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隻抿了嘴笑,上輩子這甄家可是抄了家的, 主僕上下除了流放之外盡皆沒入教坊作價官賣,那時候甄貴妃可不見得就貴重到哪裏去。隻是宮中後妃如何傾軋她一個閨中女子全然不知,否則日後賢德妃娘娘一死賈家大難臨頭時也不至隨波逐流。薛太太絮絮叨叨念了一通親戚家的好處,進了主院正房才又問薛蟠:“那你去楊家都經了見了甚麽?與我好好講一講。”
薛蟠就細細道來,怎麽先把妹子送去林府,怎麽和林如海打馬去了楊家,楊家是怎麽迎人進門兒的,院子裏隱約是個甚麽布置,楊傳臚長得是何模樣,說了甚麽做了甚麽,以至於午膳用了什麽俱都一一道來。聽完薛太太咂舌道:“果然讀書人家講究些,且仔細,將來家裏有了孫兒孫女也要這麽細緻講究起來,說話都斯斯文文軟軟和和,聽著怪叫人喜歡。”那王家早年也是軍漢出身,專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家下養出來的女孩子有一個算一個,如王夫人、薛太太亦或是鳳姐,皆鬥大字識不得一筐,連著管家理事都得帶個丫頭在身邊專門給念帳本子。偏還越是這樣的人越敬畏讀書人,薛太太一時連楊姑娘年紀略長都拋到腦後不計較了,一疊聲兒問:“即這麽著,你看媽何時請官媒人去楊家呢?要是那些嘴巧命數格外好的還得提前與人打招呼,必要早早預備了別耽誤大事!”說著又掰了指頭算算惱道:“這都快入年節了,再快也得年後,真真急死人!原想著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好過年呢,又得等。”
寶釵就笑著伸手拉了她勸道:“年下也好,都是好日子,且好走禮呢?咱們也好準備一番把事情辦體麵了。家裏人少,就是慢慢兒的才好,急忽巴腦的萬一辦岔了不是叫親戚們恥笑!”說完端了自家蒸的玫瑰露熱熱的叫薛太太吃了一盞下去,方才好了些。薛蟠撓撓腦袋猶豫著道:“是不是先問問林姑父?到底請官媒人還是再多跑幾趟呢?”薛太太忙不迭點頭說好:“當家的走得早,幸虧還有林家姑父替你操心這個,要是母親辦,指不定就往皇商隊裏尋一個了,再不成氣。下次去林府登門兒可得帶些好東西謝人家。”她也不知家裏最近有甚麽,放下茶碗就去看寶釵,寶釵抿了嘴笑道:“家下夥計最近剛送進來上好的血燕,還有冰糖、蓮子、桃膠、銀耳、杭白菊一類,甚時候要用且說一聲,再配上些時令點心果子,隻管誤不了事兒。”
薛蟠聽了喜得站起來直衝寶釵唱了好大一個喏,連連道:“等你嫂子過了門兒指不定多疼你,屆時說不得我竟要被扔出三裏地!”寶釵拿帕子捂了嘴指著哥哥笑個不停:“我可記得你這句話了,將來若是因著我與嫂子好叫你拈酸吃醋,管叫搬出來堵你的嘴。”薛太太亦笑著在旁邊幫腔,把個薛蟠揶揄的滿臉通紅甩袖子跑去前院找萬先生嚶嚶嚶去了。薛家歡歡喜喜得了好消息,少不得第二天果然叫管家專門送了個食盒與林家,送東西的二管家一回來就與薛太太這般那般稟報一回,果然趕在冬至前就請了官媒人去楊家開始走禮。
那邊楊傳臚也生怕女兒留在家裏再留出好歹,見薛家挺給麵子請了京城裏風評最好的官媒人上門,便也未刻意為難於她,隻把自家好處壞處一一講與媒人傳遞,取其以免將來再有意難平之事。媒人且來回跑了幾趟,隻笑著說再沒見過兩戶這樣和氣的兩家人,果然老天爺都定了要他們做成親家來著,於是看好了日子便叫薛蟠預備帶兩隻活雁上楊家門兒。薛太太得了消息喜得不能更喜,趕著要叫冬至那天百無禁忌好上門納彩。
