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她道,“你不要亂動呀。”
在這龍蛇虎狼混雜的地頭,她如一隻小白兔。一些人的操行表上蓋滿黑豬,一些則蓋滿小白兔。小白兔與黑豬是永遠不會相遇的。
良三待她畫完,拈來一看,左看右看,故意顯得十分不滿:
“說什麽‘似顏’?一點也不似,糟透了!”
女孩有點無辜、無措:
“畫的就是你呀。”
“那麽差,沒一分像我——我才不肯給錢呢,你補貼給我還差不多,累我白白做了半晚,哼!”
盡情地踐踏,連路人也好奇圍觀,看熱鬧,還附和地嘲弄一番,良三得意了:
“我自定的價格就是——零!不過如果你肯陪我一晚,大概也值三千元的,總好過坐在街頭悶熱等客吧。”
女孩受辱,又羞又急,幾乎哭了。她搶回那張畫紙,用橡皮擦用力把五官擦掉,擦成一片空白,以免大家取笑。
頭垂得更低。
她無奈,還道歉:
“先生,對不起,我畫工不精。這張畫送你吧。”
“免費?不要白不要。”
把畫紙隨便折起來,放在口袋中,揚長而去:
“哈哈哈!”
他常常這樣欺淩弱小,發泄情緒,又不必理會他人感受——真是免費娛樂,也讓路人開心一場。
……
他自馬桶上彈起,馬上把畫紙搜尋出來,就是它!
畫中人的臉一片空白,五官完全消失——同現在鏡中所見的人,是一模一樣的“似顏繪”。邪門。
找她去!
這是唯一的出路。
高橋良三戴上大大的口罩,遮蓋他一張白臉,漁夫帽還扯得低低的,再架一雙墨鏡。多麽帥氣又神秘的裝扮。
他坐到同一家露天咖啡座,麵對當日女孩擺攤的馬路。
等。
等。
苦苦等了又等。
已經很多晚了。他的擔憂變成恐懼,女孩從此不再出現嗎?
《贓物》李碧華
夜,深秋寒意襲人。關富強自華人“永遠”墳場靈灰閣瞧瞧離去。他手中行李袋很沉,還有幾個鼓鼓的物體。
墳場的靈灰閣高七層,龕位用以安放先人骨灰。“家族靈灰龕位”以及“普通靈灰龕位”共約九萬多個。每日開放供人拜祭的時間是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半。關富強覷準時間,乘夜潛入。
細花白雲石的石碑上,刻了先人姓名、別名、籍貫、相片、生卒日期、立石人姓名等,有裝飾花邊或十字架圖案。他熟練地挑選一些為逝世的丈夫或父母而立的——因為勒索對象是遺孀或孝順賢孫,比較好欺負。
他把其中三個石碑撬起,骨灰罌迅速放入行李袋中,然後在每個空格留下預先準備的字條。每張紅紙的背麵寫著:“見字後立即存款五萬元,入深圳銀行戶口。不得報警,否則將骨灰倒落溝渠,或荒山野嶺讓狗吃掉。”
字條後麵附一個銀行帳號和他的手機號碼。關富強深信,死者遺屬及家人為了先人安靜安眠,也為了珍貴的最後紀念,投鼠忌器,不會吝嗇區區數萬元。遺屬們“息事寧人”的心態,令他近年頗有斬獲。他雖不因而“富強”,但這有損陰德的勾當,並未叫他得到報應。
他是非法入境,隻要得手後馬上潛逃內地便逍遙法外。天大地大,誰找得到?
在地鐵,看看手錶,十一時多,有點累,也餓了,先祭五髒廟去。打劫陰司路,不過為了錢——此時他的手機響了。
“餵——”
在地鐵車廂中,接收並不清晰,有回音。對方道:
“我要贖回骨灰罌。”
他心想,呀,真快!馬上有回音。這是第一位。大魚上鉤了。為防有詐,他道:“打錯了。”
“不,我已看到字條。”對方平靜的,“我隻想盡快贖回骨灰罌,一切好商量……餵……不過戶,給現鈔……”
“地鐵收得不清楚,上地麵再談。把你的號碼重複一遍,我等會兒打給你。”
“我怕電話沒電了。不要誤時間。你出車廂即談……我是99887766……”
——終於關富強和這位朱先生約好,在一家餐廳見麵。對方明言為先人和遺孀想,不會報警,免把事情鬧大。
十二時正,在幽暗得別具浪漫情調的餐廳,朱先生木然道:
“我是他的堂兄弟。阿傑過世時,死得好慘,留下孤兒寡婦很傷心。我不想他們煩心,就出麵幫他們解決了。大家都出來行,四四六六拆掂吧。”
“哦?”關富強笑,“那就好說話了。我幹這一行以來,就數你慡快。”
“你也是求財而已。”朱先生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千萬別騷擾到女人。”
關富強輕佻道:
“你阿嫂?你這樣為她,她會不會感恩圖報以身相許呀?”
