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趙世家5
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 作者:風波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晉國大夫屠岸賈策動\"下宮之難\",幾乎滅絕執掌晉國國政的趙氏一族。\"趙氏孤兒\"趙武雖曆盡千般艱辛、萬般苦難,返回晉室繼承先業,但物換星移,時過境遷,晉國的大權已然旁落到範、中行、魏、韓、智諸卿手中。
趙武、趙景叔父子兩代雖殫精竭慮,奮力拚爭,其勢力還是遠遠不及範氏、中行氏。 趙景叔死後,他的兒子趙簡子承襲卿位。這個意氣奮發的年輕人,初登政壇便顯露出非凡的膽識與才華:晉頃公九年(公元前517年),他會合諸侯,護送周敬王入朝,平息了周王室的內亂;晉頃公十三年(公元前513年),他與荀寅占領汝濱,鑄造刑書於鐵鼎,公布晉國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法製的理念開始撼動\"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森嚴宗法……
不久,晉國六卿幾近瘋狂地瓜分公室的土地、人口。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各顯其能,施行改革,以圖迅速壯大,力挫群雄,奪取晉國的統治權。雄才大略的趙簡子哪裏甘居人後?政治上,他禮賢下士,擢拔英傑,重用董安於、尹鐸、周舍、史黯、竇韜諸賢,革固鼎新,奮發圖強;經濟上,他更新畝製,減輕賦稅,受到百姓擁戴;軍事上,他獎勵軍功,以功釋奴,大大激發了軍隊的戰鬥力。
邯鄲1之民,以正月之旦2獻鳩11於簡子3。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7。簡子曰:\"正旦放生,示8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12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9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10矣。\"簡子曰:\"然。\"
趙襄子(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25年),嬴姓,趙氏,名無恤(亦作\"毋恤\")。春秋末葉晉國大夫,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的趙國的創始人。諡號為\"襄子\",故史稱\"趙襄子\"。趙襄子中的\"子\"與其父趙簡子以及當時其他韓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樣,不是名字而是對大夫的敬稱。
趙鞅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和培養。他曾將訓誡之辭,書於若幹竹板上,分授諸子,要求他們認真習讀,領悟其要旨。並告訴他們三年之後要逐一考查。然而,在考查時,他的兒子們,甚至連世子伯魯,也背誦不出,以至連竹板也不知遺失何處。隻有毋恤對竹板上的訓誡背誦如流,而且始終將竹板攜藏於身,經常檢點自己。於是,趙鞅始信子卿所薦,認為毋恤為賢。
及至諸子長大成人,趙鞅又對他們進行更深的考察。有一天,他召見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符藏於常山(今大茂山即河北古恒山,在河北阜平西北境)之上,你們去尋找吧,先得者有賞。\"於是,諸子乘騎前往,尋寶符於常山。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找到寶符,隻得空手而歸。隻有毋恤說:\"我得到了寶符。\"趙鞅聞聽便讓他將情況道來。毋恤說:\"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即可歸趙所有。\"趙鞅聽罷高興異常,頓覺隻有毋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趙氏大業難得的繼承人。遂廢掉世子趙伯魯,破例立毋恤為世子。
公元前476年,趙簡子卒 ,毋恤承襲簡子晉卿之職,史稱趙襄子。
謀取代國
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因有這樣的姻親關係,在趙簡子死後,襄子到夏屋山(在今山西代縣東北),請代王相見,代王毫無戒備前來赴會。在酒宴上,襄子早已安排下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時,趁機用斟酒用的銅勺刺殺代王及其從官。代王一死,趙軍隨即興兵伐代,一舉占領代國,將其領土並入趙氏版圖。襄子之姊泣而呼天,拔下發笄自刺而死。
