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點頭說:“沒錯。而且這兩個人還把新的太空印象或太空殖民地計劃的夢想,告訴了馬卡特先生。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高。”
“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
“是兩個人。”
“嗯,可以確認嗎?”
我站起來說:“這個簡單。在太空生物學搜尋一下就好了。”
於是我又坐在電腦前,輸入巴迪這個名字,然後搜尋。結果馬上就出來了。
“bingo!米歇爾·巴迪,加州工科大學的教授,以《the shattered self》這本著作而聞名。是太空生物學最前線的第一把交椅。”我說。
“喔。”
“這裏有他的照片。戴眼鏡,頭髮鬈鬈的,的確很像泰迪熊。而且他和霍金一樣,也愛用輪椅。”
海利西聽了,嚇一大跳,“嘿,你太厲害了,潔,一下子就找到了,原來是從輪椅得來的靈感啊?”
“對。進行得相當順利。”
“那麽,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了。潔,你太棒了。艾剛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碰到了這位學者,對不對?”
“就是這樣。我敢保證。”
“那麽,接下來隻要打電話給這位巴迪教授,問他艾剛的事就好了。問他在哪裏和艾剛見麵、和背上長翅膀的女孩子說話,這樣就行了。”
“可惜不行。他前年過世了。”我邊看他的生平邊說。
宛如從苦行解脫的海利西聽了,雙手一攤,望著天花板焦急地說:“怎麽這麽慘!過世了?那戴生呢?”
我又搜尋戴生,但是在這個類別找不到。
“不在太空生物學這個類別裏,那就是太空物理學。”
我說,然後在太空物理學的類別搜尋戴生的名字,找到了。
“有了。克裏斯多夫·戴生,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可以說是理論太空物理學的長老,長久以來都是這個領域的精神領袖,相當具有影響力。可是,這位教授的情況更糟,他在九四年就過世了。”
“哦,上帝,我還以為終於看到終點了……”
“據說戴生教授寫了很多有關太空殖民地的論文。另外,他的‘電荷生物’這篇論文也備受矚目,展現了他對太空生物學的興趣。內容說的是**帶電荷的灰塵所產生擁有意誌和思考能力,漂浮在太空的新形態生物。這種生物擁有類似神經和肌肉的組織,也可以繁殖後代。看了這些資料後,海利西,我記得曾經聽過戴生這個名字。雖然印象模糊,但我記得看過他的論文,巴迪我倒是沒聽過,所以我對這個推論很有自信。”
“嗯。”
“但是,海利西,這次的問題,現在才剛要開始。隻找到太空生物學家和太空物理學家的名字,根本不是終點。靠這些資料,大概可以找到橘子共和國的位置,但我們還隻是站在這個難解問題的起點而已。”
於是,海利西的表情變得有點不耐,越看越可悲。我這麽說並不是惡意要讓他沮喪,這是事實。
h
“你是說,艾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工科大學的教授聽見這件事,並不是在美國?”海利西問。
“不是。”我說。
“為什麽?”
“你不是已經問過美國移民署了嗎?”
“對哦,”海利西思考了一下,然後說:“潔,有一件事我怎麽都想不通。”
“什麽事?”
“這個乍看之匣看似單純幻想的故事,其實是正確的科學模擬。對吧?”
“是的。”
“也就是說,這些全部都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對吧?”
“沒錯。”我說。
“但是,其中唯一一件事除外,不是嗎?”
“那件事是什麽?”
“芮娜絲的螺絲式脖子,還有她的頭在艾剛眼前掉到地上的描述,這不是科學。就算機器人這種科學在理論上站得住腳,這種人的脖子也不應該是螺絲式的。全世界都在製造機器人,在製造兩腳直立行走的機器人方麵,目前全世界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應該是日本。除了日本之外,還有很多種機器人,像迪士尼樂園早就有雖然不會到處走,卻有音效動漫效果的精巧人偶了。”
“60年代開始就有了。”
“但不管是哪個機器人,脖子都不是螺絲式的,不是嗎?”
