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關中僧俠遊大唐(四)
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 作者:與謬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玄奘聞言,卻隻是在心底無奈一笑。
如果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曆史穿越,沒有那漫天神佛壓在頭頂的話。
也許,玄奘會認真考慮這位太宗皇帝的建議。
“小僧出家,不為仙佛隻為約定。
與人有約在先,在約定完成之前,請陛下恕小僧無法還俗。”
唐王麵上笑容收斂三分,又略顯好奇的追問道。
“是何約定?”
“今日事畢,願與陛下閉門詳談。”
在高士廉、房玄齡等人不解和擔憂的目光之中。
玄奘推辭了皇帝陛下的好意,卻又提出了一個閉門詳談的要求。
不解,自然是因為高士廉、房玄齡這兩位謀臣,一時間也猜不透那年輕僧人的打算。
而擔憂,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皇帝陛下,答應了這位僧人的要求。
雖然就目前情況而言,這位僧人僅憑一人之勇武,的確是幫助大唐挽回了顏麵。
還生擒了突厥可汗,為接下來大唐和突厥的外交博弈,爭取到了一個相當有利的開局。
但是治國理政之事,最需務實。
李唐王朝自稱老子李耳後人,提倡推行道教。
相當重要的一個考慮,就是抑製隋末佛門寺院經濟亂象,穩定國家財政收入和兵源。
如今若是陛下聽信僧人之言,大唐未來的治國之策,又是否會受到影響?
事實最後證明,兩位謀士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
一夜閉門交流之後,皇帝陛下心情極好,雙眼明亮的幾乎在放光。
天一亮便與群臣商議,頒布了多條利國利民的新政。
還計劃測試數十種開荒增產之法,提升土地肥力,更新迭代農耕用具等項目,皆在其中。
至於之前擔心,佛道問題,反而根本沒怎麽提,就像是被邊緣化忽略掉了一樣。
日後的太宗皇帝,興奮的拉著玄奘,說是要與他對天立誓,結為異姓兄弟。
而玄奘卻拒絕道。
“小僧此時能影響的事情還太少,能夠做到的事情還太少,尚無法真正為陛下分憂解難。
不過,小僧與陛下緣分深厚,今後必有重逢之日。屆時,小僧將不負陛下厚愛。”
玄奘注意到了皇帝眼底的遺憾之色,但卻並沒有給他透露什麽未來之事。
在自身實力不足,且有選擇的情況下。
玄奘並不想讓西遊故事的關鍵時間節點、事件,發生過多偏移。
但是,將很多來自異界前世的知識留下後,玄奘深信,改變的種子已然埋下。
“天上仙佛亦需人間香火供奉,誰優誰劣、誰主誰次,尚未可知!”
昨晚一夜密談,玄奘在聽到這位年輕皇帝,如此一番言論之後,心中已經確定。
自從火雲洞三皇,還有那位大秦始皇帝之後。
或許這人間,終於又出現一位有野心,能擔大任的人間帝皇了。
但滿天神佛,恐怕不會允許這樣一位人主誕生。
玄奘望著晴朗的天空,緩緩露出了一個溫和而慈悲的微笑。
你們想阻止,我卻要促成,你們有你們的算計,我也有我的布局。
還有不到十二年時間,那就較量一下看看吧!
之後,李世民退而求其次,敕封玄奘為護國大僧俠,還發給玄奘一個金牌。
憑此牌便可暢行大唐國境各地,且凡遇阻撓,可直接選擇先斬後奏。
此外就是殘留在江州的那點舊事。
玄奘得到賞賜,又獲皇上允許後,直接帶著聖旨與軍隊同行,直撲江州知府府邸。
任憑那劉洪賊子如何求饒,玄奘直接掐住他的脖子,一路拖到了當日,他謀害陳光蕊的洪江渡口。
唐王的金牌在手,奉旨殺人而已。
玄奘輕誦了聲佛號,一拳給他的腦袋開了瓢,屍體拋入江中任魚兒分食殆盡。
後麵發生的事,就和西遊故事中差不多了。
洪江龍王送還陳光蕊的屍身,而後還陽複生,夫妻重逢一家三口再度團圓。
唯一一點小小的區別是。
玄奘說服了他的母親殷溫嬌,傳播了一點點異界前世的觀念,徹底打消了她尋死的想法。
了結牽掛之後,玄奘終於踏上了他規劃已久的旅程。
遊遍大唐國土,尋佛訪道。
搜集一切可以利用,有助於撬動未來局勢的機緣。
一切正如當年法明師傅所言,未來量劫大局,乃三界神仙佛道共同商定之事。
比之當年的封神大劫,還要更加嚴格。
人間各地道場和上仙隱世之所,果然態度都和那位欽天監袁先生一樣。
麵對玄奘的拜訪時,就隻會裝聾作啞,閉門不出,或者故作高深。
玄奘感覺他突然就理解了。
為什麽當年孫猴子遊曆南瞻部洲七八年,卻隻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修命者。
感情就和現在一樣。
那些活了成千上百年的老家夥,一個個都聰明的不像話,見到量劫便全藏起來了。
平日裏講著求道修行,不過一個“爭”字。
講著靈寶無主,有“德”者居之。
所以隨意奪寶,妄造殺孽的洪荒修士仙長們。
在量劫麵前,一個個的卻隻想著長生久視,丟了修士的自信與驕傲。
天道都將這場,本該由三界眾生共擔的劫難,推給幾個取經人,讓他們承擔絕大部分風險了。
還想縮在後麵撈好處,不願稍稍涉足,承擔任何風險?
