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小孩的拍球兒歌?……”
“對,歌詞的內容主要是在講墮胎,所以也叫做‘墮胎歌’,聽說以前在日本的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歌曲。但這裏在昭和時期之前,都一直保存得很完整,對民俗學而言,是非常罕見和珍貴的,身為本地人的我,卻不覺得高興……”
“以前的人,常會殺死自己的小孩嗎?”
“好像是這樣,以前村子裏沒有婦產科醫生,隻有產婆。昭和時期以後,殺死自己小孩的風氣就很盛,但是聽說其實這種事從以前就很常見,而且周遭的人都心知肚明。所以,碰到殺死自己孩子回來的人,如果問她:‘你的孩子呢?’她們通常會回答:‘去撿蜆仔了。’聽說是這樣的。所以應該是真的吧!”
“據我了解,鄉下地方殺死自己小孩的習俗,是為了減少家裏吃飯的人數……”
“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我不認為隻有這樣。因為和別的男人私通,所以當自己知道這個孩子可能是別人的,便將這個孩子殺死,這應該才是令人感到意外的真相吧!”
我又啞口無言了。因為,這是站在我從未思考過的角度,去解釋殺死自己小孩這件事,我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知識已經被瓦解。
“但是,女性覺得如何呢?沒有比這個更令人困擾的……”
“應該有和育子女士相同的例子吧!”上山笑了。
“這麽說育子女士不算特別羅……”
“不,也不是這麽說。應該是老夫老妻之間,為了尋求刺激吧!當然也有女的挑選男的,其實我國從江戶時期以後,這種事情就蔚為風潮,很稀鬆平常。”
“啊?是這樣嗎?”
“江戶的黃表紙6裏麵,就常出現換妻。還有,浮世繪你知道嗎?大部分都是春宮畫,就是現在的色情書刊,所謂的浮世繪,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這個。我國的庶民文化、精神風土,自古以來好像就有這種猥褻的一麵,從我國的史書就可以看出來。”
譯註6:江戶後期,繼黑本、青本之後,於安永(一七七二—一七八一)年間到文化年間(一八〇四—一八一八)的初期,在江戶流行的黃色封麵繪本的統稱。
我低下頭繼續思索著,“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日本這僩國家是個道德規範非常嚴格的國家。”
“沒錯,是非常嚴格,但是就我所見,其實是相同的問題,不是嗎?”
“相同的問題?”
“對,嚴格與不嚴格隻是互為表裏,因為規範太過嚴格,所以背地裏就會爆發出與禁止相同的力量,來破壞規則。睦雄事件也是一樣的道理,也是因為這股力量不受控製所致。發生那個事件的真正理由,因為已經被視為禁忌,所以沒有人願意說,村子裏的人都將所有的錯歸咎於睦雄一人,然後閉口不談,因此這個事件到現在仍然被世人誤解。這個誤解愈滾愈大,慢慢變成了有如小說故事的情節,現在已經發展成與事實完全脫節了。”
“唔……”我低聲應著。
“所以,這隻是我的想像,如果不對的話,我很抱歉。但是,聽了石岡先生所說的話後,我覺得這次的龍臥亭事件,好像是以這個誤解為樣本產生的。”
“誤解?”
“對,就是世人對睦雄事件的誤解。他們說睦雄是瘋子,所以有關這個瘋子的一切,也就是這個罪孽深重的殺人魔的血,就必須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大家都自以為正義,我覺得是這樣。”
“唔……”
因為上山的話告一段落,所以我也不再說話,又開始思考了一陣子。就像是泥水一樣,我混亂的思緒慢慢沉澱下來了,我漸漸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阿通和小雪。
當我發現這個事實之後,我感到一股不可思議的氣氛,彷佛是整顆心一下子變得很清澈。對我來說,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的經驗,我的手好像觸摸到了事件的核心一般,感覺涼涼的,但不可思議的是,我沒有興奮的心情。
阿通剛才對我說,她的生母,可能就是她的祖母世羅喜美惠和都井睦雄私通後所生下的小孩。這樣一來,阿通還有她的女兒小雪,身體內部流著都井睦雄這個殺人魔的血,至少世人這樣看待她們母女兩個,一點也不奇怪。所以,會不會有人想要消滅她們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解開整起事件最重要的關鍵,終於被我所掌握了,不是嗎?
