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奇想·天動/異想天開 作者:[日]島田莊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是這樣嗎?那麽,是用這把手槍來殺害荒正了?但,隻知道這點也不算有多大的進展。
“弟弟泰明也持有手槍?”
“不,隻有哥哥。”
“隻是一把?”
“是的。”
“哦……”吉敷嘆口氣,改變話題,“你說過,呂氏兄弟是從庫頁島逃出來?”
“是的。”
“為什麽是庫頁島?不是從韓國嗎?”
“他們是被抓夫而強迫帶去庫頁島。”
“抓夫?”
“不錯,他們是這麽說。那是戰爭期間一種強製動員方式,以昭和十三年頒布的國家總動員法為後盾,即使是內地的日本人都不斷被送上戰場,殖民地的人民所受的遭遇當然更慘了。”
“有那樣的事嗎?”
“像你這種戰後出生的人們可能已經不知道了,可是,當時的確存在這種殘酷之事。由於有呂氏兄弟的例子,我對這件事產生關心,搜集、閱讀各種書籍和資料,發現在庫頁島,現在仍有超過四萬人以上被日本人強迫送往工作的韓國人,但是,始作俑者的日本人卻假裝沒有這回事。再怎樣是戰爭期間所為,也是不合情埋,如果不能設法彌補此一缺憾,我覺得日本沒辦法成為真正的一等國家。當然,我這麽說是有很多日本人會生氣,但,我真的是替日本本身著想。”
“呂氏兄弟是被強迫從韓國帶往庫頁島?”
“是的,對此經過,他們兄弟詳細告訴過我。那時候的情形真是令人觸目驚心,走在馬路上會無緣無故挨揍,然後被丟上卡車,用木棒打得大腿差點骨折……所謂日本政府,報章雜誌上也經常看到,在內地,有學生去看電影被圍毆,和女生單獨走在馬路上也會被圍毆,甚至警方隨便抓不良學生都可載滿兩輛卡車……但,至於所謂的不良學生,卻隻是去看一場電影罷了。然則,在國內滿嘴道德的日本政府,在朝鮮半島卻容許抓夫,真搞不明白對日本人而言,究竟何謂道德和正義?”
“能更詳細告訴我關於呂氏兄弟的過去嗎?”吉敷上身前挪。
“是的,也許一切都該怪戰爭使然也不一定。”說著,八阪喝了一口茶,沉默不語。
他看來是行事穩重型的人物,卻在談及這類話題時,語氣裏充滿狂熱。到底在戰爭期間他有過什麽樣的經驗呢?看樣子絕對是令其相當氣憤的記憶!
“但是,總不能將任何事都歸諸於戰爭。在韓國強拉民夫之事比太平演戰爭更糟,就開始,這是不可原諒的,畢竟若是戰爭中的歇斯底裏行為還能理解……”八阪的語氣逐漸淡漠了,“從朝鮮半島被抓夫、送往日本本土、南洋群島、千島群島或庫頁島的韓國人總數由於記錄已被燒毀而無法確切了解實況,但,據說有數十萬人,甚至更多。最近,日本海岸邊有日本人被北韓綁架,預備培養成間諜,事發之後舉國震驚,但是,日本在四、五十年前也在朝鮮半島於過同樣的事,而且人數更多。以呂泰永的例子,那是昭和十八年的事……在昭和十四、五年,抓夫的方式是假藉徵募勞工,可是到了昭和十八年的戰爭期間,手法就逐漸粗暴了,日本籍和韓國籍警察帶著木劍到各往家拖出男人,一旦遭抵抗,馬上以木劍打得幾乎骨折後丟上卡車。
“當時的日本籍警察是非常可怕的,此之外,同樣是由警察抓韓國婦女,號稱是徵召‘女子挺身隊’,騙說去旅館之類的地方當服務生,其實乃是送往前線當‘慰安婦’,當時的朝鮮半島就處於這樣的時代……我在前線也抱過‘慰安婦’,現在回想起來,根本是在做蠢事。