這十冬大臘的原本得不著雁,尋常人家大多買個大鵝拔毛燒了大概是個意思。也有專門養了這些東西混口飯吃的獵戶人家,總也得好一番尋訪才能得著,薛大管家紮著腦袋四處跑,看了幾家不是嫌那雁太瘦,就是嫌翅膀上頭翎毛叫剪了支楞巴翹的髒兮兮不好看,總不能成。還是家裏莊子上有莊頭聽說東家大爺要上門提親呢,帶了兒子趕早往山坳子裏水潭處尋覓,果然好不容易才叫他套了一對兒,一摸草窠子裏竟還有個剛孵出來的雛兒,想是這一家捨不得孩子才留到這會子。寶釵聽說下麵莊子套著了雁,忙叫人送進來好生養著。又憐惜這毛茸茸的小東西,專門去信與楊家給這兩隻大雁求情留條性命。那邊楊絮縈接了信一看笑個不停,拿去與楊傳臚看了也道是個好兆頭,兩家來往比先時越發好了幾分。
待薛蟠拎了兩個鵝籠子“咯嘎”一路往楊家去,京城裏頭有頭臉的人家便都知道南陽王府那個先前考了傳臚的庶子之女要嫁與皇商薛家為塚婦了,一時間說不盡多少嗟呀。南陽王府裏頭如何鬧騰暫且不提,隻榮府二房王夫人得了信兒這一晚上摔了好幾樣兒東西,有那些笨手笨腳的丫頭直在廊下跪到三更才叫下去歇了。
次日一早起來,玉釧請了大夫進來,回頭又有彩霞去喊了三姑娘探春來為嫡母侍疾並要環三爺過來佛堂抄經與嫡母祈福。趙姨娘躲在側院屁也不敢放一個出來,隻咕嘟個眼睛暗地盯著寶玉出出進進。此時薛家與親戚們報喜的帖子也上門兒了,想是要趕在年裏走完裏,約著納吉的時候請各家女眷去府上赴宴。
賈母接了帖子細細看過一遍,又喊賴大家的出去打聽了一番楊家姑娘,到底沒做甚麽聲兒出來。納吉之前還有一道問名兒的禮,乃是先前納彩之後要官媒人請了女孩子的庚帖。請來的庚帖且放於祖宗神前壓一壓,便是問祖宗這個媳婦成不成之意。或是也有請了高僧仙長算的,林林總總各有不同。薛家現就供奉著牟尼院的師傅,自然不會與主家添堵,庚帖一來便合出個宜室宜家上上大吉的簽兒出來,又在先薛老爺牌位前供了三天,果然家裏諸事順利,薛太太更是高興得嘮叨都不嘮叨了。
薛蟠就細細道來,怎麽先把妹子送去林府,怎麽和林如海打馬去了楊家,楊家是怎麽迎人進門兒的,院子裏隱約是個甚麽布置,楊傳臚長得是何模樣,說了甚麽做了甚麽,以至於午膳用了什麽俱都一一道來。聽完薛太太咂舌道:“果然讀書人家講究些,且仔細,將來家裏有了孫兒孫女也要這麽細緻講究起來,說話都斯斯文文軟軟和和,聽著怪叫人喜歡。”那王家早年也是軍漢出身,專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家下養出來的女孩子有一個算一個,如王夫人、薛太太亦或是鳳姐,皆鬥大字識不得一筐,連著管家理事都得帶個丫頭在身邊專門給念帳本子。偏還越是這樣的人越敬畏讀書人,薛太太一時連楊姑娘年紀略長都拋到腦後不計較了,一疊聲兒問:“即這麽著,你看媽何時請官媒人去楊家呢?要是那些嘴巧命數格外好的還得提前與人打招呼,必要早早預備了別耽誤大事!”說著又掰了指頭算算惱道:“這都快入年節了,再快也得年後,真真急死人!原想著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好過年呢,又得等。”
