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持杯一笑,“很不必如此。之所以有此一問,隻因我乃醫者,自然不忍見女郎積鬱成疾,並無他意。”


    那琵琶女叉手行禮謝過,歎道:“醫者父母心,卻更要謝過貴人高義。”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細算起來,諸位與我也算同道。”


    寧遠麵上笑意更深,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今日相逢也是有緣,當浮一大白。”


    琵琶女溫聲道:“實在不敢當貴人此言。府中有新曲十二支,還請指教。”


    “卻要大飽耳福了,請。”


    暮色漸深,平康坊中處處燈火通明。觥籌交錯,語笑喧闐,大有通宵達旦之勢。


    就在寧遠側耳傾聽諸樂師妙音時,忽聞院中有女子高聲尖叫,幾如裂帛,生生將樂聲壓住。


    樓中歡笑聲也為之一止,不少賓客啟窗而望,卻見院中有一披頭散發的女子,又哭又笑,又叫又嚷,神態瘋癲不能自持。


    這女子隻穿了一件白色小衣,與幾個護院圍著院中山石打轉,一時竟也拿她不下。


    廊中腳步匆匆,像是有不少人準備下去看熱鬧。


    寧遠持箸的手一頓,對侍宴的女郎問道:“這是何人?竟像是發了癔症。”


    那女郎目光掃向眾樂師,見眾人都被此事吸引了注意,便借著倒酒的動作低聲道:“那是清綺姐姐。”


    “清綺,好雅致的名字。”


    寧遠輕歎道:“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此名當是取自詩經魏風《伐檀》一篇,可惜這伐檀的意頭不好。”


    說話間,那琵琶女繞出帷幕,逶迤拜倒在地:“妾身鬥膽,還望貴人移步後院。”


    寧遠自然知道她所求為何,起身應道:“應有之義。”


    後院廂房中,那清綺娘子被綁了個結結實實,兩眼愣愣的望著房梁,雖形容狼狽,卻仍可窺見七分麗色。


    門外黃四娘賠罪的聲音透過來:“攪了諸位雅興,實在對不住,今日的酒水一律免了,諸位繼續,莫要讓姑娘們空等。”


    不多時,絲竹聲又起,紅燭高招,笑語盈盈歌舞蹁躚,樓中熱鬧依舊。


    寧遠見了這清綺娘子隻心中暗歎,她這瘋病非是外邪侵入,而是自己想不開,自苦而已,難為樓中眾人還好生照料著,不曾將她趕出去自生自滅。


    “這是心病,非藥石可解。”


    寧遠無奈道:“雖可用藥疏散,卻是治標不治本,恐難持久。若這病根不斷,我實無能為力。”


    那琵琶女拭淚哽咽,“也使得,若讓她再這麽瘋癲下去,四娘也難留她。還請貴人開了藥方,必有重謝。”


    寧遠頷首,提筆開了一劑養心安神的方子,按方子服藥,至少可保她數月內清醒無虞。


    趁那琵琶女去找人買藥的功夫,諸黎低聲道:“我問過坊中女郎,皆道她是所托非人才害了癔症,師傅何不用一碗忘情水解了她的苦楚?”


    “你有所不知,她這病症不隻是因情愛而生,更多的是脫離娼門之願破滅,覺得餘生無望,再無意趣,便是將忘情水喝幹了也難解。”


    寧遠伸手在清綺眉間輕點,令她昏昏睡去,歎道:“真個命苦啊。金玉一般的人兒,一朝突逢大變,孑然一身淪落風塵。少時交托真心的竹馬變了心,更無端卷入這場風波,更如何不讓人惋惜。”


    諸黎似有所悟,轉頭又見那琵琶女閃身進來,對二人深行一禮。


    “妾身錦屏,多謝先生大恩。”


    寧遠虛扶了扶,忽道:“若我所料不差,錦屏娘子出身宮廷?”


    錦屏頓了頓,垂眸道:“正是,妾身曾為太常寺樂人,蒙長孫皇後恩赦出宮。隻妾身除樂藝外別無所長,父母早逝,又沒個兄弟故舊,為謀生計,隻得舍了名聲做了平康坊教習。”


    “想來這位清綺也是出身貴胄官宦之家,卻不知為何落到今日這副田地?”


    寧遠目光落在枕下一枚團佩上,“若此物是她那情郎所有,想要救她脫了風塵易如反掌。”


    錦屏長歎一聲:“先生慧眼,清綺之父曾為太子府詹事,也是銀印青綬,進賢兩梁冠,配水蒼玉的三品銜。因太子對兄弟不友見罪於陛下,家中男丁發配戍邊,女眷配沒掖廷為奴。”


    錦屏在床邊坐下,為清綺理了理淩亂的頭發。


    “掖廷的日子雖苦,有太子照應著,卻也算不上什麽。待時日一久陛下氣消了,太子便求了長孫皇後放她出宮,把她養在宮外。”


    “少年情懷總是詩,朝起對坐說相思。扭頭卻向蘭窗下,呼來卿卿鬥促織。”


    錦屏眼中滿是痛惜:“青梅竹馬之誼,掖廷回護之恩,焉能不讓她動心。”


    “隻可惜人心易變,終究是錯付了。”


    寧遠一時無言,太子李承乾近來行事愈發狂悖,甚至對屢次勸諫他的張玄素等人產生了怨恨,險些對他們痛下殺手。太宗對此極為不滿,但也不曾動過廢太子的念頭,甚至煞費苦心地將魏征任命為太子太師,意在向眾人表明,他堅決不會廢掉承乾的太子之位。


    “孽緣,孽緣。”


    寧遠搖頭嗟歎,“太子腿上有疾,向來為人詬病,一國儲君總覺得自己淪為旁人茶餘飯後談資,心性不免偏激幾分。隻清綺家中大禍皆拜他所賜,若他無心情愛也就罷了,又何必這般對待這個一片癡心的女子。”


    錦屏苦笑道:“這癡兒受命在魏王府中為婢,為太子刺探情報,不料失手被暗衛擒住,貶入教坊司。她心心念念的太子為了避嫌,坐視她陷入泥淖不聞不問,實非大丈夫所為。”


    “進了花樓,她也癡等了好些時日,這才死心。”


    “一月前,清綺似是遇見了鍾意郎君,欲要想法子為自己贖身出去。可這事牽扯了天潢貴胄,不得上頭開口,四娘也不敢放她。見她也是沒法子了,我便去信與一位宮中故友,請她想法子轉圜一二,助清綺脫離苦海,隻那日故友歸去便生了大病,我也束手無策了。”


    寧遠望向窗外如水月色,心中已然把這事明白了個七七八八,難怪人道氣數毫無所覺,八成是借了太子氣數遮掩。


    “錦屏娘子與我說了這麽多,可是有事托我?”


    錦屏又是一拜,“妾身少時曾有奇遇,得異人傳授望氣相麵之術,雖無甚資質隻習得皮毛,卻也覺出貴人非是凡俗。”


    寧遠有些訝然道:“哦,願聞其詳。”


    “凡人之屬皆有氣象,或吉或凶,或高或低。貴人之氣卻不見吉凶之分,無有高低之別,空空然無有掛礙,自然不是凡人。”


    錦屏再拜,重重叩首。


    “若貴人能助清綺脫劫,妾身感激不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卷不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卷不動並收藏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