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21日,“雷鳥”在德克薩斯州拉夫林發生一起嚴重事故:一架f-100d在高速俯衝拉起時機翼脫落,從機翼油箱泄漏的燃油進入發動機,導致飛機淩空爆炸,飛行員麥瑞爾?麥克皮克上尉跳傘逃生。此次事故引起了美國空軍的重視。因為此前部署在南越的f-100曾發生過好幾起原因不明的事故,都是在飛機拉起進行上仰投彈的過程中失事。根據對“雷鳥”的事故調查報告,美國空軍下令對所有在南越的f-100機動動作加以限製。


    “零長彈射”起飛


    1950 年代中期,北約組織的官員擔心蘇聯的核彈突襲可能摧毀盟軍機場和停放於地麵的飛機,使北約無力報復。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將戰鬥機疏散進遠離機場並且具有核防護能力的掩體中,核打擊過後,這些飛機可以在一個特製支架上通過火箭助推起飛,以便截擊機能夠緊急升空攔截,這個概念就是零距離發射??zel(zero-lengthunch)。“零長彈射”試驗中的f-100d


    “零長彈射”裝置其實可以看作一個大型捆綁式火箭助推裝置,安裝在f-100機身下部。火箭推力接近6噸,可以在4秒的時間裏將一架16噸重的飛機加速到482公裏/時。


    1956 年10 月12 日,北美航空獲得合約,使最後一批 148 架f-100d 具有zel 能力。usaf借給北美兩架f-100d,進行 zel 的係統測試。


    北美航空的火箭推進分部研製了一種固體火箭發動機,可以安裝 f-100d 後機身底部。該發動機可以產生58,970.44 千克的推力並持續四秒,足夠使 f-100d 在 4 秒內速度從0 加速到 482.70 公裏/小時。火箭發動機在燃料耗盡後脫落,f-100借自身動力繼續爬升。


    在進行實機發射前,先進行了5 次配重發射,其中首次發射於1957 年12 月12 日進行。


    1958 年3 月26 日,進行了首次f-100d 實機發射。試飛員阿爾?布萊克本爬入f-100,啟動發動機,將油門置於全加力狀態,然後點燃了火箭發動機。在4秒內,他加速到 482.70 公裏/小時飛向天空,火箭發動機脫落後,布萊克本進入了標準起落航線安全著陸。


    但在他的第二次飛行中,火箭發動機在燒盡後沒有脫落,布萊克本不得不彈射。接下來的 20 次試射都很成功,飛機掛載著標準外掛(包括核彈模型)順利升空。


    雖然整個zel 係統可靠性高,操作起來也簡單,但由於局勢緩和和戰機性能提高,“零長彈射”再也無人提起。[6]


    “鋼絲”工程


    由於f-100d/f問題不斷,北美實際上是邊生產邊修改,導致飛機生產批次極其繁雜,亞改型眾多。到了60年代初,美國空軍吃驚地發現現役的f-100幾乎沒有兩架是相同的,給機務維修和後勤保障帶來嚴重困難。於是,從1962年開始,空軍開始對大約700架f-100d/f進行標準化改裝和升級,工程代號“鋼絲”。其目標是:擴展飛機可用的常規彈藥的品種,增強其使用靈活性;減輕飛機重量;統一座艙布局;全機電氣係統進行重新布線。在外觀上,經過“鋼絲”工程改裝的飛機在後機身下部都增加了著陸攔阻鉤(用於緊急情況下攔阻飛機以免衝出跑道),成為與其它f-100最大的外觀區別。同時,改裝飛機的生產批號也有所變化,具體做法是在原批號的基礎上加“1”,如f-100d-25-na經改裝後,其批號變為f-100d-26-na。整個改裝工程於1965年全部完成。


    越南戰場


    越南戰爭是f-100參加過的最大規模的戰爭。該機被賦予兩個基本任務:戰鬥空中巡邏,以阻止米格機對己方攻擊機的突襲;對地攻擊。此外,該機有時還擔負前方空中管製任務。從1964年至1971年,f-100機群戰鬥出動超過30萬次。


    1964年2月,戰術空軍第615戰術戰鬥機中隊奉命進駐越南峴港空軍基地。6月9日,該部首次出動轟炸寮國目標。隨後,8月17日,第401戰術戰鬥機聯隊進駐新山一基地。次日,第一架f-100d(序號56-3085)就在寮國上空被擊落。到當年年底,共損失了2架f-100。


    1965年“東京灣事件”後,美軍開始大規模空襲北越。


    1965年4月1日,f-100d首次執行護航任務,掩護f-105攻擊清化大橋。3天後,f-100d再度與f-105搭檔攻擊杜梅大橋。這次與前來攔截的北越米格-17遭遇,爆發越南戰爭中第一場空戰。混戰中兩架美機被擊落。事實上,由於缺乏先進的雷達和空空飛彈,f-100並不適合用於對空作戰,在和米格機的較量中沒有獲得一個戰果。因此後來多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但f-100畢竟設計年代久遠,即使用於對地攻擊,其作戰半徑、載彈量也比不上f-105和後來的f-4新秀,特別是其機體結構強度不能滿足低空高速轟炸的要求,因此主要擔負在南越次要的戰鬥任務??典型的是轟炸遊擊隊集結地。在這種任務中,f-100通常掛載2枚cbu-24子母殺傷彈和2枚750磅凝固汽油彈,轟炸之後再用其4門20毫米航炮反覆掃射目標地區,進行“清掃”工作。


    1965年,“野鼬鼠”工程啟動。部分f-100f改裝電子對抗設備和agm-45“伯勞鳥”反輻射飛彈,從泰國科芮特空軍基地起飛,執行電子戰中的“硬殺傷”任務。盡管對空、對地的作戰能力都不被看好,但被稱作“野鼬鼠i”的f-100f執行這種任務還是勝任愉快,該機一直服役到60年代末被f-105和f-4取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