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吉敷的問題後,所有人都默默地搖了搖頭。
“請問有哪位知道嗎?”
“估計沒人知道吧。”
看起來最年長的男子說道。
“那麽,你們知道這幢大樓的管理處電話嗎?”吉敷又問道。
“負責這幢樓的公司叫‘山田租樓’,我想應該能查到電話號碼。”
年長的男子站起身來,繞過放在房間中央的爐子,走到電話旁。他拿起電話旁包在金屬盒裏的記事本,按下開關打開蓋子。
“啊,找到了。”
說完男子念出一串電話號碼,吉敷連忙把號碼記在筆記本上。
“問問他們應該知道。”男子說。
吉敷收起筆記本道了聲謝,退回到走廊上。
下樓回到大雪紛飛的街頭,吉敷鑽進電話亭,插入電話卡,按下方才打聽到的電話號碼。電話亭裏也是一片昏暗。
在刺骨的冷空氣中,做這一連串動作讓人感覺繁雜而麻煩。一課的同事們都開始用手機了,吉敷考慮自己是否也該買一個了。
“你好,這裏是山田租樓。”
對方接起電話。吉敷報出自己的身份,說想找他們打聽一下德村律師的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對方似乎有些為難,吉敷連忙解釋說自己決不會給德村添麻煩。
雖說把對方告知的地址和電話號碼寫到了筆記本上,吉敷卻完全沒有概念。自己對當地絲毫不熟,這個地址究竟在釧路何處?吉敷先撥通了德村的電話,心裏祈禱著對方還健在。剛才他一直沒找到機會向山田租樓的人詢問德村是否還活著。
連通音響起,吉敷不知不覺地數起了鈴聲。六次、七次、八次……吉敷心中不安起來,或許德村已經過世了?即便沒有過世,也有可能不在那裏住了。不過這次電話那頭響起的並非錄音聲,至少可以斷定這個號碼是屬於德村的。
鈴音響了十聲,就在吉敷準備掛斷電話時,那頭響起一聲沙啞的“餵”。
“請問是德村先生嗎?”
對方回答說是。正如之前所預想的,是老人的聲音。
“是做律師的德村先生嗎?”
“對。”
聽到對方如此回答,吉敷趕忙報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並說自己現在就在釧路,問對方是否還記得釧路廣裏的案子。德村似乎有些耳背,他讓吉敷再說大聲一些,於是吉敷又大聲問了一遍。德村回答說當然記得。盡管說話的聲音聽來有些含混不清,但所說的內容卻條理清晰。吉敷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抓住一條像樣的線索了。
一輩子待在鄉下的律師,基本沒機會參與刑事案件,尤其是殺人案。因此德村毫不含糊地回答說自己記得很清楚。吉敷又問他當年是否曾為調查藤倉兄弟的過去而去過盛岡,老人也回答說是的。問他是否記得當時見過的友田刑警,對方也說記得。吉敷在心中暗暗歡呼。看來剛才心裏湧起的不祥預感完全錯了,當然偶爾也會有這種事發生。
聽到吉敷說有問題想請教,希望能登門拜訪之後,老人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吉敷問路怎麽走,老人說本來是有公交車的,但現在停運了,估計隻能打車了。雖然距離有點遠,但隻要說出具體地址,釧路的計程車司機應該都知道。吉敷說自己這就過去,便掛斷了電話。再次走上街頭的吉敷覺得外麵已不像剛才那麽寒冷了。
9
吉敷一邊向車站走去,一邊尋找計程車招停處。無意間發現有公交車就停在站前。吉敷趕忙走到車旁,對身穿司機製服的男子出示了一下剛才德村說的地址,問對方是否有到那裏去的車。男子伸了伸下巴,告訴吉敷這趟車就到,那裏是這趟車的終點站。於是吉敷上了車。
還沒有買傘,但吉敷並不想匆匆忙忙隨便挑一把。畢竟自己隻是個月薪不多的普通刑警,不能打車前往,最好能坐公交車去。都這個歲數了,還要為交通費精打細算,說來真讓人感到難為情。不過平日裏生活奢侈的同事們,大多背著住房貸款等各種外債。吉敷至少還未向人借過錢。
剛在座位上坐下,吉敷就發現車窗的窗框上已經積了一層雪,玻璃上也蒙著薄薄的雪霧。車裏則瀰漫著濕熱的霧氣,環繞在吉敷的脖頸周圍。雪依舊下個不停。已然全白的釧路街頭,估計還將被雪埋得更深。車子全都緩慢地行駛在路上,建築物沉浸在昏暗的黑白世界中。這樣的景色,會讓人無端感到惆悵、寂寥。
通子曾經獨自一人在這座雪白的街鎮上生活。藤倉家的三個孩子也同樣。他們的生活,原封不動地由盛岡轉移到了這裏。但當吉敷得知這一點時,已是多年之後的事了。當年具體發生了什麽,說實話,他自己都不清楚。即便到了如今,他還是不明白自己究竟了解多少。可以說,對吉敷而言,那是過去的一個時代。之後,一切都成了過去。
繞過站前的交通環島,公交車晃晃悠悠地駛向幣舞橋。右首邊就是當年通子開店的地方。如今那幢建築的窗戶上貼滿了租房信息,看不到裏麵什麽樣。雖然吉敷從未走進過店裏,但他可以想像,架子上肯定放滿了雕金作品。
通子在這裏生活得如何?吉敷試想了一番,卻完全設想不出。吉敷一直沒能當麵詢問通子。不過她那麽個性情溫柔的女子,應該是獨自安靜地生活吧。
駛過幣舞橋,巴士繼續向前。河這邊是一幢幢樓房,湊近一看,才發現它們籠罩在一片古舊的金屬色澤之中。這條街道有些年頭了,感覺和盛岡很像。吉敷閉上眼睛,油然而生一種自己身在盛岡,坐在車中身體不停晃蕩的錯覺。吉敷想一直這樣閉著眼,不再睜開。車內溫暖而幹燥,睡意漸漸襲來。之前一直睡眠不足,無聊乏味的工作接連不斷,根本沒法好好睡覺。做得越多樹敵越多,收入也不見增加,與安定的生活越來越遠。自己的人生到底是從何時起變成這副樣子的?自己為何會選擇這樣一種生活?
