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堡壘裏去一看,我的意識才漸漸清醒起來,我知道我已經快要走出租界了。
——外國人究竟要比中國人高明,他們在匆促之間竟有這樣完整的戰備!我在堡壘裏麵不禁驚嘆了起來。
堡壘是用米袋填泥砌成的,有四五尺高的光景,在中腹處橫嵌了幾個木框作為炮眼,壘下是將及一人深的濠溝,壘上有竹篷蓋就的屋頂。這比我在瀏河,在懸腳嶺等地所看見過的戰濠,要高明到一百倍以上了。
我在這時候起了一個好奇心來,我想走進上海城裏去,看看蘇浙聯軍驅逐張允明的戰跡。
前幾天他門正在開火的時候,槍炮的聲音在環龍路也可以聽見,那時候我很想出去看看熱鬧,但終竟因為家小的羈絆,不敢出去冒險。萬一一個流彈打來把我打死了呢?——這實在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
——但是,我現在還怕什麽呢?我反正是沒有家庭樂趣的人!
我死了心,便向中國街道上走去了。
由上海租界到中國市街實在並沒有什麽險阻;隻消走幾步路。走過一條橫街。
世間上有人不肯相信奇蹟的存在的嗎?這樣的人我請他到這兒交界的地方來,他立地便可以看見一個頂頂駭人的奇蹟。走幾步橫街便可以退返幾個世紀!朋友!這不是一個頂頂駭人的奇蹟嗎?長房雖有縮地之方,但我們的腳步比光的速度還快。
上海縣城早是拆毀了的,租界和縣城也並沒有什麽柵欄,我們怎麽曉得會是走出了租界?怎麽曉得會是走進了縣城呢?
你們走罷!抬著頭能看得見一些雜亂的舊式房屋的垃圾堆,埋著頭能看得見一些崎嶇不平的街路的時候,你們便進了城,便走進了“中國地界”,便退返了好幾個世紀了。
啊,我們中國人到底是超然物外的,不怕就守著有比自己好的路政市政在近旁,但總沒有采仿的時候。那是值不得采仿的,那是淺薄的物質文明!
我隻是在雜亂的垃圾堆中走著,我不知道又轉了多少彎,抹了多少角了。街上的情形倒還熱鬧,有些地方連租界內最繁華的四馬路也怕還趕不上呢!沿街都擺著地攤,有的竟擺到街心來,幾乎連人走的空隙都沒有了。老太婆們穿著臃腫的小棉鞋,一顛一簸地在崎嶇不平的濘泥的路上走著。
——前幾天開火的時候,聽說這兒罷了幾天市;城裏的人大都搬到租界裏去了,是什麽時候又搬回來了的呢?大家都匆匆忙忙地在辦年貨,明天便是除夕了,這何曾是經過什麽戰火的地方呢?
在租界上住著的時候,覺得中國的天下是太平無事的,但到“中國地界”上來,更好,更好,我們中國更還是羲農盛世!
——時常打打仗,湊湊熱鬧,怕也還好罷?中國人反正一時還打死不完。
我隻在雜亂的垃圾堆中走著,又不知道走了多少辰光,我走到一座宏大的廟宇前麵了。
廟門是朱紅漆漆的,畫著一對對的彩色的神茶玉壘。正中的門媚上還倒站著一對飛金的獅子,門前陳列著許多賣食物的小攤,幾張黝黑的帳篷把門媚上麵的扁額遮住了。
——這是什麽廟宇呢?城裏有這麽大的廟宇想來定是城隍廟了。
縣裏的城隍廟我是早就想來瞻仰的,但我在上海租界上前前後後住了將近兩年,守著逼在近旁的城隍廟,卻至今還不曾來過。
我為什麽要到上海城隍廟來瞻仰呢?在沒有聽到我說出理由之前,我想,有多少朋友定會笑我罷?朋友們喲,我要到城隍廟來並不是要來進香,也並不是要來看進香的女子呢。我要到城隍廟來,是因為想來看這兒的一座古式的建築。
前幾年我在日本的時候,不知道在什麽報上看見過一位日本畫家介紹過一次“湖心亭”。他畫了一個素描,在一個池子中間湧出一座飛甍躍瓴的樓閣。他說這個“湖心亭”在上海縣城隍廟的後麵、是上海市上所保存著的唯一的古建築物,禮失而求諸野,他們日本人中都有這樣熱心的畫家不遠千裏地肯來探訪的“湖心亭”,難道我們守著住在上海的中國人竟沒有來憑弔一憑弔的興趣嗎?請自傀始!請自傀始!我存了這個心,想去憑弔“湖心亭”已經好久好久了,但在上海快要住滿兩年,我卻還不曾來過一次。人縱橫是這樣的,所想追求的是不可追求的東西,所可追求的卻又把它閑卻了。心裏以為它總不會飛掉,但是時間倒把我們飛掉了!住在日本的時候想憑弔“湖心亭”,回到上海來又想去遊那馬溪,這樣便是我們所說的人生!
