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要罰她了,聽著意思倒是禁足,在齊家先生要罰學生再容易不過,不過跟老太太說一聲罷了,這其中緣由邊便說是頂撞師長也是合得上事實的。
齊念聽了倒不再幸災樂禍,也沒有計較她是什麽地方學來的這種話,隻是有些惴惴不安起來,齊九真是瘋了,之前是潑她墨水,現在又語出驚人。看來以後還是少招惹她的好。萬一再來個什麽驚人之舉,鬧個玉石俱焚,她也討不著什麽好。
一時放了課,大夥紛紛起身退出門外,齊子鈺坐在桌前正看著十春為她整理書冊,前頭的齊元澄走了幾步又退了回來。
“九姐。”
齊子鈺抬了抬頭看到一張稚氣未脫的臉,想來是怕冷,早早的穿了一身寶藍色鼠灰袍,領子上的細小絨毛襯的他臉窄眼大,其間沾了點好奇之色。
“嗯。”她沒什麽表情的點了點頭。
“九姐,一起回去吧。”他笑著扯了扯她的袖子。這一笑如寒冰乍破,春風拂麵,將他原本緘默的形象輕輕拂去。
看十春收拾好了東西,她便站起身來:“唔,走罷。”
齊元澄顯得很是乖巧,順勢的將她的手牽住,齊子鈺恍了恍神,弟弟當年不過也就這般年歲吧?可是……
她一時有些窒息,心頭緊了一緊,像是被一隻大手驟然攥住,腳步也不由的頓了一下。
“怎麽了?”齊元澄感覺有些異樣,轉頭看了看她。
她控製住自己有些發抖的手心,沖他搖了搖頭表示沒事。
可緊咬的牙關依舊是出賣了她的內心:這次回京必要查出暗算楚家的主謀。當年害死父親,抄了楚府,因著叔父是太子少傅,他們一家也被捲入奪嫡的暗流中,暗算楚家的不是三皇子的人便是輔佐如今在位那人的大臣。
想他們楚家當日家眷悉數充軍,後來雖然找到了弟弟,可又再次失散。他年紀還小自來又是錦衣玉食的,哪能活的下去。齊子鈺的眼眶不由的紅了,隻心頭還抱著一絲僥倖:但願那枚金印真能保他性命。
齊元澄知道她心中有事,也不戳破,隻是自顧自的問道:“九姐今日的話,是你心頭所想?”
齊子鈺緩了緩神看向身後,十春和齊元澄的小廝正不遠不近的跟著。
她轉而看著齊元澄,澄澈的眼中倒映著他的樣子,她不答反問道:“十弟如何知道我想見祖父。”
他聳了聳肩道:“這你得問五姐,我不過是順著她的話說。”
齊子鈺挑了挑眉,那個養在老夫人膝下的齊子儀?她是怎麽猜到的?還是說其實是自己想岔了,她隻是單純的警示她不要亂說話,還有昨日舅母與老夫人商量的那件事,應該也是係在齊子儀身上。看來應該找個時候去拜訪一下。
還有便是齊元澄又為何要同齊子儀共執一詞,而且自己說出相見祖父,他也並未驚訝,想來後頭也是猜到了。如此一看這齊家迷煙遍布,一時竟也是有些看不透。
她本想著能見以不同尋常的見聞引起齊老爺子的注意,可顧先生像是又有顧慮,大概是怕她的話引起老爺子的心緒?
齊元澄看她神情有些飄,遂拉了拉她的手壓低了聲音道:“九姐的病什麽時候好的?”
今日的事一過,齊子鈺知道瞞不過別人,她也知道是自己做的心急了,旁人要麽是覺得她徹底發了瘋,要麽就是能看出其中的門道,猜到她已經恢復正常,畢竟說話時不由自主流露出來的神情是做不得假的。於是也不做掩飾,隻道:“前段時間想通了很多事,如今不過時一陣好,一陣壞罷了。”
齊元澄眼睛圓鼓鼓的,神態有些認真道:“病去如抽絲,便是這個理。”
齊子鈺本來心情不好,看到他偏要裝大人的樣子,又忍不住發笑,捏了捏他的臉道:“十弟懂得不少。”
齊元澄臉黑了一黑,又是一個拿他當小孩的……
齊元澄住在外院,兩人在迴廊道了別便各自回去。
及到傍晚時分,齊子鈺正在房中練字,六歡便遞進來一份帖子,是魯逢月的帖子,魯氏的侄女兒,辦的一個金秋賞菊宴。
果然來請了,時間便是定在一日之後,她拿著帖子笑了一笑,聽齊元澄說那天也正好是魯家的書會,請了滄州城中各大世家才子來文會,怎麽這麽巧,時間倒是撞在了一起,這其中怕是也有鄭北闕的推動。
作者有話要說:
可見家子並無獨立人格,隻是家長製下的附庸《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將此作為古代無“民法”的原因之一,取自百度百科
第10章 齊老太爺
小小的米色鬆花箋透著一股芙蓉淡香,上頭的簪花小楷秀麗端莊,一看便是主人細心寫就,很是難得。
魯家是仕族清流,出過不少高官,家世亦是源遠流長,自前朝再到本朝,戰亂政權替換,未動搖過根基。鄭家雖然也是世家,但終歸不能與魯家相比。
她呆子的名頭遠揚,這魯逢月未必沒有聽說,這樣也不怠慢輕視,不知道是魯氏的意思還是魯逢月自己的想法。
齊子鈺將花箋收進書案左側的鏤空蓮花紋屜盒中,端詳了一會紙上最後未寫完斷掉筆畫的一個靜字,餘光掃到六歡還立在桌邊等著被吩咐退下,便順利的想起了另一事。
