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點狐疑的盯著齊子鈺的臉,繼而,麵色一變,沒錯,沒錯,就是這個表情,齊九最近果然異常的很,怎麽她之前就是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呢。
“凡為人子者,毋得蓄私財。俸祿及田宅收入,盡歸之父母,當用則請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與。”齊子鈺頓了頓,緩緩問出自己的質疑:“子莫非,非為人,而為物,是為謀財之器皿?”。
子女私產自來不被認可,若有那是不孝,但實際上太過苛刻了。
這樣的話放在從前她是隻能埋在心裏,斷然不能說出口的,就算是在今日也是不能隨意亂說的,輕則被責忤逆,重可拉扯到動搖社會根本之嫌。
隻不過齊子鈺知道如今,在座聽得懂這話的都不是外人,也都是聰明人。
且今昔大不同於往日,如今的新皇,即從前的六皇子,卻是用著一種非同尋常的手段才榮登寶座的,皇城根的那條玉池,隻怕至今還有未銷的沉屍殘骸浸沒其中。
這也是齊子鈺為何單單挑出這一句的原因,說是私產的問題,實際上可以連帶出其餘的一些父子關係上的事。她這是在賭,賭顧先生對先皇的一個看法,賭齊老太爺的一個念頭。
齊正元聽得雲裏霧裏。齊念也是如聆天書,齊子鈺的話這一字一句掰開來她都認識明白,可串在一起怎麽就聽不懂了呢。她什麽時候會說的這些,文鄒鄒的。
顧先生嘴角緊繃,隨著齊子鈺的話語麵色也漸漸嚴厲起來。他不會與一個姑娘爭論,可是臉上的表情就已全然表明了態度。
齊子鈺暗自嘆了口氣,感覺有些喪氣,顧先生得罪過人,因著先皇失察他下過詔獄,可就算如此他還是不願聽這樣的話麽。
她又想了一想。一時又感慨大概還是她的話太過離經叛道,有悖倫理了。是她失算,沒有說動顧先生,這想要見祖父倒是難得很……
後頭齊子儀嘴唇抖了兩下,像是勉強定神,忽而輕聲道:“九妹妹說這樣的話不怕祖父知曉麽。”話雖對著齊子鈺講的,可她的目光卻是落在顧先生身上。
“不,祖父自然會知道,到時候動用家法我們可沒有辦法攔著。”齊元澄在一旁斟酌道。
齊子鈺有些驚訝,略帶感激的看了他們一眼。顧先生是老太爺請來的,可他們想法是否有衝突卻並不明朗,齊子儀和齊元澄兩人這便是隱晦的提點了此事要第一個告知齊老太爺,不可私自壓下不提,到那時齊老太爺定會要見一見說這種話的人。
她前世與齊老太爺有一麵之緣,他曾為中書令,入過內閣參議過政事,又在朝堂動盪,局勢未明時急流而退,致仕回鄉。
那人也說過齊老先生的目光敏銳,著實不凡,仕途必定不會就此作罷,新皇登基後還會有所籌謀。
齊子鈺也明白這樣的人不會就這樣安於在家養老,況且老太爺未至六十,就差一步便能為宰為輔,這一退又豈能甘心。
隻不過顧先生和老太爺是舊交了,如若顧先生因著自己先頭的經歷,想要攔著勸著老太爺,那此番齊子鈺的言談便不過被斥責壓下而已,更不會傳到別人耳中。
如今能否見到齊老太爺但看顧先生的做法了。
作者有話要說:
凡為人子者,毋得蓄私財。俸祿及田宅收入,盡歸之父母,當用則請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與。——司馬光《涑水家書議》
第9章 那份請帖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顧先生表情肅然:“有生養之恩,豈敢逆之。”
“長輩之言自然無敢不從,但若指使謀財害命,乃至於犯上作亂呢。”齊子鈺腦中不由的浮現了父親橫死,楚家滅門的場麵,冷笑詰問。字裏行間已是一片銳利,全然不再遮掩打伏。
這句話很是淺顯,這一下在坐的人倒是都聽了個明白,一時愕然無語。齊九怕是真的失心瘋了吧?
