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這種說法怎麽樣?有個什麽藥劑的瓶蓋,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瓶子。這個瓶蓋鬆掉了,艾剛把它和芮娜絲的脖子搞混了。”
我搖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為什麽?”
“這種形式的轉換,在這樣的案子裏絕對不會發生。瓶子和蓋子,興致與人類的脖子根本不一樣。因為拿掉瓶蓋而發生什麽事,誰會怕?”
“嗯……”
"蓋子和有著五官的人類頭部,對大腦而言承受的衝擊深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兩者都是瓶蓋的話,就另當別論。就算如此,這種混淆很快會被遺忘,就算弄錯了瓶蓋,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問題。"
“所以不是這個嗎……”
“不是。”
“那麽,這個說法怎麽樣?芮娜絲遇到火車車禍。車禍中有人,大概是芮娜絲,頭被撞斷了。這個事實在他的記憶裏模糊了,所以就變成這個故事。”
“這也不對,”我肯定地說:“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別忘了螺絲這種特殊的物品,所以不可能是這種情況。”
“那麽殺人分屍呢?”
“一樣不可能。如果是分屍案,就隻是砍斷頭的故事了,重點是螺絲。這是極為特殊、人工製造出的形態,在自然界不存在,外觀和功能也都很特殊。螺絲是利用旋轉確保前進的,很難收到其他外來力學的影響;也因為具有這種功能,才被設計成機械的一部分。這樣的東西不會無端出現。身體某部分有螺絲的動物、樹枝基部有螺絲的樹木,世界上哪裏有這種東西?”
“的確沒有。”
“螺絲,隻有在機械裏麵才會有,所以螺絲就是螺絲,不是其他東西,這個世界上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它的功能。如果螺絲是某種東西的投射,那麽原本的東西就隻能是螺絲。這麽一來,不管看起來多麽不可能,還是隻能把它想成確實如此發生過。”
“螺絲就是螺絲……那麽,用在洋娃娃身上怎麽樣?身高差不多這麽高、女孩子常常拿來玩換衣服遊戲的洋娃娃,頭可以拿下來的那種……”
“你看過脖子是螺絲式、可以換衣服的洋娃娃嗎,海利西?”
“確實沒有。但是……”
“而且,常常在玩、寶貝得要命的洋娃娃頭掉下來,你覺得馬卡特先生會因此而受到激烈衝擊嗎?”
“這個嘛……也對。他已經是中年人了。不是十歲的小女生,早就過了玩洋娃娃的年紀。”
“就算他是十歲的小女生也不可能。海利西,你有點想錯了。這個案子不是那麽幼稚的東西,是足以破壞馬卡特先生大腦的事情哦!你一點你別忘了。”
“你說什麽?這麽嚴重?!”
“對,沒錯!換衣服遊戲的洋娃娃怎麽可能破壞他的大腦?”
“你是說,因為這件事情,他的腦子才會壞掉?是這樣嗎?”
“至少可以肯定,這件事也破壞了他的腦子。但如果問說是不是隻因為這個單一因素,答案恐怕是no。”
“啊。”
“的確是很難置信。他的大腦原本應該更堅固、穩定,精神也應該更正常才對。他考上哥特堡大學,從生物係畢業,還以生物學家的身份生活過一陣子。到底遇到什麽樣的事件,才能把他打擊得像病弱的少女一樣,實在很難想像。”
“對啊,應該不會是洋娃娃的頭。”
“看到洋娃娃的頭掉下來腦子就壞掉的人,根本沒辦法挖掘猿人骨頭。”
“對,每次看到骨頭出土就昏倒。”
“如果還有其他別的東西的話——我想肯定有的,那麽應該是更具體的外來壓力造成的障礙,還有就是酒精。”
“何謂外來壓力造成的障礙?”
“是指因意外、受傷而讓腦功能發生多重障礙。”
“你說的意外是指?”
“車禍或重擊造成的障礙,或是遭到施暴等情況。”
我說完,海利西想了一下,然後說:“你會這麽想的理由是?”
“是馬卡特先生的翅膀的遺痕。”
“什麽?你說什麽?”
“他的肩胛骨啊。正中央不是有點隆起嗎?那應該有什麽意義才對。”
“有什麽意義?告訴我。”
“我目前手上木有任何資料,純粹是以醫生的身份和知識下的判斷。我沒有他的腦部mri,也沒有他全身的x光片。如果讓他全身照x光,連小地方也做仔細檢查的話,一定可以發現好幾個地方會有骨頭異常的現象,這我敢跟你打賭。換句話說……”
“嗯,換句話說?”