吉敷沉浸在黑暗中,過了很久才睜開眼睛,隻見車子已開上一片雪原。窗外隻有一片雪白,漫天飛舞的雪花不停飄落。雖然看著寒冷,卻也讓人感覺幹淨。雪似乎比之前稍稍小了些。
在公交車上晃蕩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終於到了終點。扭頭往後一看,吉敷才發現除了自己,車上隻有一位乘客。
下了車,眼前是一片陌生的空地,隻有一幢小屋孤零零地佇立著。這裏似乎是專供公交車倒車掉頭的地方,地麵上有很多淺淺的車輪印記。雪勢已經小到不用撐傘了,這一點多少能給吉敷帶來些許安慰。
寂靜。四周悄然無聲。吉敷向和自己一同下車的婦人詢問了德村家的方向,感覺說出的話都被吸入到空氣中了一般。附近連個公用電話都沒有,如果不找人幫忙,根本別想找到。
婦人的麵頰被厚厚的圍巾遮著,她指了指前麵的路,說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前麵有個村子,德村家應該就在那裏。說完,婦人邁著碎步朝相反的方向走去,吉敷也邁開了步伐。
“請問有哪位知道嗎?”
“估計沒人知道吧。”
看起來最年長的男子說道。
“那麽,你們知道這幢大樓的管理處電話嗎?”吉敷又問道。
“負責這幢樓的公司叫‘山田租樓’,我想應該能查到電話號碼。”
年長的男子站起身來,繞過放在房間中央的爐子,走到電話旁。他拿起電話旁包在金屬盒裏的記事本,按下開關打開蓋子。
“啊,找到了。”
說完男子念出一串電話號碼,吉敷連忙把號碼記在筆記本上。
“問問他們應該知道。”男子說。
吉敷收起筆記本道了聲謝,退回到走廊上。
下樓回到大雪紛飛的街頭,吉敷鑽進電話亭,插入電話卡,按下方才打聽到的電話號碼。電話亭裏也是一片昏暗。
在刺骨的冷空氣中,做這一連串動作讓人感覺繁雜而麻煩。一課的同事們都開始用手機了,吉敷考慮自己是否也該買一個了。
“你好,這裏是山田租樓。”
對方接起電話。吉敷報出自己的身份,說想找他們打聽一下德村律師的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對方似乎有些為難,吉敷連忙解釋說自己決不會給德村添麻煩。
雖說把對方告知的地址和電話號碼寫到了筆記本上,吉敷卻完全沒有概念。自己對當地絲毫不熟,這個地址究竟在釧路何處?吉敷先撥通了德村的電話,心裏祈禱著對方還健在。剛才他一直沒找到機會向山田租樓的人詢問德村是否還活著。
連通音響起,吉敷不知不覺地數起了鈴聲。六次、七次、八次……吉敷心中不安起來,或許德村已經過世了?即便沒有過世,也有可能不在那裏住了。不過這次電話那頭響起的並非錄音聲,至少可以斷定這個號碼是屬於德村的。
鈴音響了十聲,就在吉敷準備掛斷電話時,那頭響起一聲沙啞的“餵”。
“請問是德村先生嗎?”
對方回答說是。正如之前所預想的,是老人的聲音。
“是做律師的德村先生嗎?”