“大概是吧。”
“螺絲式脖子的說法簡直太荒唐了。為什麽一定要做成螺絲式的?做成螺絲式的,是因為要常常轉下來吧。”
“我也這麽想。”我同意。
“這是一般人偶的做法……不,即使是人偶也不會用這麽奇怪的構造。”
“沒錯。”
“所以這一點我不懂。這根本不是科學,是噩夢。雖然還不到瘋狂的地步,確是精神有問題的人所看到的幻象。不管從哪個角度怎麽看,在科學上都是不可能發生的。潔,這本《重返橘子共和國》不是一切都很合邏輯,連細節都很合理的科學故事嗎?”
“是這樣沒錯,海利西。”
“所以螺絲式真的和小跳步一樣嗎?我總覺得怎麽看都像費裏尼的‘愛情神話(注釋33:是導演費裏尼1969年的作品)’那樣,讓人覺得是一種恐怖幻覺。難道背後也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我搖搖頭說:“沒有這種解析,海利西。”
“那麽,究竟是怎麽回事?這種從任何角度看都是無法解釋的恐怖,你卻說是科學……”
“海利西,我沒這麽說。它是屬於t層的。”
我一說完,海利西馬上接著說:“t層?啊!對了,因為這是事實?”
“對。”
“可是,這麽一來,我就更不懂了!是事實的話,這麽荒唐的事應該不可能發生吧?說它是幻想也好,說它是披頭士的歌詞也罷,但兩者都不是,不是嗎?說它是科學的話,也許可以用我不懂的什麽東西來牽強附合。但你說它是事實?我完全無法理解,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實際發生!”海利西激動地說。
“一般來說大概不會發生吧。”我笑著說。
“就是說嘛,潔。但是明明這樣,你還這麽肯定地堅持說它是t層。”
“對。”我堅決地說。
“你的理由是什麽?”
“理由是到目前為止的規則性。專有名詞一出現,所有和這個人本身、立場、行動有關的描述,全部都是t。所描述的事實一定存在,否則就必然有與之相似的行動或事實存在。所以,如果它不是事實,道理就說不通了,因為前後會變得不一致。”
“胡扯!你剛剛不也說這不可能嗎?”
“我是說過,但我是說平常是不可能發生的。它和馬卡特先生的大腦一樣,這個大腦,也不是平常會有的。”
“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
“是兩個人。”
“嗯,可以確認嗎?”
我站起來說:“這個簡單。在太空生物學搜尋一下就好了。”
於是我又坐在電腦前,輸入巴迪這個名字,然後搜尋。結果馬上就出來了。
“bingo!米歇爾·巴迪,加州工科大學的教授,以《the shattered self》這本著作而聞名。是太空生物學最前線的第一把交椅。”我說。
“喔。”
“這裏有他的照片。戴眼鏡,頭髮鬈鬈的,的確很像泰迪熊。而且他和霍金一樣,也愛用輪椅。”
海利西聽了,嚇一大跳,“嘿,你太厲害了,潔,一下子就找到了,原來是從輪椅得來的靈感啊?”
“對。進行得相當順利。”
“那麽,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了。潔,你太棒了。艾剛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碰到了這位學者,對不對?”
“就是這樣。我敢保證。”
“那麽,接下來隻要打電話給這位巴迪教授,問他艾剛的事就好了。問他在哪裏和艾剛見麵、和背上長翅膀的女孩子說話,這樣就行了。”
“可惜不行。他前年過世了。”我邊看他的生平邊說。
宛如從苦行解脫的海利西聽了,雙手一攤,望著天花板焦急地說:“怎麽這麽慘!過世了?那戴生呢?”
