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理由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與管家交代過之後,楊束便在自己家默默等待。
約莫一個時辰過去,馮義終於在管家的帶領下趕到。
進門,看到楊束陰沉的麵色,馮義心頭狠狠一個咯噔。
緊接著,這位縱橫沙場的將軍,便突然心虛地埋下了自己的腦袋。
那模樣,宛如一個做了錯事,正等著責罰的孩子。
當然,楊束並沒有直接開罰。
在屏退管家之後,他才重重一拍自己麵前的茶幾。
啪的那聲悶響,嚇得馮義不自禁地打了個哆嗦。
噗通一聲跪下之後,馮將軍才顫巍巍地道:“卑職有罪,甘願受罰!”
楊束本就在氣頭上,聽聞此言,嘴角直哆嗦。
舉起右手,伸出一根指頭,直指馮將軍的臉頰。
是特意來了兩個深呼吸之後,楊束才勉強將沸騰的火氣壓下。
又瞪了馮將軍好一陣兒,他才怒聲喝問。
“爾等,究竟在京郊藏了多少兵!”
咕嚕,馮義當場咽了幾口口水,心頭僅存的僥幸就此破滅。
“果然還是被,被您知道了。”
猶如自語一樣的語氣,帶著幾分遺憾,幾分惶恐,還有幾分釋然。
楊束的嘴皮子狠狠一抖,再次一巴掌拍在桌上。
“你們好大的膽子!”
“屬下知罪!”馮義並未替自己爭辯。
說完,這家夥便埋下腦袋,一副靜等處置的模樣。
楊束擰眉瞪著這家夥,囁嚅著嘴唇,終究沒把更難聽的話說出口。
沉默突然降臨,場中的氣氛變得莫名壓抑。
呼,呼……
在這驟然沉寂的空間之內,兩人的呼吸聲也顯得莫名刺耳。
過了許久許久,楊束終於再次出聲。
“問你話呢,那些混小子,究竟帶了多少兵馬回京!”
“不,不多,合計不足三萬。”馮義並未去看楊束的眼睛。
楊束聽得臉頰直顫,噌的一下從椅子上蹭了起來。
“兩萬多人馬還少嗎?這已經足以被認定為謀反了!”
直到這一刻,他徹底確定,這批無調回京的兵馬,便是燕王態度大改的原因!
“吾等絕對沒有那個意思!”馮義急忙辯解。
可此時此刻,他無論說什麽,在楊束聽來都是那麽的蒼白無力。
“你們究竟什麽意思重要嗎?重要的是,燕王陛下會如何解讀你們此舉!”
已經被秦妙善針對過一次,楊束很清楚,引得帝王猜忌會有何等惡劣的後果。
馮義眉頭緊鎖,眼底有一抹殺氣迅速劃過。
因為隱藏得太快,因此成功躲開了楊束的目光。
下一瞬,他又突地把脖子一梗,真摯道:“一人做事一人當,馮某絕不連累兄弟們和您!”
短短的一句話,被說得是擲地有聲,堅決果斷。
楊束卻當場黑了臉!
以他的聰明,焉能聽不出馮義話裏的意思?
敢情,那家夥是想把私自調兵一事的責任,全攬到自個兒身上!
“胡鬧!”楊束板著臉,自然不可能答應。
但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馮義還想再次表態。
楊束卻直接阻止了他,嚴厲道:“你先回去吧,交代兄弟們都老實待著,沒我的招呼,誰也不能擅自離京。至於私調兵馬一事,我會看著解決的!”
馮義並未立刻應聲,是深深把他看了老半天才恭聲道:“是!”
待看到他舉臂輕擺的動作,馮義才躬身退出大廳。
管家緊接著跨入廳門,見主子以手扶額,悶頭沉吟,並未打擾。
外麵的天色卻越來越暗了。
等楊束回過神來,客廳裏便已伸手不見五指。
摸索著點燃油燈,他緩步踱到窗口。
影子從窗台栽落,像是一個跌倒的人,莫名有些狼狽。
風闖進了院子,灌入窗欞,撩撥著他耳鬢的亂發。
裹在夜風中的冰涼,倒讓他糾纏沸騰的心緒稍微冷卻了一些。
“燕王既已發現京郊藏兵,為何不直接問責?”
這麽想著,楊束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腦門兒。
這是所有交織在心頭的疑問之中,他最想不通的那一個!
