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己有5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戰列艦仍被視為海上力量的中堅,航空母艦隻是一種海上浮動機場,從上麵起降偵察機和尚未證明其威力的攻擊機。艦載航空兵的戰略、戰術以及它的作用還依然處於理論性爭論之中。
隨著歐洲戰事的爆發和日本擴張與美國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國深感有加強航空母艦建造的必要,在羅斯福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美國國會1940年6月通過“艦隊擴大法案”,“兩洋海軍法案”,計劃於1940財年建造11艘、1941財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但到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卻隻有5艘開工。珍珠港事件導致了美國海軍戰略思想的徹底變化。殘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國海軍力量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了抗擊兵力。這時,美國人才感到航空母艦數量的不足。航空母艦“列克星敦”號、“約克城”號、“黃蜂”號和“大黃蜂”號在1942年相繼戰沉,在一段時間內,美軍在太平洋戰區曾經隻剩下了“企業”號一艘可以作戰的航空母艦。在此情況下,美國國會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母的決定:優先建造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1942年財年再提供10艘、1943年財年提供3艘、1944年提供6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設計與建造
早在1937年約克城級開始服役時,當時正在設計中的新式艦載機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要求海軍建造更大型、更有效和具有更好防護的航空母艦。1930年代未,在設計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時其標準排水量被確定為20000噸。然而,美國海軍對該級艦提出了一係列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有較大的飛行甲板,以便額外搭載1個艦載機中隊;2,儲備更多的航空汽油(24萬加侖,約克城級航空汽油儲備量為17.8萬加侖);3、增加裝甲列板厚度:沿吃水線處增至101.6毫米,主要艙壁增至76.2毫米;4、推進係統的功率增至15萬軸馬力,以達到30節航速的設計要求;5、增加機庫甲板麵積,以便儲備更多的飛機部件和引擎等; 6、增加艦上的防禦武器。顯然,這些要求是無法在一艘標準排水量僅為20000噸的艦體內實現的。
埃塞克斯號(es*** cv-9)的設計方案以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為藍本,至1940年已經歷了6次改進。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為27500噸,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吸取了先前各級航母的優點,艦型為約克城級的擴大改進型。艦體長寬比為8∶1。在飛行甲板前部和中後部設有升降機,另在甲板左側舷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機,使其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攔阻係統在艦尾與艦首各設有一組攔阻索,能阻攔降落重量達5.4噸的艦載機。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防護較約克城級有了改進。水下、水平防護和對空火力都有所加強。主要包括:艦體分隔更多的水密艙室,這種結構使該級艦中的某些艦隻在戰爭中雖屢這重創,但沒有一艘被擊沉。艦上127毫米高炮12門,但隻有2部mk37型指揮儀,這表明僅有部分武器可用雷達控製;此外還裝有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其數量則因艦而異。考慮軍艦要在太平洋水域活動,提高了續航力。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訂購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設計上稍有改進,改進艦首形狀,比原埃塞克斯級長3.63米(通常稱“長體”埃塞克斯級)。
intrepid cv-11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批準建造的總數為32艘,但實際建成24艘。 原先擬於1944財年提供的6艘批準後又被取消,因而從未開工建造;另有2艘雖己開工建造,但未建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共有17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建成服役,分別是:首製艦“埃塞克斯”號(cv-9)、“約克城”號(cv-10)、“勇猛”號(cv-11)、“大黃蜂”號(cv-12)、“富蘭克林”號(cv-13)、“提康德羅加”號(cv-14)、“倫道夫”號(cv-15)、“列克星敦”號(cv-16)、“邦克山”號(cv-17)、“黃蜂”號(cv-18)、“漢科克”號(cv-19)、“本寧頓”號(cv-20)、“拳師”號(cv-21)、“好人理察”號(cv-31)
bon homme ri插rd (cv-31)、“安提但”號(cv-36)、“香格裏拉”號(cv-38)和“張伯倫湖”號(cv-39)。戰後建成7艘,分別為:“普林斯頓”號(cv-37)、“塔拉瓦”號(cv-40)、“奇沙冶”號(cv-33)、“萊特”號(cv-32)、“菲律賓海”號(cv-47)、“福吉穀”號(cv-45)和“奧裏斯坎尼”號(cv-34)。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建造規模充分反映了美國巨大的工業潛力。太平洋戰爭之初,美國就決定集中力量按照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標準設計方案進行批量生產,從而使造船廠能夠採用流水線作業。此外,在諸如鋼型和鋼板、艦上設備、機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麵也都實行了高度標準化。高射武器的生產幾乎全部集中在製造127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由此,該級航母的建造周期極大地縮短了,有幾艘隻用了14-16個月便建成服役。
性能數據
性能與武備