智伯之怨
簡子死後,晉國正卿由智伯瑤取而代之。智伯為晉國正卿後,竭力發展自家勢力,很快成為智、趙氏、韓氏、魏氏等卿大夫中,權力最大,實力最強的家族。晉出公九年(公元前466年),智伯與趙襄子一同率兵包圍鄭國京師,智伯讓襄子率先領軍攻城,襄子則用外交辭令推脫,讓智伯出兵,能言善辯的智伯此時卻憤而罵曰:\"你相貌醜陋,懦弱膽怯,趙簡子為什麽立你為繼承人?\"襄子答道:\"我想一個能夠忍辱負重的繼承人,對趙氏宗族並沒有什麽壞處罷!\"
四年之後,智伯與趙襄子再次一同討伐鄭國,智伯帶著幾分醉意向襄子灌酒,遭襄子拒絕,智伯竟將酒杯扔到襄子臉上。襄子的官兵都要求殺掉智伯以洗刷恥辱,襄子回答:\"主君之所以讓我做儲君,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重。\"權力的膨脹,助長了智伯獨吞晉國之心。
公元前455年,智伯假借晉侯之命,巧以恢複晉國霸業為由,向趙、韓、魏三卿各家索取一個萬戶之邑。韓康子、魏桓子明知這是智伯意在削弱別家,但不敢與之爭鋒,如數交出。而趙襄子卻不願俯首任智伯擺布,加之往日與智伯有隙,便非常堅決地回絕智伯使者:\"土地是先人的產業,哪能隨意送與他人?\"智伯見韓、魏兩卿拱手獻地,而趙襄子竟敢抗命,勃然大怒,加上新仇舊恨的催化,遂自己親任元帥,挾韓、魏兩家出兵攻趙。襄子隻有拚力抗擊別無他途。
但是,襄子也清醒地知道,以趙氏之力與三家對抗,眾寡懸殊,獨木難支,遂按父親臨終之囑,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南晉源鎮),以地利之險,克敵疲之短,相機再戰。
晉陽之戰
智伯率三家之軍兵困晉陽後,襄子憑地險與人和的優勢,與敵周旋一年有餘豫讓。這年夏季智伯借山洪來臨,掘晉水汾河之壩,水灌晉陽,城中軍民\"懸釜而炊,易子而食\",晉陽雖\"民無叛意\",但群臣卻有動搖之心。就在這關鍵的時刻,襄子估計到晉陽城愈是危在旦夕,而韓、魏兩家將愈無戰心。
因為趙氏的滅亡雖在睫下,但韓、魏亦知趙氏的滅亡對他們意味著什麽。遂命家臣張孟談趁夜黑風高潛入韓、魏兩營,曉之以\"唇亡齒寒\"的利害,說服他們與趙氏結盟,趁智伯勝驕不備之機,內外夾攻消滅智氏,共分其地。最後,智伯功虧一簣。在襄子的精心策劃下,同盟反戈,腹背受敵,落了個身敗名裂,禍及九族的下場。
連自己的顱骨都淪為別人的酒器。由此,晉國四卿之爭,變為三卿鼎足之勢,趙氏則在趙襄子的領導下,力挽狂瀾,消滅了必欲滅己的智伯,壯大了自家的勢力,為後來的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參見晉陽之戰)。
心胸寬廣
智瑤失敗被殺後,他的門客豫讓欲為主報仇,意圖刺殺趙毋恤被發現,趙毋恤放過了他。豫讓又以漆塗身、吞炭為啞,趁趙毋恤過橋時欲刺殺他,趙毋恤馬驚,豫讓又被發現。趙毋恤問:\"你以前也曾效力範氏、中行氏,智瑤攻滅他們,你為什麽不為他們效死,偏偏為智瑤效力,為他刺殺我?\"豫讓說:\"範、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以眾人報之;智瑤以國士待我,我就以國士報之。\"
趙毋恤很感動,但仍命士兵包圍豫讓。豫讓請求趙毋恤把衣服給他刺殺,以致報仇之意。趙毋恤更加感動,將衣服送給他,他三次跳起刺之,隨後自殺。趙國人聽說此事,無不為豫讓落淚。
趙襄子一生共有五個兒子,他晚年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卻欲傳位於其兄伯魯的後代。因伯魯和其子趙周都去世較早,遂立伯魯之孫趙浣為太子。襄子在位33年無病而終,趙浣繼承了趙氏之尊位,並正式建立趙國,史稱趙獻侯。
宗法觀念
趙襄子還十分注意維護自己的權威。在晉陽被圍時期,群臣惶恐不安,都想尋找個人的出路,對趙襄子不怎麽恭敬,隻有高共一個人不敢失禮。勝利以後,趙襄子論功行賞,以高共為首。其實高共並沒有什麽功勞,對此有人提出異議。趙襄子說:\"方晉陽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禮,是以先之。\"在他看來,恭謹馴順的臣子比建功立業的幹將更重要,因為後者固然有用,但若沒有前者,就無法維持他自己及其家族的統治。
宗法觀念在趙襄子的頭上,比同時代的人表現得格外突出。他自己是趙簡子的庶子,被立為世子,繼承趙簡子的爵位,從宗法習慣上來說是不正常的。他的被立與太子伯魯的被廢,屬於廢嫡立庶,廢長立幼,與宗法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相悖。他一直對此事感到不安,想方設法加以補救。在他即位不久,攻滅了代國,即把太子伯魯之子封為代成君。
