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伐燕
權傾朝野你忌憚,我走你哭啥 作者:兮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子同輦。
公主駕車。
來到了燕國之後的楊束,受到了最頂級規格接待。
晚宴上。
燕帝舉起酒杯,言辭懇切。
“楊師,朕萬萬沒想到秦妙善竟然會對你下通緝令!”
“你的那一篇出師表,雖然已被那昏君燒毀,卻也已流傳七國,您為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在是令人欽佩呀!”
楊束苦笑連連。
如果不是自己留的那一份出師表,或許還不至於讓王尚書身死。
“終究是些許浮名罷了,當不得如此盛讚!”
紅霓笑了一聲。
“老師平時就是謙虛,若非老師獨自支撐,這些年來給大秦東拚西補,以秦妙善的昏庸,恐怕秦國早就已經滅亡了!”
“那秦妙善,也早已成為亡國之君!可笑她竟如此不辨忠奸,聽信朝堂傳言,妄圖迫害老師!”
燕帝看到自己女兒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楊束身上,心中隱約有了猜測。
他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朝著楊束恭敬地行了一禮。
“楊師,我燕國雖居北疆苦寒之地,但也有包藏宇內之心,囊括四海之誌!”
“我大燕兒郎,人人都是悍不畏死之士,滿朝文武也都是忠貞之人,何嚐不能統一七國,平定天下?”
“若是楊師願意輔佐我大燕,朕願意封你為一字並肩王,拜為國相!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絕不像秦妙善那樣出爾反爾!”
看著比自己大的足足幾十歲的老燕帝,顫巍巍地說出這一番話,楊束心中自然無比感慨。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能力,也都知道自己的忠心。
可偏偏秦妙善就是不知道!
罷了罷了,過眼雲煙罷了。
楊束急忙上前,將燕帝攙扶起來。
“陛下何至於此?我久居廟堂之上,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清閑,隻想好好地休息一番。此事還是日後再說吧。”
楊束並沒有立刻答應燕帝的請求,他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秦妙善會幡然醒悟嗎?
她還會將自己請回去嗎?
紅霓看到楊束並沒有直接答應父皇的招攬,神色有些黯淡。
不過她很快打起精神來,笑著替楊束解圍。
“父皇,老師剛剛罹逢大難,如今好不容易來我燕國安穩下來,先讓他休息一段時間吧!”
燕帝笑著拍了拍腦袋。
“此言是極!朕也是年紀大了,隻顧著操心國事,倒忘記了楊師一路走來頗為辛苦,還是先帶我們薊京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吧。”
隨即他立刻轉過頭來看向紅霓。
“這段時間帶著楊師在咱們國都好好地轉一轉,也體會一下我們燕國的風土人情。”
紅霓笑著點了點頭,看向楊束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莫名的意味。
這幾天,她一定要讓老師從悲傷之中走出來!
…
大秦朝堂。
看著李國忠呈上來的這份情報,秦妙善將手中的奏折,撕了個粉碎。
她鳳眼圓睜,雙眼之中帶著一抹赤紅和瘋狂。
“果然…他果然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朕這麽多年來一直將其視為夫…視為國之柱石,以禮相待。”
“可他,竟然選擇遠走燕國,朕早就勸說過讓他和那燕國的女弟子斷了瓜葛,若是早日將那賤人誅殺,倒也省卻了今日麻煩!”
她可以接受楊束去任何一個國家避難,卻無法接受他前往燕國!
從大秦趕往大燕,若說期間沒有紅霓的幫助,秦妙善打死都不信。
一想到楊束現在正在燕國都城,和那紅霓在一起煮酒烹茶,風花雪月,秦妙善差點嘔出血來!
楊束!你還敢說,你隻把紅霓當徒學生嗎!
“**,立刻出兵,東征燕國!”
李國忠大喜過望!
他將楊束逃往燕國的消息告知秦妙善,就是為了將其激怒,進而大動兵戈!
唯有如此,他才能順利將軍權掌握手中。
日後,便是做那乾坤易鼎之事,也會容易許多。
“陛下聖明!以我大秦之國力,橫掃六國綽綽有餘!就讓燕國成為我們第一個踏平的國家吧!”