我走到朱紅漆的廟門口,我想像著一定是城隍廟了,便不禁欣喜起來——踏破芒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今天總可以和“湖心亭”見麵了。
我從左手的側門走進去。前門和二門之間有一個中庭,也是些賣食物的小攤販擁擠著。我走到二門的階上的時候,中門上橫掛著一道算盤——唔,這真是一個極有意義的象徵!這怕是我們中國人的“算盤主義”的表現罷!門上的一副對聯是:
你的打算非凡,進一位退一位,誰料全盤都是錯?
我卻模糊不得,有幾件記幾件,後來結帳總無差。
照這樣對聯的意思看來,也一定是城隍廟了。城隍老爺在誇他的算盤精明。
我走進二門去,劈頭看見的是正麵的大殿上亂堆著一片磚瓦,很高的屋脊大半倒壞了,隻剩著孤單單的四個鰲頭。雜亂的磚瓦中倒著一個紅方的額子,寫著一個“泰”字。想那屋脊上一定是嵌著“國泰民安”四個字的罷?其餘的三字已經不見了。
我看見這樣的情形,最初從我心中湧出的一個疑問,以為怕是這回戰事的成績。我想著怕是一個炮彈打來把城隍老爺的腦袋子打中了,就和瀏河的東嶽廟,懸腳嶺的關帝廟一樣。但我這個斷案立刻便動搖起來,我看見正殿的門媚是新補上去的,雖然草率,但總算補好了。中國人的收拾能力決不會有這樣快的!戰事的結束不是才三五天嗎?
我又走進大殿去了。很龐大的樑柱與很高聳的屋頂,想見當年建築時的浩大的工程。但除新由木板鑲成的一座神座之外。一切都是焦黑的。
——這是什麽時候起過火災嗎?我心裏懷疑著,走去問神案前的一位賣香燭的人。
他說是今年七月半起的火。
——哦,原來是這樣!從七月半到年底已經快要半年了,神龕依然還是那樣比貧民窟還要簡陋的一個薄板匣子!這才是我們中國人的本色呀。你就給他們幸福,他是虔誠地敬禮你;但你受著了艱難,他卻一概不管,你坐在薄板匣子裏的城隍老爺喲,你怕也在嘆息世態的炎涼了罷?
我心裏正在這樣發著牢騷的時候,一對中年夫婦走來買香燭來了。一束香,一對燭。
——“這要幾鈿嗬1?”男的發問。
1作者原註:上海話:“這要多少錢?”
——“十二個銅板。”賣香燭的回答。
——“那要十二個銅板嗬!”女的叱吒著,回頭向男的說:“把九個銅板好了。”
——外國人究竟要比中國人高明,他們在匆促之間竟有這樣完整的戰備!我在堡壘裏麵不禁驚嘆了起來。
堡壘是用米袋填泥砌成的,有四五尺高的光景,在中腹處橫嵌了幾個木框作為炮眼,壘下是將及一人深的濠溝,壘上有竹篷蓋就的屋頂。這比我在瀏河,在懸腳嶺等地所看見過的戰濠,要高明到一百倍以上了。
我在這時候起了一個好奇心來,我想走進上海城裏去,看看蘇浙聯軍驅逐張允明的戰跡。
前幾天他門正在開火的時候,槍炮的聲音在環龍路也可以聽見,那時候我很想出去看看熱鬧,但終竟因為家小的羈絆,不敢出去冒險。萬一一個流彈打來把我打死了呢?——這實在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
——但是,我現在還怕什麽呢?我反正是沒有家庭樂趣的人!
我死了心,便向中國街道上走去了。
由上海租界到中國市街實在並沒有什麽險阻;隻消走幾步路。走過一條橫街。
世間上有人不肯相信奇蹟的存在的嗎?這樣的人我請他到這兒交界的地方來,他立地便可以看見一個頂頂駭人的奇蹟。走幾步橫街便可以退返幾個世紀!朋友!這不是一個頂頂駭人的奇蹟嗎?長房雖有縮地之方,但我們的腳步比光的速度還快。
上海縣城早是拆毀了的,租界和縣城也並沒有什麽柵欄,我們怎麽曉得會是走出了租界?怎麽曉得會是走進了縣城呢?
你們走罷!抬著頭能看得見一些雜亂的舊式房屋的垃圾堆,埋著頭能看得見一些崎嶇不平的街路的時候,你們便進了城,便走進了“中國地界”,便退返了好幾個世紀了。
啊,我們中國人到底是超然物外的,不怕就守著有比自己好的路政市政在近旁,但總沒有采仿的時候。那是值不得采仿的,那是淺薄的物質文明!
我隻是在雜亂的垃圾堆中走著,我不知道又轉了多少彎,抹了多少角了。街上的情形倒還熱鬧,有些地方連租界內最繁華的四馬路也怕還趕不上呢!沿街都擺著地攤,有的竟擺到街心來,幾乎連人走的空隙都沒有了。老太婆們穿著臃腫的小棉鞋,一顛一簸地在崎嶇不平的濘泥的路上走著。
——前幾天開火的時候,聽說這兒罷了幾天市;城裏的人大都搬到租界裏去了,是什麽時候又搬回來了的呢?大家都匆匆忙忙地在辦年貨,明天便是除夕了,這何曾是經過什麽戰火的地方呢?
