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數百年前一位詩人的心聲,不知不覺地從愛牟口中流瀉出來了。
在這樣的窮鄉僻境中,有得幾畝田園,幾椽茅屋,自己種些蔬菜,養些雞犬,種些稻粱,有暇的時候寫些田園的牧歌,刊也好,不刊也好,用名也好,不用名也好,浮上口來的時候便調好聲音朗誦,使兒子們在旁邊諦聽。兒子們喜歡讀書的時候,便教他們,不喜歡的時候便聽他們去遊戲。這樣的時候,有什麽不安?有什麽煩亂呢?人類的文化不見得便全不進行,就不進行也是於世無損。但這每代每代的新製的詩歌,難道不是真正的文化的活體嗎?畫家不一定要生在巴黎,音樂家不一定要生在德意誌,牧童的一隻蘆笛不見得便敵不上悲多汶的管弦樂的動人,波斯人的地氈,黑人的泥丸,才是近代的未來派立體派的模範呢!
“啊,小鳥是用不著鼎食的,麋鹿是用不著袞衣的。”
他沉沒在這樣的感興裏的時候,司機掉過頭來問道:
——“是往熊川溫泉的嗎?”
——“是的,往熊川溫泉。”
山間的平地略略開曠起來,山路兩旁現出了一帶田疇。田中的禾稻已經半熟,青青的蕎麥開著白色的小花。
——清,啟爾林!……
——清,啟爾林!……
草間的秋蟲在調動著它們的管弦,準備著夜間的演奏了。
一團茅屋現在路旁,司機把車頭右轉,徐徐折進村去。
黃昏已在村裏蔓延,村上矮矮的茅屋在跪著舉行晚禱。一切都是木雕中的沉靜。隻那川上江中的浩浩的流泉在村後隱鳴,從太古以來收集著四山的流泉想來打破這沉靜的木雕,但終不見有成功的希望,好象已經生出了空自費力的覺悟,隱隱含著忿怒了。
汽車咆哮了幾聲就停在一家赭紅色的茅店前麵。這家茅店在這村裏怕是最古的人家。茅草的屋頂一年一年地增補,現在已經有三四尺厚了,最下屋的黑色的舊草象已經化成了石炭。但是和二千年前的洛陽少年到現在也還號著“賈生”的一樣,這座至少有三四百年高壽的旅店的招牌依然還叫著“新屋”呢。
行人下車了。
剛好睡醒了的嬰兒睜開了驚異的眼睛。
二
愛牟們一家五口離開稱名寺旁的賃居走向箱崎車站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三十日的午後了。
由稱名寺到車站隻有四五分鍾的距離,剩下的幾個小行李,他們便自行搬運。愛牟一手提了一口小皮箱,一邊的肩上擔了兩個包裹。大的兩個男孩一人提了一個小包。他的夫人所嬰兒背在背上,兩隻手也各各提了一個。他們走一陣又息一陣,四五分鍾的路程怕走上了四五十分鍾的光景。
——“這兒怕不會再來了。”
——“啊,桂花的香氣真好呀!”
他們走到箱崎神社的時候,一群鴿子從神社的廟頭飛上天
孩子們唱起來了。
hato bobbo,hato bobbo,
mame yaru zo!1
1作者原註:日本的兒歌,意思是:“乖乖鴿子,乖乖鴿子,給你一點豆子!”
這是生長在日本的小孩子們慣愛唱的兒歌。雖然他們不心一定有豆子給它,但一看見了鴿子的時候總是要這樣唱的。
——“孩子們有好久不到這兒來了呢。”
——“足足有三個月了。”
——“前前後後在這兒也住了五六年,我們這些沒有故鄉的孩兒,他們長大了的時候,怕還是把這兒當做故鄉來回憶的罷?”
——“那時他們是隻能記得這一群鴿子呢。”
送行的人一個也沒有,森森的長鬆間盤旋著的皎皎的白鴿,好象在向他們惜別,在向這些漂泊的兒童惜別。
他們荏荏苒苒地走了好一陣,聽著二點十分鍾的下行車鳴著汽笛了,又才匆匆地跑上了車站。
——“買三等票呢,還是買二等?”
——“買二等罷,小行李可以全都帶上車,坐三等時要過磅,價錢終怕是一樣。”
他們買了二等車的兩張整票,一張半票,左提右摯地搬了好幾次,好容易才坐上了火車。
——“啊,好了!肩頭都背痛了。”
愛牟夫人長嘆了一口氣,上了車後立地把孩子放了下來。
朗豁的二等車裏麵隻有一對中年的夫婦和三個女兒,看他們華奢而不能脫俗的服裝,立地可以知道他們不是大阪地方的工廠主,便是長崎地方的商人。那三位艷裝的女兒是在車座上高臥著的。
“啊,他們也是三個!”