“對。”
聽到對方如此回答,吉敷趕忙報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並說自己現在就在釧路,問對方是否還記得釧路廣裏的案子。德村似乎有些耳背,他讓吉敷再說大聲一些,於是吉敷又大聲問了一遍。德村回答說當然記得。盡管說話的聲音聽來有些含混不清,但所說的內容卻條理清晰。吉敷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抓住一條像樣的線索了。
一輩子待在鄉下的律師,基本沒機會參與刑事案件,尤其是殺人案。因此德村毫不含糊地回答說自己記得很清楚。吉敷又問他當年是否曾為調查藤倉兄弟的過去而去過盛岡,老人也回答說是的。問他是否記得當時見過的友田刑警,對方也說記得。吉敷在心中暗暗歡呼。看來剛才心裏湧起的不祥預感完全錯了,當然偶爾也會有這種事發生。
聽到吉敷說有問題想請教,希望能登門拜訪之後,老人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吉敷問路怎麽走,老人說本來是有公交車的,但現在停運了,估計隻能打車了。雖然距離有點遠,但隻要說出具體地址,釧路的計程車司機應該都知道。吉敷說自己這就過去,便掛斷了電話。再次走上街頭的吉敷覺得外麵已不像剛才那麽寒冷了。
9
吉敷一邊向車站走去,一邊尋找計程車招停處。無意間發現有公交車就停在站前。吉敷趕忙走到車旁,對身穿司機製服的男子出示了一下剛才德村說的地址,問對方是否有到那裏去的車。男子伸了伸下巴,告訴吉敷這趟車就到,那裏是這趟車的終點站。於是吉敷上了車。
還沒有買傘,但吉敷並不想匆匆忙忙隨便挑一把。畢竟自己隻是個月薪不多的普通刑警,不能打車前往,最好能坐公交車去。都這個歲數了,還要為交通費精打細算,說來真讓人感到難為情。不過平日裏生活奢侈的同事們,大多背著住房貸款等各種外債。吉敷至少還未向人借過錢。
剛在座位上坐下,吉敷就發現車窗的窗框上已經積了一層雪,玻璃上也蒙著薄薄的雪霧。車裏則瀰漫著濕熱的霧氣,環繞在吉敷的脖頸周圍。雪依舊下個不停。已然全白的釧路街頭,估計還將被雪埋得更深。車子全都緩慢地行駛在路上,建築物沉浸在昏暗的黑白世界中。這樣的景色,會讓人無端感到惆悵、寂寥。
通子曾經獨自一人在這座雪白的街鎮上生活。藤倉家的三個孩子也同樣。他們的生活,原封不動地由盛岡轉移到了這裏。但當吉敷得知這一點時,已是多年之後的事了。當年具體發生了什麽,說實話,他自己都不清楚。即便到了如今,他還是不明白自己究竟了解多少。可以說,對吉敷而言,那是過去的一個時代。之後,一切都成了過去。
繞過站前的交通環島,公交車晃晃悠悠地駛向幣舞橋。右首邊就是當年通子開店的地方。如今那幢建築的窗戶上貼滿了租房信息,看不到裏麵什麽樣。雖然吉敷從未走進過店裏,但他可以想像,架子上肯定放滿了雕金作品。
通子在這裏生活得如何?吉敷試想了一番,卻完全設想不出。吉敷一直沒能當麵詢問通子。不過她那麽個性情溫柔的女子,應該是獨自安靜地生活吧。
駛過幣舞橋,巴士繼續向前。河這邊是一幢幢樓房,湊近一看,才發現它們籠罩在一片古舊的金屬色澤之中。這條街道有些年頭了,感覺和盛岡很像。吉敷閉上眼睛,油然而生一種自己身在盛岡,坐在車中身體不停晃蕩的錯覺。吉敷想一直這樣閉著眼,不再睜開。車內溫暖而幹燥,睡意漸漸襲來。之前一直睡眠不足,無聊乏味的工作接連不斷,根本沒法好好睡覺。做得越多樹敵越多,收入也不見增加,與安定的生活越來越遠。自己的人生到底是從何時起變成這副樣子的?自己為何會選擇這樣一種生活?
吉敷沉浸在黑暗中,過了很久才睜開眼睛,隻見車子已開上一片雪原。窗外隻有一片雪白,漫天飛舞的雪花不停飄落。雖然看著寒冷,卻也讓人感覺幹淨。雪似乎比之前稍稍小了些。
在公交車上晃蕩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終於到了終點。扭頭往後一看,吉敷才發現除了自己,車上隻有一位乘客。
下了車,眼前是一片陌生的空地,隻有一幢小屋孤零零地佇立著。這裏似乎是專供公交車倒車掉頭的地方,地麵上有很多淺淺的車輪印記。雪勢已經小到不用撐傘了,這一點多少能給吉敷帶來些許安慰。
寂靜。四周悄然無聲。吉敷向和自己一同下車的婦人詢問了德村家的方向,感覺說出的話都被吸入到空氣中了一般。附近連個公用電話都沒有,如果不找人幫忙,根本別想找到。
婦人的麵頰被厚厚的圍巾遮著,她指了指前麵的路,說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前麵有個村子,德村家應該就在那裏。說完,婦人邁著碎步朝相反的方向走去,吉敷也邁開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