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沒有印象嗎?”
“沒有耶……”
“在搜索是也沒看到過?”
“沒有,兇手很快就被抓到了。印象中,之後好像沒有再做什麽搜索。”
“我認為死者弗蘭哥。塞拉諾的本名是卡爾。薩塞茨其,是他在西班牙時的名字,你有印象嗎?”
“卡爾。薩塞茨其……啊……這個我隱約有印象,這個給人感覺很誇張的名字。我在查死者戶籍的時候,好像曾看到過一次。啊,等一下,艾剛、艾剛……對,艾剛,是這個名字沒錯。”
“你在哪裏見過他?”
“不,我沒見過他。他怎麽了?”
“他跑到我這裏來了,他回瑞典了。但是他的腦部受傷,失去了某個特定時間的記憶,於是他和他的朋友來我這兒治療,所以我開始調查這件事,於是查到了你,拉莫斯先生。”
“喔,沒有記憶,治療的可能性呢?”
“如果你問的是他能不能回復在菲律賓的記憶,大概很難吧。”
“是嗎?如果他能恢復記憶,或許可以找到重要線索。”
“拉莫斯先生,你想找到線索麽?”
“想啊,我很在意這個案子,雖然我已經是退休的人了,但是這個案子實在太特別了。”
“因為是大案子嗎?”
“對一般人不是,但對警方是。對了,說道那個艾剛……”
“也對,艾剛怎麽了?”
“芮娜絲。席皮特回復意識後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艾剛。艾剛。馬卡特。現在我突然想起來了,對,就是這個名字。”
潔聽到一半就皺緊眉頭,表情嚴肅,問:“芮娜絲說了什麽有關艾剛的事?”
“什麽都沒說,完全沒有。隻是問艾剛呢?艾剛呢?艾剛。馬卡特呢?這樣而已。”
“其他的呢?”
“沒有,當時沒有。”
“她恢復意識時你在嗎?”
“對,我恰好在場。”
“是嘛?那麽,後來她有再度提起艾剛的名字嗎?”
“有,我覺得她好像有再提到一、兩次,大概就隻有這樣。其中一次,那是……大概……命案現場傑生大樓下麵有一輛機車,因為它擺了很久都沒有移動,我原本懷疑是席皮特的車,但是她隻有一隻手能騎車嗎?於是我就去問席皮特。在警察醫院的病房,光是問她這個問題我就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最後她承認了,說那是她的。我問她,你隻有一隻手能騎車嗎?她說可以。”
“嗯,當時她說了艾剛的名字?”
老人又再度沉默。
“嗯,不,當時沒有。當時她什麽都沒說。後來,席皮特要求看報紙。不是向我要,是向醫院的護士要,這件事我是後來才知道的。護士當然以為她要看當天的報紙,但其實不是。她要的是四、五天前,二十四日案發當天的報紙,也就是自己被逮捕當天的報紙。一般的兇手不會想看自己被逮捕的新聞報導,所以醫院和我覺得很奇怪。可是席皮特不是要看自己被捕的報導,或者是看發現屍體的報導,她好像是在找什麽特別的東西。”
“她找到了嗎?”
“不,好像沒找到。接下來好幾天,她都拚命看報紙,大概把整份報紙都從頭看到尾了,大概還是沒找到她要看的東西。後來她就不再看報紙了。”
“那麽,當時她並沒有說出艾剛。馬卡特的名字?”
“沒有。”
“什麽時候才說的?”
“是那麽時候啊……等等,我想一下。席皮特完全不跟警方合作,也完全不回答任何詢問,但是偶爾會問我們問題。有一次她問:塞拉諾的家怎麽樣了?大概是這類的問題。”
“塞拉諾的家?”
“對,弗蘭哥。塞拉諾的家在八打雁郊外的海邊。那房子蓋在懸崖邊,是棟有點奇怪的房子。”
“他的家是不是有個房間陳列著人類和動物頭骨化石,還有古文書?”
“對,沒錯,你很清楚嘛。還有義手和義腳的試作品。”
“義手和義腳的試作品?”
“對。總之,房子在地震中受到嚴重損壞。不僅部分家具倒塌下來,就連外牆上通往二樓和頂樓的樓梯也鬆脫、垮掉了。但是樓梯是木造的,其實已經腐爛、枯朽。後來我把這些事告訴她。”
“嗯,當時她說了艾剛的名字?”
