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航空母艦的出現是由於二戰初期,大量的運輸船隊在陸基航空兵的掩護距離外被德軍的潛艇和飛機擊沉。英國試驗了在貨船上加裝彈射器起飛的戰鬥機以保護船隊,由於載機數量有限,無法有效的完成任務。英國向美國請求幫助。
雖然美國在戰前研究過將貨船改裝已用於船隊護航,但是那是美國還沒有開發設計護航航空母艦。為了作戰的需要,美國迅速的用一艘貨船的船體建造了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cve 1長島號在1941年6月2日誕生了。
排水量:7886噸(標準),13499噸(滿載)
長:150米
寬:31.1米
吃水:7.8米
動力:單軸4柴油機,8500馬力
速度:16.5節
武備:127mm1門;76mm2門;12.7mm4門
載機:21架
船員:970人(含航空兵)
長島號後,美國還很快的為英國提供了幾艘用商船改裝的護航航空母艦。二戰中美國一共建造了100多艘護航航空母艦,早期的都是用貨船的船體改建和建造的。
地效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146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19 21:37:54.0]
----------------------------------------------------
“地效飛行航母”又稱(掠海)地效翼船或沖翼艇,是一種具有優良超低空巡航能力的運載工具。這種飛行器的外表與普通飛機、船隻和車輛都相差甚遠,卻能像飛機一樣飛行,像船隻和車輛一樣“行駛”,即可實現低速排水航行、中速掠地(水)航行、高速升空航行3種航態,堪稱足以自如來去海陸空的“三棲俠”。
它如此神通廣大,要歸因於地麵效應(又稱“地屏效應”)產生的托力。當飛行器貼近地(水)麵飛行時,由於機翼下表麵離飛行界麵很近,氣流流過飛行器裝有的固定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水)麵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地(水)麵與飛行器機翼間的氣流受到壓縮,機翼下麵的壓力升高,這樣機翼的升力就增大了。這股升力不僅足以托起飛行器的重量,還可以使飛行器具有很大載重量。這就是“地效飛行航母”的工作基理。
所以說,“地效飛行航母”兼收並蓄了飛機、船隻和車輛三者的優長,又有自身獨特的特點:
第一,適航性強。它在浪高1.5米以下飛行穩定;浪高超過1.5米,仍可飛行,且基本不受波浪影響。它還可輕而易舉地飛越一般地麵交通工具難以逾越的沙漠、沼澤、江河、雪地和冰川等。
第二,航速快。在搭載十幾架飛機的情況下,它的飛行時速可高達五六百公裏,是包括航母在內的普通艦艇的10倍左右、氣墊船的2到3倍,連直升機也望塵莫及,更不用說普通車輛。
這又帶來兩大優勢:首先,把這種飛行器做為航母平台後,噸位和尺寸比目前的航母小得多,且搭載在上麵的戰鬥機不需滑跑就能“垂直”起飛和降落;由於反應靈敏,生存力也較強,故比普通航母更適於充當海上航空基地平台;其次,這種高速攻擊平台能使敵人防不勝防。
第三,隱蔽性好。由於貼近水麵或地麵飛行,故不易被對方雷達和紅外探測係統發現,也不易被敵方艦載和地麵防空火力擊中,超低空飛行時還可進行反潛作戰。
第四,操縱性好,適於乘坐。它利用襟翼可實施倒退懸停及垂直起降;通過方向舵、升降舵、襟翼可進行無坡度急轉彎,甚至就地迴轉。與一般飛機和高速船相比,它有飛機的高速度,但沒有飛機高空墜毀的危險;飛行中不與水麵接觸,因此也沒有船舶的顛簸。
第五,經濟性好。地效飛行器的單位載荷油耗,要比高速航行的艦船低得多,與低速航行的艦船基本相當。與普通飛機相比,其載重大一倍,油耗省一半,航程增加50%。
如此卓越的性能和特點,為“地效飛行航母”的應用提供了廣闊前景:
在軍事領域,它可以用於執行偵察、巡邏、反潛、布雷、掃雷、救生等任務,也可擔負沿海、島嶼和艦隊之間的快速機動和補給任務(如作為遠程奔襲飛機的加油站),裝上飛彈等武器後則可輸送登陸部隊或擔任進攻任務。
在民用領域,它不僅可用於客、貨運輸,還可用於資源勘探、搜索救援、旅遊觀光、遠洋漁船和鑽井平台換員運輸、通信保障與郵遞等。
仍有技術障礙
但是,“地效飛行航母”至今發展尚有不少技術障礙,給它的設計和研髮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首先,它在整個飛行過程中,不僅受地麵效應影響,還會受到海情、浪高的許多因素的影響。
其次,它使用的介質既不是純空氣,也不是純水流,而是含有大量水氣的空氣,在貼海飛行時會吸入浪花,在貼地飛行時還會吸入地麵碎石和雜物,發動機設計必須給予特別的考慮。
第三,它既要能經受地麵的衝擊和振動,又要能耐海水的腐蝕,既要足夠結實,又不能太重,故選材也是一大難題。
不過,可以預見,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以上問題將一一得到解決。
2戰前美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5445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19 21:32:32.0]
----------------------------------------------------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歷來所建數量最多的一級航空母艦。美國的戰史學家大都同意這樣一種觀點:在太平洋戰爭中海軍航空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中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則起了顯著作用。給美國海軍航空兵注入了機動性、持久力和攻擊力,使盟國海軍從日本海軍手中奪取了太平洋的製海權,確保了盟軍部隊直逼日本本土,最終擊敗日本。