李國忠立刻恭維地說道。
可其他一眾大臣,卻一個個大驚失色。
先前,縱然是楊束將大秦經營得國富民強,但仍不敢保證能吞並六國。
現如今,楊束已然奔赴他國。
大秦內部,一片狼藉。
談何覆滅六國?
“陛下,萬萬不可!覆滅六國之語,楊束在的時候,咱們或許還可以期待一下,而今,國內無一可用之人,覆滅六國談何容易?”
“而今我大秦局勢一片狼藉!外有楚國虎視眈眈,不日就要率領大軍攻伐我大秦;內有天災不斷,洪澇滂沱,民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哪有國力攻打他國?”
“還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萬萬不可在此時空耗國力呀!”
朝堂官員們,個個都是明事理的人。
大夥紛紛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祈求秦妙善,不能興不義之兵!
可百官們的勸諫,反而讓秦妙善越發憤怒。
“荒唐至極!爾等一口一個楊束,難道朕沒了楊束之後,就要亡國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大秦的天下,到底是姓秦還是姓楊?我看你們真是糊塗了!傳朕旨意,戶部尚書準備糧草輜重,若是國庫空虛就向百姓課征燕稅!”
“十日之內,出兵伐燕!”
秦妙善揮舞著龍袍,語氣越發地癲狂起來。
“**,不知你可有舉薦之人,能為朕分憂,領兵覆滅燕國?”
而今朝堂之上,除了李國忠以外,好像也沒有秦妙善的可用之人了。
幾乎所有的朝堂官員,都心係楊束。
絲毫不把她這個女帝放在眼裏。
李國忠滿麵春光,他等的就是秦妙善這句話。
“陛下,大將周通,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若是以他為主帥,率領三軍征伐燕國,必定能盡全功而返,將燕國皇室屠戮一空,把叛賊楊束綁回來,消解陛下心頭之恨!”
李國忠拱手行禮,信心滿滿地說道。
周通?
秦妙善思慮良久,腦海之中對此人卻並無印象。
不過此時的軍中大將,絕大部分都是楊束一手帶出來的,一旦上了戰場,恐怕會臨陣倒戈。
除了李國忠舉薦之人,她已無人可用。
公主駕車。
來到了燕國之後的楊束,受到了最頂級規格接待。
晚宴上。
燕帝舉起酒杯,言辭懇切。
“楊師,朕萬萬沒想到秦妙善竟然會對你下通緝令!”
“你的那一篇出師表,雖然已被那昏君燒毀,卻也已流傳七國,您為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在是令人欽佩呀!”
楊束苦笑連連。
如果不是自己留的那一份出師表,或許還不至於讓王尚書身死。
“終究是些許浮名罷了,當不得如此盛讚!”
紅霓笑了一聲。
“老師平時就是謙虛,若非老師獨自支撐,這些年來給大秦東拚西補,以秦妙善的昏庸,恐怕秦國早就已經滅亡了!”
“那秦妙善,也早已成為亡國之君!可笑她竟如此不辨忠奸,聽信朝堂傳言,妄圖迫害老師!”
燕帝看到自己女兒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楊束身上,心中隱約有了猜測。
他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朝著楊束恭敬地行了一禮。
“楊師,我燕國雖居北疆苦寒之地,但也有包藏宇內之心,囊括四海之誌!”
“我大燕兒郎,人人都是悍不畏死之士,滿朝文武也都是忠貞之人,何嚐不能統一七國,平定天下?”
“若是楊師願意輔佐我大燕,朕願意封你為一字並肩王,拜為國相!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絕不像秦妙善那樣出爾反爾!”
看著比自己大的足足幾十歲的老燕帝,顫巍巍地說出這一番話,楊束心中自然無比感慨。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能力,也都知道自己的忠心。
可偏偏秦妙善就是不知道!
罷了罷了,過眼雲煙罷了。
楊束急忙上前,將燕帝攙扶起來。
“陛下何至於此?我久居廟堂之上,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清閑,隻想好好地休息一番。此事還是日後再說吧。”
楊束並沒有立刻答應燕帝的請求,他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秦妙善會幡然醒悟嗎?
她還會將自己請回去嗎?
