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老先生,你說她住在這附近,但這一帶並沒有人家啊。”
“是沒有呢。”
“我前來這裏的途中曾經過村落,但就算是最近的地方,也有相當的距離。那個姑娘從那麽遠的地方,穿著那身衣服,晃晃悠悠地爬到這麽偏僻的山裏頭來嗎?如果那個姑娘——那是個女孩子對吧?”
“是女孩。”
“如果她是一個智能略有障礙的姑娘,那就更……”
“不,今川,你這話說得不對。你是想說危險吧?我也認為放任她四處遊蕩很危險,但是她就像字麵上說的,是棲息在這座山裏頭。我不知道是哪裏,但是她是從比這裏還要偏僻的山裏過來的。”
“更偏僻的山裏?自己一個人嗎?”
“自己一個人沒辦法生活吧?據旅館老闆說,她可能是居住在這上麵的寺院裏頭。隻是女性禁製[注一]的禪寺裏居然有個穿長袖和服的女子,那可真是意想不到的道成寺[注二]哪。不過其實她好像是寺男[注三]的女兒還是孫女。而那個寺男好像也有相當的年紀了,他是住在寺院裏呢,還是在哪裏蓋了小屋居住,完全沒有人知道。所以或許那真是魔性之物——山中魔女也說不定呢。”
注一:為了避免妨礙僧侶修行,禁止女性進入寺院道場等區域的規定。高野山、比敘山等地直至明治初年仍在執行。
注二:自安珍、清姬傳說改編而成的能劇、歌舞伎作品。內容為少女清姬被愛慕的僧侶安珍拋棄,大怒之下化身為蛇,在道城寺裏將安珍連同銅鍾一併燒死。
注三:在寺院負責雜務的僕役。
“哦——這麽說的話,她不是爬上來,而是下山嘍?”
“應該是這樣吧。話說回來,那個姑娘在看些什麽呢?難道在看這棵柏樹嗎?”
老人再度望向巨大的柏樹。從大廳這裏,別說是樹木整體,連它枝葉伸展的形狀都看不見。隻能夠看見被禦寒用的稻草包裹住的粗大樹幹。今川住宿的房間在二樓,但是現在身處的有大廳的建築物是平房,這棵樹的枝葉一定長在比屋頂更高的地方。
“這麽說來……”老人突然把視線從粗大的樹幹轉向今川。“你剛才說你和和尚約在這裏吧。那個和尚是這後麵的——明慧寺的和尚嗎?”
“是的,我是被明慧寺的僧侶叫來的。這麽說的話,剛才提到的寺院——疑似長袖和服姑娘居住的寺院,就是那座明慧寺嗎?”
“就是明慧寺。”
“這樣啊。唔,其實我正打算今天若還是沒有人來的話,就過去看看呢。老先生知道那座明慧寺嗎?”
“什麽知道不知道,從這裏能夠去的,也隻有那座寺院了。我上個月也曾動念想去參觀……哎,還是別去吧。別去的好。”
“有那麽遠嗎?”
“夏天不算什麽,但是現在不行。因為得在陡峭的雪徑走一個小時以上,我在中途就放棄了。”
老人說完,深深地收起下巴。
沙沙——雪落下了。
今川感覺第五天也將空等。
此時,方才的女傭端來火盆,接著送來早膳。今川覺得昨天比起前天、今天比起昨天,早飯的時間越來越晚了。住了五天就會變成這樣嗎?或者是因為老闆住院,人手不足呢?今川望著膳食,想著這些事。
“很忙嗎?”
今川問道,女傭以和剛才相同的表情苦笑。
“不。說起來丟臉,其實閑得發慌哪。像今天,就隻有兩位。聽說從去年開始,大眾流行起泡溫泉,但我們這兒卻乏人問津……”
“門可羅雀到布穀築巢哀哀的地步嗎?的確看報紙什麽的,上麵都寫著國民生活逐漸有了餘裕。像這個新年,聽說其他的溫泉旅館都客滿了。”
趁著女傭在盛裝味噌湯的空當,久遠寺老人揶揄似的這麽接著說。
女傭以近似羞赧的動作抬起頭來,瞪了老人一眼說:“討厭啦醫生,明知道還這樣講。”
好像真的很閑。今川來的那一天還有四五個客人,不過似乎也都在這四天當中回去了。
“對了,阿鷺,應該還有一位女客吧?昨天白天一個人踏雪而來。我一直沒瞧見她,總不會連她也回去了吧?”
“那位客人啊……”
被老人稱做阿鷺的女傭表情頓時暗了下來。
“很令人擔心呢。我為了收拾床鋪而前去打擾時,那位客人說她一大早身體就不太舒服,還說希望能換個房間,所以剛才請她搬到舊館這邊來了,可是她還是臥床不起。”
“怎麽,感冒嗎?”
