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靈台山涉水試蟬心,三星洞得見祖菩提】


    來到這個西遊世界十八年了。


    十八年來,玄奘麵對的現實就是,一個既沒外掛也沒天賦,還被關在金山寺中無法脫身的境況。


    他隻能不怕艱苦、不惜受傷,拚命習武鍛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近乎極限的去增強這幅凡人之軀。


    但就算是這樣,似乎也不被命運所允許。


    十二歲那年,玄奘感覺習武已小有所成,所以就想要辭別法明師傅,下山遊曆尋求機緣。


    “就別到處亂跑了,人人生來宿命既定,江流兒,你的努力,除了讓自己更痛苦以外,再無意義。


    即使你能夠修行神通術法,能夠瞞過我偷跑下山去,能夠遇到其他佛道高手,也沒有人會教你的。”


    法明師傅以前所未有的嚴肅,甚至是相當冷漠的態度,直接拒絕了玄奘的請求。


    “好吧,如果你堅持的話,那就擊敗我吧!江流兒,隻要你能獲勝,為師承諾任你離去。


    但若是敗了,那就放棄不切實際的努力,好好在經閣禪房內,專心學佛禮佛,休要再多生雜念。”


    於是,十二歲那年,在金山寺大禪堂內,玄奘與從小撫養他長大的法明師傅,第一次交手。


    毫無意外,僅僅懂得些凡俗拳腳功夫的玄奘,在法明師傅的術法麵前,隻能狼狽躲閃,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玄奘敗了,不得不表麵上遵守諾言,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經閣禪房中,不再去練功房隨武僧習武。


    嘴上是服了,但心裏……嗬嗬,別想!


    他才不想按部就班下去,等走上西行之路的時候,一路上遇到事就隻能大喊“悟空救我”。


    所以,自從十二歲之後,一切便在玄奘的計劃之下,由明轉暗。


    白日禮佛時偷懶睡覺,學經時將經書偷換成雜書,學習保命實用的知識,等晚上繼續偷偷習武鍛煉。


    與此同時,時刻準備著,想辦法避開法明師傅偷偷溜出寺去。


    雖然從未成功過,但玄奘卻並沒有放棄,因為努力才有希望,放棄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絕望。


    玄奘就這樣,又堅持了六年,直到十八歲的今天。


    雖然從未絕望,但不知希望在何處的努力,玄奘內心深處,仍舊難免偶爾會閃過一絲茫然。


    而此時,出現在麵前的靈台方寸山。


    在玄奘眼中,就好像是撥雲見日後,終於出現在眼前的目標。


    繞過刻字的岩石,玄奘繼續前進,前方還有好幾裏的林間山道要走。


    也不知須菩提的弟子們,平日裏都在忙些什麽。


    這山道顯然是疏於維護清掃,兩側伸出枝杈攔路,腳下磚石也多被樹根頂起,凹凸不平,極易絆人。


    但是,玄奘跑起來卻能如履平地,一步越過兩三級台階,腳下健步如飛,氣息均勻有力。


    片刻之後,他已經能透過前方稀疏的枝丫,看到更遠處,那座修鑿在山崖邊上的洞府了。


    還有洞府前,那麵明寫著“斜月三星洞”的大石碑了。


    沒錯,就是這裏,沒有來錯地方!


    玄奘欣喜的自言自語。


    “放心吧,金蟬大哥,灰心喪氣可不是我的性格。


    無論結果如何,你帶給我的這次機緣奇遇,我一定會拚盡全力抓住!”


    沿路上山,林木越來越稀疏,石階山路也越來越寬闊。


    隻是,沒有見到一個人影,四周的破敗之象卻一如既往,玄奘心中也難免感覺到了些許緊張。


    西遊量劫牽扯多少因果,聖人都不敢輕易入局涉險。


    這個世界中,斜月三星洞裏那位與天同壽莊嚴體,全氣全神、曆劫明心的須菩提大法師。


    究竟又有多大的本事?


    他能教一隻毫無修為的山野石猴,十年速成大鬧天宮水平。


    戰平那位從封神量劫中磨練出來的戰將,二郎顯聖真君。


    就算猴哥天賦高,短短十年時間,而且還是在前七年隻幹雜活的情況下,做到這種程度。


    想必在教學能力上,菩提祖師絕對是頂尖的。


    但是菩提祖師,他能幫助我嗎?他會幫助我嗎?