“稚子無知,豈能妄自議論!!”他麵色嚴厲喝道“今日之言不可再提。”
齊子鈺心中微微一沉,果然還是不行。齊子儀和齊元澄的話,讓有心人一聽便能往齊老爺子身上想去。再者她專門從文中截取了這一句,而不是從頭論述,正是意味分明。最後的一句雖是失控之言,可已然是直言不諱,暗藏鋒芒。顧先生自然能明白她此番話語所圖為何。
難道真是自己年紀的問題。她麵上不顯,心中卻是翻湧。
“你下去吧,你祖父那裏我自會去說。”這便是要隱瞞了。他看了一眼其餘的人,丫鬟婆子都是不在裏頭伺候的,故而隻有家中的幾個兄弟姊妹:“此話出了家學不可外傳。”
就算他不這樣說,其他人也是知道厲害了的,哪怕是齊正元也是麵有懼色,這個齊九可真是敢說,傻大膽一樣,這樣的話他在阿娘麵前都不敢說,怕是要討得一頓打。其他的尚且不論,犯上作亂這話就有點過了。傳出去壓是壓的下來,可名聲真是不會太好了。好在這屋子裏頭的都是自己人,也不會往外說免得帶累了自己的名聲。
看來是無望了,她眉頭擰了一擰,復又鬆開,無事一般的坐了下來。是她失算了,這樣一來隻能另找出路了。
“出言不遜,明後天你便不用來了罷,回去思過。”顧先生神情肅穆冷聲道。
“凡為人子者,毋得蓄私財。俸祿及田宅收入,盡歸之父母,當用則請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與。”齊子鈺頓了頓,緩緩問出自己的質疑:“子莫非,非為人,而為物,是為謀財之器皿?”。
子女私產自來不被認可,若有那是不孝,但實際上太過苛刻了。
這樣的話放在從前她是隻能埋在心裏,斷然不能說出口的,就算是在今日也是不能隨意亂說的,輕則被責忤逆,重可拉扯到動搖社會根本之嫌。
隻不過齊子鈺知道如今,在座聽得懂這話的都不是外人,也都是聰明人。
且今昔大不同於往日,如今的新皇,即從前的六皇子,卻是用著一種非同尋常的手段才榮登寶座的,皇城根的那條玉池,隻怕至今還有未銷的沉屍殘骸浸沒其中。
這也是齊子鈺為何單單挑出這一句的原因,說是私產的問題,實際上可以連帶出其餘的一些父子關係上的事。她這是在賭,賭顧先生對先皇的一個看法,賭齊老太爺的一個念頭。
齊正元聽得雲裏霧裏。齊念也是如聆天書,齊子鈺的話這一字一句掰開來她都認識明白,可串在一起怎麽就聽不懂了呢。她什麽時候會說的這些,文鄒鄒的。
顧先生嘴角緊繃,隨著齊子鈺的話語麵色也漸漸嚴厲起來。他不會與一個姑娘爭論,可是臉上的表情就已全然表明了態度。
齊子鈺暗自嘆了口氣,感覺有些喪氣,顧先生得罪過人,因著先皇失察他下過詔獄,可就算如此他還是不願聽這樣的話麽。
她又想了一想。一時又感慨大概還是她的話太過離經叛道,有悖倫理了。是她失算,沒有說動顧先生,這想要見祖父倒是難得很……
後頭齊子儀嘴唇抖了兩下,像是勉強定神,忽而輕聲道:“九妹妹說這樣的話不怕祖父知曉麽。”話雖對著齊子鈺講的,可她的目光卻是落在顧先生身上。
“不,祖父自然會知道,到時候動用家法我們可沒有辦法攔著。”齊元澄在一旁斟酌道。
齊子鈺有些驚訝,略帶感激的看了他們一眼。顧先生是老太爺請來的,可他們想法是否有衝突卻並不明朗,齊子儀和齊元澄兩人這便是隱晦的提點了此事要第一個告知齊老太爺,不可私自壓下不提,到那時齊老太爺定會要見一見說這種話的人。
她前世與齊老太爺有一麵之緣,他曾為中書令,入過內閣參議過政事,又在朝堂動盪,局勢未明時急流而退,致仕回鄉。
那人也說過齊老先生的目光敏銳,著實不凡,仕途必定不會就此作罷,新皇登基後還會有所籌謀。
齊子鈺也明白這樣的人不會就這樣安於在家養老,況且老太爺未至六十,就差一步便能為宰為輔,這一退又豈能甘心。
隻不過顧先生和老太爺是舊交了,如若顧先生因著自己先頭的經歷,想要攔著勸著老太爺,那此番齊子鈺的言談便不過被斥責壓下而已,更不會傳到別人耳中。
如今能否見到齊老太爺但看顧先生的做法了。
作者有話要說:
凡為人子者,毋得蓄私財。俸祿及田宅收入,盡歸之父母,當用則請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與。——司馬光《涑水家書議》
第9章 那份請帖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顧先生表情肅然:“有生養之恩,豈敢逆之。”
“長輩之言自然無敢不從,但若指使謀財害命,乃至於犯上作亂呢。”齊子鈺腦中不由的浮現了父親橫死,楚家滅門的場麵,冷笑詰問。字裏行間已是一片銳利,全然不再遮掩打伏。
這句話很是淺顯,這一下在坐的人倒是都聽了個明白,一時愕然無語。齊九怕是真的失心瘋了吧?
“稚子無知,豈能妄自議論!!”他麵色嚴厲喝道“今日之言不可再提。”
齊子鈺心中微微一沉,果然還是不行。齊子儀和齊元澄的話,讓有心人一聽便能往齊老爺子身上想去。再者她專門從文中截取了這一句,而不是從頭論述,正是意味分明。最後的一句雖是失控之言,可已然是直言不諱,暗藏鋒芒。顧先生自然能明白她此番話語所圖為何。
難道真是自己年紀的問題。她麵上不顯,心中卻是翻湧。
“你下去吧,你祖父那裏我自會去說。”這便是要隱瞞了。他看了一眼其餘的人,丫鬟婆子都是不在裏頭伺候的,故而隻有家中的幾個兄弟姊妹:“此話出了家學不可外傳。”
就算他不這樣說,其他人也是知道厲害了的,哪怕是齊正元也是麵有懼色,這個齊九可真是敢說,傻大膽一樣,這樣的話他在阿娘麵前都不敢說,怕是要討得一頓打。其他的尚且不論,犯上作亂這話就有點過了。傳出去壓是壓的下來,可名聲真是不會太好了。好在這屋子裏頭的都是自己人,也不會往外說免得帶累了自己的名聲。
看來是無望了,她眉頭擰了一擰,復又鬆開,無事一般的坐了下來。是她失算了,這樣一來隻能另找出路了。
“出言不遜,明後天你便不用來了罷,回去思過。”顧先生神情肅穆冷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