我又搜尋戴生,但是在這個類別找不到。
“不在太空生物學這個類別裏,那就是太空物理學。”
我說,然後在太空物理學的類別搜尋戴生的名字,找到了。
“有了。克裏斯多夫·戴生,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可以說是理論太空物理學的長老,長久以來都是這個領域的精神領袖,相當具有影響力。可是,這位教授的情況更糟,他在九四年就過世了。”
“哦,上帝,我還以為終於看到終點了……”
“據說戴生教授寫了很多有關太空殖民地的論文。另外,他的‘電荷生物’這篇論文也備受矚目,展現了他對太空生物學的興趣。內容說的是**帶電荷的灰塵所產生擁有意誌和思考能力,漂浮在太空的新形態生物。這種生物擁有類似神經和肌肉的組織,也可以繁殖後代。看了這些資料後,海利西,我記得曾經聽過戴生這個名字。雖然印象模糊,但我記得看過他的論文,巴迪我倒是沒聽過,所以我對這個推論很有自信。”
“嗯。”
“但是,海利西,這次的問題,現在才剛要開始。隻找到太空生物學家和太空物理學家的名字,根本不是終點。靠這些資料,大概可以找到橘子共和國的位置,但我們還隻是站在這個難解問題的起點而已。”
於是,海利西的表情變得有點不耐,越看越可悲。我這麽說並不是惡意要讓他沮喪,這是事實。
h
“你是說,艾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工科大學的教授聽見這件事,並不是在美國?”海利西問。
“不是。”我說。
“為什麽?”
“你不是已經問過美國移民署了嗎?”
“對哦,”海利西思考了一下,然後說:“潔,有一件事我怎麽都想不通。”
“什麽事?”
“這個乍看之匣看似單純幻想的故事,其實是正確的科學模擬。對吧?”
“是的。”
“也就是說,這些全部都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對吧?”
“沒錯。”我說。
“但是,其中唯一一件事除外,不是嗎?”
“那件事是什麽?”
“芮娜絲的螺絲式脖子,還有她的頭在艾剛眼前掉到地上的描述,這不是科學。就算機器人這種科學在理論上站得住腳,這種人的脖子也不應該是螺絲式的。全世界都在製造機器人,在製造兩腳直立行走的機器人方麵,目前全世界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應該是日本。除了日本之外,還有很多種機器人,像迪士尼樂園早就有雖然不會到處走,卻有音效動漫效果的精巧人偶了。”
“60年代開始就有了。”
“但不管是哪個機器人,脖子都不是螺絲式的,不是嗎?”
“大概是吧。”
“螺絲式脖子的說法簡直太荒唐了。為什麽一定要做成螺絲式的?做成螺絲式的,是因為要常常轉下來吧。”
“我也這麽想。”我同意。
“這是一般人偶的做法……不,即使是人偶也不會用這麽奇怪的構造。”
“沒錯。”
“所以這一點我不懂。這根本不是科學,是噩夢。雖然還不到瘋狂的地步,確是精神有問題的人所看到的幻象。不管從哪個角度怎麽看,在科學上都是不可能發生的。潔,這本《重返橘子共和國》不是一切都很合邏輯,連細節都很合理的科學故事嗎?”
“是這樣沒錯,海利西。”
“所以螺絲式真的和小跳步一樣嗎?我總覺得怎麽看都像費裏尼的‘愛情神話(注釋33:是導演費裏尼1969年的作品)’那樣,讓人覺得是一種恐怖幻覺。難道背後也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我搖搖頭說:“沒有這種解析,海利西。”
“那麽,究竟是怎麽回事?這種從任何角度看都是無法解釋的恐怖,你卻說是科學……”
“海利西,我沒這麽說。它是屬於t層的。”
我一說完,海利西馬上接著說:“t層?啊!對了,因為這是事實?”
“對。”
“可是,這麽一來,我就更不懂了!是事實的話,這麽荒唐的事應該不可能發生吧?說它是幻想也好,說它是披頭士的歌詞也罷,但兩者都不是,不是嗎?說它是科學的話,也許可以用我不懂的什麽東西來牽強附合。但你說它是事實?我完全無法理解,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實際發生!”海利西激動地說。
“一般來說大概不會發生吧。”我笑著說。
“就是說嘛,潔。但是明明這樣,你還這麽肯定地堅持說它是t層。”
“對。”我堅決地說。
“你的理由是什麽?”
“理由是到目前為止的規則性。專有名詞一出現,所有和這個人本身、立場、行動有關的描述,全部都是t。所描述的事實一定存在,否則就必然有與之相似的行動或事實存在。所以,如果它不是事實,道理就說不通了,因為前後會變得不一致。”
“胡扯!你剛剛不也說這不可能嗎?”
“我是說過,但我是說平常是不可能發生的。它和馬卡特先生的大腦一樣,這個大腦,也不是平常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