比的天空,心中十分平靜,如一潭波瀾不驚的湖水。當我無能為力的時候,我隻能選擇順其自然。或者是,我心中早已堅信,君默可以幫我度過此難……
阿瑪身體漸漸大好起來,隨著常安兄弟出來送我,額娘更是百般不舍,眼底含著淚,亦步亦趨地送我出府。
府門口停著輛掛紅燈籠的馬車,車夫我從未見過,我聽阿瑪說,來接秀女的車夫都是宮裏親自挑的,他們需要護秀女們安全。
帶著幾分不舍,也帶著幾分的平靜,我登上了馬車,回首與阿瑪額娘告別,純風也將送我進宮去。我坐在車中,車夫便駕起了馬。
我心裏也不禁泛起一陣陣悸動,“我還從未見過皇帝的模樣,我還記得他曾派平親王與裕親王去救子靜,說到底,也是我的恩人。”
回想他那盈盈於耳的聲音,相貌定不會差,一定是位翩翩公子,和君默一樣!
二入紫禁城,心境已變了許多,回想起我一入紫禁城時,帶著很多的不安與猜疑,帶著對漣笙的不滿與對父母親的思念,入宮以後更是處處逢敵。
如今,我隻願此次入宮能平安無事,遇見我心心念念的故人君默……
☆、隻覺今是而昨非(一)
一路上,我端坐在馬車中一動不動,聽著馬車外的鈴聲陣陣地響著。我木訥地一言不發,手中緊緊攥著的手絹也已經被汗水打濕了一片。
我緩緩攤開手心,望著手心裏的手絹出神,手絹上用金線繡著的“完顏霏”三個字滾燙地烙在我心間,
我心中一陣陣不適,“如果我不是完顏家的女兒,或許我也不用入宮冒這麽大的風險,生在這個家裏,到底是福是禍!”
當我再想起這個手絹兒是與我贈與漣笙的那個一起繡製的時候,自己更是壓抑到難以呼吸,“如若這次被留下,那我當初的願望,就隻能水中月鏡中花。”
半柱□□夫,馬車緩緩悠悠地停下,車夫打起馬車的門簾,滿麵笑意,“姑娘,到了!該下來了!”
我恍惚地收回心緒,再看窗外,隻剩下一抹火紅,再抬眼望去,重疊連綿的琉璃金瓦緊接著映入眼簾。純風扶起我的手,“格格,到了,該下去了。”
我踏著馬車外的木凳走下車去,放眼望去,紫禁城午門內的長街上已經團團簇簇地站了許多身姿妖嬈,服飾華麗,出落大方的貴族女孩兒。
在眾多花枝招展的秀女當中,我一眼便可以認出納蘭欣兒,她隻穿了件白邊兒淡藍色的旗裝,髮髻上空空蕩蕩,隻綴著一支嵌著淡綠色翡翠的木簪,再無其他的裝飾,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我見欣兒笑意盈盈,麵帶春風一般,便知道她一定有喜事,如今臨近選秀,欣兒正該苦惱,若是有喜事,我想大概與平親王常寧有關。
欣兒瞬間便緋紅的臉頰就暴露了心事,她用手絹半掩著眉目,無聲地輕笑,半晌後湊到我耳畔道:“常寧昨日叫他的隨侍寧宇來給我送信,說選秀當日會親自求皇上賜婚。”
我聽後喜不自禁,笑道:“當真!我真的要恭喜姐姐了!沒想到姐姐第一次為男子動心,便可以結此良緣。”
欣兒微笑,牽起我的雙手,揮一揮手絹,一股淡淡的玉蘭花香縈繞在我鼻前,“同喜妹妹,我也願你能嫁得良人……”
她話至此處,微微一頓,而後訕訕地笑道:“妹妹,納蘭芷珠對我哥哥他情深意重,一心隻想著落選後能嫁給哥哥……隻是,她哪裏知道,她將來會是我納蘭家在宮中的後盾,此次選秀必定會被選中無疑了,家裏人無人敢向她提起,隻怕她會禁受不住……哥哥也不知道,我們也怕哥哥會阻礙她入宮。”
我心中一痛,對那女孩兒的遭遇泛起陣陣惻隱之意,“她是納蘭家權力爭鬥的犧牲品,從此便再沒有可能與漣笙廝守在一起……”
欣兒聽我此話後不禁訝異,驚問道:“妹妹,你怎麽會說哥哥與芷珠廝守?難道,你已經對哥哥死心……”
我黯然垂首,“如果我這次可以落選,我會仔細思慮清楚,我心裏的人到底是誰。”
此時,陳嬤嬤引了宮裏的李嬤嬤來,我們四人走到府裏的靜處,曲廊掩映之下,李嬤嬤帶著我們二人學著如何在宮中走路,學著如何回答皇上、太後的話……
阿瑪也來到後院裏看望,李嬤嬤給阿瑪行禮,客氣地恭維著阿瑪:“完顏大人好福氣!千金生得如此標緻,皇上太後見了必然喜歡,準得封個常在、貴人呢!”
我們所有人聞言都不禁沉默無語,阿瑪卻隻能婉轉地接下李嬤嬤的話柄:“借李嬤嬤吉言,隻是小女自幼嬌生慣養,沒有規矩慣了,我隻想著,還是讓她落選的好,免得惹皇上太後煩心。”
李嬤嬤“哎呦”一聲,上上下下打量著在一旁亭亭而立的我,笑道:“大人好生客氣!格格不光相貌出眾,更是通情達理的人兒!怎麽會惹皇上煩心呢?”
