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後,也就是大正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討厭上學的睦雄,一定得去上學了,隨著入學日期越來越近,睦雄的膽怯也越來越嚴重,伊根覺得非常心疼。但其實睦雄入學之後,和其他的孩子並沒有很大的差異。睦雄本身也很驚訝,他到學校一看,發現並不是全都是壞孩子,和他一樣老實的孩子也很多。


    感到安心的睦雄,從此以後就和其他孩子一樣,每天都去上學。本來以為睦雄問題很嚴重的學校,還有區公所的學務組人員,都放下心中的一塊石頭了。


    不僅如此,非常內向的睦雄一心向學,他的表現更勝於其他學生,成績非常優秀。根據當時的紀錄,十分是滿分,睦雄的生活與倫理九分、國語九分、算數十分、美術八分、音樂八分、體操八分、操行中等,所以在班上排名是第二名。


    當時的級任老師藤田萱子的評語是:“順從、聽話,是班上的模範兒童。學業成績優,在教室內會照顧其他同學,是個好學生。”老師對他的評價非常高。但好像也有評語說:“身體不好,常因感冒而缺席。”一年級時,睦雄總共缺席七十二天。睦雄就是那種班上很常見的學生,身體雖然不好,但是表現優異,完全符合優等生的資格。


    隻是,他的缺席並不全都是因為生病或發生意外,在學籍簿上有紀錄:“祖母伊根因為隻有一個男孫,所以很寶貝,外麵隻要有一點風雨,就不讓他上學。”所以,不願意讓睦雄離開身邊的孤獨伊根,隻要找到一點點理由,就會幫孫子請假。


    放暑假對伊根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但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她就一下子變得很哀傷,會以睦雄得了疝氣為藉口,讓他請長假。即使這樣,睦雄的成績還是很好。


    睦雄升上二年級之後,成績還是很優異,缺勤的天數也減少了。內向的睦雄終於交到了朋友,還會去朋友家玩。當時貝繁的農家,副業多半是養蠶,蠶要吃很多桑葉,所以他們會種桑樹。而去摘桑樹枝,就是小孩們的工作,摘下來的樹枝則會被當成劍。所以孩子們就一邊工作,一邊拿著“劍”打打殺殺。


    幫大人工作除了可以獲得零用錢和食物,這個打鬥遊戲也很有趣,所以睦雄會去同學家幫忙,因為睦雄家沒有養蠶,也沒有種桑樹。


    但是,伊根不喜歡睦雄去。據說打鬥遊戲很危險,有一天,睦雄玩打鬥遊戲時,左眼上方被戳到,流了一點血,當他哭著回家時,伊根氣得火冒三丈,立刻衝到那個小孩家去。


    一進人家家門,伊根就扯著嗓門大叫。


    “睦雄可是都井家的寶貝命根子!你們把他弄瞎了怎麽辦!大人不在家嗎?別開玩笑了!下次再發生這種事給我試試看,我可不是好惹的!”


    伊根平常是很沉穩又客氣的女人,沒有聲音到幾乎讓人忘了她的存在。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如此大發雷霆,對方都會嚇得呆若木雞。這個事件後來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一直在村子裏流傳著。對伊根來說,睦雄比她的性命還重要。


    3


    升上三年級後,睦雄當了班長,這表示,他缺勤的天數又減少了。這個時候,他的個性還是一樣內向安靜,但是他的身體很明顯變好了。


    當他被任命為班長時,在教室內並未表現出特別高興的樣子,但是,一走出校門便雀躍不已。他說:“我要趕快去告訴奶奶。”一裏多的路,他像飛的一樣沖回了家。


    伊根一開始還不相信睦雄所說的話,但是當睦雄拿任命狀給她看之後,她便拿著任命狀到附近炫耀。“我孫子是神童,總有一天他會變成舉世聞名的偉人。”伊根這樣說道。


    他的姊姊在學校聽到這消息之後,也是一路跑回家,就好像是自己當班長一樣高興。她這樣說:“睦雄真的很聰明,現在開始,姊姊要請睦雄教我念書了。”