後來又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而把伯魯之孫立為太子,他死以後,即繼承大權,是為趙獻侯。趙襄子尊重宗法傳統的行為,固然反映著他思想中的觀念信條,而在實際上也能起到維護趙氏宗族內部團結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贏得當時人們的敬重。折疊傳位風波趙襄子因為趙簡子沒有立哥哥伯魯為繼承人,自己雖然有五個兒子,也不肯立為繼承人。他封趙伯魯的兒子於代國,稱代成君,早逝;又立其子趙浣為趙家的繼承人。
趙襄子死後,兒子趙桓子就驅逐趙浣,自立為國君,繼位一年也死了。趙家的族人說:\"趙桓子做國君本來就不是趙襄子的主意。\"大家一起殺死了趙桓子的兒子,再迎回趙浣,擁立為國君,這就是趙獻子。趙獻子生子名趙籍,就是趙烈侯。
在晉國六卿攫奪政權的殘酷鬥爭中,趙襄子注意團結內部,向外擴張,又能把握時機,轉化矛盾,敗中取勝,終於使趙氏具備了位列諸侯的勢力,成為瓜分晉國的三家之一。
趙嘉(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24):即趙桓子。華夏族,戰國初期趙襄子之弟。襄子卒,弟桓子逐趙浣而自立於代國,一年卒。
趙桓子(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24年)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領袖,原名趙嘉,為趙襄子之子(《史記》作趙襄子同母弟,為誤,今從《世本》。)。趙襄子死後趙獻子即位,趙桓子逐趙獻子自立,在位一年而卒,死後國人認為桓子之立非襄子趙毋恤本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趙浣。趙桓子趙嘉是趙襄子的幼弟。
襄子因嗣位為長兄伯魯所讓,所以不肯立自己的兒子,決心傳給伯魯的兒子,後伯魯長子早死,故傳位給伯魯的孫子趙浣。是為獻侯。趙嘉不服,逐獻侯,自立於代,一年卒(公元前424年)。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獻侯。
史上記載《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傳位與伯魯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為獻侯。襄子弟桓子逐獻侯,自立於代,一年卒。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獻侯。
趙桓子都代逐趙獻子自立,在位一年而卒,死後國人認為桓子之立非襄子趙毋恤本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趙浣,史稱趙獻侯。
趙武、趙景叔父子兩代雖殫精竭慮,奮力拚爭,其勢力還是遠遠不及範氏、中行氏。 趙景叔死後,他的兒子趙簡子承襲卿位。這個意氣奮發的年輕人,初登政壇便顯露出非凡的膽識與才華:晉頃公九年(公元前517年),他會合諸侯,護送周敬王入朝,平息了周王室的內亂;晉頃公十三年(公元前513年),他與荀寅占領汝濱,鑄造刑書於鐵鼎,公布晉國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法製的理念開始撼動\"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森嚴宗法……
不久,晉國六卿幾近瘋狂地瓜分公室的土地、人口。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各顯其能,施行改革,以圖迅速壯大,力挫群雄,奪取晉國的統治權。雄才大略的趙簡子哪裏甘居人後?政治上,他禮賢下士,擢拔英傑,重用董安於、尹鐸、周舍、史黯、竇韜諸賢,革固鼎新,奮發圖強;經濟上,他更新畝製,減輕賦稅,受到百姓擁戴;軍事上,他獎勵軍功,以功釋奴,大大激發了軍隊的戰鬥力。
邯鄲1之民,以正月之旦2獻鳩11於簡子3。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7。簡子曰:\"正旦放生,示8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12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9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10矣。\"簡子曰:\"然。\"
趙襄子(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25年),嬴姓,趙氏,名無恤(亦作\"毋恤\")。春秋末葉晉國大夫,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的趙國的創始人。諡號為\"襄子\",故史稱\"趙襄子\"。趙襄子中的\"子\"與其父趙簡子以及當時其他韓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樣,不是名字而是對大夫的敬稱。
