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破壞一部分密斯的約定俗成,同時減少平等主義的隱匿性,企圖恢復以往創造性、自我主張的藝術性運動,已經再次展開;這就是所謂的“後現代”。但是後現代建築中,並沒有出現評價高過西格拉姆大廈、克萊斯勒大廈的作品。
這次我在曼哈頓走完一遭的感覺是,“現代”和“後現代”的大樓群,因為在東京都看得到,所以沒什麽刺激感。然而這是因為動靜也採用相同工法所致;如果我的祖國是非洲的某個國家,感想可能大不相同。
那麽,“裝飾藝術”的建築之中有更讓我感動的嗎?當我遠眺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時,那高聳的屹立感,讓我感受強烈。隻是走進一看,也許是地界線後退(setback)的關係,隻看到第一段的牆麵,其餘部分就和附近的其他大樓混雜在一起了。
最讓我感動的,當然是二十層樓到三十層樓高的中等高樓,少了地界線後退(setback),保有古董石砌的裝飾藝術、希臘復興式的過度裝飾,尤其是那帶點惆悵的古老手法,讓我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懷舊感。對我來說,這才是紐約,這才是本格創作的原點,和我的工作有共通性、是某個特定時代的異國質感。我發現,我是專程到這裏來,想看的就是這個。
“裝飾藝術”之前的大樓,以及“現代”、“後現代”的建築,每個都有缺點。若有人問我那個才擁有不易被時代風化的藝術性,我的答案應該是“裝飾藝術”。但是,這點密斯和科比西埃應該早就了解了。他們的主張,除了反對藝術擁有俗不可耐的特權,也反駁從平等主義角度出發所重現的永續性。
但是這次,我對曼哈頓景觀上感到最不滿的並不是這點,而是“裝飾藝術”、“現代”、“後現代”這三者,毫無秩序地到處林立。原本應該像貴族爭艷的寶石般屹立的哥德式尖塔背後,矗立著更簡約、更高的冷酷大廈。那些龐大的屏風睥睨著經過裝飾的尖塔,似乎在藐視著它無謂的努力,仿佛在冷笑它膚淺的行為,實屬可悲。如此這般,古董大樓成為等著被剷平的廢物,這樣漫無計劃地建設,感覺已將曼哈頓舉世無雙的藝術性中最好的部分破壞殆盡。
“裝飾藝術”雖然是單一建築即可完整呈現,但密斯的玻璃摩天大樓,在高樓集合體屹立成群時,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隻要好好發揮團體功能,將可以呈現光的水晶城市,為曼哈頓帶來第二個黃金時期。玻璃的不具名大樓,不是建築師活所有權者個人的東西,而是都市的一部分。就像科比西埃所提倡的,因為有綠地和廣場的配置,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裝飾藝術”以前的古董大樓,以及密斯之後的現代大樓群,建築的區域不是應該分開才對嗎?既然有“區域劃分法”,我覺得就有必要作這種考量。還有,就算是為了密斯的傑作,也不應該一窩蜂模仿密斯才對,不是嗎?他最先驅的傑作西格拉姆大廈,至今的定位仍舊不明。
對我來說,“摩天大樓”這個字有特別意義,指的是密斯革命之前的大樓。他表示人們想要升天的野心,而非那些沒有自我意誌的、不具名的多重樓層裝置。把方法理論和思想都南轅北轍的兩種高樓建築毫無章法地混雜在一起,這種無知,是珍貴的先進都市之島本身藝術化的最大敗筆。
我覺得這個現象,是對日本的本格建築界的直接比喻,這可能讓人感到有點驚訝;這些要素中的哪一點,顯示著那種局麵,這我已不打算再提。這要有讀者跟我一樣,了解曼哈頓島上的教訓,或是解讀出我給今後即將湧現“批判式作品”的啟示,大家各自有所體會即可。
曼哈頓島曾經是個新天地。十七世紀,荷蘭人擺脫歐洲的秩序與飽和,遠渡大西洋,發現這座“丘陵之島”,並用一百塊美金買下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地方會如此重要,竟是個不為人知未來都市的起點。
邁入二十一世紀後,我也遠渡太平洋,尋找一塊土地,足以建立新的先進科學王國。我不知道這部作品顯示的地方,將來是否可以成為曼哈頓,但我期待他能成為探索方法的一種提示。
二〇〇三年九月一日