欣兒見李嬤嬤不明阿瑪話中之意,趕忙去打斷道:“嬤嬤,您別急著誇我妹妹了,咱們三人不如模擬一下殿選的情景?”
李嬤嬤回望著欣兒,笑答:“納蘭格格好建議,那老奴便鬥膽模仿一下萬歲爺和太後了?”
李嬤嬤坐在廊上,我與欣兒在廊下行蹲禮問安,李嬤嬤開口問道:“可曾讀過書沒有?”
欣兒規規矩矩著脆聲答道:“民女隻讀過《女誡》。”
李嬤嬤而後示意我答話,我如實著道:“民女最愛讀《詩經》,也讀過一些《論語》。”李嬤嬤聽我如此答話,趕忙打斷我,道:“完顏格格,奴婢建議您啊,向納蘭格格學,就說自己隻讀過女誡,或是沒讀過什麽書,女子無才便是德啊!”
“是,我記下了。”我口上雖應著,心裏卻有了主意,那日殿選,我偏要說自己讀過《論語》、《詩經》,如此便會減少皇帝太後對我的好感。
五日後,康熙九年八月三十,那是個有微風,卻晴朗無雲的日子。陳嬤嬤與純風為我梳洗打扮,純風心靈手巧地在我腦後梳好了燕尾,在旗頭上點綴上銀蝶頭飾六支,東珠共兩顆,兩側更是用亮白色明玉步搖襯托。
陳嬤嬤為我換好新做好的鍛繡織錦宮裝,上配銀白色的坎肩兒。
我站在鏡前打量自己,哪裏像是奔著落選而去的,整個兒瞧去,分明是盼著皇上留下自己的模樣。不容分說,我逕自撤去頭上兩支步搖,陳嬤嬤驚慌地攔下我道:“格格不要如此,這是大人吩咐的,讓格格打扮精細些,不能丟了完顏家的體麵。”
難道我天生便是為了完顏家的體麵而活?我能明白阿瑪在朝上的不易,卻還是不禁為自己的命運唏噓,純風默默地拾起桌上兩支步搖,重新插回到我的旗頭之上。又為我略施粉黛,才扶著我的手,步步走出暖閣去。
我望了望晴好無比的天空,心中十分平靜,如一潭波瀾不驚的湖水。當我無能為力的時候,我隻能選擇順其自然。或者是,我心中早已堅信,君默可以幫我度過此難……
阿瑪身體漸漸大好起來,隨著常安兄弟出來送我,額娘更是百般不舍,眼底含著淚,亦步亦趨地送我出府。
府門口停著輛掛紅燈籠的馬車,車夫我從未見過,我聽阿瑪說,來接秀女的車夫都是宮裏親自挑的,他們需要護秀女們安全。
帶著幾分不舍,也帶著幾分的平靜,我登上了馬車,回首與阿瑪額娘告別,純風也將送我進宮去。我坐在車中,車夫便駕起了馬。
我心裏也不禁泛起一陣陣悸動,“我還從未見過皇帝的模樣,我還記得他曾派平親王與裕親王去救子靜,說到底,也是我的恩人。”
回想他那盈盈於耳的聲音,相貌定不會差,一定是位翩翩公子,和君默一樣!
二入紫禁城,心境已變了許多,回想起我一入紫禁城時,帶著很多的不安與猜疑,帶著對漣笙的不滿與對父母親的思念,入宮以後更是處處逢敵。
如今,我隻願此次入宮能平安無事,遇見我心心念念的故人君默……
☆、隻覺今是而昨非(一)
一路上,我端坐在馬車中一動不動,聽著馬車外的鈴聲陣陣地響著。我木訥地一言不發,手中緊緊攥著的手絹也已經被汗水打濕了一片。
我緩緩攤開手心,望著手心裏的手絹出神,手絹上用金線繡著的“完顏霏”三個字滾燙地烙在我心間,
我心中一陣陣不適,“如果我不是完顏家的女兒,或許我也不用入宮冒這麽大的風險,生在這個家裏,到底是福是禍!”
當我再想起這個手絹兒是與我贈與漣笙的那個一起繡製的時候,自己更是壓抑到難以呼吸,“如若這次被留下,那我當初的願望,就隻能水中月鏡中花。”
半柱□□夫,馬車緩緩悠悠地停下,車夫打起馬車的門簾,滿麵笑意,“姑娘,到了!該下來了!”
我恍惚地收回心緒,再看窗外,隻剩下一抹火紅,再抬眼望去,重疊連綿的琉璃金瓦緊接著映入眼簾。純風扶起我的手,“格格,到了,該下去了。”
我踏著馬車外的木凳走下車去,放眼望去,紫禁城午門內的長街上已經團團簇簇地站了許多身姿妖嬈,服飾華麗,出落大方的貴族女孩兒。
在眾多花枝招展的秀女當中,我一眼便可以認出納蘭欣兒,她隻穿了件白邊兒淡藍色的旗裝,髮髻上空空蕩蕩,隻綴著一支嵌著淡綠色翡翠的木簪,再無其他的裝飾,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