    這一年是大正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同時也是昭和元年,在千葉縣發生了一些不容輕忽的大案子。後來,還發生了一件稱為“鬼熊事件”的大案子。這些案子的相關資料,或許就形成了後來的“都井睦雄事件”的遠因。


    在千葉縣香取郡,以駕駛貨運馬車為業的岩淵熊次郎,當時三十五歲,雖然已經有老婆,但還有一個從事特種行業的情婦,叫做阿惠。他因為知道阿惠移情別戀而勃然大怒,要求阿惠回到他身邊,但是遭到拒絕。於是,熊次郎就用木柴將阿惠打死,再去慫恿阿惠和他分手的那個男人家放火,然後逃到附近的山中。


    轄區警察除了增加員警支援外,還取得村裏的消防隊員協助,進行大規模搜山。報紙稱岩淵為鬼熊,一連好幾天做出聳人聽聞的報導。在這段期間,鬼熊曾伺機下山,有村人同情他給他飯吃,然後他再逃回山中。最後,他把發現他的兩名警察給殺死了。


    從村人的反應來看,他絕對沒有被世人憎恨,他也的確有令人同情的地方,而且,當時的警察常以暴力恐嚇市民,對政府官員阿諛奉承,貪汙腐敗已是公然的秘密,所以大家心裏都暗暗為鬼熊喝采。在搜山的時候,東京《日日新聞》的記者還和他見麵,因為將他的發言報導出來,鬼熊竟然一下子變成了時代的英雄。


    盡管警方大規模搜山,而鬼熊因為得到市民的援助,所以逃亡了四十九天。但是,他認為自己最後還是逃不了的,所以就在九月三十日天亮時,喝下番木鱉鹼,再用剃刀割喉自殺。


    在他死後,“鬼熊事件”立刻被拍成電影,選被做成歌曲傳唱。因為當時的日本警察都是暴力相向,所以違抗警察比現在更能引起一般民眾的共鳴,這一點對睦雄事件的推論,或許也很重要。


    睦雄對於鬼熊事件的感想,後來從他姊姊美佐子口中也可略知一二。


    當時的報紙照例拍下了鬼熊的妻子和兒女在自家庭院中哭泣的相片,然後予以報導。聽說,當時十歲的睦雄看了以後,便問伊根這是什麽。伊根就讀相片下麵的說明給睦雄聽,然後說出一般人的感受:“爸爸不在了,好可憐喔!”睦雄卻回答說:“但是媽媽還在,總勝過我吧!”美佐子在一旁全都看在眼裏,睦雄當時的表情並沒有什麽特殊的變化。


    從那個時候開始,睦雄就愛看一本叫做《少年俱樂部》的雜誌。據說,睦雄常說隻要有書就好,其他我什麽都不要。即使去廟會,他對玩具、零食也全都不感興趣,隻想要擺在蓆子上過期的少年雜誌。睦雄看書的速度非常快,新出刊的雜誌,剛買回來沒多久就看完了,他還會去拿姊姊看不到一半的《少女俱樂部》來看,常常也是一下就看完了。


    當時的《少年俱樂部》出版了很多小說,內容都不遜於大人看的小說,雖然漢字旁邊都有標識假名,但是當時的漢字並未被規範,小孩子看小說應該會很辛苦,不過,睦雄對印刷品和小說的適應力,明顯比一般孩子好。


    昭和二年(戲院一九二七年)睦雄升上了小學四年級,這一年,他缺勤的天數又增加了,但是班長的職位並未被解除。此時的級任老師對睦雄的評語是:“個性質樸,沉著,不夠開朗,陰沉。健康方麵,因為頭痛常缺席,所以不喜歡體操、運動等,學業成績方麵,特別是智能科學非常出色,能正確記臆。動作雖正確但不敏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臥亭殺人事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島田莊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島田莊司並收藏龍臥亭殺人事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