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該型航母用來取代已經取消的美國級航母。但尺度更小。原先設計的排水量是60,000噸(標準)。除了尺寸稍小外,該航母能執行和美國級航母相同的任務。這是因為隨著核武器和飛機的改進,核攻擊飛機的尺寸已經減小。另外,它還兼有戰術(非核)角色,這在韓戰中得到了證明。
設計:該艦的最初設計包括一個直通的軸向飛行甲板,可摺疊的煙囪和可伸縮的駕駛室。斜角甲板技術的到來導致該艦做了較大的改動:包括,一個斜角甲板,一個大的右舷島式上建,煙囪從島式上建的中部穿過。所有該級艦的四艘都有重炮火力。
改進:服役後火炮數量很快減少。在1977年拆除了所有的火炮。後來還改進了電子係統。
現代化改裝:該級艦的三艘在二十世紀80年代進行了延壽改裝。該計劃是將該艦的服役期從30年延長到40-50年。改裝後的狀態如下:排水量接近81,500噸(滿載),最大尺度317 x 76 x 11.3 米,裝備2或3座8單元的北約海麻雀發射裝置,3座密集陣火炮,80架飛機。
簡介
1952年7月,首批兩艘6萬級航空母艦“福萊斯特”號(cva59)和“薩拉托加”號(cva60)動工建造。從這一年起,cva這個代字用來表示攻擊航空母艦,所有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愛塞克斯級和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也使用這個代字。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也是多用途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定為大型航空母艦,1952 年改為攻擊型航空母艦。該級艦共有4艘。
首製艦“福萊斯特”號1952年建造1954年12月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造價1.89億美元。
第二艘艦“薩拉托加”號1952 年12 月動工建造,1955 年10 月下水,1956年4月14日服役,造價 2.14 億美元;這兩艘航空母艦都參加了海灣戰爭。
第三艘艦“突擊者”號1954年8月動工建造,1956年9月下水,1957年8月10日服役,造價1.73 億美元。
第四艘艦“獨立”號1955年7月動工建造,1958年6月下水,1959 年1月10日服役,造價2.25 億美元。
編製5,200-5,450人,艦員2,720-2,754人,航空兵2,035-2,273人。該級艦長326-331米,寬39.5 米,吃水11.3米,飛行甲板寬76.8米,標準排水量60,000噸,滿載排水量79,450-81,163噸。動力裝置由4台蒸汽渦輪機和8座鍋爐組成,主機為4台減速齒輪式渦輪機,4軸推進,總輸出功率為 205,800千瓦,航速34節。飛行設備有4台c-7/c-11蒸汽彈射器,4部載重能力為4,500噸的升降機,可搭載飛機約70架。四部彈射器和四部舷側升降機能保障每分鍾彈射起8架飛機,這對於噴氣機進行戰鬥巡邏是至關重要的。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燃油貯量比愛塞克斯級多70%,航空汽油貯量是愛塞克斯級的3倍,載彈量比愛塞克斯級多一倍半。這是美國為搭載噴氣機而設計的第一批航空母艦,能搭載最新式的海軍飛機。在洲際彈道飛彈出現之後,海上核威懾力量顯得尤為重要。攻擊航空母艦在海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洲際彈道飛彈不能準確地打擊攻擊航空母艦,而陸上洲際彈道飛彈卻遲早會成為攻擊航空母艦準確打擊的目標。
1956年和1957年,福萊斯特級的改型小鷹級攻擊航空母艦“小鷹”號(cva63)和“星座”號(cva64)動工建造。1961年和1964年,又訂購了兩艘小鷹級攻擊航空母艦“美國”號(cva66)和“甘迺迪”號(cva67)。這兩級攻擊航空母艦總共建造了 8 艘。
“福萊斯特”號,“薩拉托加”號,“突擊者”號和“獨立”號是美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批大型艦隻。各艦之間大同小異:首艦“福萊斯特” 號尺寸和動力裝置功率較小,8台鍋爐為“巴布科克”型,蒸汽壓力為41.7kg/cm2;後2艦鍋爐為“威斯汀豪斯”型,過熱蒸汽壓力為84kg /cm2,溫度為520°c。各艦安裝的4套減速齒輪箱均為“威斯汀豪斯”型。3舵,4軸,4槳,外麵的2槳為5葉,裏邊的2槳為4葉。 現隻裝有“海麻雀”飛彈係統;計劃配備“近程武器係統”3管20毫米炮。飛行甲板斜角為8°,4部舷側升降機尺寸為15.9x18.9米。飛機彈射 器共4部,“突擊者”號和“獨立”號的飛機彈射器為75米,“c一7”型。“福萊斯特”號和“薩拉托加”號裝有65米“c一7”型和“c?11” 型彈射器各2部。機庫高7.6米,長234?240米。飛行甲板裝甲厚度為150毫米。全艦分為1,200個水密艙。載有燃料12,000噸。該級 艦的任務是攻擊和反潛,攜載約80架飛機(20架“雄貓”式,24架“海盜”式,9架“入侵者”式,10架“海賊”式,6架“徘徊者”式,4架 “鷹眼”式,4架“入侵者”式加油機,2架“商船”運輸機,8架反潛直升機)。1980年該級艦按“服役期延長計劃”(slep,servicelife extension program)改裝,旨在延長服役期15年。改裝需時28個月,時間安排如下:“薩拉托加”號1981-1983年,“福萊斯特”號 1983?1985年,“突擊者”號1985-1987年,“獨立”號1988?1989年。改裝項目為:拆除原飛機彈射器,改裝90米“c一13型彈 射器;安裝第3座“海麻雀”飛彈係統和3座近程武器係統”,採用更先進的雷達係統,海軍戰術數據係統ntds”,反潛識別分析中心 “ascac(anti submarine 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center),改建所有艙室,用“f/a一18大黃蜂”取代“海盜”攻擊機。