雖然美國在戰前研究過將貨船改裝已用於船隊護航,但是那是美國還沒有開發設計護航航空母艦。為了作戰的需要,美國迅速的用一艘貨船的船體建造了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cve 1長島號在1941年6月2日誕生了。
排水量:7886噸(標準),13499噸(滿載)
長:150米
寬:31.1米
吃水:7.8米
動力:單軸4柴油機,8500馬力
速度:16.5節
武備:127mm1門;76mm2門;12.7mm4門
載機:21架
船員:970人(含航空兵)
長島號後,美國還很快的為英國提供了幾艘用商船改裝的護航航空母艦。二戰中美國一共建造了100多艘護航航空母艦,早期的都是用貨船的船體改建和建造的。
地效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146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19 21:37:54.0]
----------------------------------------------------
“地效飛行航母”又稱(掠海)地效翼船或沖翼艇,是一種具有優良超低空巡航能力的運載工具。這種飛行器的外表與普通飛機、船隻和車輛都相差甚遠,卻能像飛機一樣飛行,像船隻和車輛一樣“行駛”,即可實現低速排水航行、中速掠地(水)航行、高速升空航行3種航態,堪稱足以自如來去海陸空的“三棲俠”。
它如此神通廣大,要歸因於地麵效應(又稱“地屏效應”)產生的托力。當飛行器貼近地(水)麵飛行時,由於機翼下表麵離飛行界麵很近,氣流流過飛行器裝有的固定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水)麵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地(水)麵與飛行器機翼間的氣流受到壓縮,機翼下麵的壓力升高,這樣機翼的升力就增大了。這股升力不僅足以托起飛行器的重量,還可以使飛行器具有很大載重量。這就是“地效飛行航母”的工作基理。
所以說,“地效飛行航母”兼收並蓄了飛機、船隻和車輛三者的優長,又有自身獨特的特點:
第一,適航性強。它在浪高1.5米以下飛行穩定;浪高超過1.5米,仍可飛行,且基本不受波浪影響。它還可輕而易舉地飛越一般地麵交通工具難以逾越的沙漠、沼澤、江河、雪地和冰川等。
第二,航速快。在搭載十幾架飛機的情況下,它的飛行時速可高達五六百公裏,是包括航母在內的普通艦艇的10倍左右、氣墊船的2到3倍,連直升機也望塵莫及,更不用說普通車輛。
這又帶來兩大優勢:首先,把這種飛行器做為航母平台後,噸位和尺寸比目前的航母小得多,且搭載在上麵的戰鬥機不需滑跑就能“垂直”起飛和降落;由於反應靈敏,生存力也較強,故比普通航母更適於充當海上航空基地平台;其次,這種高速攻擊平台能使敵人防不勝防。
第三,隱蔽性好。由於貼近水麵或地麵飛行,故不易被對方雷達和紅外探測係統發現,也不易被敵方艦載和地麵防空火力擊中,超低空飛行時還可進行反潛作戰。
第四,操縱性好,適於乘坐。它利用襟翼可實施倒退懸停及垂直起降;通過方向舵、升降舵、襟翼可進行無坡度急轉彎,甚至就地迴轉。與一般飛機和高速船相比,它有飛機的高速度,但沒有飛機高空墜毀的危險;飛行中不與水麵接觸,因此也沒有船舶的顛簸。
第五,經濟性好。地效飛行器的單位載荷油耗,要比高速航行的艦船低得多,與低速航行的艦船基本相當。與普通飛機相比,其載重大一倍,油耗省一半,航程增加50%。
如此卓越的性能和特點,為“地效飛行航母”的應用提供了廣闊前景:
在軍事領域,它可以用於執行偵察、巡邏、反潛、布雷、掃雷、救生等任務,也可擔負沿海、島嶼和艦隊之間的快速機動和補給任務(如作為遠程奔襲飛機的加油站),裝上飛彈等武器後則可輸送登陸部隊或擔任進攻任務。
在民用領域,它不僅可用於客、貨運輸,還可用於資源勘探、搜索救援、旅遊觀光、遠洋漁船和鑽井平台換員運輸、通信保障與郵遞等。
仍有技術障礙
但是,“地效飛行航母”至今發展尚有不少技術障礙,給它的設計和研髮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首先,它在整個飛行過程中,不僅受地麵效應影響,還會受到海情、浪高的許多因素的影響。
其次,它使用的介質既不是純空氣,也不是純水流,而是含有大量水氣的空氣,在貼海飛行時會吸入浪花,在貼地飛行時還會吸入地麵碎石和雜物,發動機設計必須給予特別的考慮。
第三,它既要能經受地麵的衝擊和振動,又要能耐海水的腐蝕,既要足夠結實,又不能太重,故選材也是一大難題。
不過,可以預見,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以上問題將一一得到解決。
2戰前美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5445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19 21:32:32.0]
----------------------------------------------------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歷來所建數量最多的一級航空母艦。美國的戰史學家大都同意這樣一種觀點:在太平洋戰爭中海軍航空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中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則起了顯著作用。給美國海軍航空兵注入了機動性、持久力和攻擊力,使盟國海軍從日本海軍手中奪取了太平洋的製海權,確保了盟軍部隊直逼日本本土,最終擊敗日本。