標準排水量27200噸,滿載排水量34880噸。艦長(全長)265.79米,飛行甲板長262.13米;艦寬28.35米,飛行甲板寬29.26米;平均吃水7米。機庫長174米、寬21米、高5.4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己有5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戰列艦仍被視為海上力量的中堅,航空母艦隻是一種海上浮動機場,從上麵起降偵察機和尚未證明其威力的攻擊機。艦載航空兵的戰略、戰術以及它的作用還依然處於理論性爭論之中。
隨著歐洲戰事的爆發和日本擴張與美國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國深感有加強航空母艦建造的必要,在羅斯福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美國國會1940年6月通過“艦隊擴大法案”,“兩洋海軍法案”,計劃於1940財年建造11艘、1941財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但到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卻隻有5艘開工。珍珠港事件導致了美國海軍戰略思想的徹底變化。殘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國海軍力量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了抗擊兵力。這時,美國人才感到航空母艦數量的不足。航空母艦“列克星敦”號、“約克城”號、“黃蜂”號和“大黃蜂”號在1942年相繼戰沉,在一段時間內,美軍在太平洋戰區曾經隻剩下了“企業”號一艘可以作戰的航空母艦。在此情況下,美國國會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母的決定:優先建造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1942年財年再提供10艘、1943年財年提供3艘、1944年提供6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設計與建造
早在1937年約克城級開始服役時,當時正在設計中的新式艦載機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要求海軍建造更大型、更有效和具有更好防護的航空母艦。1930年代未,在設計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時其標準排水量被確定為20000噸。然而,美國海軍對該級艦提出了一係列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有較大的飛行甲板,以便額外搭載1個艦載機中隊;2,儲備更多的航空汽油(24萬加侖,約克城級航空汽油儲備量為17.8萬加侖);3、增加裝甲列板厚度:沿吃水線處增至101.6毫米,主要艙壁增至76.2毫米;4、推進係統的功率增至15萬軸馬力,以達到30節航速的設計要求;5、增加機庫甲板麵積,以便儲備更多的飛機部件和引擎等; 6、增加艦上的防禦武器。顯然,這些要求是無法在一艘標準排水量僅為20000噸的艦體內實現的。
埃塞克斯號(es*** cv-9)的設計方案以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為藍本,至1940年已經歷了6次改進。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為27500噸,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吸取了先前各級航母的優點,艦型為約克城級的擴大改進型。艦體長寬比為8∶1。在飛行甲板前部和中後部設有升降機,另在甲板左側舷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機,使其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攔阻係統在艦尾與艦首各設有一組攔阻索,能阻攔降落重量達5.4噸的艦載機。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防護較約克城級有了改進。水下、水平防護和對空火力都有所加強。主要包括:艦體分隔更多的水密艙室,這種結構使該級艦中的某些艦隻在戰爭中雖屢這重創,但沒有一艘被擊沉。艦上127毫米高炮12門,但隻有2部mk37型指揮儀,這表明僅有部分武器可用雷達控製;此外還裝有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其數量則因艦而異。考慮軍艦要在太平洋水域活動,提高了續航力。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訂購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設計上稍有改進,改進艦首形狀,比原埃塞克斯級長3.63米(通常稱“長體”埃塞克斯級)。
intrepid cv-11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批準建造的總數為32艘,但實際建成24艘。 原先擬於1944財年提供的6艘批準後又被取消,因而從未開工建造;另有2艘雖己開工建造,但未建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共有17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建成服役,分別是:首製艦“埃塞克斯”號(cv-9)、“約克城”號(cv-10)、“勇猛”號(cv-11)、“大黃蜂”號(cv-12)、“富蘭克林”號(cv-13)、“提康德羅加”號(cv-14)、“倫道夫”號(cv-15)、“列克星敦”號(cv-16)、“邦克山”號(cv-17)、“黃蜂”號(cv-18)、“漢科克”號(cv-19)、“本寧頓”號(cv-20)、“拳師”號(cv-21)、“好人理察”號(cv-31)
bon homme ri插rd (cv-31)、“安提但”號(cv-36)、“香格裏拉”號(cv-38)和“張伯倫湖”號(cv-39)。戰後建成7艘,分別為:“普林斯頓”號(cv-37)、“塔拉瓦”號(cv-40)、“奇沙冶”號(cv-33)、“萊特”號(cv-32)、“菲律賓海”號(cv-47)、“福吉穀”號(cv-45)和“奧裏斯坎尼”號(cv-34)。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建造規模充分反映了美國巨大的工業潛力。太平洋戰爭之初,美國就決定集中力量按照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標準設計方案進行批量生產,從而使造船廠能夠採用流水線作業。此外,在諸如鋼型和鋼板、艦上設備、機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麵也都實行了高度標準化。高射武器的生產幾乎全部集中在製造127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由此,該級航母的建造周期極大地縮短了,有幾艘隻用了14-16個月便建成服役。
性能數據
性能與武備
標準排水量27200噸,滿載排水量34880噸。艦長(全長)265.79米,飛行甲板長262.13米;艦寬28.35米,飛行甲板寬29.26米;平均吃水7米。機庫長174米、寬21米、高5.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