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奇想·天動/異想天開 作者:[日]島田莊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丁約莫多遠?”
“所謂的一丁應該是一百多公尺吧!因此是一公裏左右。”
中村過了斑馬線,立刻在大馬路右轉。
夕陽更斜,填滿車道的車輛亮起了黃色霧燈。
“車聲真吵!引擎和喇叭聲讓人聽不見彼此講話的聲音。以前走在田園正中央的水池道路上,在像此刻這樣的夕暮中邊聽鳥啼邊走向吉原的風雅,如今連想像都沒辦法了。
“對了,在江戶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出版社篤屋就在這吉原大門的前方。
“前麵北邊,也就是現在的南千住五丁目,又和玲之森齊名的江戶兩大刑場之一的小家原。在將罪犯斬首後,習慣上會把頭顱和記有罪狀的牌子曝曬三天兩夜。所以對當時的江戶百姓而言,神田川以北一帶乃是奇妙世界,尋芳冶遊和刑犯慘死的印象並存。
“淺草的淺草寺境內經常成為身份不明的死者或倒斃路旁的屍體放置的場所,同時,若有人行蹤不明,其親戚也會來淺草寺詢問。因此,從淺草至其背後千住、吉原一帶,在江戶時代就成為這樣的死亡空間。
“對了,在這邊往左,應該能見到被填埋的水池遺蹟才對。”
中村穿行於停車場的車輛之間,來到隔開左側兩棟建築物的小路上。這裏有一片狹長形的公園一直朝隅田川方向延伸,公園裏有溜滑梯、鞦韆、爬欄和植栽等等。
“你看,這就是山穀的遺蹟,填滿後變成這座公園,因此形狀狹長猶如走廊,而且呈直線狀。在江戶時代,竹筏或舟船可能駛至這兒。”
“尋芳客也搭竹筏嗎?”
“不,竹筏隻是一般百姓使用的交通工具,會上吉原冶遊的富人不可能利用那種東西,一定都是舟船,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遊舫。舫上有座席,很寬敞,可以飲酒作樂,也可以找藝妓表演,似乎能夠載幾十人之多。”中村一麵說明,一麵穿行於直線狀狹長公園內的遊戲器材間。
“要搭船來到吉原,究竟需要花多少錢呢?”吉敷問。
“這並無所謂的上限。煙花界是講究花錢的世界,首先,到租船場要付給老闆、船夫,甚至小夥計一筆錢;進入茶館召花魁同樣要付錢,而花魁的隨從人員包括有稱之為番頭新造的經理,振袖新造的雛妓兩、三人,‘禿’的候補妓女,年約七、八歲的女孩兩人,再加上妓院保鏢兩、三人,負責監視的老太婆一人,浩浩蕩蕩地形成花魁道中的遊行行列,更是所費不貲。
“等酒宴開始時,這些人都陪花魁入座……而,並不是這樣就結束了,還必須找藝妓來表演,兩人一組的藝妓叫了兩、三組,再加上樂師兩、三人。這麽龐大的人數,每個人都還得給錢,酒宴料理也得付錢。全部加在一起,最少得花掉二十兩,多的話五十、一百兩都不算什麽。”
“一兩的話,以現在幣值大約多少?”
“這就很難估算了!若考慮及現在日元升值的因素,我想約值十萬圓吧!”中村微笑地說。
“十萬圓?”
“沒錯,一兩是四千文,一文等於二十五圓,當時一碗麵是十六文,現在則是一碗四百圓,應該不會錯。對了,當時在街頭流鶯才索價十六文,若和吉原紅牌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但,一兩若為十萬圓,二十兩就是兩百萬圓,一百兩就是一千萬圓了。”吉敷膛目。
“是的,所以在吉原找紅牌冶遊的事和我們一般想像的召妓完全不同,以那樣來解釋也不符合效率。”
“那又該如何解釋?”
“幕後支持者,也就是說想要維持吉原文化幕後支持者的感覺。”
“啊,幕後支持者……”
“吉原雖是風化區,但是如今仔細回想,它也絕對是一種文化。在江戶這個封建時代,能讀會寫,也會和歌的女人,不是武家子女,就隻有吉原的花魁了。何況花魁又是能歌善舞,兼帶領江戶的流行風潮,想維持這樣能幹的女人世界,一定需要龐大金錢,如果無幕後支持者出錢,根本不可能做到。”
“原來如此。”
“剛剛我也說過,那些花魁就如現在的吉永小百合或岩下誌麻一般,依不同的看法,她們已算是時代的大明星……在幕府末年,來到淺草的外國使節見到屬於聖域的淺草寺大殿牆上掛著吉原的娼妓肖像,都大為震驚呢!”
“哦?”