“呂泰永是想去親戚家,走在夜路時,碰到載著日本籍警察和韓國籍翻譯員的卡車,馬上被痛毆一頓後丟上卡車。他挨揍的地點是慶尚北道的大邱市,旋即被帶至大邱市警局,在警局中庭過了一夜後,母親和弟弟泰明不知自哪裏得到消息,帶著換洗衣物趕來探望,警察向其家人說明,他們這些被抓的人要至日本服勞役,契約期間兩年,不過可領取高酬勞,能有二千圓的積蓄。到了出發之際,泰明拗哭不舍,終於跟哥哥一起同行。
“接下來輾轉搭乘火車和船來到下關,然後人和馬匹同樣被關在貨運列車內,被送至北海道。列車上,甚至到了北海道之後,他們遭受嚴密監視,完全無法逃走。就這樣,他們被送往庫頁島,在庫頁島的留多加郡幌內保建造軍用機場。僅僅這個地方就行兩千幾百位韓國人做工,盡管很多人不會講日本話,卻嚴禁講韓語,完全聽日本話的編號行動,一旦叫到編號而未馬上答應,號稱教官的日本人立刻一拳揮過來,有時還以十字鎬柄重毆腰臀。
“開始做工後,情形與在列車上或朝鮮半島所聽到的截然不同,本來是說每天能吃五合(棒槌學堂註:約o.9公升)的飯,但,實際數量要少得多,而且一半以上是大豆,還摻入米糠,而且一天采兩班輪流製,每大工作十二小時,就算向教官報告發燒或肚子疼,反而被怒斥為裝病而挨揍。
“揍人的工具是十字鎬柄或木劍、皮帶,甚至燒紅的火鉗子,日本人藉此刑罰取樂。而且,本來講好日薪五圓,但是一個月後接獲通知,薪水是兩圓五十錢,有人表示抗議時,立刻被狠毆一頓,表示必須扣掉前來這兒的旅費。這兩圓五十錢又扣掉八十錢的夥食費,以及質科差勁的手套、護腕等的費用,幾乎所剩無幾。
“泰永的身材比別人瘦小,這種勞動對他是嚴重負擔,弟弟泰明就是擔心這點才跟來。泰明身材高大,又正值十幾歲的體力充沛年齡,經常拚命的幫忙哥哥。
“這年十月,機場完工了,大夥兒本來以為可以回國,卻又被送至更北方的川上煤礦,這兒的生活狀況更糟糕,宛如往在集中營一般,很多人費盡心機的逃走,雖然也有較幸運者抵達北海道,不過大部分都被抓回,飽受毒打之後,以身體虛弱已經無用為理由和死者一起被掩埋。其他還有很多,反正,是極端悲慘……呂泰明因沒食物可吃,撿日本人丟棄的剩飯食用,結果吃壞肚子,又挨了一頓狠毆,差點死掉。不過,在這種時候,兄弟倆能在一起相互援助,已經算是幸運了。
“不久,昭和二十年日本敗戰了。但,韓國人未獲告知,等日本人在一夜之間撤退回內地,他們才知道,可是已經連薪水都拿不到了。呂氏兄弟的同伴之中,有十幾個人被日本人監禁在拘留所,因為怕被報復,全都遭日本人槍決,而且為了掩減證據,一把火燒掉拘留所。
“由於時局危險,呂泰永設法弄到一把左輪手槍隨身攜帶,以便危險之際用來護身。在川上煤礦約兩千名同伴都一心一意地想離開這處活地獄,可是呂氏兄弟卻與病弱者、老人混在一起,一方麵是他們身上沒錢,另一方麵則是判斷,如果未留在應置身之地,很可能無法掌握撤離的時機。
“但,有撤離機會的隻有日本人!蘇聯軍來了,呂氏兄弟拿到臨時頒發的身分證件後,被要求在此地建造韓國人的學校,同時於村落和町鎮入口設柵欄,如果沒有通行證,根本無法離村外一步。
“弟弟泰明也持有手槍?”