【將分享完結好看的恐怖靈異小說以及懸疑推理小說等,】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這次我在曼哈頓走完一遭的感覺是,“現代”和“後現代”的大樓群,因為在東京都看得到,所以沒什麽刺激感。然而這是因為動靜也採用相同工法所致;如果我的祖國是非洲的某個國家,感想可能大不相同。
那麽,“裝飾藝術”的建築之中有更讓我感動的嗎?當我遠眺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時,那高聳的屹立感,讓我感受強烈。隻是走進一看,也許是地界線後退(setback)的關係,隻看到第一段的牆麵,其餘部分就和附近的其他大樓混雜在一起了。
最讓我感動的,當然是二十層樓到三十層樓高的中等高樓,少了地界線後退(setback),保有古董石砌的裝飾藝術、希臘復興式的過度裝飾,尤其是那帶點惆悵的古老手法,讓我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懷舊感。對我來說,這才是紐約,這才是本格創作的原點,和我的工作有共通性、是某個特定時代的異國質感。我發現,我是專程到這裏來,想看的就是這個。
“裝飾藝術”之前的大樓,以及“現代”、“後現代”的建築,每個都有缺點。若有人問我那個才擁有不易被時代風化的藝術性,我的答案應該是“裝飾藝術”。但是,這點密斯和科比西埃應該早就了解了。他們的主張,除了反對藝術擁有俗不可耐的特權,也反駁從平等主義角度出發所重現的永續性。
但是這次,我對曼哈頓景觀上感到最不滿的並不是這點,而是“裝飾藝術”、“現代”、“後現代”這三者,毫無秩序地到處林立。原本應該像貴族爭艷的寶石般屹立的哥德式尖塔背後,矗立著更簡約、更高的冷酷大廈。那些龐大的屏風睥睨著經過裝飾的尖塔,似乎在藐視著它無謂的努力,仿佛在冷笑它膚淺的行為,實屬可悲。如此這般,古董大樓成為等著被剷平的廢物,這樣漫無計劃地建設,感覺已將曼哈頓舉世無雙的藝術性中最好的部分破壞殆盡。
“裝飾藝術”雖然是單一建築即可完整呈現,但密斯的玻璃摩天大樓,在高樓集合體屹立成群時,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隻要好好發揮團體功能,將可以呈現光的水晶城市,為曼哈頓帶來第二個黃金時期。玻璃的不具名大樓,不是建築師活所有權者個人的東西,而是都市的一部分。就像科比西埃所提倡的,因為有綠地和廣場的配置,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裝飾藝術”以前的古董大樓,以及密斯之後的現代大樓群,建築的區域不是應該分開才對嗎?既然有“區域劃分法”,我覺得就有必要作這種考量。還有,就算是為了密斯的傑作,也不應該一窩蜂模仿密斯才對,不是嗎?他最先驅的傑作西格拉姆大廈,至今的定位仍舊不明。
對我來說,“摩天大樓”這個字有特別意義,指的是密斯革命之前的大樓。他表示人們想要升天的野心,而非那些沒有自我意誌的、不具名的多重樓層裝置。把方法理論和思想都南轅北轍的兩種高樓建築毫無章法地混雜在一起,這種無知,是珍貴的先進都市之島本身藝術化的最大敗筆。
我覺得這個現象,是對日本的本格建築界的直接比喻,這可能讓人感到有點驚訝;這些要素中的哪一點,顯示著那種局麵,這我已不打算再提。這要有讀者跟我一樣,了解曼哈頓島上的教訓,或是解讀出我給今後即將湧現“批判式作品”的啟示,大家各自有所體會即可。
曼哈頓島曾經是個新天地。十七世紀,荷蘭人擺脫歐洲的秩序與飽和,遠渡大西洋,發現這座“丘陵之島”,並用一百塊美金買下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地方會如此重要,竟是個不為人知未來都市的起點。
邁入二十一世紀後,我也遠渡太平洋,尋找一塊土地,足以建立新的先進科學王國。我不知道這部作品顯示的地方,將來是否可以成為曼哈頓,但我期待他能成為探索方法的一種提示。
二〇〇三年九月一日
【將分享完結好看的恐怖靈異小說以及懸疑推理小說等,】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