愛牟一上車便發現了這個對照。但是他一回顧到他自己一家人的衣裳的粗糙和行李的狼藉上來,覺得那對夫婦在對自己加以白眼。他的心中立地忐忑起來了。
“啊,我不應該打錯了算盤!打錯了算盤!”他失悔著坐錯了二等,但已經坐上了車,也隻得將錯就錯了。他故意矜持著想保持著平靜的麵容,想表示他的精神是超越在一切的物質上麵。
“哈,你們不要鄙視我們的衣裳罷,我也有套漂亮的夏服呢,不過沒有穿來罷了。”
他的草綠色的嗶嘰上衣和白色的法蘭絨褲的確沒有穿在身上,他是怕在車上把他這件唯一的官衫糟蹋了。
他靜坐著愈見矜持,但他心裏卻愈見動悸。他想借些舉動來遮掩,時而掉移座位,時而去開窗,時而指著窗外景色對他大的兩個孩子說明,時而又去抱他第三的孩子。但他在這樣的動作裏麵還是不斷地在橫著眼睛去偷看那對中年夫婦。
“啊,我自己怎麽這樣軟弱喲!我的工夫還趕不上我這幾個孩子!”
他的幾個孩子的確是平靜到可以嫉妒的地步。他們自從上了車便跪在車座上貪看著車外的景色。他們歡呼著,歌唱著,意見不一致時又爭論著。他們的意識中沒有什麽漂流,沒有什麽貧富,沒有什麽彼此。他們小小的精神在隨著新鮮的世界盤旋,他們是消滅在大自然的溫暖的懷抱裏,他們是和自然一樣地盲目的,無意識的。他們就是自然自身,他們完全是旁若無人。他們的舉動和他們的聲音,偶爾有過於放縱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愛牟,竟忍不住要去幹涉了。
愛牟一麵羨慕著他的孩子,一麵又去留心他的夫人,他覺得她今天的氣色比平常更紅潤了好些。這是當然的,她心裏著實是歡喜呢。費了兩天一夜的工夫把一個家庭收拾了,今天平平安安地一家人坐上了火車,這是使她不得不安心的第一點。再說,她近來也漂流慣了,走就走呀,還有什麽無用的感傷,無用的回顧呢?但她這一層意思,愛牟卻不曾了解。
“啊,她是認真在喜歡的嗎?有什麽可以喜歡的呢?別人去洗溫泉是為靜養,我們去洗溫泉是做工作。我們不做工作,在兩個月後就沒飯吃,有什麽可喜的呢?她昨天累了一天,昨天晚上一點也沒有睡,她是和我一樣興奮著的罷?啊,她那病的興奮著的紅色。……”
在這樣的窮鄉僻境中,有得幾畝田園,幾椽茅屋,自己種些蔬菜,養些雞犬,種些稻粱,有暇的時候寫些田園的牧歌,刊也好,不刊也好,用名也好,不用名也好,浮上口來的時候便調好聲音朗誦,使兒子們在旁邊諦聽。兒子們喜歡讀書的時候,便教他們,不喜歡的時候便聽他們去遊戲。這樣的時候,有什麽不安?有什麽煩亂呢?人類的文化不見得便全不進行,就不進行也是於世無損。但這每代每代的新製的詩歌,難道不是真正的文化的活體嗎?畫家不一定要生在巴黎,音樂家不一定要生在德意誌,牧童的一隻蘆笛不見得便敵不上悲多汶的管弦樂的動人,波斯人的地氈,黑人的泥丸,才是近代的未來派立體派的模範呢!
“啊,小鳥是用不著鼎食的,麋鹿是用不著袞衣的。”
他沉沒在這樣的感興裏的時候,司機掉過頭來問道:
——“是往熊川溫泉的嗎?”
——“是的,往熊川溫泉。”
山間的平地略略開曠起來,山路兩旁現出了一帶田疇。田中的禾稻已經半熟,青青的蕎麥開著白色的小花。
——清,啟爾林!……
——清,啟爾林!……
草間的秋蟲在調動著它們的管弦,準備著夜間的演奏了。
一團茅屋現在路旁,司機把車頭右轉,徐徐折進村去。
黃昏已在村裏蔓延,村上矮矮的茅屋在跪著舉行晚禱。一切都是木雕中的沉靜。隻那川上江中的浩浩的流泉在村後隱鳴,從太古以來收集著四山的流泉想來打破這沉靜的木雕,但終不見有成功的希望,好象已經生出了空自費力的覺悟,隱隱含著忿怒了。
汽車咆哮了幾聲就停在一家赭紅色的茅店前麵。這家茅店在這村裏怕是最古的人家。茅草的屋頂一年一年地增補,現在已經有三四尺厚了,最下屋的黑色的舊草象已經化成了石炭。但是和二千年前的洛陽少年到現在也還號著“賈生”的一樣,這座至少有三四百年高壽的旅店的招牌依然還叫著“新屋”呢。
行人下車了。
剛好睡醒了的嬰兒睜開了驚異的眼睛。
二
愛牟們一家五口離開稱名寺旁的賃居走向箱崎車站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三十日的午後了。
由稱名寺到車站隻有四五分鍾的距離,剩下的幾個小行李,他們便自行搬運。愛牟一手提了一口小皮箱,一邊的肩上擔了兩個包裹。大的兩個男孩一人提了一個小包。他的夫人所嬰兒背在背上,兩隻手也各各提了一個。他們走一陣又息一陣,四五分鍾的路程怕走上了四五十分鍾的光景。
——“這兒怕不會再來了。”
——“啊,桂花的香氣真好呀!”