“不,隻有哥哥。”
“隻是一把?”
“是的。”
“哦……”吉敷嘆口氣,改變話題,“你說過,呂氏兄弟是從庫頁島逃出來?”
“是的。”
“為什麽是庫頁島?不是從韓國嗎?”
“他們是被抓夫而強迫帶去庫頁島。”
“抓夫?”
“不錯,他們是這麽說。那是戰爭期間一種強製動員方式,以昭和十三年頒布的國家總動員法為後盾,即使是內地的日本人都不斷被送上戰場,殖民地的人民所受的遭遇當然更慘了。”
“有那樣的事嗎?”
“像你這種戰後出生的人們可能已經不知道了,可是,當時的確存在這種殘酷之事。由於有呂氏兄弟的例子,我對這件事產生關心,搜集、閱讀各種書籍和資料,發現在庫頁島,現在仍有超過四萬人以上被日本人強迫送往工作的韓國人,但是,始作俑者的日本人卻假裝沒有這回事。再怎樣是戰爭期間所為,也是不合情埋,如果不能設法彌補此一缺憾,我覺得日本沒辦法成為真正的一等國家。當然,我這麽說是有很多日本人會生氣,但,我真的是替日本本身著想。”
“呂氏兄弟是被強迫從韓國帶往庫頁島?”
“是的,對此經過,他們兄弟詳細告訴過我。那時候的情形真是令人觸目驚心,走在馬路上會無緣無故挨揍,然後被丟上卡車,用木棒打得大腿差點骨折……所謂日本政府,報章雜誌上也經常看到,在內地,有學生去看電影被圍毆,和女生單獨走在馬路上也會被圍毆,甚至警方隨便抓不良學生都可載滿兩輛卡車……但,至於所謂的不良學生,卻隻是去看一場電影罷了。然則,在國內滿嘴道德的日本政府,在朝鮮半島卻容許抓夫,真搞不明白對日本人而言,究竟何謂道德和正義?”
“能更詳細告訴我關於呂氏兄弟的過去嗎?”吉敷上身前挪。
“是的,也許一切都該怪戰爭使然也不一定。”說著,八阪喝了一口茶,沉默不語。
他看來是行事穩重型的人物,卻在談及這類話題時,語氣裏充滿狂熱。到底在戰爭期間他有過什麽樣的經驗呢?看樣子絕對是令其相當氣憤的記憶!
“但是,總不能將任何事都歸諸於戰爭。在韓國強拉民夫之事比太平演戰爭更糟,就開始,這是不可原諒的,畢竟若是戰爭中的歇斯底裏行為還能理解……”八阪的語氣逐漸淡漠了,“從朝鮮半島被抓夫、送往日本本土、南洋群島、千島群島或庫頁島的韓國人總數由於記錄已被燒毀而無法確切了解實況,但,據說有數十萬人,甚至更多。最近,日本海岸邊有日本人被北韓綁架,預備培養成間諜,事發之後舉國震驚,但是,日本在四、五十年前也在朝鮮半島於過同樣的事,而且人數更多。以呂泰永的例子,那是昭和十八年的事……在昭和十四、五年,抓夫的方式是假藉徵募勞工,可是到了昭和十八年的戰爭期間,手法就逐漸粗暴了,日本籍和韓國籍警察帶著木劍到各往家拖出男人,一旦遭抵抗,馬上以木劍打得幾乎骨折後丟上卡車。
“當時的日本籍警察是非常可怕的,此之外,同樣是由警察抓韓國婦女,號稱是徵召‘女子挺身隊’,騙說去旅館之類的地方當服務生,其實乃是送往前線當‘慰安婦’,當時的朝鮮半島就處於這樣的時代……我在前線也抱過‘慰安婦’,現在回想起來,根本是在做蠢事。
