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仙境界,已經是南瞻部洲人間修行者,能夠達到的最高層級了。


    再向上達到真仙境,天庭或者佛門就會來人接引他上界,俗稱飛升。


    聽起來很厲害。


    但實際上一旦去了,沒有大佬的點頭應允,他們就不能隨意行走人間。


    相當於失去了自由。


    若是不去,那就隻能自己找個地方躲起來,要是被發現,一樣會被強製羽化飛升。


    還是相當於失去了自由。


    人世之間、明麵之上、同級無敵,基本正合適描述玄奘此時的水平。


    唯一讓玄奘略感遺憾的是,突破散仙境時,一切水到渠成,連雷劫風災都沒有遇到。


    祖龍之魂解釋說,洪荒量劫臨近,取經人周圍早已是天機混沌難測。


    真仙以下的風雷災劫,由天庭代替天道出手降下。


    執掌雷部的最高天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稱南極長生大帝,當年封神的截教聞仲聞太師。


    他的那第三隻眼看不到玄奘,自然也就無從降下雷劫了。


    而在這一路上,玄奘也是親眼見證了南瞻部洲,大唐國境內的“治安”水平。


    這個“治安”,指的並不是各地衙門的執法辦案能力。


    這裏的治安,特指神仙妖怪領域,各類妖物邪修的作亂情況。


    不得不說,大唐國境內是真的安全穩定。


    殘殺生靈的妖物邪修雖然有,但卻被打壓的幾乎抬不起頭來,存在也根本不敢有什麽大動作。


    每年死於妖邪之物手下的人,全國的加在一起,也沒有一個州府內,意外被尋常老虎、餓狼咬死的多。


    普通人隻需完成自己的事情就好。


    完全不用擔心出現妖物屠城、屠村等情況,也不用擔心邪修暗中作亂,幹擾普通人的生活。


    而這一切,大部分都得歸功於九天蕩魔祖師,那位坐鎮武當山的真武大帝。


    基本上有他在,整個南瞻部洲就是一片安定,出不了什麽大亂子。


    而他也是第一個,願意毫不避諱的與玄奘直接見麵,風輕雲淡,笑談西天佛門與天地量劫的存在。


    是個直言稱,“佛祖若有意見,直接找我便是”的準聖天仙。


    與尋常準聖強者,先斬善屍再斬惡屍,最後斬自我屍的順序不同。


    這位真武大帝,竟是首先斬去了自我屍。


    心中秉承善惡,而無自我私欲,一心除魔平亂安定天下秩序,所以才有南瞻部洲如今的安定。


    不過顧及大局之人,心中的顧慮自然也多。


    但出手還是相當闊綽的,竟是直接送了玄奘一個六千年一熟的蟠桃。


    沒錯,就是西遊故事裏,人吃若了便可以舉霞飛升,長生不老的六千年蟠桃。


    若是玄仙境界的天仙或地仙,直接服下這顆蟠桃後,實力進境說不定能迅速突破至真仙境,立地舉霞飛升。


    不過玄奘修的是人仙道,吞服蟠桃後,絕大部分力量都得用在淬煉軀體上。


    其中耗損量之大,最終的效果,至多也不過穩固玄仙境界,再略有些許突破而已。


    而日後隨著境界提升,淬煉肉身的消耗量還會繼續激增。


    太古十二祖巫的失敗,已經證明肉身修行有極限,再怎麽努力也突破不了那個邊界。


    肉身是枷鎖,元神才是修行者的核心本質。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


    這句順口溜,早已成為三界一切修士,共同認可的唯一準則。


    不過玄奘卻並不在意,他在客氣的收了蟠桃後,又捎帶著要了兩滴三光神水,說是為了留著日後保命用。


    三光神水,一滴可活死人肉白骨,自然是療傷聖藥。


    但其實,玄奘是為了恢複六根清淨竹的損傷。


    一滴落下,枯黃的竹杖已經重新變得翠綠,僅剩下一道半指長的小裂痕。


    再來一滴後,肯定能恢複如初。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玄奘還是給自己留了一滴。


    萬一真受什麽重傷,這就相當於是一條命了。


    與武當山真武大帝的態度相反,最令玄奘無語冷笑的,反倒是那位同為佛門的大聖國師王菩薩。


    不僅直接閉門不見,還找了兩個真仙巔峰境界的護法,聯手二打一,硬是把玄奘趕了出去。


    理由,當然是說玄奘品行不端,打著佛門的名頭,四處敲詐勒索三界同修,敗壞佛門清譽。


    所以呢?玄奘心中不屑嗤笑。


    洪荒量劫,這麽大的責任,也沒有任何道理的就落到頭上,還要逼人打白工?


    量劫為什麽會出現?


    整天陰謀算計、爭權奪利,搞出無窮麻煩的聖人大佬,他們心裏難道不清楚?


    好你個國師王菩薩,也敢蹦出來玩道德綁架?