他們走到箱崎神社的時候,一群鴿子從神社的廟頭飛上天
孩子們唱起來了。
hato bobbo,hato bobbo,
mame yaru zo!1
1作者原註:日本的兒歌,意思是:“乖乖鴿子,乖乖鴿子,給你一點豆子!”
這是生長在日本的小孩子們慣愛唱的兒歌。雖然他們不心一定有豆子給它,但一看見了鴿子的時候總是要這樣唱的。
——“孩子們有好久不到這兒來了呢。”
——“足足有三個月了。”
——“前前後後在這兒也住了五六年,我們這些沒有故鄉的孩兒,他們長大了的時候,怕還是把這兒當做故鄉來回憶的罷?”
——“那時他們是隻能記得這一群鴿子呢。”
送行的人一個也沒有,森森的長鬆間盤旋著的皎皎的白鴿,好象在向他們惜別,在向這些漂泊的兒童惜別。
他們荏荏苒苒地走了好一陣,聽著二點十分鍾的下行車鳴著汽笛了,又才匆匆地跑上了車站。
——“買三等票呢,還是買二等?”
——“買二等罷,小行李可以全都帶上車,坐三等時要過磅,價錢終怕是一樣。”
他們買了二等車的兩張整票,一張半票,左提右摯地搬了好幾次,好容易才坐上了火車。
——“啊,好了!肩頭都背痛了。”
愛牟夫人長嘆了一口氣,上了車後立地把孩子放了下來。
朗豁的二等車裏麵隻有一對中年的夫婦和三個女兒,看他們華奢而不能脫俗的服裝,立地可以知道他們不是大阪地方的工廠主,便是長崎地方的商人。那三位艷裝的女兒是在車座上高臥著的。
“啊,他們也是三個!”
愛牟一上車便發現了這個對照。但是他一回顧到他自己一家人的衣裳的粗糙和行李的狼藉上來,覺得那對夫婦在對自己加以白眼。他的心中立地忐忑起來了。
“啊,我不應該打錯了算盤!打錯了算盤!”他失悔著坐錯了二等,但已經坐上了車,也隻得將錯就錯了。他故意矜持著想保持著平靜的麵容,想表示他的精神是超越在一切的物質上麵。
“哈,你們不要鄙視我們的衣裳罷,我也有套漂亮的夏服呢,不過沒有穿來罷了。”
他的草綠色的嗶嘰上衣和白色的法蘭絨褲的確沒有穿在身上,他是怕在車上把他這件唯一的官衫糟蹋了。
他靜坐著愈見矜持,但他心裏卻愈見動悸。他想借些舉動來遮掩,時而掉移座位,時而去開窗,時而指著窗外景色對他大的兩個孩子說明,時而又去抱他第三的孩子。但他在這樣的動作裏麵還是不斷地在橫著眼睛去偷看那對中年夫婦。
“啊,我自己怎麽這樣軟弱喲!我的工夫還趕不上我這幾個孩子!”
他的幾個孩子的確是平靜到可以嫉妒的地步。他們自從上了車便跪在車座上貪看著車外的景色。他們歡呼著,歌唱著,意見不一致時又爭論著。他們的意識中沒有什麽漂流,沒有什麽貧富,沒有什麽彼此。他們小小的精神在隨著新鮮的世界盤旋,他們是消滅在大自然的溫暖的懷抱裏,他們是和自然一樣地盲目的,無意識的。他們就是自然自身,他們完全是旁若無人。他們的舉動和他們的聲音,偶爾有過於放縱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愛牟,竟忍不住要去幹涉了。
愛牟一麵羨慕著他的孩子,一麵又去留心他的夫人,他覺得她今天的氣色比平常更紅潤了好些。這是當然的,她心裏著實是歡喜呢。費了兩天一夜的工夫把一個家庭收拾了,今天平平安安地一家人坐上了火車,這是使她不得不安心的第一點。再說,她近來也漂流慣了,走就走呀,還有什麽無用的感傷,無用的回顧呢?但她這一層意思,愛牟卻不曾了解。
“啊,她是認真在喜歡的嗎?有什麽可以喜歡的呢?別人去洗溫泉是為靜養,我們去洗溫泉是做工作。我們不做工作,在兩個月後就沒飯吃,有什麽可喜的呢?她昨天累了一天,昨天晚上一點也沒有睡,她是和我一樣興奮著的罷?啊,她那病的興奮著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