“呂泰永是想去親戚家,走在夜路時,碰到載著日本籍警察和韓國籍翻譯員的卡車,馬上被痛毆一頓後丟上卡車。他挨揍的地點是慶尚北道的大邱市,旋即被帶至大邱市警局,在警局中庭過了一夜後,母親和弟弟泰明不知自哪裏得到消息,帶著換洗衣物趕來探望,警察向其家人說明,他們這些被抓的人要至日本服勞役,契約期間兩年,不過可領取高酬勞,能有二千圓的積蓄。到了出發之際,泰明拗哭不舍,終於跟哥哥一起同行。
“接下來輾轉搭乘火車和船來到下關,然後人和馬匹同樣被關在貨運列車內,被送至北海道。列車上,甚至到了北海道之後,他們遭受嚴密監視,完全無法逃走。就這樣,他們被送往庫頁島,在庫頁島的留多加郡幌內保建造軍用機場。僅僅這個地方就行兩千幾百位韓國人做工,盡管很多人不會講日本話,卻嚴禁講韓語,完全聽日本話的編號行動,一旦叫到編號而未馬上答應,號稱教官的日本人立刻一拳揮過來,有時還以十字鎬柄重毆腰臀。
“開始做工後,情形與在列車上或朝鮮半島所聽到的截然不同,本來是說每天能吃五合(棒槌學堂註:約o.9公升)的飯,但,實際數量要少得多,而且一半以上是大豆,還摻入米糠,而且一天采兩班輪流製,每大工作十二小時,就算向教官報告發燒或肚子疼,反而被怒斥為裝病而挨揍。
“揍人的工具是十字鎬柄或木劍、皮帶,甚至燒紅的火鉗子,日本人藉此刑罰取樂。而且,本來講好日薪五圓,但是一個月後接獲通知,薪水是兩圓五十錢,有人表示抗議時,立刻被狠毆一頓,表示必須扣掉前來這兒的旅費。這兩圓五十錢又扣掉八十錢的夥食費,以及質科差勁的手套、護腕等的費用,幾乎所剩無幾。
“泰永的身材比別人瘦小,這種勞動對他是嚴重負擔,弟弟泰明就是擔心這點才跟來。泰明身材高大,又正值十幾歲的體力充沛年齡,經常拚命的幫忙哥哥。
“這年十月,機場完工了,大夥兒本來以為可以回國,卻又被送至更北方的川上煤礦,這兒的生活狀況更糟糕,宛如往在集中營一般,很多人費盡心機的逃走,雖然也有較幸運者抵達北海道,不過大部分都被抓回,飽受毒打之後,以身體虛弱已經無用為理由和死者一起被掩埋。其他還有很多,反正,是極端悲慘……呂泰明因沒食物可吃,撿日本人丟棄的剩飯食用,結果吃壞肚子,又挨了一頓狠毆,差點死掉。不過,在這種時候,兄弟倆能在一起相互援助,已經算是幸運了。
“不久,昭和二十年日本敗戰了。但,韓國人未獲告知,等日本人在一夜之間撤退回內地,他們才知道,可是已經連薪水都拿不到了。呂氏兄弟的同伴之中,有十幾個人被日本人監禁在拘留所,因為怕被報復,全都遭日本人槍決,而且為了掩減證據,一把火燒掉拘留所。
“由於時局危險,呂泰永設法弄到一把左輪手槍隨身攜帶,以便危險之際用來護身。在川上煤礦約兩千名同伴都一心一意地想離開這處活地獄,可是呂氏兄弟卻與病弱者、老人混在一起,一方麵是他們身上沒錢,另一方麵則是判斷,如果未留在應置身之地,很可能無法掌握撤離的時機。
“但,有撤離機會的隻有日本人!蘇聯軍來了,呂氏兄弟拿到臨時頒發的身分證件後,被要求在此地建造韓國人的學校,同時於村落和町鎮入口設柵欄,如果沒有通行證,根本無法離村外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