在租界上住著的時候,覺得中國的天下是太平無事的,但到“中國地界”上來,更好,更好,我們中國更還是羲農盛世!
——時常打打仗,湊湊熱鬧,怕也還好罷?中國人反正一時還打死不完。
我隻在雜亂的垃圾堆中走著,又不知道走了多少辰光,我走到一座宏大的廟宇前麵了。
廟門是朱紅漆漆的,畫著一對對的彩色的神茶玉壘。正中的門媚上還倒站著一對飛金的獅子,門前陳列著許多賣食物的小攤,幾張黝黑的帳篷把門媚上麵的扁額遮住了。
——這是什麽廟宇呢?城裏有這麽大的廟宇想來定是城隍廟了。
縣裏的城隍廟我是早就想來瞻仰的,但我在上海租界上前前後後住了將近兩年,守著逼在近旁的城隍廟,卻至今還不曾來過。
我為什麽要到上海城隍廟來瞻仰呢?在沒有聽到我說出理由之前,我想,有多少朋友定會笑我罷?朋友們喲,我要到城隍廟來並不是要來進香,也並不是要來看進香的女子呢。我要到城隍廟來,是因為想來看這兒的一座古式的建築。
前幾年我在日本的時候,不知道在什麽報上看見過一位日本畫家介紹過一次“湖心亭”。他畫了一個素描,在一個池子中間湧出一座飛甍躍瓴的樓閣。他說這個“湖心亭”在上海縣城隍廟的後麵、是上海市上所保存著的唯一的古建築物,禮失而求諸野,他們日本人中都有這樣熱心的畫家不遠千裏地肯來探訪的“湖心亭”,難道我們守著住在上海的中國人竟沒有來憑弔一憑弔的興趣嗎?請自傀始!請自傀始!我存了這個心,想去憑弔“湖心亭”已經好久好久了,但在上海快要住滿兩年,我卻還不曾來過一次。人縱橫是這樣的,所想追求的是不可追求的東西,所可追求的卻又把它閑卻了。心裏以為它總不會飛掉,但是時間倒把我們飛掉了!住在日本的時候想憑弔“湖心亭”,回到上海來又想去遊那馬溪,這樣便是我們所說的人生!
我走到朱紅漆的廟門口,我想像著一定是城隍廟了,便不禁欣喜起來——踏破芒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今天總可以和“湖心亭”見麵了。
我從左手的側門走進去。前門和二門之間有一個中庭,也是些賣食物的小攤販擁擠著。我走到二門的階上的時候,中門上橫掛著一道算盤——唔,這真是一個極有意義的象徵!這怕是我們中國人的“算盤主義”的表現罷!門上的一副對聯是:
你的打算非凡,進一位退一位,誰料全盤都是錯?
我卻模糊不得,有幾件記幾件,後來結帳總無差。
照這樣對聯的意思看來,也一定是城隍廟了。城隍老爺在誇他的算盤精明。
我走進二門去,劈頭看見的是正麵的大殿上亂堆著一片磚瓦,很高的屋脊大半倒壞了,隻剩著孤單單的四個鰲頭。雜亂的磚瓦中倒著一個紅方的額子,寫著一個“泰”字。想那屋脊上一定是嵌著“國泰民安”四個字的罷?其餘的三字已經不見了。
我看見這樣的情形,最初從我心中湧出的一個疑問,以為怕是這回戰事的成績。我想著怕是一個炮彈打來把城隍老爺的腦袋子打中了,就和瀏河的東嶽廟,懸腳嶺的關帝廟一樣。但我這個斷案立刻便動搖起來,我看見正殿的門媚是新補上去的,雖然草率,但總算補好了。中國人的收拾能力決不會有這樣快的!戰事的結束不是才三五天嗎?
我又走進大殿去了。很龐大的樑柱與很高聳的屋頂,想見當年建築時的浩大的工程。但除新由木板鑲成的一座神座之外。一切都是焦黑的。
——這是什麽時候起過火災嗎?我心裏懷疑著,走去問神案前的一位賣香燭的人。
他說是今年七月半起的火。
——哦,原來是這樣!從七月半到年底已經快要半年了,神龕依然還是那樣比貧民窟還要簡陋的一個薄板匣子!這才是我們中國人的本色呀。你就給他們幸福,他是虔誠地敬禮你;但你受著了艱難,他卻一概不管,你坐在薄板匣子裏的城隍老爺喲,你怕也在嘆息世態的炎涼了罷?
我心裏正在這樣發著牢騷的時候,一對中年夫婦走來買香燭來了。一束香,一對燭。
——“這要幾鈿嗬1?”男的發問。
1作者原註:上海話:“這要多少錢?”
——“十二個銅板。”賣香燭的回答。
——“那要十二個銅板嗬!”女的叱吒著,回頭向男的說:“把九個銅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