“馬卡特先生的肩胛骨,過去曾經嚴重損壞過。不隻是骨頭龜裂而已,有一部分,大概是中央的部分吧,曾經整個粉碎並且無法修復。中間的隆起,就是修補的痕跡。而且隻有那裏隆起,代表這是很久以前的手術。”
海利西聽了,沉默了一下子,然後說:“但是,潔……”
“嗯,你想說並沒有使用人工骨骼吧?”
“對。”
“他的皮膚上一定留有手術的痕跡。看了那個痕跡,他是否動過手術就一目了然了。其次,關於你的問題,所謂人工骨骼,簡單地說,就是磷灰石凝固後的東西。這在x光片中會呈現白色。金屬的補強材料,不用說也都是白色的。”
“嗯。”
“但是,海利西,人類的骨骼,是由三十條納米的磷灰石和三百條納米的膠原蛋白組合而成的;人類的骨骼就是這些分子排列整齊的構造。因此,隻要混合這兩種東西,給予適當條件的話,就可以做出和自然骨骼很相似的固體出來。”
“嗯。”
“所謂的適當條件,在實驗裝置內環境下,就是ph值9,攝氏39度。”
“原來是這樣啊。”
“在這個條件下把兩者混合的話,兩種分子開始整齊排列,變成白色纖維狀的東西。把它壓住固定後,就是成分和真的骨骼非常相近的人工骨骼了。”
“原來如此。你是說艾剛用的就是這個東西?”
“就是這樣。”
“如果是這種東西,在x光片上不會呈現白色的?”
“不,會呈現白色的。”
“咦?那麽……”
“海利西,這種新型人工骨骼的優點並不是這個。所謂人類的骨骼,大概兩年半就會全身換成新的骨骼。”
“嗯,我聽過這種說法。”
“首先,一種叫做蝕骨細胞的東西會溶化老舊骨骼,而另一種成骨細胞會附著在融化之後的痕跡上,並且讓新的骨骼形成。利用這樣的過程,全身的骨骼會不停地持續汰舊換新。不這麽做的話,人的骨骼會迅速劣化,人類就會在數年內滅絕。這樣的過程,也代表這個人還活著。精密的人類身體,之所以能比汽車保存長久,也得感謝這種結構。”
我搖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為什麽?”
“這種形式的轉換,在這樣的案子裏絕對不會發生。瓶子和蓋子,興致與人類的脖子根本不一樣。因為拿掉瓶蓋而發生什麽事,誰會怕?”
“嗯……”
"蓋子和有著五官的人類頭部,對大腦而言承受的衝擊深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兩者都是瓶蓋的話,就另當別論。就算如此,這種混淆很快會被遺忘,就算弄錯了瓶蓋,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問題。"
“所以不是這個嗎……”
“不是。”
“那麽,這個說法怎麽樣?芮娜絲遇到火車車禍。車禍中有人,大概是芮娜絲,頭被撞斷了。這個事實在他的記憶裏模糊了,所以就變成這個故事。”
“這也不對,”我肯定地說:“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別忘了螺絲這種特殊的物品,所以不可能是這種情況。”
“那麽殺人分屍呢?”
“一樣不可能。如果是分屍案,就隻是砍斷頭的故事了,重點是螺絲。這是極為特殊、人工製造出的形態,在自然界不存在,外觀和功能也都很特殊。螺絲是利用旋轉確保前進的,很難收到其他外來力學的影響;也因為具有這種功能,才被設計成機械的一部分。這樣的東西不會無端出現。身體某部分有螺絲的動物、樹枝基部有螺絲的樹木,世界上哪裏有這種東西?”
“的確沒有。”
“螺絲,隻有在機械裏麵才會有,所以螺絲就是螺絲,不是其他東西,這個世界上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它的功能。如果螺絲是某種東西的投射,那麽原本的東西就隻能是螺絲。這麽一來,不管看起來多麽不可能,還是隻能把它想成確實如此發生過。”
“螺絲就是螺絲……那麽,用在洋娃娃身上怎麽樣?身高差不多這麽高、女孩子常常拿來玩換衣服遊戲的洋娃娃,頭可以拿下來的那種……”
“你看過脖子是螺絲式、可以換衣服的洋娃娃嗎,海利西?”
“確實沒有。但是……”
“而且,常常在玩、寶貝得要命的洋娃娃頭掉下來,你覺得馬卡特先生會因此而受到激烈衝擊嗎?”