既然如此,為了提升實力、破劫渡難,玄奘也隻能選擇反搶回來了。
憑借袁天罡先生留下的指引,在偷偷動用金蟬天目做一點輔助。
玄奘每次都能直接繞開迷陣阻擋,或者尋找到薄弱點突破進去。
即使是有些敢狠下決心,直接炸塌山峰堵住仙府洞口的,玄奘也能一人一鏟,憑一身散仙巔峰的力量挖進去。
那些看似與世無爭,從容淡然的神仙,其實最懂得鑽營算計,最在意自己的長生不死。
好處都想要,麻煩都想避。
嘴裏講著超然物外,心中盡是錙銖必較。
擅自幫助這位佛門的取經人,萬一被卷入量劫的麻煩之中,怎麽辦?
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身為壽元悠長的神仙菩薩,老老實實等劫數過去,再出來撈好處不香嗎?
玄奘也不與這些聰明的神仙菩薩計較,隻是嗬嗬一笑。
一路上,玄奘按照袁天罡的清單,還有其他打聽到的仙家所在,全部挨個拜訪了一遍。
有的還專門多拜訪了幾次。
對於裝高深,拒不見麵的。
玄奘找到他的老巢後,自己動手。
什麽靈草仙果,珍稀寶物,有用的就直接打包帶走。
不滿意?
貧僧乃佛門弟子,賬得算到佛門頭上。
對於講佛道之別,讓玄奘滾蛋閃遠,否則就如何如何的。
玄奘當然是好漢不吃眼前虧。
事後避其鋒芒打遊擊,對這些道場內的弟子下手。
遇到就直接打暈,再搜走他們身上的法寶靈物。
態度好的就隻搶東西,態度差的就打斷手腳,敢起殺心的,也對等的殺回去。
再不行了就直接砸廟,借著護國僧俠的名頭,斷他們的人間香火供奉。
這一波下來,玄奘著實是積累了不少的鬥法經驗。
也充分認識到了人仙道,身魂同修的強大之處。
與修天仙地仙道的相比,同境界下,玄奘基本沒有對手。
對戰高一個大境界的玄仙修士,就算是不用六根清淨竹,玄奘也能不落下風。
更何況,他身後背著的大水缸內,還有一條祖龍之魂附身的紅鰭黑魚。
遇到更高層級的敵人,稍微放出一點點大羅金仙境的威壓。
聰明人自然會開始腦補算計,猜測可能有佛門大能守護,故而隻能選擇退去。
不滿意?
貧僧乃佛門弟子,賬得算到佛門頭上。
所以這一路下來,玄奘可謂是靈寶靈材不斷,修行進境相當通暢。
戰鬥經驗也在一次次的鬥法、搏殺中,迅速積累了起來。
偶爾還能得到祖龍前輩的指點,邁過修行之路上的一個個障礙。
從凡人開始修養神魂、鍛煉體魄,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沒有係統叮的一聲,大把大把的送寶物、送修為,替人解決所有麻煩。
玄奘隻能一步一個腳印,依靠點滴的積累來達成目標。
經過五六年的持續修行,玄奘終於如願以償,邁過了散仙巔峰大圓滿的門檻,成就玄仙之境。
……
下章預告:
武當山真武大帝廟,大聖禪院國師王菩薩……等等,這淮水河底,怎麽還鎮了一隻大猴子?
不對勁,不對勁,這黎山聖母的道場裏,怎麽還供奉著一個,“恩師上清通天教主”的牌位?!