趙鞅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和培養。他曾將訓誡之辭,書於若幹竹板上,分授諸子,要求他們認真習讀,領悟其要旨。並告訴他們三年之後要逐一考查。然而,在考查時,他的兒子們,甚至連世子伯魯,也背誦不出,以至連竹板也不知遺失何處。隻有毋恤對竹板上的訓誡背誦如流,而且始終將竹板攜藏於身,經常檢點自己。於是,趙鞅始信子卿所薦,認為毋恤為賢。
及至諸子長大成人,趙鞅又對他們進行更深的考察。有一天,他召見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符藏於常山(今大茂山即河北古恒山,在河北阜平西北境)之上,你們去尋找吧,先得者有賞。\"於是,諸子乘騎前往,尋寶符於常山。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找到寶符,隻得空手而歸。隻有毋恤說:\"我得到了寶符。\"趙鞅聞聽便讓他將情況道來。毋恤說:\"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即可歸趙所有。\"趙鞅聽罷高興異常,頓覺隻有毋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趙氏大業難得的繼承人。遂廢掉世子趙伯魯,破例立毋恤為世子。
公元前476年,趙簡子卒 ,毋恤承襲簡子晉卿之職,史稱趙襄子。
謀取代國
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因有這樣的姻親關係,在趙簡子死後,襄子到夏屋山(在今山西代縣東北),請代王相見,代王毫無戒備前來赴會。在酒宴上,襄子早已安排下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時,趁機用斟酒用的銅勺刺殺代王及其從官。代王一死,趙軍隨即興兵伐代,一舉占領代國,將其領土並入趙氏版圖。襄子之姊泣而呼天,拔下發笄自刺而死。
智伯之怨
簡子死後,晉國正卿由智伯瑤取而代之。智伯為晉國正卿後,竭力發展自家勢力,很快成為智、趙氏、韓氏、魏氏等卿大夫中,權力最大,實力最強的家族。晉出公九年(公元前466年),智伯與趙襄子一同率兵包圍鄭國京師,智伯讓襄子率先領軍攻城,襄子則用外交辭令推脫,讓智伯出兵,能言善辯的智伯此時卻憤而罵曰:\"你相貌醜陋,懦弱膽怯,趙簡子為什麽立你為繼承人?\"襄子答道:\"我想一個能夠忍辱負重的繼承人,對趙氏宗族並沒有什麽壞處罷!\"
四年之後,智伯與趙襄子再次一同討伐鄭國,智伯帶著幾分醉意向襄子灌酒,遭襄子拒絕,智伯竟將酒杯扔到襄子臉上。襄子的官兵都要求殺掉智伯以洗刷恥辱,襄子回答:\"主君之所以讓我做儲君,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重。\"權力的膨脹,助長了智伯獨吞晉國之心。
公元前455年,智伯假借晉侯之命,巧以恢複晉國霸業為由,向趙、韓、魏三卿各家索取一個萬戶之邑。韓康子、魏桓子明知這是智伯意在削弱別家,但不敢與之爭鋒,如數交出。而趙襄子卻不願俯首任智伯擺布,加之往日與智伯有隙,便非常堅決地回絕智伯使者:\"土地是先人的產業,哪能隨意送與他人?\"智伯見韓、魏兩卿拱手獻地,而趙襄子竟敢抗命,勃然大怒,加上新仇舊恨的催化,遂自己親任元帥,挾韓、魏兩家出兵攻趙。襄子隻有拚力抗擊別無他途。
但是,襄子也清醒地知道,以趙氏之力與三家對抗,眾寡懸殊,獨木難支,遂按父親臨終之囑,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南晉源鎮),以地利之險,克敵疲之短,相機再戰。
晉陽之戰
智伯率三家之軍兵困晉陽後,襄子憑地險與人和的優勢,與敵周旋一年有餘豫讓。這年夏季智伯借山洪來臨,掘晉水汾河之壩,水灌晉陽,城中軍民\"懸釜而炊,易子而食\",晉陽雖\"民無叛意\",但群臣卻有動搖之心。就在這關鍵的時刻,襄子估計到晉陽城愈是危在旦夕,而韓、魏兩家將愈無戰心。
因為趙氏的滅亡雖在睫下,但韓、魏亦知趙氏的滅亡對他們意味著什麽。遂命家臣張孟談趁夜黑風高潛入韓、魏兩營,曉之以\"唇亡齒寒\"的利害,說服他們與趙氏結盟,趁智伯勝驕不備之機,內外夾攻消滅智氏,共分其地。最後,智伯功虧一簣。在襄子的精心策劃下,同盟反戈,腹背受敵,落了個身敗名裂,禍及九族的下場。
連自己的顱骨都淪為別人的酒器。由此,晉國四卿之爭,變為三卿鼎足之勢,趙氏則在趙襄子的領導下,力挽狂瀾,消滅了必欲滅己的智伯,壯大了自家的勢力,為後來的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參見晉陽之戰)。
心胸寬廣