    此時方寸山上,這片滿目荒夷的樣子,是不是也在預示著什麽。


    玄奘心中,總有種情況不妙的預感。


    緊張感逐漸轉化為憂慮,而玄奘在麵對不確定的局麵時,習慣性的便開始分析思考了起來。


    如果須菩提不願意幫我,或者故弄玄虛,待價而沽。


    那麽我又擁有哪些優勢、哪些資本,能夠提出來和他做交易?


    須菩提祖師有大神通、大修為,既然他允許金蟬引我來到此處,那麽應該不至於隱匿身形,拒絕見麵。


    隻要能見麵、能交流,那就還有機會。


    分析著眼前的局勢,玄奘在心中安慰了自己一句。


    再抬眼間,他已經跑出樹林,來到了一條寬約數十米的溪流前。


    溪水雖寬,但流速卻很緩慢,看起來格外清淺。


    隻要跨過這條溪流,斜月三星洞就已經近在眼前了。


    玄奘心中思慮不停,隻撩起僧衣,抬腳就打算涉水而過。


    目測十幾米寬的淺水,頂多也隻需要快跑幾步就能到對岸了。


    然而在踏入水中後,玄奘才感覺到這溪水冰冷刺骨,腳掌腳腕都好像一下子變得僵硬了起來。


    而且玄奘總有種感覺,這溪水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這種冰冷,莫名的讓玄奘想起了當日滿月拋江,他不慎打翻木板後,被扣在水下窒息瀕死的感覺。


    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紛亂的雜念。


    等趟過這條小溪,極有可能就要麵見須菩提了,到時該怎麽開口?


    想要從須菩提這裏,爭取到破局的機會。


    或者至少,爭取到更多的好處和資源,慢慢積累起來,在未來一點點撬動整個西遊局勢。


    那就得首先考慮清楚,須菩提究竟想要在這場量劫中,實現怎樣的目標。


    彼世的故事原著中,須菩提自從教成孫悟空後,就再未現身過。


    理論上說,他應該並不想介入西遊量劫才對。


    但現在,為什麽他會允許我夢中踏入方寸山,甚至還極有可能親自與我見麵呢?


    晃了晃腦袋,玄奘本能的收回了腳步。


    直覺在提醒著玄奘,這條淺溪之中看似無害的流水,恐怕有大問題。


    左右看去,沒見到有橋。


    斜月三星洞府就在前方,莫名其妙的出現一條河攔住去路,怎麽想都不太對勁。


    俗話說得好,行百裏者半九十,玄奘可不想在最後出問題。


    沒橋,那麽搭橋便是了。


    沒有必要去冒的風險,玄奘從來都會選擇穩妥行事。


    回身來到先前穿過的密林之中,玄奘兩腳踢斷一棵數十米高的粗壯古木,扛在肩上便運到了水邊。


    尋了個溪流窄處直接推倒,晃動兩下固定後,大功告成。


    穩穩的走在原木上,不消片刻,這條溪流便已行至過半。


    正當玄奘暗自猜測,這溪水恐怕擁有著某種能夠影響人心智,誘發人心中雜念的力量。


    穩妥搭橋的辦法,果然沒錯之時。


    一聲年邁蒼老,仿佛還帶著三分笑意的輕哼,突然間在玄奘耳邊響起。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出題的長者前輩發現。


    自己認真設下的考題,竟然被學生找出了“逃課速通”之法,眼看著就要被蒙混過去了似的。


    下一秒,僅沒過腳腕的溪水,竟然冷不丁的翻起了一個大浪。


    浪頭沉重如錘,直接砸斷了獨木橋。


    玄奘猝不及防,也被水浪衝到了溪水之中。


    等玄奘摸著河床下光滑的鵝卵石,重新站起身來的時候。


    這冰冷刺骨的溪水,已經漲到了齊腰深。


    溪水變作為河水,逐漸迅疾的水勢衝在身上,幾乎讓玄奘站立不穩。


    前方的水還要更深、還要更急。


    玄奘深知自己雖有些拳腳功夫,但終究沒有越過肉體凡胎的邊界。


    想要避免被水流衝走丟了性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後退,退回到岸上去。


    可眼下的反常現象,顯然是有問題的。


    一旦退縮了,菩提祖師還願意現身嗎?


    明明身處於冰冷的河水中,玄奘額頭上仍舊沁出了汗珠。


    是進還是退?


    ……


    下章預告:在危急關頭時刻出手相助之人,究竟是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與謬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與謬說並收藏西遊:旃檀大聖金蟬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