設計:該艦的最初設計包括一個直通的軸向飛行甲板,可摺疊的煙囪和可伸縮的駕駛室。斜角甲板技術的到來導致該艦做了較大的改動:包括,一個斜角甲板,一個大的右舷島式上建,煙囪從島式上建的中部穿過。所有該級艦的四艘都有重炮火力。
改進:服役後火炮數量很快減少。在1977年拆除了所有的火炮。後來還改進了電子係統。
現代化改裝:該級艦的三艘在二十世紀80年代進行了延壽改裝。該計劃是將該艦的服役期從30年延長到40-50年。改裝後的狀態如下:排水量接近81,500噸(滿載),最大尺度317 x 76 x 11.3 米,裝備2或3座8單元的北約海麻雀發射裝置,3座密集陣火炮,80架飛機。
簡介
1952年7月,首批兩艘6萬級航空母艦“福萊斯特”號(cva59)和“薩拉托加”號(cva60)動工建造。從這一年起,cva這個代字用來表示攻擊航空母艦,所有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愛塞克斯級和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也使用這個代字。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也是多用途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定為大型航空母艦,1952 年改為攻擊型航空母艦。該級艦共有4艘。
首製艦“福萊斯特”號1952年建造1954年12月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造價1.89億美元。
第二艘艦“薩拉托加”號1952 年12 月動工建造,1955 年10 月下水,1956年4月14日服役,造價 2.14 億美元;這兩艘航空母艦都參加了海灣戰爭。
第三艘艦“突擊者”號1954年8月動工建造,1956年9月下水,1957年8月10日服役,造價1.73 億美元。
第四艘艦“獨立”號1955年7月動工建造,1958年6月下水,1959 年1月10日服役,造價2.25 億美元。
編製5,200-5,450人,艦員2,720-2,754人,航空兵2,035-2,273人。該級艦長326-331米,寬39.5 米,吃水11.3米,飛行甲板寬76.8米,標準排水量60,000噸,滿載排水量79,450-81,163噸。動力裝置由4台蒸汽渦輪機和8座鍋爐組成,主機為4台減速齒輪式渦輪機,4軸推進,總輸出功率為 205,800千瓦,航速34節。飛行設備有4台c-7/c-11蒸汽彈射器,4部載重能力為4,500噸的升降機,可搭載飛機約70架。四部彈射器和四部舷側升降機能保障每分鍾彈射起8架飛機,這對於噴氣機進行戰鬥巡邏是至關重要的。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燃油貯量比愛塞克斯級多70%,航空汽油貯量是愛塞克斯級的3倍,載彈量比愛塞克斯級多一倍半。這是美國為搭載噴氣機而設計的第一批航空母艦,能搭載最新式的海軍飛機。在洲際彈道飛彈出現之後,海上核威懾力量顯得尤為重要。攻擊航空母艦在海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洲際彈道飛彈不能準確地打擊攻擊航空母艦,而陸上洲際彈道飛彈卻遲早會成為攻擊航空母艦準確打擊的目標。
1956年和1957年,福萊斯特級的改型小鷹級攻擊航空母艦“小鷹”號(cva63)和“星座”號(cva64)動工建造。1961年和1964年,又訂購了兩艘小鷹級攻擊航空母艦“美國”號(cva66)和“甘迺迪”號(cva67)。這兩級攻擊航空母艦總共建造了 8 艘。
“福萊斯特”號,“薩拉托加”號,“突擊者”號和“獨立”號是美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批大型艦隻。各艦之間大同小異:首艦“福萊斯特” 號尺寸和動力裝置功率較小,8台鍋爐為“巴布科克”型,蒸汽壓力為41.7kg/cm2;後2艦鍋爐為“威斯汀豪斯”型,過熱蒸汽壓力為84kg /cm2,溫度為520°c。各艦安裝的4套減速齒輪箱均為“威斯汀豪斯”型。3舵,4軸,4槳,外麵的2槳為5葉,裏邊的2槳為4葉。 現隻裝有“海麻雀”飛彈係統;計劃配備“近程武器係統”3管20毫米炮。飛行甲板斜角為8°,4部舷側升降機尺寸為15.9x18.9米。飛機彈射 器共4部,“突擊者”號和“獨立”號的飛機彈射器為75米,“c一7”型。“福萊斯特”號和“薩拉托加”號裝有65米“c一7”型和“c?11” 型彈射器各2部。機庫高7.6米,長234?240米。飛行甲板裝甲厚度為150毫米。全艦分為1,200個水密艙。載有燃料12,000噸。該級 艦的任務是攻擊和反潛,攜載約80架飛機(20架“雄貓”式,24架“海盜”式,9架“入侵者”式,10架“海賊”式,6架“徘徊者”式,4架 “鷹眼”式,4架“入侵者”式加油機,2架“商船”運輸機,8架反潛直升機)。1980年該級艦按“服役期延長計劃”(slep,servicelife extension program)改裝,旨在延長服役期15年。改裝需時28個月,時間安排如下:“薩拉托加”號1981-1983年,“福萊斯特”號 1983?1985年,“突擊者”號1985-1987年,“獨立”號1988?1989年。改裝項目為:拆除原飛機彈射器,改裝90米“c一13型彈 射器;安裝第3座“海麻雀”飛彈係統和3座近程武器係統”,採用更先進的雷達係統,海軍戰術數據係統ntds”,反潛識別分析中心 “ascac(anti submarine 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center),改建所有艙室,用“f/a一18大黃蜂”取代“海盜”攻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