放下手掌,他拉了張椅子,坐於窗口,靜靜凝望著穹頂上的那輪白月。
“讓我同楚公主聯姻,便有了一個名正言順地把我排除在權力中心的理由。楚王女婿這一身份,將是讓我邊緣化的最好由頭!”
“既如此,他為何又要多此一舉收我為義子?”
楊束托著下巴,獨自杵在窗畔,擱那兒頭腦風暴。
“嗯,我明白了,燕王這麽做應是為了把我捆於燕國,畢竟成為他的幹兒子,就不可能入贅楚國了。而且,即便不再信任我,也不妨礙繼續榨取我的剩餘價值!”
念及此處,楊束苦笑了笑。
“還好,這次那些小子私自調兵,燕王隻以為是出於我的授意。所以才會鉚足了勁來針對我,暫時並無要降罪那些臭小子的苗頭!”
“不過,紅霓此時說出與我私定終身的話,無異於在火上澆了一桶油!”
“隻怕空口白話的,我是很難與燕王解釋清楚了!”
再次歎了一口氣,楊束用力摁了摁自己的腦門兒。
他其實是清楚的,這件事無論燕王怎麽誤會,自己都不能去做辯解。
因為一旦辯解,就等於出賣馮義等人。
要知道,馮義等十六秦將,不隻是他的下屬,還是他早就認可的弟兄!
出賣弟兄的事兒,楊束是絕對不可能做的。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做了,也不能保證挽回在燕王那兒丟掉的信任!
“既然已經甩不掉這口黑鍋,那就隻能想辦法增加對方舍棄我所需的成本!此外,最好是能替那批潛藏京郊的人馬編一個正當理由!”
兩萬兵馬雖然不少,但其實真不算太多。
算上禁軍,光京城的正規駐軍就有差不多五萬。
這麽一看,被馮義等調回的兩萬兵卒,似乎就不值一提了!
“可,找個什麽理由才好呢?”
深吸口氣,楊束拿手撓了撓腦袋。
這種理由可不好找,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這不,琢磨了小半夜,他也沒能想到個合適的由頭。
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嗬欠,楊束並未回屋休息,而是翻出紙筆,開始奮筆疾書。
清晨時分,他的書案之上便多了一遝看似淩亂的文稿。
約莫一個時辰過去,馮義終於在管家的帶領下趕到。
進門,看到楊束陰沉的麵色,馮義心頭狠狠一個咯噔。
緊接著,這位縱橫沙場的將軍,便突然心虛地埋下了自己的腦袋。
那模樣,宛如一個做了錯事,正等著責罰的孩子。
當然,楊束並沒有直接開罰。
在屏退管家之後,他才重重一拍自己麵前的茶幾。
啪的那聲悶響,嚇得馮義不自禁地打了個哆嗦。
噗通一聲跪下之後,馮將軍才顫巍巍地道:“卑職有罪,甘願受罰!”
楊束本就在氣頭上,聽聞此言,嘴角直哆嗦。
舉起右手,伸出一根指頭,直指馮將軍的臉頰。
是特意來了兩個深呼吸之後,楊束才勉強將沸騰的火氣壓下。
又瞪了馮將軍好一陣兒,他才怒聲喝問。
“爾等,究竟在京郊藏了多少兵!”
咕嚕,馮義當場咽了幾口口水,心頭僅存的僥幸就此破滅。
“果然還是被,被您知道了。”
猶如自語一樣的語氣,帶著幾分遺憾,幾分惶恐,還有幾分釋然。
楊束的嘴皮子狠狠一抖,再次一巴掌拍在桌上。
“你們好大的膽子!”
“屬下知罪!”馮義並未替自己爭辯。
說完,這家夥便埋下腦袋,一副靜等處置的模樣。
楊束擰眉瞪著這家夥,囁嚅著嘴唇,終究沒把更難聽的話說出口。
沉默突然降臨,場中的氣氛變得莫名壓抑。
呼,呼……
在這驟然沉寂的空間之內,兩人的呼吸聲也顯得莫名刺耳。
過了許久許久,楊束終於再次出聲。
“問你話呢,那些混小子,究竟帶了多少兵馬回京!”
“不,不多,合計不足三萬。”馮義並未去看楊束的眼睛。
楊束聽得臉頰直顫,噌的一下從椅子上蹭了起來。
“兩萬多人馬還少嗎?這已經足以被認定為謀反了!”