“別說笑了,她對死鬼老公一條心,隻求帶大兒子。她也很辛苦的。”
又瞅關富強:
“話說回來,你幹這個不怕鬼嗎?”
“鬼有什麽可怕?——我怕窮,人一窮,比鬼還可憐。”不知如何,他談興甚濃,“我試過撬開一個骨灰龕,誰知那些不孝子孫肯本不理我,甚至懶得祭拜,事發後亦不追究,結果隻好扔在垃圾箱算數。真是徒心機挨眼訓白做幾日——不是每個客都像你那樣通情達理的。”
朱先生深深吸一口氣,仍隱忍不帶任何表情:
“不過五萬元吧,何必呢?”
他狡猾一笑:“錢帶來了?全部五百元?舊鈔票?”
朱先生把一個信封擱桌上:
“你點收。”
基於本能,關富強把信封拆開,快速點算一下,樹木和質感,確定不是陷阱。為安全計,他收錢後才告知收藏贓物的地點——萬一失手,那骨灰就再無覓處。苦主不會冒這個險。他已駕輕就熟。
“好!”關富強把鈔票放進口袋中,道:“你到街口便利店外,路招牌下左邊那個垃圾桶,黑色膠袋包裹的便是。”
朱先生一言不發出去。
約二十步之外。他搜出這個黑色膠袋,拆開,是“朱永傑”的石碑,一個骨灰罌。他審視一下,知是故物,珍而重之地捧。抬頭,關富強正出來,交易完畢,互不相幹,各行各路。
驀地有燈一閃。
關富強不見了朱先生。
一回身,連餐廳也不見了——是一個拆卸重建中的地盤。他尖叫:
“救命呀!救命呀!鬼——”
這個時候,朱太太阿琴床頭的電話響了。她惺忪地接聽:
“餵——”
間中收過這樣的電話,來自一個遙遠的地方,混沌而朦朧。一把熟悉但句子不完整的聲音:
“琴……好掛念……保重……我會照顧……收線……省電……”
她常常以為是思念亡夫的亂夢。這回她聽到:“明天……看我……你便……”聲音戛然而止,徹底斷了線。
去年某日黃昏,她忽然接到一通電話,丈夫朱永傑工作的那家餐廳,因三樓有人開煤氣自殺,發生爆炸,餐廳廚房亦受波及,整幢樓宇烈焰焚燒,大部分化為灰燼。
朱永傑雖倉皇逃生,但全身百分之四十五皮膚被燒毀,昏迷三天後去世。
他一句話也沒留下。
阿琴傷心欲絕,她不服氣,不相信上天如此殘酷。
把不成人形的丈夫火化後,她領回骨灰。雖然在申請靈灰龕的表格上,得簽署不得放物的守則,但她仍偷偷在罌內埋入一個最新型號,二百萬像素的3g智慧型手機,號碼是99887766。她打不通,隻能希望他會同自己通話,哪怕一兩句。
翌日清晨心血來cháo,她趕至靈灰閣。隻見警方人員在現場夾起勒索字條調查,套取指模,還見龕位成為一個個空洞。她倒抽一口氣。
奔到朱永傑的龕位——啊,竟然有被撬痕跡,糟了糟了,她臉色青白,難道……
以為警察來協助。看真點,那骨灰罌安然無恙,旁邊有個信封。有失而復得免於難的狂喜,臉色卻更青白:“這個手機,這個為什麽跑出來?”