“不,當時也沒說,隻是默默地聽我說話而已。後來,我有個念頭,就去調查了席皮特的摩托車的車籍資料,結果發現,那部車確實是係皮特的,但是我去她上班的日商製鞋廠打聽,很多證人表示,她不常騎,反而常常讓一個男人騎。我在問席皮特這件事,原本以為她還一樣什麽也不肯說,沒想到她卻說出了艾剛。馬卡特這個名字。而且我還記得,她說的時候眼鏡一直盯著我看。”
“嗯。”
“但就象這樣而已。除此之外她什麽也沒說。就算我問艾剛。馬卡特是誰、住在哪裏、和她是什麽關係、哪國人、職業是什麽,她一概不回答。”
“你調查了嗎?”
“因為我很在意,當然做了調查。那是從沒聽過、也不像西班牙人的名字。搜查還是弗蘭哥以為主軸。我想,艾剛如果是可疑人物,在查清弗蘭哥的人際關係時一定會出現。但是不管怎樣都沒發現這號人物,所以這條線索就這樣不了了之。”
“哎呀,這樣實在太可惜了,拉莫斯先生!”潔說:“如果調查這個線索,應該可以找出案子的真相。”
前刑警短暫沉默後說:“放馬後炮誰不會啊。”
“不過我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隻是總有不清楚的地方。隻要理清這些疑點,就能真相大白。”
“你是說三十年前的案件,現在也能查清楚嗎?就像上個星期才發生的案子那樣嗎?”
“隻要有資料,一千年前的案子也一樣。”
老人聽了,發出幹咳似得聲音,感覺好像在笑。他說:“好有自信啊,醫生,但是實際的案件和你的專長不一樣。”
“警察學校教科書上的案件記載,似乎有好幾個錯誤。”
“可能有吧。”
“錯誤的資料無法對事實有正確的掌握。”
“說的也是。”
“你剛剛說,兇手精神異常,所以對螺絲裝在屍體脖子上的這個情景有遐想。”
“對。”
“兇手想讓李吉爾看見這一幕嗎?”
老人突然沉默,然後說:“什麽意思?”
“他想把這種畫麵呈現的作品,給李吉爾這個外人看?他是想把自己對藝術的靈感給外人看?藉此尋求認同,讓對方理解嗎?”
“沒有耶……”
“在搜索是也沒看到過?”
“沒有,兇手很快就被抓到了。印象中,之後好像沒有再做什麽搜索。”
“我認為死者弗蘭哥。塞拉諾的本名是卡爾。薩塞茨其,是他在西班牙時的名字,你有印象嗎?”
“卡爾。薩塞茨其……啊……這個我隱約有印象,這個給人感覺很誇張的名字。我在查死者戶籍的時候,好像曾看到過一次。啊,等一下,艾剛、艾剛……對,艾剛,是這個名字沒錯。”
“你在哪裏見過他?”
“不,我沒見過他。他怎麽了?”
“他跑到我這裏來了,他回瑞典了。但是他的腦部受傷,失去了某個特定時間的記憶,於是他和他的朋友來我這兒治療,所以我開始調查這件事,於是查到了你,拉莫斯先生。”
“喔,沒有記憶,治療的可能性呢?”
“如果你問的是他能不能回復在菲律賓的記憶,大概很難吧。”
“是嗎?如果他能恢復記憶,或許可以找到重要線索。”
“拉莫斯先生,你想找到線索麽?”
“想啊,我很在意這個案子,雖然我已經是退休的人了,但是這個案子實在太特別了。”
“因為是大案子嗎?”
“對一般人不是,但對警方是。對了,說道那個艾剛……”
“也對,艾剛怎麽了?”
“芮娜絲。席皮特回復意識後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艾剛。艾剛。馬卡特。現在我突然想起來了,對,就是這個名字。”
潔聽到一半就皺緊眉頭,表情嚴肅,問:“芮娜絲說了什麽有關艾剛的事?”
“什麽都沒說,完全沒有。隻是問艾剛呢?艾剛呢?艾剛。馬卡特呢?這樣而已。”
“其他的呢?”
“沒有,當時沒有。”
“她恢復意識時你在嗎?”
“對,我恰好在場。”
“是嘛?那麽,後來她有再度提起艾剛的名字嗎?”