我在當時是這麽認為。
第九章
1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傳說中的殺人魔——都井睦雄的真麵目。
都井睦雄在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三月五日出生於岡山縣苫田郡貝繁村的大字倉見這個地方。他的父親振一郎生於明治十三年(西元一八八〇年)二月十六日,一邊務農一邊以燒炭為生,他的酒量非常好,但個性和品德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可說是個很溫和的人。
都井振一郎在日俄戰爭時從軍,當時整個貝繁村出征的人數分別是:貝繁村六十二名、西貝繁村五十一名、東貝繁村三十七名、上貝繁村五十五名,聽說當中有三十二名戰死沙場。
但是,振一郎卻升了上等兵,幸運的從戰場上歸來。在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以相親的方式,和同郡的小田君代結婚,當時振一郎的父親已經過世,隻剩下母親伊根。
睦雄的母親君代於明治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她是個性情急躁,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但是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她和丈夫兩人都是苫田郡的人,她的父親叫做小田宇作,在阿波村的大字於曾務農,她在十七歲時嫁入了都井家。
都井家的土地規模算是中等農家,有一町三反7的農地,還有三反的林地。夫婦兩人感情似乎也不錯,他們一邊照顧著婆婆伊根,一邊認真的務農和燒炭,在當地算是過著中等以上的生活。不久之後,在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四日他們生下了長女美佐於,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三月五日,長男睦雄就誕生了,睦雄生下來時是個非常瘦弱的孩子。
譯註7:町和反,均為土地麵積的單位。一町約零點九九公頃,一反約為九點九一七四公畝。
雖說他們過的生活是中等以上,那也隻是和一般人比較而已。
當時農家的飲食生活,和現在比起來,可說是非常匱乏。中等家庭的飲食大概就是以麥子三、稻米七的比例去調配,因為麥子會膨脹,所以煮出來的飯會讓人以為麥子和稻米各放一半。
愈是貧窮的家庭,放入麥子的比例就愈多,當然也有些家庭貧窮到隻能吃麥子,有時可以混入一些季節性的農作物一起煮,像是馬鈴薯、茄子、豌豆、蠶豆、大豆等,但這些東西並不是常常能夠吃到的。
秋天小米收成後,為了不要浪費,將小米碾成粉,沖熱水後攪拌,做成丸子來吃,當地稱之為茶子。原則上,副食品都隻能是田裏的作物,當時認為,如果吃牛肉的話,會受到神明的懲罰,魚也是隻有在過年和祭祀的時候才能吃。所以,菜餚一定都是自己種的蔬菜,除此之外就是醃菜,每戶人家也都會有一間專門醃漬食物的房間,在自己家裏製作各種醃漬物。早餐大多是吃茶泡飯配醃菜,當時也沒有人煮味噌湯。
“對,歌詞的內容主要是在講墮胎,所以也叫做‘墮胎歌’,聽說以前在日本的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歌曲。但這裏在昭和時期之前,都一直保存得很完整,對民俗學而言,是非常罕見和珍貴的,身為本地人的我,卻不覺得高興……”
“以前的人,常會殺死自己的小孩嗎?”
“好像是這樣,以前村子裏沒有婦產科醫生,隻有產婆。昭和時期以後,殺死自己小孩的風氣就很盛,但是聽說其實這種事從以前就很常見,而且周遭的人都心知肚明。所以,碰到殺死自己孩子回來的人,如果問她:‘你的孩子呢?’她們通常會回答:‘去撿蜆仔了。’聽說是這樣的。所以應該是真的吧!”
“據我了解,鄉下地方殺死自己小孩的習俗,是為了減少家裏吃飯的人數……”
“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我不認為隻有這樣。因為和別的男人私通,所以當自己知道這個孩子可能是別人的,便將這個孩子殺死,這應該才是令人感到意外的真相吧!”
我又啞口無言了。因為,這是站在我從未思考過的角度,去解釋殺死自己小孩這件事,我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知識已經被瓦解。
“但是,女性覺得如何呢?沒有比這個更令人困擾的……”
“應該有和育子女士相同的例子吧!”上山笑了。
“這麽說育子女士不算特別羅……”
“不,也不是這麽說。應該是老夫老妻之間,為了尋求刺激吧!當然也有女的挑選男的,其實我國從江戶時期以後,這種事情就蔚為風潮,很稀鬆平常。”
“啊?是這樣嗎?”
“江戶的黃表紙6裏麵,就常出現換妻。還有,浮世繪你知道嗎?大部分都是春宮畫,就是現在的色情書刊,所謂的浮世繪,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這個。我國的庶民文化、精神風土,自古以來好像就有這種猥褻的一麵,從我國的史書就可以看出來。”
譯註6:江戶後期,繼黑本、青本之後,於安永(一七七二—一七八一)年間到文化年間(一八〇四—一八一八)的初期,在江戶流行的黃色封麵繪本的統稱。
我低下頭繼續思索著,“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日本這僩國家是個道德規範非常嚴格的國家。”
“沒錯,是非常嚴格,但是就我所見,其實是相同的問題,不是嗎?”