她顫抖地雙手抓住,按開關,沒電了。但它自密封的骨灰罌中跑出來,似乎有話要說。
——充電啟動後,警方看到屏幕攝得一張男人的照片。而那信封,也掃到某人指模。是為劫匪證據。
在這龍蛇虎狼混雜的地頭,她如一隻小白兔。一些人的操行表上蓋滿黑豬,一些則蓋滿小白兔。小白兔與黑豬是永遠不會相遇的。
良三待她畫完,拈來一看,左看右看,故意顯得十分不滿:
“說什麽‘似顏’?一點也不似,糟透了!”
女孩有點無辜、無措:
“畫的就是你呀。”
“那麽差,沒一分像我——我才不肯給錢呢,你補貼給我還差不多,累我白白做了半晚,哼!”
盡情地踐踏,連路人也好奇圍觀,看熱鬧,還附和地嘲弄一番,良三得意了:
“我自定的價格就是——零!不過如果你肯陪我一晚,大概也值三千元的,總好過坐在街頭悶熱等客吧。”
女孩受辱,又羞又急,幾乎哭了。她搶回那張畫紙,用橡皮擦用力把五官擦掉,擦成一片空白,以免大家取笑。
頭垂得更低。
她無奈,還道歉:
“先生,對不起,我畫工不精。這張畫送你吧。”
“免費?不要白不要。”
把畫紙隨便折起來,放在口袋中,揚長而去:
“哈哈哈!”
他常常這樣欺淩弱小,發泄情緒,又不必理會他人感受——真是免費娛樂,也讓路人開心一場。
……
他自馬桶上彈起,馬上把畫紙搜尋出來,就是它!
畫中人的臉一片空白,五官完全消失——同現在鏡中所見的人,是一模一樣的“似顏繪”。邪門。
找她去!
這是唯一的出路。
高橋良三戴上大大的口罩,遮蓋他一張白臉,漁夫帽還扯得低低的,再架一雙墨鏡。多麽帥氣又神秘的裝扮。
他坐到同一家露天咖啡座,麵對當日女孩擺攤的馬路。
等。
等。
苦苦等了又等。
已經很多晚了。他的擔憂變成恐懼,女孩從此不再出現嗎?
《贓物》李碧華
夜,深秋寒意襲人。關富強自華人“永遠”墳場靈灰閣瞧瞧離去。他手中行李袋很沉,還有幾個鼓鼓的物體。
墳場的靈灰閣高七層,龕位用以安放先人骨灰。“家族靈灰龕位”以及“普通靈灰龕位”共約九萬多個。每日開放供人拜祭的時間是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半。關富強覷準時間,乘夜潛入。
細花白雲石的石碑上,刻了先人姓名、別名、籍貫、相片、生卒日期、立石人姓名等,有裝飾花邊或十字架圖案。他熟練地挑選一些為逝世的丈夫或父母而立的——因為勒索對象是遺孀或孝順賢孫,比較好欺負。
他把其中三個石碑撬起,骨灰罌迅速放入行李袋中,然後在每個空格留下預先準備的字條。每張紅紙的背麵寫著:“見字後立即存款五萬元,入深圳銀行戶口。不得報警,否則將骨灰倒落溝渠,或荒山野嶺讓狗吃掉。”
字條後麵附一個銀行帳號和他的手機號碼。關富強深信,死者遺屬及家人為了先人安靜安眠,也為了珍貴的最後紀念,投鼠忌器,不會吝嗇區區數萬元。遺屬們“息事寧人”的心態,令他近年頗有斬獲。他雖不因而“富強”,但這有損陰德的勾當,並未叫他得到報應。
他是非法入境,隻要得手後馬上潛逃內地便逍遙法外。天大地大,誰找得到?
在地鐵,看看手錶,十一時多,有點累,也餓了,先祭五髒廟去。打劫陰司路,不過為了錢——此時他的手機響了。
“餵——”
在地鐵車廂中,接收並不清晰,有回音。對方道:
“我要贖回骨灰罌。”
他心想,呀,真快!馬上有回音。這是第一位。大魚上鉤了。為防有詐,他道:“打錯了。”
“不,我已看到字條。”對方平靜的,“我隻想盡快贖回骨灰罌,一切好商量……餵……不過戶,給現鈔……”
“地鐵收得不清楚,上地麵再談。把你的號碼重複一遍,我等會兒打給你。”
“我怕電話沒電了。不要誤時間。你出車廂即談……我是99887766……”
——終於關富強和這位朱先生約好,在一家餐廳見麵。對方明言為先人和遺孀想,不會報警,免把事情鬧大。
十二時正,在幽暗得別具浪漫情調的餐廳,朱先生木然道:
“我是他的堂兄弟。阿傑過世時,死得好慘,留下孤兒寡婦很傷心。我不想他們煩心,就出麵幫他們解決了。大家都出來行,四四六六拆掂吧。”
“哦?”關富強笑,“那就好說話了。我幹這一行以來,就數你慡快。”
“你也是求財而已。”朱先生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千萬別騷擾到女人。”
關富強輕佻道:
“你阿嫂?你這樣為她,她會不會感恩圖報以身相許呀?”