寶釵就笑著伸手拉了她勸道:“年下也好,都是好日子,且好走禮呢?咱們也好準備一番把事情辦體麵了。家裏人少,就是慢慢兒的才好,急忽巴腦的萬一辦岔了不是叫親戚們恥笑!”說完端了自家蒸的玫瑰露熱熱的叫薛太太吃了一盞下去,方才好了些。薛蟠撓撓腦袋猶豫著道:“是不是先問問林姑父?到底請官媒人還是再多跑幾趟呢?”薛太太忙不迭點頭說好:“當家的走得早,幸虧還有林家姑父替你操心這個,要是母親辦,指不定就往皇商隊裏尋一個了,再不成氣。下次去林府登門兒可得帶些好東西謝人家。”她也不知家裏最近有甚麽,放下茶碗就去看寶釵,寶釵抿了嘴笑道:“家下夥計最近剛送進來上好的血燕,還有冰糖、蓮子、桃膠、銀耳、杭白菊一類,甚時候要用且說一聲,再配上些時令點心果子,隻管誤不了事兒。”
薛蟠聽了喜得站起來直衝寶釵唱了好大一個喏,連連道:“等你嫂子過了門兒指不定多疼你,屆時說不得我竟要被扔出三裏地!”寶釵拿帕子捂了嘴指著哥哥笑個不停:“我可記得你這句話了,將來若是因著我與嫂子好叫你拈酸吃醋,管叫搬出來堵你的嘴。”薛太太亦笑著在旁邊幫腔,把個薛蟠揶揄的滿臉通紅甩袖子跑去前院找萬先生嚶嚶嚶去了。薛家歡歡喜喜得了好消息,少不得第二天果然叫管家專門送了個食盒與林家,送東西的二管家一回來就與薛太太這般那般稟報一回,果然趕在冬至前就請了官媒人去楊家開始走禮。
那邊楊傳臚也生怕女兒留在家裏再留出好歹,見薛家挺給麵子請了京城裏風評最好的官媒人上門,便也未刻意為難於她,隻把自家好處壞處一一講與媒人傳遞,取其以免將來再有意難平之事。媒人且來回跑了幾趟,隻笑著說再沒見過兩戶這樣和氣的兩家人,果然老天爺都定了要他們做成親家來著,於是看好了日子便叫薛蟠預備帶兩隻活雁上楊家門兒。薛太太得了消息喜得不能更喜,趕著要叫冬至那天百無禁忌好上門納彩。
這十冬大臘的原本得不著雁,尋常人家大多買個大鵝拔毛燒了大概是個意思。也有專門養了這些東西混口飯吃的獵戶人家,總也得好一番尋訪才能得著,薛大管家紮著腦袋四處跑,看了幾家不是嫌那雁太瘦,就是嫌翅膀上頭翎毛叫剪了支楞巴翹的髒兮兮不好看,總不能成。還是家裏莊子上有莊頭聽說東家大爺要上門提親呢,帶了兒子趕早往山坳子裏水潭處尋覓,果然好不容易才叫他套了一對兒,一摸草窠子裏竟還有個剛孵出來的雛兒,想是這一家捨不得孩子才留到這會子。寶釵聽說下麵莊子套著了雁,忙叫人送進來好生養著。又憐惜這毛茸茸的小東西,專門去信與楊家給這兩隻大雁求情留條性命。那邊楊絮縈接了信一看笑個不停,拿去與楊傳臚看了也道是個好兆頭,兩家來往比先時越發好了幾分。
待薛蟠拎了兩個鵝籠子“咯嘎”一路往楊家去,京城裏頭有頭臉的人家便都知道南陽王府那個先前考了傳臚的庶子之女要嫁與皇商薛家為塚婦了,一時間說不盡多少嗟呀。南陽王府裏頭如何鬧騰暫且不提,隻榮府二房王夫人得了信兒這一晚上摔了好幾樣兒東西,有那些笨手笨腳的丫頭直在廊下跪到三更才叫下去歇了。
次日一早起來,玉釧請了大夫進來,回頭又有彩霞去喊了三姑娘探春來為嫡母侍疾並要環三爺過來佛堂抄經與嫡母祈福。趙姨娘躲在側院屁也不敢放一個出來,隻咕嘟個眼睛暗地盯著寶玉出出進進。此時薛家與親戚們報喜的帖子也上門兒了,想是要趕在年裏走完裏,約著納吉的時候請各家女眷去府上赴宴。
賈母接了帖子細細看過一遍,又喊賴大家的出去打聽了一番楊家姑娘,到底沒做甚麽聲兒出來。納吉之前還有一道問名兒的禮,乃是先前納彩之後要官媒人請了女孩子的庚帖。請來的庚帖且放於祖宗神前壓一壓,便是問祖宗這個媳婦成不成之意。或是也有請了高僧仙長算的,林林總總各有不同。薛家現就供奉著牟尼院的師傅,自然不會與主家添堵,庚帖一來便合出個宜室宜家上上大吉的簽兒出來,又在先薛老爺牌位前供了三天,果然家裏諸事順利,薛太太更是高興得嘮叨都不嘮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