“相同的問題?”
“對,嚴格與不嚴格隻是互為表裏,因為規範太過嚴格,所以背地裏就會爆發出與禁止相同的力量,來破壞規則。睦雄事件也是一樣的道理,也是因為這股力量不受控製所致。發生那個事件的真正理由,因為已經被視為禁忌,所以沒有人願意說,村子裏的人都將所有的錯歸咎於睦雄一人,然後閉口不談,因此這個事件到現在仍然被世人誤解。這個誤解愈滾愈大,慢慢變成了有如小說故事的情節,現在已經發展成與事實完全脫節了。”
“唔……”我低聲應著。
“所以,這隻是我的想像,如果不對的話,我很抱歉。但是,聽了石岡先生所說的話後,我覺得這次的龍臥亭事件,好像是以這個誤解為樣本產生的。”
“誤解?”
“對,就是世人對睦雄事件的誤解。他們說睦雄是瘋子,所以有關這個瘋子的一切,也就是這個罪孽深重的殺人魔的血,就必須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大家都自以為正義,我覺得是這樣。”
“唔……”
因為上山的話告一段落,所以我也不再說話,又開始思考了一陣子。就像是泥水一樣,我混亂的思緒慢慢沉澱下來了,我漸漸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阿通和小雪。
當我發現這個事實之後,我感到一股不可思議的氣氛,彷佛是整顆心一下子變得很清澈。對我來說,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的經驗,我的手好像觸摸到了事件的核心一般,感覺涼涼的,但不可思議的是,我沒有興奮的心情。
阿通剛才對我說,她的生母,可能就是她的祖母世羅喜美惠和都井睦雄私通後所生下的小孩。這樣一來,阿通還有她的女兒小雪,身體內部流著都井睦雄這個殺人魔的血,至少世人這樣看待她們母女兩個,一點也不奇怪。所以,會不會有人想要消滅她們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解開整起事件最重要的關鍵,終於被我所掌握了,不是嗎?
我在當時是這麽認為。
第九章
1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傳說中的殺人魔——都井睦雄的真麵目。
都井睦雄在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三月五日出生於岡山縣苫田郡貝繁村的大字倉見這個地方。他的父親振一郎生於明治十三年(西元一八八〇年)二月十六日,一邊務農一邊以燒炭為生,他的酒量非常好,但個性和品德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可說是個很溫和的人。
都井振一郎在日俄戰爭時從軍,當時整個貝繁村出征的人數分別是:貝繁村六十二名、西貝繁村五十一名、東貝繁村三十七名、上貝繁村五十五名,聽說當中有三十二名戰死沙場。
但是,振一郎卻升了上等兵,幸運的從戰場上歸來。在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以相親的方式,和同郡的小田君代結婚,當時振一郎的父親已經過世,隻剩下母親伊根。
睦雄的母親君代於明治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她是個性情急躁,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但是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她和丈夫兩人都是苫田郡的人,她的父親叫做小田宇作,在阿波村的大字於曾務農,她在十七歲時嫁入了都井家。
都井家的土地規模算是中等農家,有一町三反7的農地,還有三反的林地。夫婦兩人感情似乎也不錯,他們一邊照顧著婆婆伊根,一邊認真的務農和燒炭,在當地算是過著中等以上的生活。不久之後,在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四日他們生下了長女美佐於,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三月五日,長男睦雄就誕生了,睦雄生下來時是個非常瘦弱的孩子。
譯註7:町和反,均為土地麵積的單位。一町約零點九九公頃,一反約為九點九一七四公畝。
雖說他們過的生活是中等以上,那也隻是和一般人比較而已。
當時農家的飲食生活,和現在比起來,可說是非常匱乏。中等家庭的飲食大概就是以麥子三、稻米七的比例去調配,因為麥子會膨脹,所以煮出來的飯會讓人以為麥子和稻米各放一半。
愈是貧窮的家庭,放入麥子的比例就愈多,當然也有些家庭貧窮到隻能吃麥子,有時可以混入一些季節性的農作物一起煮,像是馬鈴薯、茄子、豌豆、蠶豆、大豆等,但這些東西並不是常常能夠吃到的。
秋天小米收成後,為了不要浪費,將小米碾成粉,沖熱水後攪拌,做成丸子來吃,當地稱之為茶子。原則上,副食品都隻能是田裏的作物,當時認為,如果吃牛肉的話,會受到神明的懲罰,魚也是隻有在過年和祭祀的時候才能吃。所以,菜餚一定都是自己種的蔬菜,除此之外就是醃菜,每戶人家也都會有一間專門醃漬食物的房間,在自己家裏製作各種醃漬物。早餐大多是吃茶泡飯配醃菜,當時也沒有人煮味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