“有,我覺得她好像有再提到一、兩次,大概就隻有這樣。其中一次,那是……大概……命案現場傑生大樓下麵有一輛機車,因為它擺了很久都沒有移動,我原本懷疑是席皮特的車,但是她隻有一隻手能騎車嗎?於是我就去問席皮特。在警察醫院的病房,光是問她這個問題我就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最後她承認了,說那是她的。我問她,你隻有一隻手能騎車嗎?她說可以。”
“嗯,當時她說了艾剛的名字?”
老人又再度沉默。
“嗯,不,當時沒有。當時她什麽都沒說。後來,席皮特要求看報紙。不是向我要,是向醫院的護士要,這件事我是後來才知道的。護士當然以為她要看當天的報紙,但其實不是。她要的是四、五天前,二十四日案發當天的報紙,也就是自己被逮捕當天的報紙。一般的兇手不會想看自己被逮捕的新聞報導,所以醫院和我覺得很奇怪。可是席皮特不是要看自己被捕的報導,或者是看發現屍體的報導,她好像是在找什麽特別的東西。”
“她找到了嗎?”
“不,好像沒找到。接下來好幾天,她都拚命看報紙,大概把整份報紙都從頭看到尾了,大概還是沒找到她要看的東西。後來她就不再看報紙了。”
“那麽,當時她並沒有說出艾剛。馬卡特的名字?”
“沒有。”
“什麽時候才說的?”
“是那麽時候啊……等等,我想一下。席皮特完全不跟警方合作,也完全不回答任何詢問,但是偶爾會問我們問題。有一次她問:塞拉諾的家怎麽樣了?大概是這類的問題。”
“塞拉諾的家?”
“對,弗蘭哥。塞拉諾的家在八打雁郊外的海邊。那房子蓋在懸崖邊,是棟有點奇怪的房子。”
“他的家是不是有個房間陳列著人類和動物頭骨化石,還有古文書?”
“對,沒錯,你很清楚嘛。還有義手和義腳的試作品。”
“義手和義腳的試作品?”
“對。總之,房子在地震中受到嚴重損壞。不僅部分家具倒塌下來,就連外牆上通往二樓和頂樓的樓梯也鬆脫、垮掉了。但是樓梯是木造的,其實已經腐爛、枯朽。後來我把這些事告訴她。”
“嗯,當時她說了艾剛的名字?”
“不,當時也沒說,隻是默默地聽我說話而已。後來,我有個念頭,就去調查了席皮特的摩托車的車籍資料,結果發現,那部車確實是係皮特的,但是我去她上班的日商製鞋廠打聽,很多證人表示,她不常騎,反而常常讓一個男人騎。我在問席皮特這件事,原本以為她還一樣什麽也不肯說,沒想到她卻說出了艾剛。馬卡特這個名字。而且我還記得,她說的時候眼鏡一直盯著我看。”
“嗯。”
“但就象這樣而已。除此之外她什麽也沒說。就算我問艾剛。馬卡特是誰、住在哪裏、和她是什麽關係、哪國人、職業是什麽,她一概不回答。”
“你調查了嗎?”
“因為我很在意,當然做了調查。那是從沒聽過、也不像西班牙人的名字。搜查還是弗蘭哥以為主軸。我想,艾剛如果是可疑人物,在查清弗蘭哥的人際關係時一定會出現。但是不管怎樣都沒發現這號人物,所以這條線索就這樣不了了之。”
“哎呀,這樣實在太可惜了,拉莫斯先生!”潔說:“如果調查這個線索,應該可以找出案子的真相。”
前刑警短暫沉默後說:“放馬後炮誰不會啊。”
“不過我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隻是總有不清楚的地方。隻要理清這些疑點,就能真相大白。”
“你是說三十年前的案件,現在也能查清楚嗎?就像上個星期才發生的案子那樣嗎?”
“隻要有資料,一千年前的案子也一樣。”
老人聽了,發出幹咳似得聲音,感覺好像在笑。他說:“好有自信啊,醫生,但是實際的案件和你的專長不一樣。”
“警察學校教科書上的案件記載,似乎有好幾個錯誤。”
“可能有吧。”
“錯誤的資料無法對事實有正確的掌握。”
“說的也是。”
“你剛剛說,兇手精神異常,所以對螺絲裝在屍體脖子上的這個情景有遐想。”
“對。”
“兇手想讓李吉爾看見這一幕嗎?”
老人突然沉默,然後說:“什麽意思?”
“他想把這種畫麵呈現的作品,給李吉爾這個外人看?他是想把自己對藝術的靈感給外人看?藉此尋求認同,讓對方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