“這個嘛……也對。他已經是中年人了。不是十歲的小女生,早就過了玩洋娃娃的年紀。”
“就算他是十歲的小女生也不可能。海利西,你有點想錯了。這個案子不是那麽幼稚的東西,是足以破壞馬卡特先生大腦的事情哦!你一點你別忘了。”
“你說什麽?這麽嚴重?!”
“對,沒錯!換衣服遊戲的洋娃娃怎麽可能破壞他的大腦?”
“你是說,因為這件事情,他的腦子才會壞掉?是這樣嗎?”
“至少可以肯定,這件事也破壞了他的腦子。但如果問說是不是隻因為這個單一因素,答案恐怕是no。”
“啊。”
“的確是很難置信。他的大腦原本應該更堅固、穩定,精神也應該更正常才對。他考上哥特堡大學,從生物係畢業,還以生物學家的身份生活過一陣子。到底遇到什麽樣的事件,才能把他打擊得像病弱的少女一樣,實在很難想像。”
“對啊,應該不會是洋娃娃的頭。”
“看到洋娃娃的頭掉下來腦子就壞掉的人,根本沒辦法挖掘猿人骨頭。”
“對,每次看到骨頭出土就昏倒。”
“如果還有其他別的東西的話——我想肯定有的,那麽應該是更具體的外來壓力造成的障礙,還有就是酒精。”
“何謂外來壓力造成的障礙?”
“是指因意外、受傷而讓腦功能發生多重障礙。”
“你說的意外是指?”
“車禍或重擊造成的障礙,或是遭到施暴等情況。”
我說完,海利西想了一下,然後說:“你會這麽想的理由是?”
“是馬卡特先生的翅膀的遺痕。”
“什麽?你說什麽?”
“他的肩胛骨啊。正中央不是有點隆起嗎?那應該有什麽意義才對。”
“有什麽意義?告訴我。”
“我目前手上木有任何資料,純粹是以醫生的身份和知識下的判斷。我沒有他的腦部mri,也沒有他全身的x光片。如果讓他全身照x光,連小地方也做仔細檢查的話,一定可以發現好幾個地方會有骨頭異常的現象,這我敢跟你打賭。換句話說……”
“嗯,換句話說?”
“馬卡特先生的肩胛骨,過去曾經嚴重損壞過。不隻是骨頭龜裂而已,有一部分,大概是中央的部分吧,曾經整個粉碎並且無法修復。中間的隆起,就是修補的痕跡。而且隻有那裏隆起,代表這是很久以前的手術。”
海利西聽了,沉默了一下子,然後說:“但是,潔……”
“嗯,你想說並沒有使用人工骨骼吧?”
“對。”
“他的皮膚上一定留有手術的痕跡。看了那個痕跡,他是否動過手術就一目了然了。其次,關於你的問題,所謂人工骨骼,簡單地說,就是磷灰石凝固後的東西。這在x光片中會呈現白色。金屬的補強材料,不用說也都是白色的。”
“嗯。”
“但是,海利西,人類的骨骼,是由三十條納米的磷灰石和三百條納米的膠原蛋白組合而成的;人類的骨骼就是這些分子排列整齊的構造。因此,隻要混合這兩種東西,給予適當條件的話,就可以做出和自然骨骼很相似的固體出來。”
“嗯。”
“所謂的適當條件,在實驗裝置內環境下,就是ph值9,攝氏39度。”
“原來是這樣啊。”
“在這個條件下把兩者混合的話,兩種分子開始整齊排列,變成白色纖維狀的東西。把它壓住固定後,就是成分和真的骨骼非常相近的人工骨骼了。”
“原來如此。你是說艾剛用的就是這個東西?”
“就是這樣。”
“如果是這種東西,在x光片上不會呈現白色的?”
“不,會呈現白色的。”
“咦?那麽……”
“海利西,這種新型人工骨骼的優點並不是這個。所謂人類的骨骼,大概兩年半就會全身換成新的骨骼。”
“嗯,我聽過這種說法。”
“首先,一種叫做蝕骨細胞的東西會溶化老舊骨骼,而另一種成骨細胞會附著在融化之後的痕跡上,並且讓新的骨骼形成。利用這樣的過程,全身的骨骼會不停地持續汰舊換新。不這麽做的話,人的骨骼會迅速劣化,人類就會在數年內滅絕。這樣的過程,也代表這個人還活著。精密的人類身體,之所以能比汽車保存長久,也得感謝這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