智瑤失敗被殺後,他的門客豫讓欲為主報仇,意圖刺殺趙毋恤被發現,趙毋恤放過了他。豫讓又以漆塗身、吞炭為啞,趁趙毋恤過橋時欲刺殺他,趙毋恤馬驚,豫讓又被發現。趙毋恤問:\"你以前也曾效力範氏、中行氏,智瑤攻滅他們,你為什麽不為他們效死,偏偏為智瑤效力,為他刺殺我?\"豫讓說:\"範、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以眾人報之;智瑤以國士待我,我就以國士報之。\"
趙毋恤很感動,但仍命士兵包圍豫讓。豫讓請求趙毋恤把衣服給他刺殺,以致報仇之意。趙毋恤更加感動,將衣服送給他,他三次跳起刺之,隨後自殺。趙國人聽說此事,無不為豫讓落淚。
趙襄子一生共有五個兒子,他晚年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卻欲傳位於其兄伯魯的後代。因伯魯和其子趙周都去世較早,遂立伯魯之孫趙浣為太子。襄子在位33年無病而終,趙浣繼承了趙氏之尊位,並正式建立趙國,史稱趙獻侯。
宗法觀念
趙襄子還十分注意維護自己的權威。在晉陽被圍時期,群臣惶恐不安,都想尋找個人的出路,對趙襄子不怎麽恭敬,隻有高共一個人不敢失禮。勝利以後,趙襄子論功行賞,以高共為首。其實高共並沒有什麽功勞,對此有人提出異議。趙襄子說:\"方晉陽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禮,是以先之。\"在他看來,恭謹馴順的臣子比建功立業的幹將更重要,因為後者固然有用,但若沒有前者,就無法維持他自己及其家族的統治。
宗法觀念在趙襄子的頭上,比同時代的人表現得格外突出。他自己是趙簡子的庶子,被立為世子,繼承趙簡子的爵位,從宗法習慣上來說是不正常的。他的被立與太子伯魯的被廢,屬於廢嫡立庶,廢長立幼,與宗法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相悖。他一直對此事感到不安,想方設法加以補救。在他即位不久,攻滅了代國,即把太子伯魯之子封為代成君。
後來又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而把伯魯之孫立為太子,他死以後,即繼承大權,是為趙獻侯。趙襄子尊重宗法傳統的行為,固然反映著他思想中的觀念信條,而在實際上也能起到維護趙氏宗族內部團結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贏得當時人們的敬重。折疊傳位風波趙襄子因為趙簡子沒有立哥哥伯魯為繼承人,自己雖然有五個兒子,也不肯立為繼承人。他封趙伯魯的兒子於代國,稱代成君,早逝;又立其子趙浣為趙家的繼承人。
趙襄子死後,兒子趙桓子就驅逐趙浣,自立為國君,繼位一年也死了。趙家的族人說:\"趙桓子做國君本來就不是趙襄子的主意。\"大家一起殺死了趙桓子的兒子,再迎回趙浣,擁立為國君,這就是趙獻子。趙獻子生子名趙籍,就是趙烈侯。
在晉國六卿攫奪政權的殘酷鬥爭中,趙襄子注意團結內部,向外擴張,又能把握時機,轉化矛盾,敗中取勝,終於使趙氏具備了位列諸侯的勢力,成為瓜分晉國的三家之一。
趙嘉(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24):即趙桓子。華夏族,戰國初期趙襄子之弟。襄子卒,弟桓子逐趙浣而自立於代國,一年卒。
趙桓子(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24年)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領袖,原名趙嘉,為趙襄子之子(《史記》作趙襄子同母弟,為誤,今從《世本》。)。趙襄子死後趙獻子即位,趙桓子逐趙獻子自立,在位一年而卒,死後國人認為桓子之立非襄子趙毋恤本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趙浣。趙桓子趙嘉是趙襄子的幼弟。
襄子因嗣位為長兄伯魯所讓,所以不肯立自己的兒子,決心傳給伯魯的兒子,後伯魯長子早死,故傳位給伯魯的孫子趙浣。是為獻侯。趙嘉不服,逐獻侯,自立於代,一年卒(公元前424年)。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獻侯。
史上記載《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傳位與伯魯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為獻侯。襄子弟桓子逐獻侯,自立於代,一年卒。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獻侯。
趙桓子都代逐趙獻子自立,在位一年而卒,死後國人認為桓子之立非襄子趙毋恤本意,乃共殺其子而複迎立趙浣,史稱趙獻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