——
萬更完成~!黑猴,黑猴!碼字!碼字!
如果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曆史穿越,沒有那漫天神佛壓在頭頂的話。
也許,玄奘會認真考慮這位太宗皇帝的建議。
“小僧出家,不為仙佛隻為約定。
與人有約在先,在約定完成之前,請陛下恕小僧無法還俗。”
唐王麵上笑容收斂三分,又略顯好奇的追問道。
“是何約定?”
“今日事畢,願與陛下閉門詳談。”
在高士廉、房玄齡等人不解和擔憂的目光之中。
玄奘推辭了皇帝陛下的好意,卻又提出了一個閉門詳談的要求。
不解,自然是因為高士廉、房玄齡這兩位謀臣,一時間也猜不透那年輕僧人的打算。
而擔憂,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皇帝陛下,答應了這位僧人的要求。
雖然就目前情況而言,這位僧人僅憑一人之勇武,的確是幫助大唐挽回了顏麵。
還生擒了突厥可汗,為接下來大唐和突厥的外交博弈,爭取到了一個相當有利的開局。
但是治國理政之事,最需務實。
李唐王朝自稱老子李耳後人,提倡推行道教。
相當重要的一個考慮,就是抑製隋末佛門寺院經濟亂象,穩定國家財政收入和兵源。
如今若是陛下聽信僧人之言,大唐未來的治國之策,又是否會受到影響?
事實最後證明,兩位謀士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
一夜閉門交流之後,皇帝陛下心情極好,雙眼明亮的幾乎在放光。
天一亮便與群臣商議,頒布了多條利國利民的新政。
還計劃測試數十種開荒增產之法,提升土地肥力,更新迭代農耕用具等項目,皆在其中。
至於之前擔心,佛道問題,反而根本沒怎麽提,就像是被邊緣化忽略掉了一樣。
日後的太宗皇帝,興奮的拉著玄奘,說是要與他對天立誓,結為異姓兄弟。
而玄奘卻拒絕道。
“小僧此時能影響的事情還太少,能夠做到的事情還太少,尚無法真正為陛下分憂解難。
不過,小僧與陛下緣分深厚,今後必有重逢之日。屆時,小僧將不負陛下厚愛。”
玄奘注意到了皇帝眼底的遺憾之色,但卻並沒有給他透露什麽未來之事。
在自身實力不足,且有選擇的情況下。
玄奘並不想讓西遊故事的關鍵時間節點、事件,發生過多偏移。
但是,將很多來自異界前世的知識留下後,玄奘深信,改變的種子已然埋下。
“天上仙佛亦需人間香火供奉,誰優誰劣、誰主誰次,尚未可知!”
昨晚一夜密談,玄奘在聽到這位年輕皇帝,如此一番言論之後,心中已經確定。
自從火雲洞三皇,還有那位大秦始皇帝之後。
或許這人間,終於又出現一位有野心,能擔大任的人間帝皇了。
但滿天神佛,恐怕不會允許這樣一位人主誕生。
玄奘望著晴朗的天空,緩緩露出了一個溫和而慈悲的微笑。
你們想阻止,我卻要促成,你們有你們的算計,我也有我的布局。
還有不到十二年時間,那就較量一下看看吧!
之後,李世民退而求其次,敕封玄奘為護國大僧俠,還發給玄奘一個金牌。
憑此牌便可暢行大唐國境各地,且凡遇阻撓,可直接選擇先斬後奏。
此外就是殘留在江州的那點舊事。
玄奘得到賞賜,又獲皇上允許後,直接帶著聖旨與軍隊同行,直撲江州知府府邸。
任憑那劉洪賊子如何求饒,玄奘直接掐住他的脖子,一路拖到了當日,他謀害陳光蕊的洪江渡口。
唐王的金牌在手,奉旨殺人而已。
玄奘輕誦了聲佛號,一拳給他的腦袋開了瓢,屍體拋入江中任魚兒分食殆盡。
後麵發生的事,就和西遊故事中差不多了。
洪江龍王送還陳光蕊的屍身,而後還陽複生,夫妻重逢一家三口再度團圓。
唯一一點小小的區別是。
玄奘說服了他的母親殷溫嬌,傳播了一點點異界前世的觀念,徹底打消了她尋死的想法。
了結牽掛之後,玄奘終於踏上了他規劃已久的旅程。
遊遍大唐國土,尋佛訪道。
搜集一切可以利用,有助於撬動未來局勢的機緣。
一切正如當年法明師傅所言,未來量劫大局,乃三界神仙佛道共同商定之事。
比之當年的封神大劫,還要更加嚴格。
人間各地道場和上仙隱世之所,果然態度都和那位欽天監袁先生一樣。
麵對玄奘的拜訪時,就隻會裝聾作啞,閉門不出,或者故作高深。
玄奘感覺他突然就理解了。
為什麽當年孫猴子遊曆南瞻部洲七八年,卻隻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修命者。
感情就和現在一樣。
那些活了成千上百年的老家夥,一個個都聰明的不像話,見到量劫便全藏起來了。
平日裏講著求道修行,不過一個“爭”字。
講著靈寶無主,有“德”者居之。
所以隨意奪寶,妄造殺孽的洪荒修士仙長們。
在量劫麵前,一個個的卻隻想著長生久視,丟了修士的自信與驕傲。
天道都將這場,本該由三界眾生共擔的劫難,推給幾個取經人,讓他們承擔絕大部分風險了。
還想縮在後麵撈好處,不願稍稍涉足,承擔任何風險?