齊念聽了倒不再幸災樂禍,也沒有計較她是什麽地方學來的這種話,隻是有些惴惴不安起來,齊九真是瘋了,之前是潑她墨水,現在又語出驚人。看來以後還是少招惹她的好。萬一再來個什麽驚人之舉,鬧個玉石俱焚,她也討不著什麽好。
一時放了課,大夥紛紛起身退出門外,齊子鈺坐在桌前正看著十春為她整理書冊,前頭的齊元澄走了幾步又退了回來。
“九姐。”
齊子鈺抬了抬頭看到一張稚氣未脫的臉,想來是怕冷,早早的穿了一身寶藍色鼠灰袍,領子上的細小絨毛襯的他臉窄眼大,其間沾了點好奇之色。
“嗯。”她沒什麽表情的點了點頭。
“九姐,一起回去吧。”他笑著扯了扯她的袖子。這一笑如寒冰乍破,春風拂麵,將他原本緘默的形象輕輕拂去。
看十春收拾好了東西,她便站起身來:“唔,走罷。”
齊元澄顯得很是乖巧,順勢的將她的手牽住,齊子鈺恍了恍神,弟弟當年不過也就這般年歲吧?可是……
她一時有些窒息,心頭緊了一緊,像是被一隻大手驟然攥住,腳步也不由的頓了一下。
“怎麽了?”齊元澄感覺有些異樣,轉頭看了看她。
她控製住自己有些發抖的手心,沖他搖了搖頭表示沒事。
可緊咬的牙關依舊是出賣了她的內心:這次回京必要查出暗算楚家的主謀。當年害死父親,抄了楚府,因著叔父是太子少傅,他們一家也被捲入奪嫡的暗流中,暗算楚家的不是三皇子的人便是輔佐如今在位那人的大臣。
想他們楚家當日家眷悉數充軍,後來雖然找到了弟弟,可又再次失散。他年紀還小自來又是錦衣玉食的,哪能活的下去。齊子鈺的眼眶不由的紅了,隻心頭還抱著一絲僥倖:但願那枚金印真能保他性命。
齊元澄知道她心中有事,也不戳破,隻是自顧自的問道:“九姐今日的話,是你心頭所想?”
齊子鈺緩了緩神看向身後,十春和齊元澄的小廝正不遠不近的跟著。
她轉而看著齊元澄,澄澈的眼中倒映著他的樣子,她不答反問道:“十弟如何知道我想見祖父。”
他聳了聳肩道:“這你得問五姐,我不過是順著她的話說。”
齊子鈺挑了挑眉,那個養在老夫人膝下的齊子儀?她是怎麽猜到的?還是說其實是自己想岔了,她隻是單純的警示她不要亂說話,還有昨日舅母與老夫人商量的那件事,應該也是係在齊子儀身上。看來應該找個時候去拜訪一下。
還有便是齊元澄又為何要同齊子儀共執一詞,而且自己說出相見祖父,他也並未驚訝,想來後頭也是猜到了。如此一看這齊家迷煙遍布,一時竟也是有些看不透。
她本想著能見以不同尋常的見聞引起齊老爺子的注意,可顧先生像是又有顧慮,大概是怕她的話引起老爺子的心緒?
齊元澄看她神情有些飄,遂拉了拉她的手壓低了聲音道:“九姐的病什麽時候好的?”
今日的事一過,齊子鈺知道瞞不過別人,她也知道是自己做的心急了,旁人要麽是覺得她徹底發了瘋,要麽就是能看出其中的門道,猜到她已經恢復正常,畢竟說話時不由自主流露出來的神情是做不得假的。於是也不做掩飾,隻道:“前段時間想通了很多事,如今不過時一陣好,一陣壞罷了。”
齊元澄眼睛圓鼓鼓的,神態有些認真道:“病去如抽絲,便是這個理。”
齊子鈺本來心情不好,看到他偏要裝大人的樣子,又忍不住發笑,捏了捏他的臉道:“十弟懂得不少。”
齊元澄臉黑了一黑,又是一個拿他當小孩的……
齊元澄住在外院,兩人在迴廊道了別便各自回去。
及到傍晚時分,齊子鈺正在房中練字,六歡便遞進來一份帖子,是魯逢月的帖子,魯氏的侄女兒,辦的一個金秋賞菊宴。
果然來請了,時間便是定在一日之後,她拿著帖子笑了一笑,聽齊元澄說那天也正好是魯家的書會,請了滄州城中各大世家才子來文會,怎麽這麽巧,時間倒是撞在了一起,這其中怕是也有鄭北闕的推動。
作者有話要說:
可見家子並無獨立人格,隻是家長製下的附庸《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將此作為古代無“民法”的原因之一,取自百度百科
第10章 齊老太爺
小小的米色鬆花箋透著一股芙蓉淡香,上頭的簪花小楷秀麗端莊,一看便是主人細心寫就,很是難得。
魯家是仕族清流,出過不少高官,家世亦是源遠流長,自前朝再到本朝,戰亂政權替換,未動搖過根基。鄭家雖然也是世家,但終歸不能與魯家相比。
她呆子的名頭遠揚,這魯逢月未必沒有聽說,這樣也不怠慢輕視,不知道是魯氏的意思還是魯逢月自己的想法。
齊子鈺將花箋收進書案左側的鏤空蓮花紋屜盒中,端詳了一會紙上最後未寫完斷掉筆畫的一個靜字,餘光掃到六歡還立在桌邊等著被吩咐退下,便順利的想起了另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