“好像也不是。我問要不要請醫生,客人卻說不必。對了,醫生,可以請您去瞧瞧嗎?”
“我是外科的。不管這個,重點是那個客人該不會是來尋短的吧?年輕女子隻身到這種地方來,太奇怪了。她的模樣也不尋常,臉色很蒼白。今川,你看到她了嗎?”
今川不記得。
在他回答“不知道”之前,阿鷺說了:“什麽嘛,說這種不吉利的話。這一點您甭擔心。客人說,她的同伴不久就會來了。其實他們原本是預定三個人一起來的,卻臨時生變。”
“總算有得忙,不是挺好的嗎?不過話說回來,她在這種時節跑到這種鬼地方來做什麽呢?”
“您這個食客真是越來越失禮了。什麽叫做這種鬼地方?”
“可是啊阿鷺,現在的年輕婦女不時興什麽泡湯療養吧?也不可能獨自一個人來觀光。哎,慢一點跟上來的八成是老頭子老太婆吧?”
“不對,聽說是東京出版社的人喲。好像有事要拜訪明慧寺。要去明慧寺的話,最好就是住在我們這裏嘍。”
阿鷺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望向今川。
“哎呀,都是醫生淨說些多餘的事,害我在客人麵前失了分寸,多嘴長舌起來了。客人,不好意思在您用餐中失禮了。”
的確,今川錯失了開始用餐的契機,卻不覺得被打擾。反倒想多聽一些。
“我無所謂的。話說回來,關於明慧寺……”
今川完全沒有任何客戶的情報。
換句話說,他對明慧寺一無所知。
阿鷺發出“啊?”的詫異聲,“明慧寺怎麽了嗎?”
“它和這裏有什麽關係嗎?”
“不,完全沒關係。隻是——我們這兒的年代很久遠了,但明慧寺的年代還要早得多。而且因為位於那種深山,檀家[注]——我想應該是檀家吧,要前往參拜的人,都一定會在我們這兒留宿。還有來自鄉下地方的大師們要去明慧寺時,也多住宿在這裏。可是,那也是戰前的事了。中日戰爭以後,客人漸漸減少,戰爭結束後就幾乎再也無人造訪了。”
註:原意為施主,指隸屬於特定寺院的世俗信徒,死後埋葬於寺院墓地,並世襲相續地維持該寺院的經濟。
“是沒有呢。”
“我前來這裏的途中曾經過村落,但就算是最近的地方,也有相當的距離。那個姑娘從那麽遠的地方,穿著那身衣服,晃晃悠悠地爬到這麽偏僻的山裏頭來嗎?如果那個姑娘——那是個女孩子對吧?”
“是女孩。”
“如果她是一個智能略有障礙的姑娘,那就更……”
“不,今川,你這話說得不對。你是想說危險吧?我也認為放任她四處遊蕩很危險,但是她就像字麵上說的,是棲息在這座山裏頭。我不知道是哪裏,但是她是從比這裏還要偏僻的山裏過來的。”
“更偏僻的山裏?自己一個人嗎?”
“自己一個人沒辦法生活吧?據旅館老闆說,她可能是居住在這上麵的寺院裏頭。隻是女性禁製[注一]的禪寺裏居然有個穿長袖和服的女子,那可真是意想不到的道成寺[注二]哪。不過其實她好像是寺男[注三]的女兒還是孫女。而那個寺男好像也有相當的年紀了,他是住在寺院裏呢,還是在哪裏蓋了小屋居住,完全沒有人知道。所以或許那真是魔性之物——山中魔女也說不定呢。”
注一:為了避免妨礙僧侶修行,禁止女性進入寺院道場等區域的規定。高野山、比敘山等地直至明治初年仍在執行。
注二:自安珍、清姬傳說改編而成的能劇、歌舞伎作品。內容為少女清姬被愛慕的僧侶安珍拋棄,大怒之下化身為蛇,在道城寺裏將安珍連同銅鍾一併燒死。
注三:在寺院負責雜務的僕役。
“哦——這麽說的話,她不是爬上來,而是下山嘍?”
“應該是這樣吧。話說回來,那個姑娘在看些什麽呢?難道在看這棵柏樹嗎?”
老人再度望向巨大的柏樹。從大廳這裏,別說是樹木整體,連它枝葉伸展的形狀都看不見。隻能夠看見被禦寒用的稻草包裹住的粗大樹幹。今川住宿的房間在二樓,但是現在身處的有大廳的建築物是平房,這棵樹的枝葉一定長在比屋頂更高的地方。
“這麽說來……”老人突然把視線從粗大的樹幹轉向今川。“你剛才說你和和尚約在這裏吧。那個和尚是這後麵的——明慧寺的和尚嗎?”