紅霓看到楊束並沒有直接答應父皇的招攬,神色有些黯淡。
不過她很快打起精神來,笑著替楊束解圍。
“父皇,老師剛剛罹逢大難,如今好不容易來我燕國安穩下來,先讓他休息一段時間吧!”
燕帝笑著拍了拍腦袋。
“此言是極!朕也是年紀大了,隻顧著操心國事,倒忘記了楊師一路走來頗為辛苦,還是先帶我們薊京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吧。”
隨即他立刻轉過頭來看向紅霓。
“這段時間帶著楊師在咱們國都好好地轉一轉,也體會一下我們燕國的風土人情。”
紅霓笑著點了點頭,看向楊束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莫名的意味。
這幾天,她一定要讓老師從悲傷之中走出來!
…
大秦朝堂。
看著李國忠呈上來的這份情報,秦妙善將手中的奏折,撕了個粉碎。
她鳳眼圓睜,雙眼之中帶著一抹赤紅和瘋狂。
“果然…他果然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朕這麽多年來一直將其視為夫…視為國之柱石,以禮相待。”
“可他,竟然選擇遠走燕國,朕早就勸說過讓他和那燕國的女弟子斷了瓜葛,若是早日將那賤人誅殺,倒也省卻了今日麻煩!”
她可以接受楊束去任何一個國家避難,卻無法接受他前往燕國!
從大秦趕往大燕,若說期間沒有紅霓的幫助,秦妙善打死都不信。
一想到楊束現在正在燕國都城,和那紅霓在一起煮酒烹茶,風花雪月,秦妙善差點嘔出血來!
楊束!你還敢說,你隻把紅霓當徒學生嗎!
“**,立刻出兵,東征燕國!”
李國忠大喜過望!
他將楊束逃往燕國的消息告知秦妙善,就是為了將其激怒,進而大動兵戈!
唯有如此,他才能順利將軍權掌握手中。
日後,便是做那乾坤易鼎之事,也會容易許多。
“陛下聖明!以我大秦之國力,橫掃六國綽綽有餘!就讓燕國成為我們第一個踏平的國家吧!”
李國忠立刻恭維地說道。
可其他一眾大臣,卻一個個大驚失色。
先前,縱然是楊束將大秦經營得國富民強,但仍不敢保證能吞並六國。
現如今,楊束已然奔赴他國。
大秦內部,一片狼藉。
談何覆滅六國?
“陛下,萬萬不可!覆滅六國之語,楊束在的時候,咱們或許還可以期待一下,而今,國內無一可用之人,覆滅六國談何容易?”
“而今我大秦局勢一片狼藉!外有楚國虎視眈眈,不日就要率領大軍攻伐我大秦;內有天災不斷,洪澇滂沱,民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哪有國力攻打他國?”
“還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萬萬不可在此時空耗國力呀!”
朝堂官員們,個個都是明事理的人。
大夥紛紛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祈求秦妙善,不能興不義之兵!
可百官們的勸諫,反而讓秦妙善越發憤怒。
“荒唐至極!爾等一口一個楊束,難道朕沒了楊束之後,就要亡國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大秦的天下,到底是姓秦還是姓楊?我看你們真是糊塗了!傳朕旨意,戶部尚書準備糧草輜重,若是國庫空虛就向百姓課征燕稅!”
“十日之內,出兵伐燕!”
秦妙善揮舞著龍袍,語氣越發地癲狂起來。
“**,不知你可有舉薦之人,能為朕分憂,領兵覆滅燕國?”
而今朝堂之上,除了李國忠以外,好像也沒有秦妙善的可用之人了。
幾乎所有的朝堂官員,都心係楊束。
絲毫不把她這個女帝放在眼裏。
李國忠滿麵春光,他等的就是秦妙善這句話。
“陛下,大將周通,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若是以他為主帥,率領三軍征伐燕國,必定能盡全功而返,將燕國皇室屠戮一空,把叛賊楊束綁回來,消解陛下心頭之恨!”
李國忠拱手行禮,信心滿滿地說道。
周通?
秦妙善思慮良久,腦海之中對此人卻並無印象。
不過此時的軍中大將,絕大部分都是楊束一手帶出來的,一旦上了戰場,恐怕會臨陣倒戈。
除了李國忠舉薦之人,她已無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