直到這一刻,他徹底確定,這批無調回京的兵馬,便是燕王態度大改的原因!
“吾等絕對沒有那個意思!”馮義急忙辯解。
可此時此刻,他無論說什麽,在楊束聽來都是那麽的蒼白無力。
“你們究竟什麽意思重要嗎?重要的是,燕王陛下會如何解讀你們此舉!”
已經被秦妙善針對過一次,楊束很清楚,引得帝王猜忌會有何等惡劣的後果。
馮義眉頭緊鎖,眼底有一抹殺氣迅速劃過。
因為隱藏得太快,因此成功躲開了楊束的目光。
下一瞬,他又突地把脖子一梗,真摯道:“一人做事一人當,馮某絕不連累兄弟們和您!”
短短的一句話,被說得是擲地有聲,堅決果斷。
楊束卻當場黑了臉!
以他的聰明,焉能聽不出馮義話裏的意思?
敢情,那家夥是想把私自調兵一事的責任,全攬到自個兒身上!
“胡鬧!”楊束板著臉,自然不可能答應。
但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馮義還想再次表態。
楊束卻直接阻止了他,嚴厲道:“你先回去吧,交代兄弟們都老實待著,沒我的招呼,誰也不能擅自離京。至於私調兵馬一事,我會看著解決的!”
馮義並未立刻應聲,是深深把他看了老半天才恭聲道:“是!”
待看到他舉臂輕擺的動作,馮義才躬身退出大廳。
管家緊接著跨入廳門,見主子以手扶額,悶頭沉吟,並未打擾。
外麵的天色卻越來越暗了。
等楊束回過神來,客廳裏便已伸手不見五指。
摸索著點燃油燈,他緩步踱到窗口。
影子從窗台栽落,像是一個跌倒的人,莫名有些狼狽。
風闖進了院子,灌入窗欞,撩撥著他耳鬢的亂發。
裹在夜風中的冰涼,倒讓他糾纏沸騰的心緒稍微冷卻了一些。
“燕王既已發現京郊藏兵,為何不直接問責?”
這麽想著,楊束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腦門兒。
這是所有交織在心頭的疑問之中,他最想不通的那一個!
放下手掌,他拉了張椅子,坐於窗口,靜靜凝望著穹頂上的那輪白月。
“讓我同楚公主聯姻,便有了一個名正言順地把我排除在權力中心的理由。楚王女婿這一身份,將是讓我邊緣化的最好由頭!”
“既如此,他為何又要多此一舉收我為義子?”
楊束托著下巴,獨自杵在窗畔,擱那兒頭腦風暴。
“嗯,我明白了,燕王這麽做應是為了把我捆於燕國,畢竟成為他的幹兒子,就不可能入贅楚國了。而且,即便不再信任我,也不妨礙繼續榨取我的剩餘價值!”
念及此處,楊束苦笑了笑。
“還好,這次那些小子私自調兵,燕王隻以為是出於我的授意。所以才會鉚足了勁來針對我,暫時並無要降罪那些臭小子的苗頭!”
“不過,紅霓此時說出與我私定終身的話,無異於在火上澆了一桶油!”
“隻怕空口白話的,我是很難與燕王解釋清楚了!”
再次歎了一口氣,楊束用力摁了摁自己的腦門兒。
他其實是清楚的,這件事無論燕王怎麽誤會,自己都不能去做辯解。
因為一旦辯解,就等於出賣馮義等人。
要知道,馮義等十六秦將,不隻是他的下屬,還是他早就認可的弟兄!
出賣弟兄的事兒,楊束是絕對不可能做的。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做了,也不能保證挽回在燕王那兒丟掉的信任!
“既然已經甩不掉這口黑鍋,那就隻能想辦法增加對方舍棄我所需的成本!此外,最好是能替那批潛藏京郊的人馬編一個正當理由!”
兩萬兵馬雖然不少,但其實真不算太多。
算上禁軍,光京城的正規駐軍就有差不多五萬。
這麽一看,被馮義等調回的兩萬兵卒,似乎就不值一提了!
“可,找個什麽理由才好呢?”
深吸口氣,楊束拿手撓了撓腦袋。
這種理由可不好找,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這不,琢磨了小半夜,他也沒能想到個合適的由頭。
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嗬欠,楊束並未回屋休息,而是翻出紙筆,開始奮筆疾書。
清晨時分,他的書案之上便多了一遝看似淩亂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