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惡客
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 作者:鹹魚卷不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泉主接過寧遠手中那串檀木念珠,招來黃泉之水洗滌衝刷,十八個男女嬰靈在在黃泉水中滾了幾滾,目中凶戾之色褪去,回歸一片純然天性。
寧遠垂眼微笑,隨著一道接引天光返回陽世。
鹿鳴山風景依舊,寧遠破開陰陽界限回到寶刹,在欄杆前的蒲團上盤腿落座。
紅藥聽見聲響忙進來查看,見是寧遠回來了,忙取來水壺為寧遠倒上一杯熱茶。
此時已是入秋,所謂秋高氣爽,更不用說這位於山頂上的凝月崖了。
涼風陣陣沁人心脾,寒潭中的水汽更是為這陣涼風添了幾分濕寒。
“好叫大士知曉。”
紅藥輕聲說道:“那洞庭龍宮六太子前幾日找上門來,說要將逃妻帶回;白姐姐傷勢未愈,強撐著將他打發了,很是受了些苦,傷勢拖了這些日子還未痊愈。”
寧遠雙目晶亮,隻道:“不妨事,她早些將欠凝波公主的恩情還回去,於她飛升渡劫也有些好處。但願她能拎得清,知道適可而止,不要為了昔日那份恩情把自己性命搭上去。”
見紅藥似有憂色,寧遠安慰道:“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其中差別難分辨的很。且隨她去吧,了了此事,她飛升便又多了三分指望。”
說罷,從藥葫蘆倒出一枚通體純白如玉的丹藥。
“此乃彌塵丹,可升降諸氣以正本源,最能修複暗傷。你且將此丹送與白寄真,以她的道行法力,若不是洞庭龍君親至,萬萬奈何不了她。”
紅藥這才安心,走前將廊上竹簾都掛起來,讓寧遠能遠望湖光山色才退下。
天上一行大雁飛過,片刻功夫金烏就已到了落山的時候。
寧遠心中暢快,取了太陰凝露盤祭煉寶禁;此時寧遠的法力境界早已今非昔比,及到月上中天,盤中最後一道寶禁便被煉化。
將元神印記烙印在凝露盤中,此寶便徹底姓寧了。
一輪玉盤懸於樓上,熒熒生光。
天上月華精氣有感,受凝露盤牽引化作萬千道玉質流光,拖拽著萬道金絲,累累貫串,撒落山中。
山中草木之屬受其精氣開啟靈智,狐狸鬼魅食之更顯神通,當真是一片盛景。
卻是寧遠心生去意,打算以此造化了卻鹿鳴山收容之德。
那荒墳中胡家眾妖靈哪裏會錯過此等良機,莫說他們了,便是寒潭中的凝波公主和白寄真也離了寒潭,盡情吸納這番造化。
如此兩月過去,眼看著寒風漸起,已是入冬了,那胡家孫女才登門拜見。
這白狐倒真個有些緣法,一身妖氣盡數化去,隻帶引雷入體便可化為人身,不在妖類之屬,而稱靈仙。
此法與桑姥姥等妖靈度化形劫不同,桑姥姥與白繼真即便飛升天界得授天職,也是個受人族歧視的妖仙。可若這白狐能渡過天劫飛升天界,便可在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等上天聽調,於一眾青詔大神坐下當差,與龍鳳麒麟相比也不差什麽,前程遠大。
這白狐生的清雅非常,與天界女仙相比也不遜色,非是人間能有的殊麗。這等天資與凡世宗門弟子結契卻是可惜了;若那結契之人是個好的還罷了,若是個不堪造就的,這白狐怕也要在紅塵中打滾,難有升仙之望。
不過寧遠與她也無甚交集,隻是那胡叟請托,為還恩情罷了。暗地裏可惜幾句,卻就不做理會。
雖與這白狐見了一麵,卻也無甚好說的。寧遠隻是問她準備何時引雷,免得自己誤了時候。
那白狐答道:“回稟大士,卻是定在冰消雪融,冬末春初之時。阿爺為我算過一卦,驚蟄那日的春雷最適合不過。”
所謂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那日天雷肅殺之氣大大削弱,即便是出了什麽岔子,也有從頭再來的機會,不至於一命嗚呼了去。
寧遠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嘴上說了些勉勵的話就打發這白狐回去。
第二日便落下大雪,風邪蛇性未退,整日裏躲懶不動彈,連寒潭都少去了。
見這童兒實在困乏,寧遠也不拘著他看書習字,全當給他放寒假。
下了好幾日的大雪,凝月崖上寒妝素裹,連禽鳥都少有離巢的,安靜極了。
這日雪停,寧遠本在寶刹中安心修行;快到年節了,來廟裏上香添油的信眾甚多,連施安樂菩薩這等名聲不顯的都分潤到好大一筆香火。
既受了香火,自當應願。法眼觀照善惡的差事,自然有施安樂菩薩接手,寧遠卻也從這個過程中有了些感悟,神通進益了不說,便是心境也圓滿不少。
卻見得遠處兩道赤青色遁光縱來,遁光小心在天上轉了兩圈,轉頭落在一處深林中躲藏起來。
鹿鳴山上難得有訪客,寧遠心中明鏡一般,這二人卻是來者不善,哪有不盯著的道理?