“別說笑了,她對死鬼老公一條心,隻求帶大兒子。她也很辛苦的。”
又瞅關富強:
“話說回來,你幹這個不怕鬼嗎?”
“鬼有什麽可怕?——我怕窮,人一窮,比鬼還可憐。”不知如何,他談興甚濃,“我試過撬開一個骨灰龕,誰知那些不孝子孫肯本不理我,甚至懶得祭拜,事發後亦不追究,結果隻好扔在垃圾箱算數。真是徒心機挨眼訓白做幾日——不是每個客都像你那樣通情達理的。”
朱先生深深吸一口氣,仍隱忍不帶任何表情:
“不過五萬元吧,何必呢?”
他狡猾一笑:“錢帶來了?全部五百元?舊鈔票?”
朱先生把一個信封擱桌上:
“你點收。”
基於本能,關富強把信封拆開,快速點算一下,樹木和質感,確定不是陷阱。為安全計,他收錢後才告知收藏贓物的地點——萬一失手,那骨灰就再無覓處。苦主不會冒這個險。他已駕輕就熟。
“好!”關富強把鈔票放進口袋中,道:“你到街口便利店外,路招牌下左邊那個垃圾桶,黑色膠袋包裹的便是。”
朱先生一言不發出去。
約二十步之外。他搜出這個黑色膠袋,拆開,是“朱永傑”的石碑,一個骨灰罌。他審視一下,知是故物,珍而重之地捧。抬頭,關富強正出來,交易完畢,互不相幹,各行各路。
驀地有燈一閃。
關富強不見了朱先生。
一回身,連餐廳也不見了——是一個拆卸重建中的地盤。他尖叫:
“救命呀!救命呀!鬼——”
這個時候,朱太太阿琴床頭的電話響了。她惺忪地接聽:
“餵——”
間中收過這樣的電話,來自一個遙遠的地方,混沌而朦朧。一把熟悉但句子不完整的聲音:
“琴……好掛念……保重……我會照顧……收線……省電……”
她常常以為是思念亡夫的亂夢。這回她聽到:“明天……看我……你便……”聲音戛然而止,徹底斷了線。
去年某日黃昏,她忽然接到一通電話,丈夫朱永傑工作的那家餐廳,因三樓有人開煤氣自殺,發生爆炸,餐廳廚房亦受波及,整幢樓宇烈焰焚燒,大部分化為灰燼。
朱永傑雖倉皇逃生,但全身百分之四十五皮膚被燒毀,昏迷三天後去世。
他一句話也沒留下。
阿琴傷心欲絕,她不服氣,不相信上天如此殘酷。
把不成人形的丈夫火化後,她領回骨灰。雖然在申請靈灰龕的表格上,得簽署不得放物的守則,但她仍偷偷在罌內埋入一個最新型號,二百萬像素的3g智慧型手機,號碼是99887766。她打不通,隻能希望他會同自己通話,哪怕一兩句。
翌日清晨心血來cháo,她趕至靈灰閣。隻見警方人員在現場夾起勒索字條調查,套取指模,還見龕位成為一個個空洞。她倒抽一口氣。
奔到朱永傑的龕位——啊,竟然有被撬痕跡,糟了糟了,她臉色青白,難道……
以為警察來協助。看真點,那骨灰罌安然無恙,旁邊有個信封。有失而復得免於難的狂喜,臉色卻更青白:“這個手機,這個為什麽跑出來?”
她顫抖地雙手抓住,按開關,沒電了。但它自密封的骨灰罌中跑出來,似乎有話要說。
——充電啟動後,警方看到屏幕攝得一張男人的照片。而那信封,也掃到某人指模。是為劫匪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