“當然,在西方國家,可能不會在教堂牆上以娼妓肖像畫裝飾吧?但,吉原的大明星卻已經不能算是娼妓了,她們是時代的文化分子。是時代的象徵。因此,依我的看法,她們之所以委身於男人,應該解釋為對於幕後支持者投資的感激。”
“那麽,浮葉屋的源田……”
“嗯,應該具有吉原文化的傳統掛念吧!每一種文化背後都有幕後支持者,西方文化也相同。”
兩人並肩繼續住前走,不久,如走廊般直線的公園忽然變寬,也變漂亮了。地麵鋪著石板,假山水池裏有薄薄一層水,水邊更有嶄新的水車小屋。
“這是新近落成的公園。大河已快到了,你看,那就是江戶街,對麵可見到台東體育館。
如中村所言,越過車道後,是一片植栽形成的河畔公園——隅田公園。
“啊,居然是通住這兒嗎?我今天和小穀來這兒查訪過哩!”
遠方,約莫櫻樹所在的位置,仍傳來醉客們的大合唱。
“春天的氣息使人瘋狂。”中村喃喃說道。
吉敷深覺似聽到奇妙的暗喻!
山穀倔在昔日注入大河處有座巨大水門,吉敷隱約能感受到流水氣息和櫻花香混合的春日芬芳。
兩人穿過植栽,走至能俯瞰大河水麵的位置。
能夠見到河麵,但是因位於很高的堤防上,感覺上河麵很低。沒有船影,但,若是住昔的江戶,河麵上一定有很多竹筏、舟船和白帆船吧!
“來吉原尋芳的客人是依據我們剛才走過的路線搭船而下,在此右轉後,回淺草橋的租船場。”
“一定是很愉快的旅程吧!”吉敷並非迎合中村的心情,很自然地說。
中村頻頻頜首:“我是這樣覺得,但現在已成為永遠無法達成的憧憬了……這條大河,左邊有千住大橋,右邊有淺草橋一帶著名的兩國橋,是出名的投河自殺勝地……此外,到這裏為止,卻沒有官方建造的橋樑。”
“啊,是嗎?櫻橋當然不是,可是這問橋、廄橋和吾妻橋之類……”
“不,隻有吾妻橋是老百姓建造的。問題是,江戶時代的橋樑隻有吾妻橋、兩國橋和再過去的永代橋,所以,連白帆船都能駛至這附近。”
“嗯,在江戶時代,這一帶想必是個好地方……”
“不,河對岸的這邊是不祥之地,或許應該說,這條大河對岸的兩國回向院周邊地帶乃是妓院和死人的歡樂地。不過在當時,人們都能習性掌握好與壞的分際,也就是說,所謂的江戶文化本來就是邪惡文化,不管吉原、浮世繪、艷笑落語或歌舞伎,其本質皆脫離不了‘性’的欲望,因此當時的人們經常會感到有狼狽心理,也會自我收斂,非常容易管理。”
“所謂的一丁應該是一百多公尺吧!因此是一公裏左右。”
中村過了斑馬線,立刻在大馬路右轉。
夕陽更斜,填滿車道的車輛亮起了黃色霧燈。
“車聲真吵!引擎和喇叭聲讓人聽不見彼此講話的聲音。以前走在田園正中央的水池道路上,在像此刻這樣的夕暮中邊聽鳥啼邊走向吉原的風雅,如今連想像都沒辦法了。
“對了,在江戶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出版社篤屋就在這吉原大門的前方。
“前麵北邊,也就是現在的南千住五丁目,又和玲之森齊名的江戶兩大刑場之一的小家原。在將罪犯斬首後,習慣上會把頭顱和記有罪狀的牌子曝曬三天兩夜。所以對當時的江戶百姓而言,神田川以北一帶乃是奇妙世界,尋芳冶遊和刑犯慘死的印象並存。
“淺草的淺草寺境內經常成為身份不明的死者或倒斃路旁的屍體放置的場所,同時,若有人行蹤不明,其親戚也會來淺草寺詢問。因此,從淺草至其背後千住、吉原一帶,在江戶時代就成為這樣的死亡空間。
“對了,在這邊往左,應該能見到被填埋的水池遺蹟才對。”
中村穿行於停車場的車輛之間,來到隔開左側兩棟建築物的小路上。這裏有一片狹長形的公園一直朝隅田川方向延伸,公園裏有溜滑梯、鞦韆、爬欄和植栽等等。
“你看,這就是山穀的遺蹟,填滿後變成這座公園,因此形狀狹長猶如走廊,而且呈直線狀。在江戶時代,竹筏或舟船可能駛至這兒。”
“尋芳客也搭竹筏嗎?”
“不,竹筏隻是一般百姓使用的交通工具,會上吉原冶遊的富人不可能利用那種東西,一定都是舟船,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遊舫。舫上有座席,很寬敞,可以飲酒作樂,也可以找藝妓表演,似乎能夠載幾十人之多。”中村一麵說明,一麵穿行於直線狀狹長公園內的遊戲器材間。
“要搭船來到吉原,究竟需要花多少錢呢?”吉敷問。
“這並無所謂的上限。煙花界是講究花錢的世界,首先,到租船場要付給老闆、船夫,甚至小夥計一筆錢;進入茶館召花魁同樣要付錢,而花魁的隨從人員包括有稱之為番頭新造的經理,振袖新造的雛妓兩、三人,‘禿’的候補妓女,年約七、八歲的女孩兩人,再加上妓院保鏢兩、三人,負責監視的老太婆一人,浩浩蕩蕩地形成花魁道中的遊行行列,更是所費不貲。
“等酒宴開始時,這些人都陪花魁入座……而,並不是這樣就結束了,還必須找藝妓來表演,兩人一組的藝妓叫了兩、三組,再加上樂師兩、三人。這麽龐大的人數,每個人都還得給錢,酒宴料理也得付錢。全部加在一起,最少得花掉二十兩,多的話五十、一百兩都不算什麽。”
“一兩的話,以現在幣值大約多少?”