遁光中顯現出一男一女兩個修士。
男的赤發赤須,麵目奇古,法力波動中隱隱透著火氣;女的一身苗裝,身段婀娜,卻是個練蠱的草鬼婆。
寧遠垂眼微笑,隨著一道接引天光返回陽世。
鹿鳴山風景依舊,寧遠破開陰陽界限回到寶刹,在欄杆前的蒲團上盤腿落座。
紅藥聽見聲響忙進來查看,見是寧遠回來了,忙取來水壺為寧遠倒上一杯熱茶。
此時已是入秋,所謂秋高氣爽,更不用說這位於山頂上的凝月崖了。
涼風陣陣沁人心脾,寒潭中的水汽更是為這陣涼風添了幾分濕寒。
“好叫大士知曉。”
紅藥輕聲說道:“那洞庭龍宮六太子前幾日找上門來,說要將逃妻帶回;白姐姐傷勢未愈,強撐著將他打發了,很是受了些苦,傷勢拖了這些日子還未痊愈。”
寧遠雙目晶亮,隻道:“不妨事,她早些將欠凝波公主的恩情還回去,於她飛升渡劫也有些好處。但願她能拎得清,知道適可而止,不要為了昔日那份恩情把自己性命搭上去。”
見紅藥似有憂色,寧遠安慰道:“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其中差別難分辨的很。且隨她去吧,了了此事,她飛升便又多了三分指望。”
說罷,從藥葫蘆倒出一枚通體純白如玉的丹藥。
“此乃彌塵丹,可升降諸氣以正本源,最能修複暗傷。你且將此丹送與白寄真,以她的道行法力,若不是洞庭龍君親至,萬萬奈何不了她。”
紅藥這才安心,走前將廊上竹簾都掛起來,讓寧遠能遠望湖光山色才退下。
天上一行大雁飛過,片刻功夫金烏就已到了落山的時候。
寧遠心中暢快,取了太陰凝露盤祭煉寶禁;此時寧遠的法力境界早已今非昔比,及到月上中天,盤中最後一道寶禁便被煉化。
將元神印記烙印在凝露盤中,此寶便徹底姓寧了。
一輪玉盤懸於樓上,熒熒生光。
天上月華精氣有感,受凝露盤牽引化作萬千道玉質流光,拖拽著萬道金絲,累累貫串,撒落山中。
山中草木之屬受其精氣開啟靈智,狐狸鬼魅食之更顯神通,當真是一片盛景。
卻是寧遠心生去意,打算以此造化了卻鹿鳴山收容之德。
那荒墳中胡家眾妖靈哪裏會錯過此等良機,莫說他們了,便是寒潭中的凝波公主和白寄真也離了寒潭,盡情吸納這番造化。
如此兩月過去,眼看著寒風漸起,已是入冬了,那胡家孫女才登門拜見。
這白狐倒真個有些緣法,一身妖氣盡數化去,隻帶引雷入體便可化為人身,不在妖類之屬,而稱靈仙。
此法與桑姥姥等妖靈度化形劫不同,桑姥姥與白繼真即便飛升天界得授天職,也是個受人族歧視的妖仙。可若這白狐能渡過天劫飛升天界,便可在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等上天聽調,於一眾青詔大神坐下當差,與龍鳳麒麟相比也不差什麽,前程遠大。
這白狐生的清雅非常,與天界女仙相比也不遜色,非是人間能有的殊麗。這等天資與凡世宗門弟子結契卻是可惜了;若那結契之人是個好的還罷了,若是個不堪造就的,這白狐怕也要在紅塵中打滾,難有升仙之望。
不過寧遠與她也無甚交集,隻是那胡叟請托,為還恩情罷了。暗地裏可惜幾句,卻就不做理會。
雖與這白狐見了一麵,卻也無甚好說的。寧遠隻是問她準備何時引雷,免得自己誤了時候。
那白狐答道:“回稟大士,卻是定在冰消雪融,冬末春初之時。阿爺為我算過一卦,驚蟄那日的春雷最適合不過。”
所謂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那日天雷肅殺之氣大大削弱,即便是出了什麽岔子,也有從頭再來的機會,不至於一命嗚呼了去。
寧遠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嘴上說了些勉勵的話就打發這白狐回去。
第二日便落下大雪,風邪蛇性未退,整日裏躲懶不動彈,連寒潭都少去了。
見這童兒實在困乏,寧遠也不拘著他看書習字,全當給他放寒假。
下了好幾日的大雪,凝月崖上寒妝素裹,連禽鳥都少有離巢的,安靜極了。
這日雪停,寧遠本在寶刹中安心修行;快到年節了,來廟裏上香添油的信眾甚多,連施安樂菩薩這等名聲不顯的都分潤到好大一筆香火。
既受了香火,自當應願。法眼觀照善惡的差事,自然有施安樂菩薩接手,寧遠卻也從這個過程中有了些感悟,神通進益了不說,便是心境也圓滿不少。
卻見得遠處兩道赤青色遁光縱來,遁光小心在天上轉了兩圈,轉頭落在一處深林中躲藏起來。
鹿鳴山上難得有訪客,寧遠心中明鏡一般,這二人卻是來者不善,哪有不盯著的道理?
遁光中顯現出一男一女兩個修士。
男的赤發赤須,麵目奇古,法力波動中隱隱透著火氣;女的一身苗裝,身段婀娜,卻是個練蠱的草鬼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