既然如此,為了提升實力、破劫渡難,玄奘也隻能選擇反搶回來了。
憑借袁天罡先生留下的指引,在偷偷動用金蟬天目做一點輔助。
玄奘每次都能直接繞開迷陣阻擋,或者尋找到薄弱點突破進去。
即使是有些敢狠下決心,直接炸塌山峰堵住仙府洞口的,玄奘也能一人一鏟,憑一身散仙巔峰的力量挖進去。
那些看似與世無爭,從容淡然的神仙,其實最懂得鑽營算計,最在意自己的長生不死。
好處都想要,麻煩都想避。
嘴裏講著超然物外,心中盡是錙銖必較。
擅自幫助這位佛門的取經人,萬一被卷入量劫的麻煩之中,怎麽辦?
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身為壽元悠長的神仙菩薩,老老實實等劫數過去,再出來撈好處不香嗎?
玄奘也不與這些聰明的神仙菩薩計較,隻是嗬嗬一笑。
一路上,玄奘按照袁天罡的清單,還有其他打聽到的仙家所在,全部挨個拜訪了一遍。
有的還專門多拜訪了幾次。
對於裝高深,拒不見麵的。
玄奘找到他的老巢後,自己動手。
什麽靈草仙果,珍稀寶物,有用的就直接打包帶走。
不滿意?
貧僧乃佛門弟子,賬得算到佛門頭上。
對於講佛道之別,讓玄奘滾蛋閃遠,否則就如何如何的。
玄奘當然是好漢不吃眼前虧。
事後避其鋒芒打遊擊,對這些道場內的弟子下手。
遇到就直接打暈,再搜走他們身上的法寶靈物。
態度好的就隻搶東西,態度差的就打斷手腳,敢起殺心的,也對等的殺回去。
再不行了就直接砸廟,借著護國僧俠的名頭,斷他們的人間香火供奉。
這一波下來,玄奘著實是積累了不少的鬥法經驗。
也充分認識到了人仙道,身魂同修的強大之處。
與修天仙地仙道的相比,同境界下,玄奘基本沒有對手。
對戰高一個大境界的玄仙修士,就算是不用六根清淨竹,玄奘也能不落下風。
更何況,他身後背著的大水缸內,還有一條祖龍之魂附身的紅鰭黑魚。
遇到更高層級的敵人,稍微放出一點點大羅金仙境的威壓。
聰明人自然會開始腦補算計,猜測可能有佛門大能守護,故而隻能選擇退去。
不滿意?
貧僧乃佛門弟子,賬得算到佛門頭上。
所以這一路下來,玄奘可謂是靈寶靈材不斷,修行進境相當通暢。
戰鬥經驗也在一次次的鬥法、搏殺中,迅速積累了起來。
偶爾還能得到祖龍前輩的指點,邁過修行之路上的一個個障礙。
從凡人開始修養神魂、鍛煉體魄,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沒有係統叮的一聲,大把大把的送寶物、送修為,替人解決所有麻煩。
玄奘隻能一步一個腳印,依靠點滴的積累來達成目標。
經過五六年的持續修行,玄奘終於如願以償,邁過了散仙巔峰大圓滿的門檻,成就玄仙之境。
……
下章預告:
武當山真武大帝廟,大聖禪院國師王菩薩……等等,這淮水河底,怎麽還鎮了一隻大猴子?
不對勁,不對勁,這黎山聖母的道場裏,怎麽還供奉著一個,“恩師上清通天教主”的牌位?!
——
萬更完成~!黑猴,黑猴!碼字!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