“這就很難估算了!若考慮及現在日元升值的因素,我想約值十萬圓吧!”中村微笑地說。
“十萬圓?”
“沒錯,一兩是四千文,一文等於二十五圓,當時一碗麵是十六文,現在則是一碗四百圓,應該不會錯。對了,當時在街頭流鶯才索價十六文,若和吉原紅牌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但,一兩若為十萬圓,二十兩就是兩百萬圓,一百兩就是一千萬圓了。”吉敷膛目。
“是的,所以在吉原找紅牌冶遊的事和我們一般想像的召妓完全不同,以那樣來解釋也不符合效率。”
“那又該如何解釋?”
“幕後支持者,也就是說想要維持吉原文化幕後支持者的感覺。”
“啊,幕後支持者……”
“吉原雖是風化區,但是如今仔細回想,它也絕對是一種文化。在江戶這個封建時代,能讀會寫,也會和歌的女人,不是武家子女,就隻有吉原的花魁了。何況花魁又是能歌善舞,兼帶領江戶的流行風潮,想維持這樣能幹的女人世界,一定需要龐大金錢,如果無幕後支持者出錢,根本不可能做到。”
“原來如此。”
“剛剛我也說過,那些花魁就如現在的吉永小百合或岩下誌麻一般,依不同的看法,她們已算是時代的大明星……在幕府末年,來到淺草的外國使節見到屬於聖域的淺草寺大殿牆上掛著吉原的娼妓肖像,都大為震驚呢!”
“哦?”
“當然,在西方國家,可能不會在教堂牆上以娼妓肖像畫裝飾吧?但,吉原的大明星卻已經不能算是娼妓了,她們是時代的文化分子。是時代的象徵。因此,依我的看法,她們之所以委身於男人,應該解釋為對於幕後支持者投資的感激。”
“那麽,浮葉屋的源田……”
“嗯,應該具有吉原文化的傳統掛念吧!每一種文化背後都有幕後支持者,西方文化也相同。”
兩人並肩繼續住前走,不久,如走廊般直線的公園忽然變寬,也變漂亮了。地麵鋪著石板,假山水池裏有薄薄一層水,水邊更有嶄新的水車小屋。
“這是新近落成的公園。大河已快到了,你看,那就是江戶街,對麵可見到台東體育館。
如中村所言,越過車道後,是一片植栽形成的河畔公園——隅田公園。
“啊,居然是通住這兒嗎?我今天和小穀來這兒查訪過哩!”
遠方,約莫櫻樹所在的位置,仍傳來醉客們的大合唱。
“春天的氣息使人瘋狂。”中村喃喃說道。
吉敷深覺似聽到奇妙的暗喻!
山穀倔在昔日注入大河處有座巨大水門,吉敷隱約能感受到流水氣息和櫻花香混合的春日芬芳。
兩人穿過植栽,走至能俯瞰大河水麵的位置。
能夠見到河麵,但是因位於很高的堤防上,感覺上河麵很低。沒有船影,但,若是住昔的江戶,河麵上一定有很多竹筏、舟船和白帆船吧!
“來吉原尋芳的客人是依據我們剛才走過的路線搭船而下,在此右轉後,回淺草橋的租船場。”
“一定是很愉快的旅程吧!”吉敷並非迎合中村的心情,很自然地說。
中村頻頻頜首:“我是這樣覺得,但現在已成為永遠無法達成的憧憬了……這條大河,左邊有千住大橋,右邊有淺草橋一帶著名的兩國橋,是出名的投河自殺勝地……此外,到這裏為止,卻沒有官方建造的橋樑。”
“啊,是嗎?櫻橋當然不是,可是這問橋、廄橋和吾妻橋之類……”
“不,隻有吾妻橋是老百姓建造的。問題是,江戶時代的橋樑隻有吾妻橋、兩國橋和再過去的永代橋,所以,連白帆船都能駛至這附近。”
“嗯,在江戶時代,這一帶想必是個好地方……”
“不,河對岸的這邊是不祥之地,或許應該說,這條大河對岸的兩國回向院周邊地帶乃是妓院和死人的歡樂地。不過在當時,人們都能習性掌握好與壞的分際,也就是說,所謂的江戶文化本來就是邪惡文化,不管吉原、浮世繪、艷笑落語或歌舞伎,其本質皆脫離不了‘性’的欲望,因此當時的人們經常會感到有狼狽心理,也會自我收斂,非常容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