    玄奘並沒有在盱眙山,大聖禪院門前大喊大鬧。


    他直接去淮水旁,手上撚了個避水訣,潛入了進去。


    花了兩天時間,玄奘在紅鰭小黑魚敖曦的幫助下,找到了一處由數十條龐大鎖鏈,共同構成的封印大陣。


    沒錯,水猿大聖無支祁。


    傳說中,那個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活躍於堯舜禹時期的上古水怪。


    異界前世中,有人說,他是西遊故事裏孫悟空的原型。


    有人說他就是混世四猴之一的赤尻馬猴,蠻力強橫,一手控水神通,更是相當的可怕。


    還有人說,無支祁其實是個妹子,和孫悟空是相愛相殺的關係……


    不過在這個世界中,根據玄奘的觀察。


    被十多條古木樹幹般粗細的鐵鏈,強行束縛在水下的巨猿。


    是不是母猴子不知道,但見了玄奘這個和尚後,立刻表現出的凶暴模樣卻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


    不過,被封印者之所求多為自由,而凡一切心有所求者,必然就有交涉的餘地。


    玄奘借著水猿大聖暴怒發威的機會,將其釋放的法力波動作為掩飾,利用金蟬天目神通,找到了鐵索封印的薄弱之處。


    一猴一僧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無支祁得知了封印的薄弱所在,而玄奘則換來了無支祁壓箱底的控水神通。


    從此之後不僅可以隨意下水,再不用撚那麻煩的避水訣,若是修到高深處,禦水對敵亦不在話下。


    玄奘心中滿意,無支祁自然也是大喜過望,整條淮水都跟著翻騰了起來,頗有複歸當年四瀆之威勢。


    這下大聖國師王菩薩,終於是躲不下去了。


    隻能親自現身於淮河水上,重新檢查加固封印。


    隻可惜,封印自身的缺陷薄弱之處,是設下後就無法改變的,加固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國師王菩薩想追究玄奘的責任。


    結果玄奘和無支祁,早已提前達成了合作協議,做好了串供的準備。


    “啊!哪來的臭和尚,竟敢壞我逃跑大計?!哇呀呀呀!看我水漫大聖禪院!”


    “你這作惡的水怪,貧僧就算舍了這條性命,也必不會讓你逃出去的!般若諸佛,大威天……”


    在國師王菩薩麵前,在淮河兩岸,跑來湊熱鬧的眾多佛門信眾的注視之下。


    玄奘與水猿大聖無支祁,一僧一猴、一唱一和,演了場神僧降妖的雙簧戲。


    淮水兩岸百姓看的熱血沸騰,皆感歎護國僧俠玄奘之名。


    心裏對於天天守在淮水附近,收納信徒財物香火,卻疏於守護封印的大聖禪院,卻多了幾分輕視和鄙夷。


    最後國師王菩薩礙於麵皮,也不好在眾多信徒麵前來一場佛門內鬥表演,所以隻能把火氣往肚子裏咽。


    但玄奘卻並不打算罷手。


    反正之前在大聖禪院內,雙方之間已經動手撕破臉皮了。


    “咳咳,小僧為保淮水兩岸百姓安居,彰顯佛法無邊,舍命與水怪相鬥。區區致命傷,菩薩不必為小僧擔憂!


    我玄奘若今日身死於此,他日魂歸西天靈山,在佛祖如來麵前,亦會代淮河兩岸百姓,感謝菩薩日夜鎮守淮水之功!”


    玄奘麵色慘白,一邊拍著自己胸口、一邊大口咳血。


    但說話聲,卻是字正腔圓,真好似義薄雲天的大俠一般,聽得圍觀信眾皆雙目垂淚。


    紛紛跪地磕頭請求國師王菩薩,出手拯救護國僧俠的性命。


    畢竟明麵上,還是玄奘獨鬥淮河水怪,幫助他加固了封印。


    所以,在玄奘一臉嚴肅大無畏的目光注視下。


    國師王菩薩也隻能眯著眼睛,給玄奘賜下多件療傷神物後,事情才算了結。


    玄奘滿意離去,隻覺得一路行來收獲頗豐。


    不僅自身修為長進不少,恢複六根清淨竹的先天靈寶之威,也成了隨手就能完成的事。


    不過玄奘沒有料到的是。


    本想著那位配合三位菩薩,在西行路上布局四聖試禪心的黎山聖母,應該與佛門關係密切。


    估計上門拜訪時,也得吃閉門羹。


    然而事實,卻與玄奘的設想天差地別。


    他見到的黎山聖母,竟是一位身著青色道服,頭戴蓮花冠,手執拂塵,從容而優雅的年輕女道人。


    她不僅同意為玄奘提供幫助,還允許玄奘在她的驪山道場中,修行三年時間再離開。


    甚至還表示,關於玄奘所修的人仙道,她也可以略作指點。


    至於佛門的態度,黎山聖母隻是一揚眉毛,便將話題揭過不提。


    玄奘甚至在她眼底看到了一絲輕蔑和惱恨。


    一開始玄奘想不通,也看不懂,甚至連分析思考都找不到頭緒。


    直到某天,玄奘借助金蟬天目的力量,在驪山道場中尋到了一處隱秘之地。


    在這裏,玄奘見到了一塊牌位,上麵寫的竟是……


    恩師上清通天教主之位。


    ……


    下章預告:


    當年封神之戰,截教萬仙大陣被破,截教弟子裏活了下來,沒變坐騎的強者並不多。


    通天教主的直係女弟子,似乎,就隻剩下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與謬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與謬說並收藏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