“是的,我是被明慧寺的僧侶叫來的。這麽說的話,剛才提到的寺院——疑似長袖和服姑娘居住的寺院,就是那座明慧寺嗎?”
“就是明慧寺。”
“這樣啊。唔,其實我正打算今天若還是沒有人來的話,就過去看看呢。老先生知道那座明慧寺嗎?”
“什麽知道不知道,從這裏能夠去的,也隻有那座寺院了。我上個月也曾動念想去參觀……哎,還是別去吧。別去的好。”
“有那麽遠嗎?”
“夏天不算什麽,但是現在不行。因為得在陡峭的雪徑走一個小時以上,我在中途就放棄了。”
老人說完,深深地收起下巴。
沙沙——雪落下了。
今川感覺第五天也將空等。
此時,方才的女傭端來火盆,接著送來早膳。今川覺得昨天比起前天、今天比起昨天,早飯的時間越來越晚了。住了五天就會變成這樣嗎?或者是因為老闆住院,人手不足呢?今川望著膳食,想著這些事。
“很忙嗎?”
今川問道,女傭以和剛才相同的表情苦笑。
“不。說起來丟臉,其實閑得發慌哪。像今天,就隻有兩位。聽說從去年開始,大眾流行起泡溫泉,但我們這兒卻乏人問津……”
“門可羅雀到布穀築巢哀哀的地步嗎?的確看報紙什麽的,上麵都寫著國民生活逐漸有了餘裕。像這個新年,聽說其他的溫泉旅館都客滿了。”
趁著女傭在盛裝味噌湯的空當,久遠寺老人揶揄似的這麽接著說。
女傭以近似羞赧的動作抬起頭來,瞪了老人一眼說:“討厭啦醫生,明知道還這樣講。”
好像真的很閑。今川來的那一天還有四五個客人,不過似乎也都在這四天當中回去了。
“對了,阿鷺,應該還有一位女客吧?昨天白天一個人踏雪而來。我一直沒瞧見她,總不會連她也回去了吧?”
“那位客人啊……”
被老人稱做阿鷺的女傭表情頓時暗了下來。
“很令人擔心呢。我為了收拾床鋪而前去打擾時,那位客人說她一大早身體就不太舒服,還說希望能換個房間,所以剛才請她搬到舊館這邊來了,可是她還是臥床不起。”
“怎麽,感冒嗎?”
“好像也不是。我問要不要請醫生,客人卻說不必。對了,醫生,可以請您去瞧瞧嗎?”
“我是外科的。不管這個,重點是那個客人該不會是來尋短的吧?年輕女子隻身到這種地方來,太奇怪了。她的模樣也不尋常,臉色很蒼白。今川,你看到她了嗎?”
今川不記得。
在他回答“不知道”之前,阿鷺說了:“什麽嘛,說這種不吉利的話。這一點您甭擔心。客人說,她的同伴不久就會來了。其實他們原本是預定三個人一起來的,卻臨時生變。”
“總算有得忙,不是挺好的嗎?不過話說回來,她在這種時節跑到這種鬼地方來做什麽呢?”
“您這個食客真是越來越失禮了。什麽叫做這種鬼地方?”
“可是啊阿鷺,現在的年輕婦女不時興什麽泡湯療養吧?也不可能獨自一個人來觀光。哎,慢一點跟上來的八成是老頭子老太婆吧?”
“不對,聽說是東京出版社的人喲。好像有事要拜訪明慧寺。要去明慧寺的話,最好就是住在我們這裏嘍。”
阿鷺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望向今川。
“哎呀,都是醫生淨說些多餘的事,害我在客人麵前失了分寸,多嘴長舌起來了。客人,不好意思在您用餐中失禮了。”
的確,今川錯失了開始用餐的契機,卻不覺得被打擾。反倒想多聽一些。
“我無所謂的。話說回來,關於明慧寺……”
今川完全沒有任何客戶的情報。
換句話說,他對明慧寺一無所知。
阿鷺發出“啊?”的詫異聲,“明慧寺怎麽了嗎?”
“它和這裏有什麽關係嗎?”
“不,完全沒關係。隻是——我們這兒的年代很久遠了,但明慧寺的年代還要早得多。而且因為位於那種深山,檀家[注]——我想應該是檀家吧,要前往參拜的人,都一定會在我們這兒留宿。還有來自鄉下地方的大師們要去明慧寺時,也多住宿在這裏。可是,那也是戰前的事了。中日戰爭以後,客人漸漸減少,戰爭結束後就幾乎再也無人造訪了。”
註:原意為施主,指隸屬於特定寺院的世俗信徒,死後埋葬於寺院墓地,並世襲相續地維持該寺院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